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分析自媒体自身特点及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媒体境域下主动构建高校自媒体教育平台,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坚持价值取向多元化与价值导向一元化的统一;加强监管,净化网络生态,为大学生成长营造一个健康环境等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取向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与发展,网络对大学生的"双刃剑"作用也日渐突出。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自我调节方法,从而引导大学生通过自我调节来学会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对于存在网络成瘾综合症症状的学生可以进行有效地帮助和干预,保障他们顺利、健康地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3.
以X地区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现状调查表和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对其网络社交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已经把网络社交作为其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并且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进一步探讨了"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社交的对策和建议,在充分发挥网络社交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科学使用网络社交.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立足意见领袖的基本理论内涵及现实表现形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实证研究方法,以大学生意见领袖为研究对象,以佛山"小悦悦"事件为个案,旨在考查当前大学生意见领袖在公共事件校园传播中的议题建构作用。本研究发现大学生意见领袖的媒介接触行为呈现出以网络、微博、手机等新兴媒体为主的显著特征,他们对"小悦悦"事件议题的建构主要经历了发起议题、强化议题、价值反思三个阶段,对于舆论的引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网络化引发了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深刻变化,同时网络迅速普及的消极因素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纳。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当前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努力构建一个政府进行引导、学校加强教育、媒体加强自律、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大学生自身不断提升的系统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作为新兴的媒体,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在网络中不文明的行为表现,,重点探讨了如何在网络这个新阵地规范大学生的网络文明行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江苏省徐州市部分高校的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全面了解大学生使用网络现状和网络行为失范的表现形式.分析造成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根本诱因.提出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对策: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法律素质教育及网络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协同作用,以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规范,降低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做好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充分掌握"自媒体"特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自媒体时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拓展全方位自媒体传播渠道、培养多元化辅导员人才队伍、加强高校制度建设和监管力度等路径,以此有效地提升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自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网络舆情有着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特点,这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对每一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对高职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价值观念加以积极的引导。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发展,以人人网为代表的SNS网络交往模式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价值观及行为等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带来了判断事物的价值观出现偏差、网络交往产生心理依赖、社会交往准则规范性的弱化等诸多问题。构建新媒体时代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形成学生个体、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体系,帮助大学生实现虚拟与现实的对接。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生活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生活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及早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网络生活进行引导,在分析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原因和心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是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意愿,从而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参政行为。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的功利化倾向彰显、非理性化参与凸现、参与规范性缺失和参与引导机制匮乏等问题,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社会进入自媒体时代,网络课程和网络在线学习语言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利用网络平台在线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别从资源获取、使用效率、学习影响等方面对高校网络课程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网络课程学习持肯定态度,都有在线学习的经历,但现阶段大学生对网络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仍然处于较低层次。另外,以M大学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作为个例,研究了网络课程对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参加网络课程学习的学生的平均成绩略高于只参加课堂学习的同学,但是两者之间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最后,文章讨论了评价大学生网络课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方法,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教师引导、任务驱动、学生自控、技术支持、社会支持、资源支持6个关注点,以及大学生网络学习的外在环境、内在行为习惯和中介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基于学习行为学理论,采用SPSS 17.0数据处理软件对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进行分析,以矫正大学生不科学、不合理的网络学习行为,提高网络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网络行为呈现出新特征。在此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指出了网络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积极地指出了引导方向。既要认真关注网络舆情,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建设健康网络,开展活动,让学生回到现实生活当中来。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微电影、微信、微博等"微媒体"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崛起,使得大学生进入了"微时代"。"微时代"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后果,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跟随"网意"的盲从化特点、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冰冷特点、学习过程中实用主义、娱乐化的特点和思维方式碎片化、平庸化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对此理性分析,合理引导,让学生回归到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学生群体对网络有着相当高的依赖度。如若对此引导不当、教育缺失,大学生群体有可能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群体所利用,进而可能演化为现实中的群体极化行为。这不仅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同时也将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群体极化行为和网络舆情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探究二者之间的联系,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大学生网络舆情环境、预防大学生群体极化行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面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网络失信、浏览不良网站、网络言行肆意等诸多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既需要一定的教育和熏陶,引导网络行为自律,也需要优化网络内容环境、健全网络法律法规,进而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网络家园。  相似文献   

19.
核心素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点,高校应结合当前自媒体发展的特点,以及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对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特点和培育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对如何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一些路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微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大学生带来了认知观念、行为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形势下,高校应顺应微时代的特点,通过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建设微媒体平台育人阵地、打造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发挥网上网下的合力等途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