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平台,并且成为了大学生重要的信息平台和社交工具。社交网络在学习、生活以及思想观念、心理等方面对大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法,对内蒙古地区3所高校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社交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提出正面引导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网络、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学生身心不健康事件层出不穷.通过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现状的调查、成因分析,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大学生学习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传统的学校课堂学习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大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网络学习资源应运而生并不断丰富,如何提升利用网络学习资源的能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的重要内容。通过对S大学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当前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状况、网络学习资源的利用情况,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来研究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社交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日益深入,对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福建工程学院在校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了社交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利用社交网络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举措。  相似文献   

5.
诚信是当代大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当前大学生在学习、就业、经济、网络等方面存在严重的失信现象,从大学生的失信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彭韡 《适用技术之窗》2011,(12):155-158
当代互联网络的大发展,影响着大学生的方方面面。在促进其成长和发展的同时,网络道德异化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对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的表现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提出了治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问题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与普及,网络文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时效性、隔绝性、虚拟性特征,作为一把"双刃剑",其帮助大学生开拓视野,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我们在对其积极作用充分肯定的同时,须对其负面影响就行消弭和清除。  相似文献   

8.
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交流和学习的一种重要工具,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独特优势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上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网上课堂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社会进入自媒体时代,网络课程和网络在线学习语言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利用网络平台在线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别从资源获取、使用效率、学习影响等方面对高校网络课程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网络课程学习持肯定态度,都有在线学习的经历,但现阶段大学生对网络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仍然处于较低层次。另外,以M大学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作为个例,研究了网络课程对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参加网络课程学习的学生的平均成绩略高于只参加课堂学习的同学,但是两者之间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最后,文章讨论了评价大学生网络课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方法,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网络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指出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互联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使当代青年大学生能更广泛、更快捷地获得知识成为现实,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及其与外界环境交往的方式,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从而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同时,由于网络手段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丰富性,它又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途径、新的方法。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顺应新形势,面对新情况,探索新方法,开拓新天地,充分利用互联网络这种现代化手段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一、网络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社会”。网络伦理意识、规范、判断能力差是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主要表现,全面认识当代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种种现象,深度剖析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原因,有针对性构建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纠偏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结合的产物,影响着一代代青年人。在改革开放的多元文化时代,大学生对待雷锋精神的态度出现了分化。学习"雷锋精神"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螺丝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发扬雷锋精神,要提高当代大学生传统道德文化的学习能力和鉴赏水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大学生的引导作用;培养当代大学生"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4.
高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亟待加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网民群体,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亟待加强。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诸多问题。大学生网络道德必须从管理、监督、自律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高校应该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探讨了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提出了加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自卑心理意识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238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测试结果,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自卑心理意识现状及其发生的心理结构,并发现当代大学生自卑心理意识的比例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大学生自卑心理意识结构包含抽象自卑、自立自卑、交际自卑和学习自卑,其强度大小依次为:自立自卑、交际自卑、学习自卑和抽象自卑。  相似文献   

17.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技术的日臻完善和网络资源的不断开发,网络交往作为一种新型的交往方式,正以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发展空间逐步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阐述了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形式和特点,分析了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利弊影响,并提出正确对待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建立健康、良好人际关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当前科技日新月异,网络俨然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互联网在为大学生提供对外交流、获取最新资讯等便利的同时,也对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带来了强烈冲击,隐藏在网络空间中的一些不利因素正日益侵袭这个年轻的群体。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网络欺骗行为现状,随机抽取安徽阜阳师范学院48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欺骗行为并不严重,而年级间和家庭来源间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出现网络欺骗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个人原因、现实原因以及网络原因;并针对此现象提出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高职院校礼仪课程现有教学弊端的分析,结合部分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现状,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了构建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内外动力的必要性,并结合高职院校礼仪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