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亚红 《化工时刊》2010,24(5):41-42
我国对土壤冻融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冻土环境变化。对齐齐哈尔市南郊污水处理厂附近的氧化塘中的冻融土壤进行研究,论述了冻融作用对土壤中总磷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季节性冻融作用对土壤总磷含量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9):1841-1845
通过室内模拟,研究冻融作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冻融频次对土壤吸附稀土元素镧的影响,探究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冻融频次的增加,土壤pH升降变化幅度不大;有机质在冻融频次为二次时,达到最大值42. 61 g/kg,且随着冻融频次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游离氧化铁由7. 67 g/kg下降到3. 62 g/kg后上升到13. 47 g/kg。同时,土壤对稀土元素镧的吸附量随冻融频次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经过8次冻融,土壤对镧的最大吸附量由1. 89 mg/g下降到1. 09 mg/g,说明冻融作用对土壤吸附稀土元素镧有抑制作用,这与冻融作用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有关。冻融作用改变了土壤对稀土元素镧的吸附机制,使专性吸附向非专性吸附转变,促进了稀土元素镧向土壤中的解吸和释放,增加了土壤中镧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3.
通过室内模拟,研究冻融作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冻融频次对土壤吸附稀土元素镧的影响,探究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冻融频次的增加,土壤pH升降变化幅度不大;有机质在冻融频次为二次时,达到最大值42. 61 g/kg,且随着冻融频次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游离氧化铁由7. 67 g/kg下降到3. 62 g/kg后上升到13. 47 g/kg。同时,土壤对稀土元素镧的吸附量随冻融频次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经过8次冻融,土壤对镧的最大吸附量由1. 89 mg/g下降到1. 09 mg/g,说明冻融作用对土壤吸附稀土元素镧有抑制作用,这与冻融作用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有关。冻融作用改变了土壤对稀土元素镧的吸附机制,使专性吸附向非专性吸附转变,促进了稀土元素镧向土壤中的解吸和释放,增加了土壤中镧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4.
主要论述了冻融作用对土壤中有机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季节性冻融作用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文娟  马芹永  吴金荣 《硅酸盐通报》2013,32(11):2385-2388
冬季突遇雨雪天气,在水分和温度的影响与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路面易产生冻融损害,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根据华东地区的冬季气温,采用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研究冻融循环对不同类型沥青混凝土疲劳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冻融温度和冻融次数下,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疲劳寿命高于AH-70号基质沥青混凝土,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它们的疲劳寿命明显下降,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疲劳寿命降低速度低于AH-70号基质沥青混凝土.通过对冻融条件下不同类型沥青混凝土疲劳性能的研究,为提高沥青路面耐久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城市绿地和降雨系统模拟装置,研究绿地系统对径流污染物的净化机理。研究表明,模拟绿地对径流污染物的削减和污染物总量的控制有较好作用。降雨期间绿地系统对径流污染物中化学需氧量、氨氮、硝酸盐氮及总磷的去除率为32.1%-49.9%;污染物的去除主要靠土壤和植物根系的截留、吸附和吸收作用,通过分析,发现土壤对氨氮及总磷的吸附反应在常温下较易进行,对硝酸盐氮的吸附反应在常温下较难进行。降雨后微生物开始降解吸附于土壤颗粒表面和植物根系的污染物,5-8d土壤中微生物数量达到最大值,14-17d土壤污染物含量基本降到降雨前水平,土壤得到再生。  相似文献   

7.
采用NaOH和NaSiO3·9H2O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在微波作用下利用改性活性炭处理氨氮废水.利用模拟氨氮废水考察了活性炭加入量,废水pH值、微波处理温度和微波辐照时间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改性活性炭和微波辐照共同作用下,废水pH值对氨氮的去除率没有影响;活性炭对氨氮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在微波...  相似文献   

8.
冻融循环作为一种强风化作用对砒砂岩的结构破坏有重要影响.对反复冻融的砒砂岩试件进行电镜扫描,在SEM图像的基础上通过IPP(Image-Pro Plus)软件分析研究砒砂岩的孔隙特征随冻融次数和初始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砒砂岩的孔径大部分属于介孔中的最佳冻胀孔径,对应的破坏机制主要是毛细管机制、结晶压机制、体积膨胀机制及静水压力机制;随着冻融次数增加砒砂岩的孔隙面积先增大再减小然后趋于小幅波动,冻融10次左右时不再发生明显冻胀;当含水率为13.7%时,砒砂岩的结构性损伤破坏会提前出现;当冻融次数小于10次时,初始含水率和冻融次数对冻融破坏的影响具有相似性;当冻融次数超过10次,冻融次数的影响要明显大于初始含水率;含水率和冻融次数对砒砂岩结构破坏影响此消彼长,二者存在对砒砂岩结构损伤破坏影响占主控地位的转换阈值.  相似文献   

9.
概要介绍了一些氨氮废水处理方法的原理、影响因素和优缺点等,这些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吹脱法、化学氧化法、生物法、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以及土壤灌溉等,为氨氮废水处理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快捷的参考.以使在实际应用中针对不同类型氨氮废水迅速找出合理、高效的处理方法及组合。  相似文献   

10.
在高寒地区修筑公路路基,温度的变化对施工有着重要影响作用,较大的温差会产生冻融。结合高寒地区的特性,主要研究分析了冻融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结果。研究发现:在公路工程施工和运营中,冻融作用的存在,会导致道路翻浆、路基不均匀冻胀、和路基融沉等现象发生,因此,冻融现象对公路建设及运营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采用SERES2000型氨氮在线分析仪监测污水中氨氮含量的方法,阐述了该在线分析仪的适用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为实时在线监测水中氨氮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城市黑臭河道底泥氨氮吸附解吸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城市黑臭河道底泥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探讨其NH4+-N吸附解吸性能,为城市黑臭河道内源氮控制提供技术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0~70 mg·L-1)内,随着NH4+-N平衡浓度的升高,底泥对NH4+-N的吸附量逐渐增加,且Freundlich模型适用于描述此热力学吸附现象,其n值为0.640,说明该热力学吸附过程较难进行;底泥对上覆水NH4+-N的动力学吸附及解吸过程分别在30 min和5 h内快速进行,而后均逐渐趋于平衡,二级动力学模型适用于描述底泥对NH4+-N的动力学吸附与解吸过程;底泥NH4+-N解吸性能强于吸附性能,具有"难吸附易解吸"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白泥含量为20%的混合土对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进水COD负荷在36.14~144.58g/(m2.d),水力负荷15.92~191.08L/(m2.d)之间变化时,混合土对COD去除率一般为60%,对氨氮的去除率在90%以上。水力负荷和污染物负荷对渗滤液中污染物的去除率有较大的影响,水力负荷与污染物的去除率呈负相关,污染物浓度负荷与污染物的去除率呈正相关,且污染物的浓度负荷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浅谈氨氮废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达  杨凤玲  李华  程芳琴 《煤化工》2006,34(2):25-28
介绍了氨氮废水的几种主要处理方法,包括蒸氨法、吸附法、折点加氯法、催化湿式氧化法、烟道气治理法和化学沉淀法及生物降解等,并对目前氨氮废水处理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今后研究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将物理、化学或生物三种处理方法结合起来,找到最优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生物硝化反硝化法、反渗透法、氨吹脱法、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电化学氧化法、折点氯化法去除氨氮的原理和影响因素,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工艺技术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化肥行业氨氮废水的危害 ,根据生物降解处理的动力学研究实验得到的生化处理的最佳操作条件 ,进行了生化处理方案的比较 ,介绍了采用改良氧化沟处理氨氮废水工艺流程及处理效果 ,指出了氨氮废水生化处理降低运行成本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次氯酸钠氧化脱除废水中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与传统的氯系氧化剂液氯相比,次氯酸钠不仅使用安全无氯气外泄的危险,而且可进一步减少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因此用于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是较合适的氯化氧化剂。研究以质量浓度为100mg/L的氨氮模拟废水为对象,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系统地探讨了氯与氨氮的量比、反应时间和pH值等因素对次氯酸钠氧化脱除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次氯酸钠氧化脱除氨氮的主次因素顺序为氯与氨氮的量比、反应时间、pH值。此外,分别在高低两种氨氮浓度下,考察了有机污染物苯酚的存在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氨氮浓度条件下,氨氮去除率都随苯酚浓度增加而减少,但高浓度氨氮受苯酚的影响程度较低浓度的小。  相似文献   

18.
UBAF处理高氨氮微污染水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上向流生物曝气滤池(UBAF)对微污染水源水去除氨氮及有机物进行了中试研究。研究表明,UBAF对氨氮、亚硝酸盐、Mn^2+均有较高的去除率,尤其是具有较强的硝化能力,在进水氨氮为6mg/L左右、滤速为8m/h的水力负荷下,UBAF对氨氮去除率大于88%;在氨氮进水为2mg/L时,UBAF可在滤速为16m/h的水力负荷下运行,去除率大于84%。UBAF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平均10%,对AOC的去除率为58%。经UBAF预处理后,混凝剂投加量可节省30%左右。UBAF对水中的三氯甲烷前体物去除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