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9 毫秒
1.
分析现代城市中心商业区的特点、要求,从现代城市中心商业区的用地构成、交通组织、总体形象、空间环境等多个方面研究和探讨现代城市中心商业区的规划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已成为人们的主要出行方式。伴随着TOD模式的开发,越来越多地铁站与地下商业空间直接相连。该连接空间不仅承担着疏散人流的作用,也能为地下商业区提供客流量。本文以江苏省南京市新街口地铁站为例,通过文献归纳、问卷调查、IPA分析法等方法,分析连接空间环境与人群行为需求之间的矛盾,总结出连接空间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3.
以邯郸市中心商业区停车调查为基础,对邯郸市中心商业区停车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解决中心商业区停车问题的相应对策,提出应对停车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和建设,并切实处理好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商"和"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滨水商业空间最为重要的两个要素。滨水商业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顺应了现代商业区惯于满足消费者的体验性追求趋势,同时又使这里成为了休闲和生态的完美结合体。在空间设计中应当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对滨水商业区的建筑空间和景观空间两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与行为主体"人"有关的要素,最终体现出人与空间、环境的融合以及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交通系统的发展是触发城市成长的诱导工具,根据"循环与积累因果原则"(Principle of Circular and Causation),私家车增长改变了交通结构,扩大了出行范围,改变了人们的住房观念,从而拓展了城市居住空间,牵引人口、商业区及相关产业逐步向城市边缘区发展,破除市郊壁垒,向更远空间扩散。本文以大连市为例,通过建立计量地理模型研究私家车增长对城市居住空间扩展影响,结果表明:在1990~2004年,居住空间扩展的诸多影响因子中私家车的平均贡献率达到2.14%,并且在三个不同阶段大连居住空间扩展的实际变化情况与模型计算的贡献率变化具有完全同步性;通过对大连市不同方向、不同距离上居住小区私家车数量的调查统计、分析,得出在距市中心5km范围以外,私家车对城市居住空间扩展作用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黄涛  李异  胡应红 《四川建筑》2010,30(1):20-22
空间句法理论作为新兴的城市形态量化分析的辅助手段,在国内城市研究中较少。文中利用空间句法理论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成都市商业区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总结了圈层式扩展城市的商业区发展的特征,为空间句法理论在中国城市的应用提供了实例。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目前北京城市中心商业区交通拥堵现状问题,首先对北京城市中心商业区进行分类;其次,每一类分别选取一个案例进行详细调研,对北京市中心商业区存在的交通问题及其症结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张嘉莉 《门窗》2013,(8):342+346
休闲商业区主要是具有休闲和商业消费性的特定区域,及购物、娱乐、文化、社交、饮食、美容健身等各种设施和商业服务作为休闲商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休闲商业区在社会生活中的倚重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探知人们对于休闲商业区的期望,本文将对现代休闲商业区空间营造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综合分析了当前商业区、购物中心设计潮流的同时,通过阳东燕山湖公园及商业区的城市设计项目,总结了居住区与商业区、城市开放空间如何整合的操作方法及其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0.
周波 《华中建筑》2003,21(6):39-40,53
首先分析商业区空间截面构成的要素以及它与城市生活的关系,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商业区空间截面设计方式,最后指出综合设计和管理是处理好商业区空间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王涤非 《山西建筑》2006,32(18):14-15
以上海杨浦区商务中心、赤峰路同济段、黄兴绿地等具代表性的商业、文教、环境设施为例,论述了在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巨构状聚落形态的“小尺度介入,大范围影响”的城市发展策略的模式、意义及作用。  相似文献   

12.
罗米 《福建建筑》2014,(4):18-20
当代商业街区为满足社会需求已逐步趋于多元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本文从商业街区的功能和流线入手,结合湖北省恩施"财富中心"方案设计实例,对城市综合性商业街区交通组织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城市设计角度出发,着眼干城市环境与建筑空间之间限定与创造的互动关系.并将体育建筑功能与地域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探讨杭州市江干区文体中心规划设计中的一些设计构思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气候因素对寒地城市商业空间影响的基础上,通过黑龙江省大庆市的实例,分析了寒地城市商业空间中出现的由于忽视寒地气候因素而带来的问题,并从商业步行街,商业中心区等方面提出了寒地商业空间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刘倩如 《山西建筑》2008,34(12):39-40
以济南市花园洲住宅小区为例,探讨了和谐人居视野下住宅小区户外空间的设计原则,详细地介绍了花园街住宅小区的设计,分析了和谐理念在花园洲小区环境中的特色体现,以使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更合理。  相似文献   

16.
邹兆颖 《山西建筑》2006,32(1):29-30
根据环境心理学的内容,以上海老城厢为例,从公共活动的中心、居民生活空间、交通空间三方面探讨了人们的行为习惯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与作用的具体情况,得出环境与人类生存行为模式有密切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刘艳梅 《山西建筑》2009,35(19):38-39
指出商铺的规划一直以来都是居住区规划的难点,结合“蓝色空间”居住小区商业街规划的实践,探讨了将小区环境与商业铺面有机融合的方法和策略,从而促进居住区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瑞 《城市建筑》2013,(6):13-13,30
本文以贵阳市汉湘街历史街区城市设计为例,基于城市多尺度空间特色整合的历史街区城市设计,分析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格局、过程与机制,提出城市空间特色整合的形态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商业中心区功能高度复合、空间高度集聚,其发展要求建立舒适的全步行系统、空间垂直发展。地下空间的立体化发展机制是利用地下交通空间带动“地下商业、休闲、娱乐”功能发展,增强城市空间之间的联系使之达到功能混合、空间集聚、交通网络化的目的。商业中心区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的关键在TOD模式导向下以轨道交通为“发展轴”,与其他区域或中心联系;以轨道站点为“发展源”、地下步行网络为“发展流”、地下车库为“发展块”,将机动车交通全部放入地下,构建片区化、网络化、立体化、简洁化的地下空间形态,建立轨道影响区内的全步行系统及立体步道网络串联公共空间、娱乐空间、商业空间,促进商业中心区的立体集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北京,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心城区的功能和人口远远超出了其承载力,以轨道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向城乡结合地带的外缘空间拓展是解决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总结轨道交通房山线对外缘新城房山区空间发展的影响,探析轨道交通在北京外缘空间演变中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