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AOCF-Zn(Ⅱ)配合物和Na2S2O3为反应物,成功的制备了纳米ZnS/AOCF复合材料。所得样品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纤维表面生成了ZnS纳米颗粒,同时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目标产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及原理,以及激子的产生、分离及电荷的传输过程,综述了基于Cd基化合物纳米晶的杂化电池、Pb基化合物纳米晶的杂化电池以及其它半导体纳米晶的杂化电池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它们的优缺点和改进有机无机杂化电池性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氯化锌、硫化钠及丙烯酸(AA)为原料,偶氮二异丁氰(AIBN)为引发剂,采用原位一步法合成制备ZnS/PAA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仪(IR)、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荧光光谱(PL)研究了ZnS/PAA的结构、形貌组成,并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有机单体用量对目标产物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单体的量都对ZnS/PAA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光性能有影响。合成ZnS/PAA的最佳试验条件:单体AA的体积用量4m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h,此时ZnS/PAA纳米复合材料有最优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斌  杨先 《广东化工》2005,32(12):17-19
本文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6-氨基己酸修饰的TiO2纳米粒子,并对所得产物进行FT-IR、UVVis、XRD和TEM表征,结果证明所得产物表面包覆有有机层,产物的粒径范围为50~60nm,颗粒形状为球形,品型主要为锐钛矿型。在醇溶胶中,产物对紫外光的吸收性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聚(苯乙烯-co-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St-co-DEA)]核壳纳米粒子为模板,在环境条件下以四甲基硅氧烷(TMOS)为前体,原位可控沉积纳米结构SiO2,合成了具有PSt核和PDEA-SiO2杂化的壳层纳米粒子,将杂化粒子进一步煅烧可得到空心的SiO2纳米微球。采用FT IR、TEM以及DLS对所合成的杂化纳米粒子进行了详细的表征。TEM观察证实了纳米结构SiO2在粒子壳层中的沉积,随着矿化反应的进行,体系形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树莓状纳米粒子。研究表明:杂化粒子的表面粗糙程度及大小可以通过简单改变体系试验参数(如TMOS的用量和矿化时间等)而控制。  相似文献   

6.
静电纺丝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纳米纤维成形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发展历程,以及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品种、纳米纤维的应用领域等。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可以制备各种不同结构和形态的纳米纤维,如有机纳米纤维、有机/无机杂化复合纳米纤维、无机纳米纤维、碳纳米纤维等;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因具有特殊结构和优异性能,在过滤材料、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传感器和光催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今后在完善实验室技术的基础上,应加强静电纺丝技术的产业化研究。  相似文献   

7.
TDI/TiO_2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有机包覆法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TiO2纳米杂化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质量损失分析(TGA)、静态接触角(CA)、透射电镜(TEM)及分散性实验等手段对纳米TiO2和TDI/TiO2纳米杂化粒子进行分析和表征。红外光谱和热质量损失分析显示,TDI以物理吸附和化学键合的方式存在于纳米TiO2的表面,并形成了有机包覆层。经计算,每nm2约有4.0个羟基参与化学反应,化学包覆率达57.97%。静态接触角数值表明,TDI/TiO2纳米杂化粒子具有很强的疏水性能,与水的接触角达147°。分散性实验显示,TDI/TiO2纳米杂化粒子在基础润滑油中分散稳定,静置20 d未出现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8.
以KH-590与TMPTA为原料,三乙胺作为催化剂,经过巯基丙烯酸酯之间的点击反应制备得到含有硫醚键的产物,再和纳米SiO_2接枝反应制备了可聚合纳米SiO_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利用红外光谱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杂化材料不仅可以降低其在光固化涂料中的团聚,改善涂层的硬度、耐磨等机械性能,而且表面的可聚合基团可以参与紫外光固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以硫脲、二水醋酸锌为原料,P123为表面活性剂合成亚微米球形结构ZnS。以ZnS为核、正硅酸乙酯为硅源,水热法合成核壳结构的ZnS@SiO_2。高温焙烧使亚微米结构ZnS分解成ZnO形成嵌入结构的ZnO#SiO_2纳米复合材料。采用TEM、SEM和XRD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考察了ZnO#SiO_2催化L-乳酸合成聚乳酸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ZnO#SiO_2纳米粒子壳层厚度的增大合成的聚乳酸的分子量先增大后减小,当SiO_2壳层厚度约为40 nm时得到的聚乳酸的分子量最大为50 400,与未包裹的ZnO材料相比其催化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将一维纳米纤维素纤维(NCFs)作为MoS_2的有效分散剂,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和高温碳化过程制备碳纳米球纤维(CNPFs)/MoS_2纳米杂化气凝胶电极材料。利用SEM、EDS、FT-IR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杂化电极材料的组成、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一定量的NCFs是MoS_2的稳定分散剂,可以有效阻碍MoS_2纳米片层的团聚。所制备的CNPFs/MoS_2杂化气凝胶电极材料在0.5 A/g电流密度下的质量比电容高达366.84 F/g,而且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