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煤炭技术》2017,(3):240-242
提出了基于配煤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建立的配煤最优化模型,并建立遗传算法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配煤预测模型。开发了气化用煤配煤专家系统,通过对该两者模型的求解,实现核心配煤计算功能及混煤煤质预测功能,从而提高了配煤效率和配煤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简单介绍我国动力配煤的发展历程,结合配煤原理、煤种选择,以芜湖裕溪口港配煤为例,对其配煤过程管理及配煤效益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港口配煤过程中应注重配煤效率及配煤产品的均匀程度,以确保满足用户的指标需求。  相似文献   

3.
配煤软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了动力配煤技术及其优越性,探讨了配煤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配煤软件的研制。该软件在Window s 95 下运行,可优化配煤的策略,在达到配煤数、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实现配煤的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南屯煤矿选煤厂无法均质配煤的问题,从自动配煤的理论研究出发,设计了返煤自动配煤系统。介绍了自动配煤系统的组成、控制原理、系统功能,并分析了该系统在南屯煤矿选煤厂的应用效果。生产实践表明:自投入使用后,自动配煤系统运行平稳,实现了不同煤质煤炭的自动掺配,且配煤合格率高,配煤平均灰分完全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5.
《煤矿机电》2021,42(1):34-37
为解决屯兰选煤厂自动配煤系统对配煤过程时变、非线性运输状况适应性差的问题,设计基于线性优化算法与配煤系统闭环控制相结合的自动控制系统。以原料煤配煤参数为约束条件,以混合煤总价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配煤系统数学模型,利用Matlab求解最优解。设计自动配煤PLC控制系统,根据最优解驱动配煤系统自动运行。根据传感器反馈值对最优解进行优化,实时适应并满足配煤过程的时变、非线性特点。经过试运行,混合煤各参数值提升明显,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6.
模拟高炉喷吹工业用煤条件,选择太西煤与金鸡滩煤进行配煤喷吹实验,研究配合煤的燃烧特性、爆炸性及流动性。研究结果表明,配煤的灰分及挥发分产率基本上随配煤中低阶煤比例的增加而线性降低,配煤过程的混合比较均匀,样品的代表性强;配煤的爆炸性返回火焰长度和抑制爆炸性加岩粉量均随着金鸡滩煤的配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当金鸡滩煤的配比不超过35%时配煤无爆炸性;随着金鸡滩煤配入比例的增加,配煤的燃烧温度降低以及燃烧速率提高,金鸡滩煤对改善配煤的燃烧特性有重要的作用;配入金鸡滩煤并不会改变配煤的流动性和喷流性。从配煤的可操作性和降低爆炸性的效果来看,金鸡滩煤与太西煤相配的配比应不超过35%;配合煤的质量指标满足高炉喷吹用煤质量和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对有关港口配煤的意义及有关如何控制配煤质量、合理制定配煤方案做了系统的阐述,特别是对港口配煤的质量管理各环节中有可能对配煤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作了详细的论述,并对配煤控制系统的建立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裕溪口港煤的煤质概况和配煤的必要性,阐述了采用动力配煤技术将裕溪口港煤与陕西神木西煤进行优化配煤,并对动力配煤的效益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权明伍 《煤炭技术》2013,32(4):110-111
在大中型选煤厂为解决配煤系统发生各种故障和问题,实现高效、安全配煤装车,必须实施先进的计算机自动化配煤系统。本文主要阐述了计算机自动化配煤装车系统的构成与特点、配煤控制系统操作控制的模式和方法、计算机自动化配煤装车系统的功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总结石梯子煤20 kg焦炉配煤炼焦、铁箱以及生产焦炉炉孔配煤炼焦试验结果,阐述了该煤在配煤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可行性,指出配入不黏结性石梯子煤炼焦可扩大炼焦煤源和降低配煤成本。  相似文献   

11.
详细介绍了疲劳分析中的局部应力应变法分析方法和步骤,同时结合ANSYS,运用局部应力应变法中的稳态法对优化设计前后的压力传感器轴销分别分析、计算出了疲劳寿命,为优化设计对其抗疲劳性能的影响提供了客观的判断依据;对一般零部件的疲劳寿命的计算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应用于胶带输送机张紧力检测的传感器的疲劳分析中局部应力应变法的分析方法和步骤,同时结合ANSYS,运用局部应力应变法中的稳态法对优化设计前后的张力传感器分别分析、计算出了疲劳寿命,为优化设计对其抗疲劳性能的影响提供了客观的判断依据;对一般零部件的疲劳寿命的计算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 The paper presents a case of a sinkhole located in a hard coal mine within the Upper Silesian Coal Basin in Poland and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causes of its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FLAC5.02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煤层开采过程中断层对底板应力峰值与塑性区变化的影响。对不同断层倾角,断层刚度和底板水压下底板应力峰值和塑性区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现场实测,对有无断层条件下破坏深度进行对比。断层倾角越小,底板应力峰值越高,底板破坏区范围越大;断层倾角越大,底板破坏区范围越小,最终发展为“X”型。断层刚度的增加,没有对底板塑性区产生明显的影响,只是从断层带一侧改善了底板突水通道。随着底板水压的增大,塑性区范围没有明显变化,底板应力峰值的波动程度也不大。无断层存在,底板破坏深度为0~17 m;断层带的存在使底板破坏深度增大了135%。  相似文献   

16.
带压系数及突水系数在防治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在邯郸矿区长期带压开采和矿井防治水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论述了"带压系数"、"突水系数"在防治水工作中的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7.
团结沟采矿场露天开采至今已40年,现处于露天残采尾期,优化采剥生产工艺,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有资源很有必要。文章从东露天采场残采现状、倒堆开采方案及开采技术安全要求、效益预测等方面进行了简析。在目前矿山资源枯竭的情况下,倒堆开采实施后可延长服务年限3年。本文可为类似矿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荣杰  陈虹微 《煤矿机械》2005,(11):134-136
针对福建省某煤矿带式输送机滚筒使用中出现的压裂情况,根据传动原理对滚筒结构和受力进行分析,探讨滚筒压裂的原因,提出提高滚筒强度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经过对各类泵的安装方法的研究,改进了泵后护板安装方法。改进后的安装方法,避免了后护板悬空、碰撞、吊钩滑落、丝孔对不正的等诸多问题,减低了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可操作性强,减低了劳动强度,加快了检修效率。  相似文献   

20.
浅议相关方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对各相关方的特点和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