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旧老厂木登硐村岩溶发育强烈,已对当地村民房屋安全构成严重危害,本文在综合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最新野外调查成果,重点论述了该村岩溶塌陷基本特征及形成条件,分析了该村岩溶塌陷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主要特征,为今后研究区岩溶塌陷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额济纳旗老硐沟金矿床是一种典型的岩溶型金矿床。岩溶成矿对于老硐沟金矿床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岩溶空洞为金属矿物质的沉淀和富集提供了有利的储存空间,成矿物质主要由岩溶、压碎、高温流体爆炸等作用所形成的岩溶塌陷角砾岩组成。岩溶洞穴一般产生于可溶性白云石大理岩破碎带发育的部位。总结岩溶成矿规律对于研究老硐沟金矿床及拓宽探矿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废弃矿井和岩溶矿区引起地表陷落的监测与保护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国外资料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指出在有废弃矿井和岩溶矿区的地表存在再次下沉和塌陷的可能性最大。论述了地下水位的变化、振动诱发、建筑物附加荷载作用是引起地表下沉和塌陷的主要因素,且发生陷落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提出了地表的监测方法及相应的建筑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个旧老厂木登硐村岩溶发育,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调查成果,通过对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岩溶地下水等岩溶发育控制因素的分析,对云南省岩溶发育特征、岩溶地基稳定性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文简要阐述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和地震映像法两种物探方法的原理,通过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调查的工程实例展示了高密度电阻率法与地震映像法相结合的应用效果,证明这两种方法的合理组合是岩溶塌陷地质灾害调查中行之有效的综合物探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河南多地频繁降雨。致使土壤处于饱和状态,地层地基承载能力发生变化,另外,降雨引起地下水位变化。受此影响,河南多地出现地面塌陷,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快速查明地面塌陷成因及机理,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提供依据。高密度电法集电剖面和电测深于一体,采用高密度布点,进行二维地电断面测量,提供的数据量大、信息多,并且观测精度高、速度快,是覆盖型岩溶地区对岩溶塌陷进行勘察的最有效的物探方法之一。在岩溶塌陷勘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岩溶塌陷形成机理研究高密度电法对岩溶塌陷的勘察效果。  相似文献   

7.
2016年湖南煤勘六队承担了永州市道县井塘乡加六洲村4、5、6组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补充调查项目。本文作者作为项目负责人,通过资料收集、访问调查、物探、钻探、取样、综合研究等手段,对区内岩溶地面塌陷分布,成灾特征、规律、影响因素、成因机理、发展趋势、防治对策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可作为当地政府地灾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8.
岩溶塌陷是矿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极大的影响矿区的生产建设活动.本文通过对塌陷区的自然因素、地质条件、地下水特征等进行分析,研究岩溶塌陷形成的机理,确定了岩溶塌陷的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并对地表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3种有代表性的岩溶塌陷治理方法,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使用条件及优缺点,为矿山有针对性的治...  相似文献   

9.
岩溶地面塌陷已经成为可溶岩发育地段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岩溶地面塌陷的物质基础是具有可溶岩,而其上覆岩层也对岩溶性地面塌陷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本次利用《广东省广州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1:50000)》项目平台,以广州市花都区岩溶地面塌陷与地层的关系方面进行研究,阐述岩溶地面塌陷与其孕育地层、上覆地层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可溶岩是岩溶性地面塌陷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上覆岩层是岩溶性地面塌陷形成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岩溶塌陷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往往导致地质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失稳、地层开裂,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危害,为了科学地防灾减灾,灾害防治工作刻不容缓,实施治理前须对地质灾害场地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本文拟从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基本概况、地层岩性组成、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查明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分析其成因、影响因素,为政府部门组织工程治理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各因素对覆盖型岩溶稳定性的影响程度,通过对8个影响因素在不同参数下的正交试验,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多因素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各影响因素敏感性顺序。结果表明:土洞直径、覆盖层土体粘聚力以及覆盖层厚度是影响岩溶覆盖层稳定性的3个最主要因素,其他因素影响程度相对较低,为岩溶塌陷预警防治措施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基础地质资料以及3种不同层位岩石的岩土物理学参数,对包括岩溶、红粘土膨胀性等有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因素进行分析。最终认为岩溶在水位变化以及施工荷载的情况下有塌陷的危险,而红粘土的膨胀性会导致地面不均匀沉降,从而引起建筑裂缝。并根据以上地质灾害给出合理的施工建议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石硐沟银多金属矿带是受石硐沟韧性剪切带控制的一个NW向的多金属带,由西至东主要分布着塔儿沟钨矿床和石硐沟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分析石硐沟韧性剪切带特征、银铅锌矿体类型及其特征,以及韧性剪切带对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的控制作用,提出石硐沟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剪切成矿模式,并指出韧性剪切带发展演化制约着石硐沟银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云南省麻栗坡县三板桥多金属矿地质特征进行分析,认为矿区矿体主要赋存于早元古界猛硐岩群南秧田岩组二段矿化蚀变矽卡岩带内,矿床成因严格受地层、岩性、区域变质作用、岩浆期后及地下水热液叠加等因素的控制,矿床成因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5.
卡房矿田位于个旧东区中带末端,受东西向老熊硐断裂、仙人洞断裂、白龙断裂影响,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区域,其中南部区域北起仙人洞断裂,南至白龙断裂,其深部及外围是目前个旧东区勘探、地质研究程度较低区域,对该区域层间矿、岩溶砂矿及花岗岩接触带矿体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分析,进行地质找矿的综合研究,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江西乐华锰铅锌矿是华东唯一大型锰矿床,锰矿体赋存于新元古界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系与中石炭统黄龙组灰岩的不整合面之上,其下部蕴藏着大量的铅锌矿。重点研究了锰矿地质勘探工作抽水试验出现的地面塌陷及地裂缝规律分布,在统计地面塌陷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地面塌陷与构造、岩土体结构、岩溶发育率、地下水控制作用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地面塌陷易发分区研究,针对这种塌陷问题还提出了防治措施,以利于防灾减灾及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地质灾害发生相对频繁且种类众多,分布范围广泛,所带来的危害也十分严重,对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其中,水文地质因素在地质灾害产生方面占据关键性地位,这种因素很容易引发砂土液化、岩溶地面塌陷以及地面沉降等诸多地质灾害。基于此,文章将以水文地质因素作为研究重点,阐述其对于地质灾害产生的影响,希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科甲地区铝土矿是由多阶段、多因素形成的岩溶堆积型铝土矿,矿源层为上石炭统都安组底部的沉积铝土矿层或铁铝岩层。文章通过对科甲铝土矿地质特征及矿源层特征初步探讨了矿区铝土矿成因,认为岩溶作用是堆积型铝土矿形成的必要条件,矿源层及其上下岩层经长时间岩溶而发生崩解、坍塌,形成初始堆积体,在地表再经淋滤、富集,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床。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电网工程,各种规模的电压等级都有,很多输电线路都通过灰岩分布区,灰岩分布区易发生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物探和钻探相结合是岩溶勘察中的重要手段。高密度电法兼具电阻率剖面法与测深法的功能,其数据采集密度大、精度高的断面测量结果能较直观地反映地层及电性异常体的形态及纵、横向展布情况。本文介绍了高密度电法的原理与野外工作方法,通过应用实例说明高密度电法在输电线路中岩溶勘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岩溶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岩溶水平分布、竖向分布具有不确定性,查明岩溶分布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目前建(构)筑物荷载大,岩溶地基采用岩石作持力层已成常态,该地基破坏模式主要有坍塌、滑移、倾覆。通过精细化勘察,提供的各参数满足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要求,合理建议地基处理方法及基础埋深;若勘察粗狂,地基稳定性分析参数不全,凭经验处置,则岩溶地基问题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