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西平南县大洲稀土矿赋存于华力西期六陈、大容山岩体花岗岩风化壳中,岩体规模大,成矿条件好,全风化层为主含矿层。平面上,稀土矿体为规则~不规则面状,剖面上,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形态简单,规模大。属富中钇(Y)富铕(Eu)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床。文章通过分析控矿因素、矿化富集规律、成矿作用、矿床成因类型,总结了区内离子吸附型轻稀土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鄂拉山构造带区域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发育,成矿背景良好,三叠纪鄂拉山组地层是研究区内主要的含矿岩层。北西—北北西向断裂构造是区内重要的导矿、控矿构造,矿床属火山喷发期后热液型矿床或次火山岩有关的热液型矿床。矿体露头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和矿化体关系比较密切的构造是北西向、北东向断裂构造蚀变带,该两组断裂构造是重要的间接找矿标志,研究结果对以后的地质找矿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坦桑尼亚尼亚卡贝尔金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及矿体的主要地质特征的分析,大致了解了矿区金矿化体的主要地质特征和成矿因素。尼亚卡贝尔金矿区金矿化受北西向的韧性剪切带的控制,呈脉状或透镜状产于闪长岩体内,条带状含铁建造带的矿化程度低且仅局部矿化。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黄铁矿化普遍发育,局部见硅化。矿石矿物为自然金。根据矿区的控矿构造、赋矿岩层、矿化蚀变强度等主要成矿地质特征分析,尼亚卡贝尔金矿区金矿化的程度较低,找矿前景一般。  相似文献   

4.
大裕金矿位于广西大瑶山成矿带的古袍成矿区带,构造单元属于桂中—桂东台陷大瑶山凸起东端古袍复式向斜南翼,矿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但由于对成矿规律认识不足,该区找矿工作推进缓慢。选取成矿带内典型的大裕金矿为例,在总结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钻孔资料及镜下矿石特征,分析了该区金成矿的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认为该区主要控矿构造为NEE向F1和F2断裂,赋矿围岩为寒武系小内冲组和黄洞口组浅变质含炭质细碎屑岩,矿化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和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硅化组合蚀变。研究提出该区今后找矿应结合物化探工作,重点找矿方向有:①关注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的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水云母)化及绿泥石化等围岩蚀变线索;②建议在NE-NEE向断裂及其所挟持部位和断裂交会部位开展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5.
矿区西南侧为青龙-锦西深大断裂与寺儿堡-营盘基底断裂交汇处,主要构造形式为断裂构造.主要发育的断裂构造走向为北东向及北西向,北东向构造为主要控矿构造.成矿区域为八家子-杨家杖子岩浆热液多金属成矿带北东部的虹螺山花岗岩体南侧边缘.其中次级构造内蚀变矿化作用较强,多产于燕山期细粒花岗岩内.找矿前景极佳.  相似文献   

6.
张亚超 《甘肃冶金》2023,(6):116-119
甘肃省玉门市金湾子金矿位于北东向阿尔金大断裂与北西向中祁连山造山带两大构造单元相交汇的复合部位,该矿集区属于横跨不同成矿亚带的一个特殊金矿集区。通过地质勘查已发现10条金矿体。总结了金湾子金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分析了该地区的找矿前景,认为该地区成矿条件有利,找矿潜力较大,找矿前景好。  相似文献   

7.
苏更地区地处东昆仑成矿带东端,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发现斑岩型、构造热液型矿化存在,其中北西向—近东西向断裂构造为主要控矿构造。利用1∶2.5万沟系岩屑测量在苏更地区圈定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以Mo、Ag为主,Au、Pb、Zn、Bi、Sn等元素为指示元素的综合异常7处,通过异常检查圈出8条蚀变破碎带和1条钼矿(化)体,表明沟系岩屑测量在本区找矿中方法合适,找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以往工作和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区内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控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进行了分析,认为小岭乡矿床受区内构造、板块活动及元古代地层控制。区内北西向断裂及其派生的次级北西向断裂为矿区控矿、含矿构造;区内加里东期的地质矿物中富含氟元素,为甘肃永靖小岭乡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和动力来源,元古代皋兰岩群中-深变质地层含有较高成矿元素。  相似文献   

9.
林长慧 《甘肃冶金》2017,39(4):36-41
在热水矿区,不同级别和序次的构造表现出分级控矿的特征,矿体的位置、形态、产状则取决于北西向断裂、南北向断裂和近东西向断裂。分析金矿化与构造演化相关的矿化类型、矿化形式、成矿阶段、富集特点、蚀变特征等,表明了北西向断裂与金矿化比较密切。  相似文献   

10.
南秦岭金龙山金矿构造控矿作用及成矿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基础地质调查和化探方法,对金龙山金矿区成矿带构造、矿区构造、矿脉、矿体及矿石矿物特征进行研究,得出金龙山成矿带脉赋存规律为NE或NW向断裂构造角砾岩型矿化体与近EW向层间剪切带型矿化体交会,主矿脉呈NE向展布,矿脉延深大于延长,控矿构造以主断裂控矿为主、次级断裂控矿为辅。建立了NE向主构造控矿模式:左行走滑构造带在剖面上呈负花状构造,金矿脉及其上部的汞锑矿脉发育在断裂带中,形成断裂构造角砾岩型矿化体,控矿断裂旁侧层间剪切带中形成层间剪切带型金矿化体。锡铜沟—金龙山成矿带分布着4个应变中心,目前仅东坪—两河应变中心未发现任何矿床(仅有铅锌矿点),所以该应变中心将是下一步找矿的远景区。北侧的镇安—龙王沟和锡铜沟—铁厂构造变形带中同时存在强变形带及弱变形域,这2条变形带也是重点成矿区域,可作为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初步概括了厄瓜多尔艾尔奥罗省Coloradov矿区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并进行了成矿阶段研究,总结了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Coloradov矿区位于厄瓜多尔西南地区的构造-岩浆岩带中,通过分析其成矿地质背景,划分出六个主要的蚀变及成矿阶段,总结概括了该矿区的典型成矿地质特征,确定其矿床类型为斑岩型金矿床。从矿化富集规律、蚀变矿化分带规律、构造控矿规律和岩体控矿规律四个方面阐述了该矿区成矿规律。最后提出了该矿区的六个找矿标志,用以指导下一步探矿工作。  相似文献   

12.
石海岩  严栋  唐彬元  赵萍  王真  罗永统 《黄金》2020,41(1):24-29
叉叉龙洼北地区多金属矿床位于鄂拉山华力西期-印支期多金属成矿带,带内已发现多处矿床(点),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区内已圈出矿化蚀变带6条,矿体14条,矿体一般呈脉状,赋存于鄂拉山组地层中,北北西向、北西向断裂为主要的控矿构造,断裂形成的破碎蚀变带为矿体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空间。鄂拉山组地层,北北西向、北西向断裂及破碎蚀变带,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为主要的地质找矿标志;土壤综合异常为重要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具有低阻高极化的激电异常为重要的地球物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阿哈大洼金多金属矿床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该区地质环境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目前已在该矿区发现金矿(化)体2条,银、铅、铜矿(化)体各1条。本次调查研究的重点是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和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探讨矿床成因。研究表明,北西—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着区内矿(化)体产状、形态及规模,加里东—印支期岩浆活动为本区成矿提供了热源与矿源物质。综合分析认为,阿哈大洼金多金属矿床为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郭仓乐玛锌铜矿位于青海省西南部,三江多金属成矿带北西段。矿区圈出7个锌矿体、1个铜矿体,矿体严格受北西向断裂控制,含矿岩性为碳酸盐化硅化碎裂岩,围岩为二叠纪开心岭群诺日巴尕日保组灰岩。结合郭仓乐玛地区区域地质构造背景,阐述了矿区地质特征、物化探异常特征及矿化体特征等,进而确定了矿床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探讨了矿床成因,证实郭仓乐玛矿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云贵桥铅锌矿区位于贵州省威宁县、赫章县及云南省彝良县三县交界,。区内铅锌矿主要受北西向的云贵桥逆断层(F_1)断层控制。目前,已发现的铅锌矿体主要产于泥盆系独山组,个别小矿体产于望城坡组。发现铅锌矿化蚀变带2-5处,矿化蚀变稳定,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根据区内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及富集规律分析,认为矿区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小南川一道沟钨多金属矿预查区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脉)及围岩蚀变等方面分析,认为该区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热液型。根据其成矿特点,找矿方向应注重二长花岗岩与碎屑岩接触带的部位。该预查区多金属矿化点的产出主要受北西-南东向断裂带的控制,矿化多沿该组断裂(裂隙)富集成矿,呈脉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资料分析,该地区钨矿资源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且极有可能寻找到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坦桑尼亚马拉省尼亚斯罗利金矿区位于坦桑尼亚马拉—穆索马绿岩带,矿床类型为受剪切构造带控制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剪切构造带严格控制着金矿化作用的范围。在总结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和物探、化探综合异常特征基础上,通过对该矿区进行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物化探测量及钻探查证工作,了解第四系覆盖区下方含矿构造蚀变带分布及金矿(化)体的富集地段,建立了尼亚斯罗利金矿区的物化探综合找矿评价标志,为矿区的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达里吉格塘金矿是沟里整装勘查区2013年发现的构造蚀变岩型矿床,矿体的分布严格受破碎蚀变带构造控制,破碎蚀变带均多产于蚀变花岗岩带内,与北西向区域性构造线一致,通过分析矿床的地质特征,主要从成矿地质条件,地层、构造、岩浆岩以及伴生的围岩蚀变类型、组合、形态分布、矿化特征、矿化分带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厘定了矿化体与之匹配的空间关系,总结金矿化体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并对矿区成矿远景作了评价(康恺等,2019)。  相似文献   

19.
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的上扬子台坳的西南边缘,凉山陷褶束之美姑凹褶束与雷波穹褶束的交接部位。矿区内断裂和褶皱较发育,矿区主要出露为蒿枝坝向斜的北西翼,阿则洛背斜的北翼。矿区内出露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P_2β),即玄武岩集块岩段,斑状、杏仁状玄武岩段和致密块状玄武岩段。Ⅰ号铅锌矿化体矿(化)体产于寒武系下统与震旦系灯影组接触带上,Ⅱ铅锌矿化体产于二叠系下统茅口组灰岩、白云、砂岩、页岩中,Ⅲ号铜矿(化)蚀变带赋存于峨眉山玄武岩的构造破碎带中。各矿化体找矿标志明显,研究结果对以后地质工作具有很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老母村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响水箐—大兑冲—老母村铅锌银矿带的最北端,为近年来新发现的矿床,槽探工程已控制1条厚大脉状矿(化)体。综合研究表明,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型,南华系下统陆良组是重要的赋矿层位,北东向断裂是主要控矿因素,硅化、方铅矿化、黄铁矿化和褐铁矿化是重要的蚀变找矿标志。结合区域成矿条件和周边矿床成矿规律,在矿床深部和矿化体的南端有望找到新的矿体,为进一步的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