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在工程方法论研究中,运用工程方法的通用原则是关键内容之一。本文提出并简要阐述了工程方法运用时需要遵循的六条通用原则,分别是:工程方法和工程理念(工程观)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原则;"硬件"、"软件"、"斡件""三件合一"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原则;工程方法运用中的选择、集成和权衡协调原则;工程方法运用的可行性、安全性、效益性原则;遵守工程规范和进行工程创新辩证统一的原则;约束条件下满意适当、追求"卓越与和谐"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任何工程都存在一个从策划到设计、实施、运行、维修,直至退役的过程,基于这一基本事实,从工程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对工程方法论进行探讨。首先提出基于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方法论的总体观点,即工程活动存在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工程方法论是一种过程方法论;其次,论述基于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方法论的构成内容,包括工程策划方法论、工程设计方法论、工程实施方法论、工程运行及维修方法论和工程退役方法论;再次,提炼出整体性、系统性、实践性、协同性、真善美统一,以及讲求效力、效益与效率等基于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方法论的内在本质特征;最后,从价值、生命周期、知行关系和思维运作进程等四个不同维度,总结基于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方法论的逻辑模式与步骤。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9月19日-20日,由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第八次全国工程哲学学术会议"在苏州太湖书院召开。本次会议汇集了工程界、企业界、哲学界和管理界等相关领域的领导与专家,整体、系统、全面地对工程方法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交流,主要研究了各类工程方法的共性特征和应该遵循的原则、规律,强化了我国工程界的工程方法论意识,  相似文献   

4.
<正>第七次全国工程哲学学术会议于2015年5月18—19日在广州市中山大学南校区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办、中山大学哲学系承办。会议主题为"工程方法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旨在展示和交流中国工程哲学研究的新成果,推动工程方法论的深入发展,探讨中国工程建设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工程院的十余位院士,以及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5.
在基础科学研究人才中,工程科学研究人才具有特殊性,其培养需要特殊的理念与方法。在对力学家童秉纲院士的多次访谈中,他谈及了自己与工程科学思想的接触与体悟,论述了工程科学研究人才的定位、工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以及如何培养工程科学博士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内容。他指出工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使学生掌握为工程技术创造科学理论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王楠 《工程研究》2014,(3):319-322
正1论坛背景工程哲学是21世纪以来国际上哲学研究的新领域,也是其关注的新热点。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在中国工程院领导的支持下,联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及其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自2004年以来先后开展了工程哲学和工程演化论研究,并陆续出版了《工程哲学》(2007年第1版,2013年第2版)和《工程演化论》(2010年)等专著,为"工程哲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标志着我国在工程哲学领域的研究进入了世界前列。在工程哲学的理论体系中,工程思维和工程方法论是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  相似文献   

7.
"哲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的关系在西方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演变过程。这一历史过程预示着思想、范畴以及范式框架等之间的沿袭与悖离,也代表着地位、权力和价值追求的争夺与博弈。以巴门尼德为开端的形上哲学注重思维的静观与沉思,对具体的实践及工程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鄙视和厌弃;中世纪时则因战争征伐的需要,表现出具体实践及工程对形上哲学的疏离和压制;文艺复兴以后,形上哲学与具体实践及工程逐渐走向了互补融合的道路,并认为在牛顿和玻义耳的范式总结中取得了特殊意义上的"工程哲学"观。从本质上来说,"哲学"理论与"工程"实践关系的演变与传承是其话语权建构的过程,话语权是理解"哲学"理论与"工程"实践关系嬗变的重要内容和表现。  相似文献   

8.
正为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工程方法论研究,第223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工程方法论前沿",于2016年6月27日-28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论坛由中国工程院主办,工程管理学部与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徐德龙院士,中国工程院殷瑞钰、孙永福、王安、胡文瑞、王基铭、栾恩杰、何继善、何镜堂、张寿荣、傅志寰、陆佑楣等二十二位院士,首钢集团总经理张功焰,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钢铁研究总院、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首钢集团、宝钢集团等单位的二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9.
工程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科学技术知识、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能动地创造社会存在物以满足人类需要的活动及其结果。本文主要阐述工程主体的本质及其作用。本文认为,工程主体是人本身,具体表现为工程决策主体、工程规划设计主体、工程实施主体、工程利用主体和工程终结主体等五种形态。工程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工程层面的具体显现,它表现为真理主体性,目的主体性,选择主体性,价值主体性和综合主体性等形态。工程主体性与工程构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对工程活动成败以及结果的存废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黄正荣 《工程研究》2009,1(4):362-367
工程哲学所研究和考察的对象是整个工程领域,是关于重大工程问题和工程共同规律或一般规律的哲学思考。本文从工程实际需要出发,阐明了中国工程哲学研究面向实践的发展进路及应当具备的主要特征,即实践性、开放性、前瞻性及广泛性,提出了中国工程哲学研究的历史使命,进而探讨了实现上述特征及使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默顿学派的科学社会学家将师承关系定义为师傅和学徒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具体体现为双向的选择关系、互动的导学关系以及平等的合作关系。20世纪中叶,小科学向大科学的演变,使得科学社会的范畴向大型科研工程拓展,科研工程领域的师承关系也随之出现。在中国,成名科学家与青年科研人员以"两弹一星"工程为平台,实现科研工程领域的师徒传承,较之传统科学社会的师承关系,"两弹一星"工程中的师承关系显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以兴趣导向的双向选择关系转变为以任务导向的单向选择关系,以院校为载体的导学关系转变为以工程为载体的习学关系,基于小型学术共同体的合作关系转变为基于科层制度的团队协作关系。"两弹一星"工程领域的师承关系,开创了中国大科学工程教育的先河,孕育和发展了新中国科学社会的主导科学家群体,形成了"总工程师/总设计师"式的科学社会组织模式,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着新中国科学社会的发育和科学世代的繁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银行卡产业开放性、规模性、复杂性等特征,通过银行卡信息系统"整体最优、平衡驱动、分层管理、动态升级"总体需求研究,针对我国银行卡信息化"产业链长、信息化程度低、协调难度大、管理维度复杂"工程特点分析,结合中国银联银行卡信息交换系统工程实践,提炼出了银行卡信息化工程方法,提出"宏观有序、整体最优"的顶层设计思路、"建立枢纽,标准先行"的工程实施路径、"综合平衡、协同有序"的产业升级策略。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了银行卡信息化工程的需求管理、创新管理、标准管理、运营管理等工程管理方法及实践,并对未来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本文梳理了我国在"九五"计划中实施的大型科学工程LAMOST巡天望远镜从概念设计到工程的立项审批和施工建设,直至最终完成的整个历史发展脉络,回顾了工程在演化过程中经历的困难以及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绩。据此,本文分析了大科学工程的特点,提出,大科学工程是基于科学又为了科学的工程、大科学工程是基于研究的创新性工程、大科学工程是资产专用性奇高的工程、大科学工程是以科学家为核心力量的工程、大科学工程是扎根于国际合作的工程。  相似文献   

14.
殷瑞钰 《工程研究》2009,1(1):75-82
工程演化论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和新的研究领域,工程哲学的深入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都提出了研究工程演化论的要求。文中分析了“演化”、“演化论”、“工程”和“工程演化论”这几个基本概念及相关问题,指出工程演化论研究中应包括“理论研究”和“实例研究”两大方面的内容,前者包括对工程演化的过程、路径、方向、动力、机制、约束条件等问题的研究,后者的重点是研究具体行业领域中工程的演化问题,文章最后阐述了研究工程演化论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峡工程历经70余年论证决策、17年工程建设,现已全面进入运行阶段并发挥综合效益。作为一个规模巨大的工程系统,三峡工程蕴含着丰富的工程方法。本文以全生命周期为视角,深入挖掘三峡工程决策阶段勘测规划、工程设计、科研试验、论证决策等方法,实施阶段建设管理顶层设计、五大要素管理、技术路线、移民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法,运行阶段运行管理顶层设计、安全运行和高效运行管理、生态环保建设、工程后评估等方法,凝炼其中所体现的一般性工程方法的共性特征,并总结印证了工程的协调和权衡、有限理性概念下的满意适当等工程方法论。  相似文献   

16.
将哲学指导工程实践作为出发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并从工程的本质特征及工程伦理的视角对隧道及地下工程若干工程方法问题进行了哲学反思。包括: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并结合工程案例对处理地下工程中围岩和地下水等问题所采用的"放"与"抗"、"排"与"堵"等工程方法进行了哲学反思;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并从科学、技术、工程的关系角度探讨了钻爆法隧道修建理念的演变规律;运用矛盾分析法、否定之否定规律并从工程伦理的角度探讨了钻爆法隧道开挖方法的演变规律。通过对以上工程方法的哲学反思,将问题上升到深刻的哲学认识层面并对工程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工程全寿命周期包括规划、建造和运营维护三个主要阶段。桥梁工程竣工验收之后进入运营阶段,该阶段工作主要包括工程维护与工程运行。本文以我国跨江海桥梁工程为典型案例,通过案例研究法系统阐述了桥梁工程运营阶段的主要问题、方法和方法论。本文认为,为了达到桥梁百年"养生"维护的目的,"预防性养生"涵盖健康性检查、预防性养护、延续性再造,是保障桥梁工程长期处于良好使用状况的系统性维护方法;桥梁工程灾祸风险防治,需要加强运用"社会管理"方法以保障"人-车-桥"系统安全有序的运行;"工程评估"是对工程价值的再认识,是提升工程认知与再实践的经验源泉。最终,工程对民生的贡献要由社会和百姓做出评判。  相似文献   

18.
工程全寿命周期包括规划、建造和运营维护三个主要阶段。规划阶段是论证工程必要性、可行性和顶层设计决策的关键环节。本文以我国跨江海桥梁工程为典型案例,通过案例研究法系统阐述了桥梁工程规划阶段的主要方法和路径,凝练出具有工程"共性"与桥梁"个性"的规律性方法论。本文认为"交通需求"驱动工程建设的供给,前瞻性的需求分析创造新的社会资源;"权衡比选"是工程多种可行方案优化的普适方法,是构建结构、功能、效益合理化概念模型的进路;"辩证统筹"充满技术与非技术性复杂矛盾问题,是工程规划论证与迭代式降解决策的哲学方法,是规划阶段方法的精髓。  相似文献   

19.
目前工程社会学在我国逐渐兴起,出现了"工程共同体论"、"社会评价论"和"建设工程系统论"三种不同研究范式,其中"工程共同体论"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本文首先追溯了共同体概念的来源,其次,对比性分析了科学活动和工程活动与社会间的作用机制,并批判性地审视科学共同体与工程共同体间的差异;最后,本文提出了与"工程共同体"商榷之处,认为工程共同体本身是一个"黑箱",并不能反映工程活动的社会影响,因此,工程共同体能否成为工程社会学的基本范畴和核心概念还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20.
盖瑞·唐尼(Gary Downeyis)教授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科学的社会研究学会"的现任主席(4S;任期至2015),也是STS和工程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本次访谈中,唐尼教授描述了他是如何领导4S学会唤起人们对超越"知识的创造、扩散与利用"这一线性模型之外的STS研究的。他曾是一名机械工程师,后作为文化人类学家从事核能和核废料处理研究。他描述了他如何发展他的"批判性参与"的概念和实践。自1960年代以来,美国工程师就形塑了工程是解决问题的这一主导性意象,唐尼对工程形塑(包括工程教育和培训)的批判性参与就始于对这一主导性意象的批判性分析。他质疑,为何在STS作为一个学术领域的崛起过程中,工程除了作为技术的同义词或对新型技术的异质建构这一隐喻外,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见的?这种不可见性又是如何呈现的?他在教学中面临着以下至关重要的困难,即要把那些在工程形塑中被工程是解决问题这一主导意象所遮蔽的对象呈现为有形,并提出另一种作为协作性"问题定义和解决"(PDS)的替代性工程意象。现在他正在通过推动PDS意象和相关实践在工程形塑与工作的本地化领域内扩展,从而将STS知识和专长的"旅行"理论化。唐尼也解释了他如何与其他研究人员一道将"工程研究"建成为一个融合传统和非线性研究的跨学科领域,其关键步骤包括开创"工程研究国际网络"(INES),组织INES论坛,和成功将《工程研究:工程研究的国际网络杂志》(英文)杂志打造成一份SCI索引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