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3 毫秒
1.
宝浪油田高含水期杆管偏磨研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宝浪油田采油深度的增加和原油含水率的提高,抽油机井杆管偏磨加剧,造成管杆断脱和管柱漏失。针对抽油杆在三维井眼中的受力弯曲情况,提出了杆管优化方法并开发出配套的防偏磨软件,对延长油井生产周期、提高油田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垦西油田K71断块油井随着开发的深入,综合含水不断上升,井筒管杆偏磨日益加剧,同时该断块油井地层产出液矿化度高、含硫高、氯离子含量高,对杆管泵腐蚀性强。偏磨腐蚀造成K71断块油井作业频繁,作业成本增加,检泵周期缩短。通过对K71断块油井井筒偏磨腐蚀状况调查研究分析,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从源头进行治理,采取套管加药防腐治理等相应的综合配套防治技术,在现场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防偏磨腐蚀效果,也为今后的偏磨腐蚀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文留油田有杆泵井在生产过程中杆管发生偏磨和腐蚀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认为井斜是造成杆管偏磨的主要原因 ,而管柱因各种因素引起的弯曲造成的杆管偏磨也不容忽视 ;油井产出液的富含矿物质、CO2 、H2 S腐蚀性气体、H+ 、Cl-及细菌等腐蚀介质 ,使杆管产生腐蚀。杆管的偏磨与腐蚀相互作用、又形成了更大的破坏性。介绍了防偏磨、防腐蚀技术以及治理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有杆抽油举升方式在油田内广泛使用,油井杆管的防偏磨措施将直接影响抽油机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石油企业必须对油井防偏磨技术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对油井情况的研究力度,努力寻找造成防偏磨的措施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石油有杆举升工艺的发展,提升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有杆泵抽油井防偏磨及腐蚀技术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文留油田有杆泵井在生产过程中杆管发生偏磨和腐蚀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井斜是造成杆管偏磨的主要原因,而管柱因各种因素引起的弯曲造成的杆管偏磨也不容忽视;油井产出液的富含矿物质、CO2、H2S腐蚀性气体、H^ 、Cl^-及细菌等腐蚀介质,使杆管产生腐蚀。杆管的偏磨与腐蚀相互作用、又形成了更大的破坏性。介绍了防偏磨、防腐蚀技术以及治理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月朋  王瑞 《石化技术》2015,(2):149-150
抽油井杆管偏磨一直是油田开发普遍存在的热点问题,并且这一难题尚未真正解决。本文通过大量统计资料及现场调研对抽油井杆管偏磨防治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在各类技术的基础上加强了理论分析,阐述了各类防偏磨技术方法对不同油井的适用情况,并进行了经济预测,给出了相应方案,使油井能够达到长期高效生产,增加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大港枣园油田因井斜变化大、原油粘度高、泵挂深,使抽油机井生产过程中杆管偏磨严重,同时井液矿化度高、氯根含量高,且含H2S腐蚀性气体,造成杆管腐蚀严重。偏磨腐蚀造成上修作业频繁,免修期相对较短,通过对枣园油田深层稠油油藏偏磨腐蚀状况调查进行研究分析,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配套防治技术,即偏磨配套治理、腐蚀治理技术、举升工艺参数优化、优选井下工具、确定合理的生产参数等,取得了良好的防偏磨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于开发中后期的油田,油井偏磨问题日益严重.根据油井生产情况、偏磨产生的各种因素,结合抽油机井杆管偏磨的力学分析,针对不同偏磨井实施适合的防偏磨措施是保证油井正常生产的重要措施.现场实施证明,双向保护抽油杆接箍、接箍式扶正器、伸缩式短节、加重杆防偏磨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为今后油井防偏磨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各大油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杆管偏磨现象严重。杆管偏磨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井眼轨迹、抽油杆失稳弯曲、腐蚀结垢、沉没度、油井出砂和结蜡等。在对杆管偏磨机理以及受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示功图中的泵充不满、出砂、结蜡、油稠等因素以及杆管摩擦载荷值大小的综合分析,达到抽油机井杆管偏磨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内径小于?101.6 mm的小套管井在临盘采油厂渐成规模,已成为原油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套管内径限制,该类油井泵径小、杆管间隙小,导致提液困难和杆管偏磨。本研究提出了小套管井无油管举升的技术理念,配套完成了小套管井无油管杆式泵锚定技术、空心杆注塑防偏磨技术、无油管采油井口出油系统及举升工具的设计与室内试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小套管井无油管举升实用技术。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满足了小套管井现场提液、防偏磨的需要,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是一种技术可靠、使用简单、成本低廉的技术手段,对油田小套管井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内摩擦副式抽油杆扶正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抽油杆扶正器随着抽油杆运动,造成扶正器与油管内壁摩擦,磨损速度快,搅拌井筒内原油加剧原油乳化,在高造斜、大斜度稠油井其问题更加突出.文章研究了内摩擦副式抽油杆扶正器,其特点是摩擦副摩擦阻力小、扶正套相对油管内壁运动少、磨损慢.在胜利桩139陆上丛式井组应用16口井,检泵周期可延长200 d.  相似文献   

12.
高洪斌 《钻采工艺》2005,28(5):80-82
建立了抽油机井杆管偏磨原因力学分析的力学模型。给出了铅垂油井杆管偏磨临界轴向压力的计算公式和抽油杆柱轴向分布力的模拟方法;建立了供液不足油井液击力的计算公式,改进了柱塞下行阻力的计算方法。系统分析了含水与沉没度对杆管偏磨临界轴向压力与柱塞下行阻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高含水油井在低沉没度下运行会明显加剧抽油杆柱的轴向振动,降低杆管偏磨的临界轴向压力;(2)对于高含水低沉没度运行的油井,若油井供液不足并使柱塞下冲程泵内将产生液击,柱塞下行阻力会明显增加。因此,高含水油井在低沉没度下运行时,抽油杆柱轴向振动的加剧或液击都会严重恶化抽油杆柱的受力或直接导致杆管产生偏磨。  相似文献   

13.
抽油机斜直井杆管接触与磨损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涛  陆正元  李辉  许占恒  陈静 《断块油气田》2012,(1):124-126,136
斜直井中抽油杆在上下往复运动过程中,轴向力周期性地拉压变化:受拉时,抽油杆在扶正器限制下被拉直,不与油管发生接触;受压时,当抽油杆所受的压力大于临界压力值,将发生失稳,失稳过大会与油管接触并伴有接触力。接触力的存在对抽油杆柱与油管的安全生产极为不利,特别是高含水油井,抽油杆与油管间发生水性研磨,将增加抽油杆的断脱几率或加快油管磨穿速度。从杆管接触理论关系出发,利用力矩原理,计算杆管接触力的大小;结合现场井下作业油管创口形态,建立理论示功图条件下的油管柱创口模型,预测油管磨穿时间,并利用缝隙流理论预测了漏失量。通过该方法计算得到的油管磨损理论创口形态与现场实际较为接近,针对复杂示功图可用近似标准示功图代替。  相似文献   

14.
螺杆泵采油油管柱弯曲对抽油杆柱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抽油杆柱断脱是螺杆泵采油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为此, 就螺杆泵采油时油管柱弯曲对抽油杆柱的影响做了分析。通过分析, 给出了油管柱轴向压力与弯曲变形计算式, 着重讨论了油管柱弯曲对抽油杆柱的弯曲角度、弯曲产生的附加弯矩和附加应力的影响。认为螺杆泵正常工作以后, 因温度的影响, 油管的弯曲增加, 抽油杆柱产生与油管相同的弯曲。最后对某油田的某一螺杆泵井作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15.
螺杆泵井抽油杆扶正器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螺杆泵井抽油杆柱受力和旋转运动规律,设计了抽油杆扶正器。该扶正器由扶正器杆体、承磨层、承磨圆筒、支撑件和接箍组成,将其安装在2根抽油杆之间,下入油井的油管内。工作时,旋转的扶正器杆体相当于轴承的转轴,不旋转的承磨圆筒相当于轴瓦,配用高寿命的耐磨材料,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支撑件不随扶正器旋转,液体流动通道位置固定,能够保持液体流动畅通。现场应用表明,这种扶正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对抽油杆起到良好的扶正作用,可有效防止杆管偏磨。  相似文献   

16.
斜井油管防偏磨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斜井有杆泵采油系统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着重阐述了在斜井上采用有杆泵开采时,系统杆管优化设计的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使设计与现场实际应用的符合率达90%以上。研制了旋转式采油井口、旋转式油管扶正器及万向抽油杆扶正器等防偏磨工具,有效地防止了油管的偏磨现象。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该项技术的应用为用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电加热空心抽油杆驱动螺杆泵装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爱民 《石油机械》1998,26(3):36-38
新研制的电加热空心抽油杆驱动螺杆泵装置采用空心杆驱动螺杆泵,抗扭承载能力比相同横截面积的实心杆增大近1倍。通过向空心杆内孔下入整体电缆,经终端器使电缆和空心杆内壁构成回路,利用交流电的集肤效应原理使杆壁发热,进而加热油管内原油,达到防止油管内壁结蜡,增加原油流动性,降低杆柱承受的摩擦扭矩及防止杆柱断脱之目的。试验和应用情况证明,这种装置具有加热段长、加热均匀和加热功率可调等特点,特别适合于开采高粘、高凝和高含蜡原油。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油井环境对管杆磨蚀的影响规律,可以指导油田正确选择使用管杆材料。鉴于此,通过油井管杆磨蚀试验机,探讨了油井温度、径向载荷等因素对常用管杆材料磨蚀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认为:(1)随着温度的升高,管杆磨蚀率逐渐增大,而当腐蚀介质升高到一定温度时,管杆磨蚀率又有下降的趋势;(2)无论在什么温度条件下,非调质钢接箍与涂料油管组合使用的磨蚀率均小于20CrMo接箍与J55油管和20CrMo接箍与N80油管组合使用的磨蚀率;(3)管杆磨蚀率均随着径向载荷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冀东油田中斜度定向井管杆偏磨是油管刺漏和抽油杆断脱的主要影响因素,缩短了油井的检泵周期,增加了油井维护工作量,加大了生产成本。利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影响中斜度井杆管偏磨的井斜角、冲次、沉没度及含水率等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了各因素导致杆管偏磨的技术界限。使用加重杆改善杆柱受力结构,对井斜大于35°的油井采用耐磨衬里油管、优化生产参数来降低杆管偏磨程度等方式,进一步完善了中斜度井管杆防偏磨工艺技术。推广应用该项技术以来,平均单井检泵周期延长250 d,生产维护费用节约5×104元/井次,为油井长期平稳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