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陈果 《四川水力发电》2012,31(3):124-125
这里是现今世界上综合规模最大的水工隧洞群;这里有绵延17公里的地下引水隧洞;这里被飞石、粉尘、危险、轰鸣的机器声和不分四季的"大小雨"包围;但在这里,却坚守着一群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的中国水电建设者。他们用无悔的青春诠释出水电人勇于奉献的精神。他们的青春年华,他们的笑容泪水,他们的坚持不懈一并孕育在这条隧道深处,可幸福之花却开满世间。  相似文献   

2.
徜徉在远古三峡文化交流走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东端的长江三峡地区,尽管有大巴山、巫山、七耀山等山脉的阻碍,但这里的山岭在四川盆地周边的群山峻岭中还是相对偏低。在遥远的白垩纪末到第四纪的地质运动中,这里在地表沉降和流水浸蚀的作用,逐渐形成了一个缺口,四川盆地内的湖水从这里夺路东泄。经过岁月的流水切割,这里的峡谷愈加高深,终于形成了壮丽的长江三峡。在群山环绕的四川盆地内,长江三峡是唯一可以不翻越崇山峻岭就可以出入  相似文献   

3.
忻州地区是一个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贫困山区,即使风调雨顺,亩产不过几十斤,遇上坏年景,连种子都收不回来。70年代在这里筑坝建库,拦沙蓄水,虽起了一定作用,但投资大效益差,有的连补贴投资的一半都收不回来。不少地方仍然是吃饭靠政府的返销粮,花钱靠国家的救济款。农村改革给这里带来了希望。80年代初,这里实行了户包治理小流域责任制,五寨县新寨村的支部书记苏成业率  相似文献   

4.
湖北乡镇之星蕲州镇,是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被誉为世界医药学巨著的《本草纲目》就是在这里纂写的。但也许更多的人还不知道,小小蕲州还是文人辈出的地方。清代《康熙大辞典》编著者之一、大文学家顾景星,清朝汉语拼音定声人、古文学家黄侃,近代文学评论家胡风都是在这里出生并走上  相似文献   

5.
去年九、十月份间,省政府和国务院分别在白河县召开水土保持和全国山区经济开发经验交流会后,略阳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学习会议文件,寻找差距,采取措施,付诸实践,使白河经验在这里开花,结果。一、白河的经验在这里得到借鉴通过学习后,县委、县政府的结论是——不搞水土保持,略阳别无出路。  相似文献   

6.
江南的水     
<正>江南,这是一个动人的字眼,一个秀美的区域。这里,河网交错,良田无际,物产丰饶,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在那些已经消逝的岁月中,这一方沃土,沐浴着咸咸的海风,这里的水,依然闪耀着盐一般的光亮,使人感到它是那般的滋味悠长。粗略一看江南的水,你会觉得,它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寻常,这里,不过是——周边有青山环护,水岸是村庄围绕,一道道长堤,将水分  相似文献   

7.
这里是全国著名的沼泽湿地,这里是祖国过险的东方大门。这里有12000平方公里的肥田沃土,这里是三江平原的一颗琅琅明珠——建三江!当春风又一次拂过三江平原,禾苗披着浓浓的绿意,无忧无虑地伸展着腰身,辛劳的庄稼人带着热切的希望,舒心地等待着金秋的时候,有谁能够忘记达安逸祥和的一切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五六十年代到过建三江的人一定不会忘记那灌木丛生、野食横飞、降陌纵横、沼泽遍野的荒凉景象。当时要想在这片茫茫无际、水天相连的沼泽平原上生产出丰收的五谷,没有非凡的胆识和魄力,是不可能做到的。三江人敢想敢干,敢为大…  相似文献   

8.
<正>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地理上,珠江流域远离中国政治权力中心区域。中原战乱之时,这里是人们南迁的避乱地;国家稳定之期,这里是获罪官员的流放处。总体上来说,生活在珠江流域的人们,因为南岭的阻隔,与处在长江黄河流域的中原区域,交流不很方  相似文献   

9.
这里记叙的是当今一位传奇人物。说奇也不奇,因为他不是叱咤风云的指挥将领,更不是腰缠万贯的富翁,而是一位专与抗旱、排涝、垦荒、治碱打交道的治淮人。  相似文献   

10.
水文——作为防汛的耳目和尖兵,历史上一直是一个不被世人所关注的角落。水文行业,至今仍有很多人不知道其业务范围是什么。但在2002年的夏天,松花江边一个面积不足20平方米的小小水文站,吸引了朱镕基总理,他老人家竟在这里驻足了10多分钟,总理因在这里的检查十分高兴,超出了预定的时间,使原来预计的对下一个防洪项目的检查只好取消。  相似文献   

11.
巴东,巴东     
正巴东地处长江三峡腹地的巫峡口,武陵山、巫山、大巴山三山盘踞,长江与清江横贯东西,是古代巴人的发祥地,也是土家族世代聚居之地,有着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巴东最北端与神农架接壤,位于沿渡河镇的小神农架成为鲜有人知的净土。这里海拔3005米,仅比大神农架低47米,有着典型的高山立体气候,孕育出广阔的草场,浩瀚的林海,以及冰川时期幸存下来的生物物种。据不完全统计,生长在这里的古老、珍稀、濒危树种有100种以上,其中珙桐、冷杉、秃杉、三尖杉、连香等49种分别属于国家一、二、三级保护树种。这里也是野生动物的王国,被中外学者誉为"大自然的博  相似文献   

12.
正"陆浑不墨千秋画,伊水无弦万古琴",古人的一副楹联,给后人带来无限的遐想,遥想伊水两岸曾经秀丽的模样,鱼虾浅戏流水叮咚。陆浑这个地方,是圣人辈出的地方,中华第一名相-商相伊尹就出生在这里,被儒家奉为"圣元"的二程兄弟在这里奠基了他们的宋明理学思想,成为统治明清七百年历史的正统思想,毫无疑问这里就是华夏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几千年来,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流传着很多不朽的传奇。然而,上苍赐予的不只是钟灵毓秀的风物,还有旱涝不均的灾害;华夏几千  相似文献   

13.
<正>碧水荡漾,青山环绕。如果不是低回的云雾吞噬着不太高的山峰,还真不知道这里是一个海拔1700多米的湖泊。站在这里,觉得地是这样的高,天是那样的低。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山、水、云、树、草、牛、羊勾勒出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图画。空气极度的新鲜使这个世外桃源变得无比透明、靓丽。人工栈道把我们从沼泽旁延伸到湖的深处,亲触秋季特有的斑斓,  相似文献   

14.
藏北以北     
正这里位于唐古拉山脉北坡,比藏北更北,空气含氧量是海平面的1/2,水的沸点在70℃;格拉丹东冰峰雪线5700~5800米处的平均气温为零下10.4℃至零下11.4℃,很不适合人类生存。然而,这里却有定居的牧民。我们这天晚上就住在他们帐篷下面地势更低的一块台地上建造的两间土房子里,这里是他们的永久定居点。天一放晴,能见度便极好,这里拥有地球上最纯净的天空。走了一个多小时,眼前出现了两顶黑色帐篷。当我们的视线与帐篷刚刚平齐时,背景就是冰川,看起来似乎触手可及。  相似文献   

15.
阳谷修防段陶城铺仓库,在今年清仓评比中,又一次被评为五好仓库。七月,山东河务局在这里召开了现场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无不称赞这个仓库管理得好,争向陶城铺仓库学习。三化、五不、四相符当人们一走进陶城铺仓库的大门时,立刻给人一种清新愉快的感觉,若不是早知道这就是仓库管理现场会议的地点,人们都会想像这里一定是一户既爱劳  相似文献   

16.
<正>秋风送爽,林木葱茏,鸟语花香,沿柏油路巡行,犹如来到"绿色长城"。这里是绿意盎然的生态景观线,这里是畅通无阻的抢险交通线,这里是黄河安澜的防洪保障线,这里是山东济南黄河标准化堤防,这里就是长期以来捍卫黄河下游安澜、百姓安居、社会安定的黄河大堤。总长128公里的济南黄河标准化堤防一期工程被称为"扛起了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的旗帜":2008年与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大剧院、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这些享誉世界的建筑精品,同步登上了  相似文献   

17.
如何彻底消灭大堤隐患,这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着的一个问题。这里介绍的抽水窨堤,就是进一步消灭堤身隐患、巩固堤防的一项新的尝试。不过,由于试验的时间还不很长,取得的资料不多,这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各单位继续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8.
沕沕水探源     
沕沕水虽说名声在外,却隐藏在太行山深处。进山了,最早与我撞个满怀的竟是"百丈飞瀑"。观其形,闻其声,感觉这儿与其他地方的瀑布大同小异,问题是这儿是干旱少水的太行山啊,这就着实有些奇了。早在明清时代,这里已经小有名气,故当地人把它列入了"平山八大胜景之一"。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不  相似文献   

19.
在一望无际的茫茫沙漠、戈壁,常常走上几十里、数百里都见不到一条小溪、河流,所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水在这里便成了极为珍贵的东西。用“滴水贵如油”这话来形容是丝毫也不过分的。  相似文献   

20.
不冻泉     
这里集合了一个美丽的传说。这里流淌着一个清亮亮的故事:传说那条没尾巴的黑龙,思念那昼夜唤儿归的老母而流下一颗大大的泪珠。于是才有了今天的不冻泉——龙的泪滴………原来,仙界也有这么深沉的母子之情啊,不怪这爱的泉才四季不凝,冬夏流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