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有线电视维护中常会遇到电视信号电平偏低的情况,引起信号电平偏低的原因很多,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没有找出故障的根源就简单地调高电平,将会造成网络带病工作。要彻底根治故障,须找出故障的真正原因,下面根据我们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1全部频道信号电平偏低的原因及对策全频段电视信号电平下降的原因主要有放大器工作异常、温度变化、电缆老化、人为因素等。(1)放大器工作异常导致电平下降及其对策放大器工作异常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放大器本身电路损坏,如AGC、ALC控制电路、内部电路接触不良所引起,使放大…  相似文献   

2.
有线电视传输分配网中 ,同轴电缆故障一般会有断路、短路、接触不良和阻抗失配 (电缆变形或进水造成 )等情况。电缆的短路和断路都会使低频端信号电平低 ,高频端信号电平相对较高。电缆接触不良和阻抗失配则会使低频端信号电平高 ,高频端信号电平相对较低。在日常维护中 ,如测得用户电平波动较大且电视画面有连续的横向白线干扰 ,这种故障一般是电缆接触不良造成 ;如果测得低频端信号电平明显降低 ,高频端信号电平变化不大 ,并且低频电视图像雪花干扰和噪声很大 ,这类故障多是由电缆断路造成 ;如果测得整个频段信号电平明显降低 ,而且低频段…  相似文献   

3.
(1)故障现象:冬天,某小区各频道电视信号有拉条干扰,特高频段比甚高频段拉条干扰明显,晚上比白天拉条干扰明显。 故障分析:此类故障是有线电视系统某级放大器失控,造成交互调干扰,产生非线性失真,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冬天气温低,电缆的温度特性变化,超出放大器自动电平和自动斜率控制的范围,引起放大器输出电平过高,斜率变大。 故障处理:用场强仪测量,放大器输出  相似文献   

4.
1 故障一故障现象 :近一段时间VHF频段电平时高时低。从屏幕看VHF段节目正常时能达到 4级 ,但短时间出现严重的雪花现象 ,用场强仪测试电平低于正常值。故障分析 :低频段电平低 ,高频道正常 ,这主要是因为接头接触不良 ,即某接点开路。因为当电缆接头开路时 ,高频段的信号通过是靠芯间的电容 ,但低频段信号就无法通过。如果是长时间都处于低电平情况就可判定是信号开路造成。而此次出现的故障是时好时坏 ,出现雪花现象只有几秒钟 ,长时达几分钟。根据这种现象 ,结合以往的经验分析可能是电缆接头接触不良造成。故障处理 :由于出现故…  相似文献   

5.
张萌  焦晓燕 《中国有线电视》2007,(11):1086-1087
电视信号电平偏低的故障,对于没有维修经验的人员往往认为是比较简单的故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找出故障的根源,不能完全根治故障,反而使网络越修越差,两三年后将会出现大面积电平偏低,致使网络瘫痪。因此,对电平偏低的故障,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须寻根究底,找出故障的真正原因,彻底根治故障。  相似文献   

6.
由于有线电视网络规模越来越大 ,工程结构越来越复杂 ,时常会在某些环节出现故障而影响收视效果 ,如果解决不及时 ,常常会引起用户的不满。为此 ,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 ,对有线电视网络常见故障作一分析 ,供同行参考。1 图像中有雪花状干扰(1)所有频道图像有雪花其原因往往是传输系统中某一段电平严重下降。应检查电缆接头、用户终端盒、电视机天线插孔是否有短路现象及放大器输出信号电平是否过低 (放大器内部是否有故障 )等。(2 )高频段节目正常 ,而低频段节目有雪花原因是电视机输入插座太松或是用户导线或电缆芯线接头接触不良 ,或是…  相似文献   

7.
CATV维修两例     
故障现象:冬天,某小区各频道电视信号有条纹干扰,特高频段比甚高频段干扰明显,晚L比白人十扰明而。故障分析:此类故障是有线电视系统某级放大器失控,造成交互调干扰,产生非线性失真,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冬天气温低,电缆的温度特性变化,超出放大器自动电平和自动斜?..  相似文献   

8.
均衡器是用来补偿电缆衰减倾斜特性的,即补偿信号经过一段距离传输后高低频段的信号电平差,以保证输出电平的稳定性,使低频段信号电平衰减较大,高频段信号电平衰减较小。电缆的衰减量即在电缆内传输的电磁波的衰减,是由于信号在构成电缆的导体与绝缘体中变为热能而消...  相似文献   

9.
在有线电视维护中常会遇到电视信号电平偏低的情况,引起信号电平偏低的原因很多,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没有找出故障的根源就简单地调高电平,将会造成网络带病工作。要彻底根治故障,须找出故障的真正原因,下面根据我们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电缆系统中服务信号的主体是模拟电视信号,正如前述,在电缆传输过程中其质量会逐渐下降。信号质量与系统中电视信号电平有密切的关系,电平的变化不单表示其强弱,而且也带来噪声和失真的相对变化。在使信号电平变化或使频道间产生偏差的原因中,应主要考虑环境变化、系统构成及设计上的问题等等。本讲对这些技术问题进行一些定量的研究。 19 信号电平与电缆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我县550MHz有线电视系统,传输电缆使用的是国产电缆。使用两年后出现电缆特性变化的现象,传输信号的高频段衰减量增大,550MHz时每百米增加2~3dB,有的电缆还要大些。用户终端高频段信号电平低,达  相似文献   

12.
1某一频道的传输电平值太高引起的自激故障 此类故障一般只会影响几个相邻的上下频道,其故障现象与交扰调制和相互调制故障相仿,在某些电视频道上出现左右移动的白色竖条,也有的出现细斜条纹,甚至使得整个频段的节目无法收看.一般用场强仪测量即可查到故障所在,只需将该频道电平降至合适的电平值就行,一般干线放大器的输入电平为70~72 dBμV,放大器的最高输出电平不能超过放大器的额定输出电平,并使相邻频道的信号电平相差不得超过1~2 dBμV,否则,极易出现此类故障.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地域广阔 ,居住分散 ,在建设CATV网络时 ,在保证网络质量的前提下 ,如何根据农村特点 ,降低投资 ,提高效益 ,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几点体会 ,供同行参考。1 同轴电缆的衰减量随温度变化是限制传输距离的一个因素在不具有AGC和ASC功能的电缆网络中 ,电缆的衰减量随温度变化 ,使用户电平出现较大波动 ,一般系统设计电平只允许变化± 5dB ,这就限制了电缆的最长传输距离。假设京津地区冬天最低温度为 - 15℃ ,夏天在阳光直射下电缆的温度可达 37℃ ,则天津市电缆温度的中心值为 11℃ ,以它为基准电缆在一年四季的温度波动值为…  相似文献   

14.
在有线电视维护中常会遇到电视信号电平偏低的情况,引起信号电平偏低的原因很多,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没有找出故障的根源就简单地调高电平,将会造成网络带病工作.要彻底根治故障,须找出故障的真正原因,下面根据我们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CATV干线分析与设计(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TV干线分析与设计(Ⅱ)电子工业部783厂宋明琪5AGC干线当干线传输距离较长时,温度引起的电缆衰减变化较大,各干放输入电平波动增加,致使载噪比和交调比下降,干线末端的电平波动也会超出规定的要求。一般而言,干线(包括分配系统)电长度超过100dB...  相似文献   

16.
在有线电视电缆传输系统中,为了减少放大器和过流分支分配器的过流量,工程上通常使用二进二出供电器对放大器集中供电,但是,如果供电线路连接方法不当,可能会出现各种干扰,从而降低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笔者曾遇到一种供电线路因错误连接而造成的故障现象:全频道出现网纹或雨刷干扰,测试输入信号电平正常,输出信号电平下降,调整放大器增益不起作用.怀疑是放大器故障,更换后也不能排除,但改变供电器供电线路的连接方法后,信号立即恢复正常.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现就供电器供电线路的连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范沧粟 《电视技术》1995,(12):45-46
介绍一种单频道AGC放大器合肥市广播科学研究所范沧粟在电缆电视系统中,接收点的空间电场强度经常变化,其变化幅度在±10dB范围内。这种变化转化为前端输出电平的变化并传入分配网络,将引起干线放大器产生严重的交调、互调失真。为使前端输出电平保持稳定,必须...  相似文献   

18.
同轴电缆在家庭中主要用于有线电视的连接,当同轴电缆发生故障时,轻则会导致电视信号不稳定、图像淡、雪花干扰大、无彩色等异常现象,重则电视机无图无声。对电缆进水后特性阻抗的变化所作测试表明,当电视信号通过电缆时,所测电平值低于该段电缆规定值。电缆进水程度和受潮时间不同,会导致电缆内外导体腐蚀、氧化生锈程度的不同,其电平的损耗衰减值也会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宣钢有线电视台建于 1995年 ,系统运行一直较稳定 ,但在近几年的网络维护中 ,我们发现部分干线的同轴电缆出现不同程度的芯线伸缩故障现象 ,其主要表现为 :( 1)F头从电缆中挣开或和屏蔽层接触不良 ,导致大面积用户电平下降或信号中断 ,同时还会使雨水沿开口处渗入引起电缆屏蔽层腐蚀生锈 ;( 2 )故障发生后 ,虽然分支器和F头接头处外观正常 ,但拧下F头 ,会发现同轴电缆的铜芯已伸出F头许多 ,有时长达 3 4cm ,在分支器内弯曲打扭或将分支器内电路顶坏 ;( 3 )涨出的芯线不是发生在同轴电缆两端的F头处 ,而是发生在电缆的中间某一位置并使该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不同波段的碲镉汞红外探测器在探测高温目标情况下的特性进行了研究。测量结果显示随着所探测目标温度的不断升高,器件光生电流亦随之上升,但并非平行变化,这就导致了探测器动态微分阻抗不断下降。器件微分电阻下降的主要原因是p?蛳n结由于背景辐照和反向偏压的增加,引起光生载流子的激增,碰撞电离导致的光电倍增效应引起的,这种效应使得器件光生电流并非是单纯叠加在器件反偏暗电流之上、只随辐射通量而变化的变量,同时也是偏压的函数,随着偏压的增大会对微分阻抗有一个降低作用。通过理论计算这种假设得到了证实,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吻合的比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