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红  程允丽 《电视技术》2012,36(21):160-161,171
根据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的现状和建设需求,针对公安视频专网和城市视频网的特点,进一步明确了系统的建设要求和总体框架,提出了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应用要求以及维护管理要求。最后对网络、接入、数据、应用、安全以及两网的互联等进行设计,提出了系统的实施计划。  相似文献   

2.
IP视频专网需求有其特殊性,PON构建视频专网优点明显,但在实施中有一定难度。本文通过公安社会面治安监控联网工程的PON承载网建设,从视频骨干、视频接入、前端设备、标准地址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提出了PON网建设的实现方法,主要对实现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接入数量持续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员工开始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开展企业关键业务及核心应用,然而复杂的接入环境、灵活的接入方式、数量庞大的接入终端,对企业接入网络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移动智能终端接入企业内网所面临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特别是智能移动终端安全接入管理方面针对移动终端面临的安全风险、身份认证、数据传输隐患、应用分发风险等问题,实现终端设备生命周期凭证监控更新注销流程,加强用户身份认证,提高移动终端设备审计,强化设备权限管理,防止涉密数据丢失或泄露,为企业建立起安全的智能终端接入体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视频监控技术不断取得进展,摄像机像素不断增高,产品价格也逐步下滑,已经在市场上被广泛使用,管理终端已经从PC延伸至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蓬莱阁景区原有的2007年开始建设的视频监控系统清晰度已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在此情况下,需要运用最新的技术对原有的视频监控进行重新设计,以实现清晰度的提升和移动终端的接入.  相似文献   

5.
江阴广电EPON+EoC双向网改造已经基本完成,EPON光纤网络覆盖所有小区,小区的视频监控系统和住户门禁、报警系统等通过广电城域网可以安全可靠无障碍地接入公安视频专网和110接警平台,为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办公终端、监控终端、营业终端等计算机终端(以下简称终端)使用场景、网络接入方式众多,且短时间内无法进行统一管理,染毒终端或未授权终端入网后将对整体内部网络带来极大威胁。为此,内蒙古联通在2020年引入集团集约化终端安全管控能力后,积极与集团终端团队沟通、学习,深入研究产品功能、策略,结合省内自研能力,通过对终端管控平台数据治理后,实现了终端多位一体的安全防护架构,极大的降低了终端安全威胁事件产生几率。  相似文献   

7.
欧阳小叶 《电子世界》2014,(18):152-152
视频监控系统是城市安全防范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基于嵌入式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克服了传统视频监控系统的种种弊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了智能图像分析、远距离监控、全方位监控管理和维护等功能,满足了安防监控设备长时间稳定运行以及对数据存储系统可用性、容量的要求,为城市安全防范提供了一个全新、高效可统一管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2015,(9):20-23
在分析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现状与风险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身份认证、入侵检测、访问控制等智能电网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的特点,结合电网信息安全风险分析与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从数字水印、指纹识别、多网融合以及安全管理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信息安全防护建议,以增强智能电网中视频监控、身份认证、安全接入等环节的信息安全水平,提高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防护与自主可控能力,确保智能电网业务系统的安稳运行,保障业务数据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公共安全的新形势,固定视频监控建设中存在安全盲点现象,文章提出"移动固定优势互补,公网与专网相结合,大网与小网相结合,车辆与人员相结合"的观点,并构建车载移动视频监控体系,提出充分利用现有移动网络资源,构建视频监控补充体系,并将视频资源纳入公安视频专网,实现资源共享的最优组网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地市烟草计算机终端数量的不断增加,防护企业网络边界,消除内网终端安全隐患,确保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可控变得越来越重要。网络准入控制与终端管理系统通过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对接入网络的设备进行安全评估,实现对用户身份、在线状态、终端属性的全面管理与掌握的一种技术手段。该系统能够分析和弥补终端系统漏洞,进行用户行为控制和应用管理,防止企业信息泄漏,避免终端遭受病毒、蠕虫、木马危害,解决企业计算机终端安全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冬端安全接入技术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终端安全接入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过去仅依赖IP地址、MAC地址等终端身份的接入控制,很难满足当前各种办公、涉密网络对接入终端安全性检查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新的终端接入管理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这种新技术是终端健康性检查、终端身份认证相结合的入网许可控制技术。主要介绍了当前终端安全接入认证的各种技术,以及它们的优缺点,最后说明这种新兴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探索了适用于国家电网客服中心南北园区的无线虚拟专网组网结构,该结构将充分考虑园区的无线应用和通信需求。分析了无线虚拟专网存在的安全接入风险和无法管控的缺陷,并提出了适用于园区的解决思路;从终端、网络、边界和应用4个层面深入研究无线虚拟专网在园区组网的安全性,可以为园区无线虚拟专网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域网的日趋完善和EPON+EoC双向网的改造完成,江阴广电建设了乡镇社会动态监控平台、公安视频专网及公安实战平台3大项目,为公安局提供了便捷、经济、有效的远程监控整体解决方案,实现公安视频监控的全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设计路由策略和路由冗余,引入QoS策略和组播设计,分别对公安视频专网省、地市、区县三级网络进行规划设计,通过该方案规划公安视频监控专网,可以使全省公安厅和市、区县机关具备高性能的统一的信息交换和应用承载网络,并能够为各级公安相关驻外机关提供视频监控信息互通、VPN服务等一系列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15.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接入建设技术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从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组网、前端设备分类及应用场合、前端设备技术要求及前端监控点接入方案等方面,对网络视频监控接入建设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针对5G政务专网存在二次鉴权管控手段缺乏、手机热点失控、传输链路未加密、一机两用等信息安全问题,文章引入超级SIM(客户识别模块)卡内置的CA(证书授权)证书实现接入用户身份认证和传输链路加密,通过SPA(单包授权)技术降低外界入侵内网应用的风险,采用安全沙盘技术在用户终端上创建一个与个人环境逻辑隔离的安全工作空间,解决一机双用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广电网络IP城域网的完善,广电行业具备了承载多业务类型的能力,基于EPON结构的公安视频监控专网的设计与实施是向全业务类型发展的一次探索,项目符合公安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要求,为公安系统提供了经济有效的远程监控解决方案,实现了公安视频监控系统全应用。  相似文献   

18.
谭驰 《电子世界》2014,(12):270-271
贵州电网移动安全接入平台旨在整合并监控企业移动应用接入通道,解决本地接入安全和移动终端安全,强化对移动终端和接入方式的全面监控,确保远程/移动访问不会损害企业内部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实现移动终端接入的信息安全全程管控,为实现应用系统的移动信息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魏艺杉  曾浩  杨宗宇 《电讯技术》2021,61(7):901-906
针对视频监控系统接入层中前端设备的身份安全问题,通过对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进行研究和扩展,设计并改进了一种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摘要访问认证的SIP安全机制.前端设备在接入视频监控系统前,需要通过该安全机制与系统安全管理平台上的SIP服务器进行身份认证.认证双方基于公钥基础设施数字证书认证体系(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Certificate Authority,PKI/CA)获取对方的数字证书后解析公钥,在摘要认证的基础上使用公钥加密和私钥签名来保护认证序列的安全性,解密认证序列后通过异或校验和摘要校验实现双向身份认证.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安全机制能够抵御常见的SIP安全风险,实现设备与安管平台间的双向身份认证,在适当损失效率的情况下确保接入系统的设备身份合法可信.  相似文献   

20.
刘小勤 《通信世界》2013,(28):40-40
随着城市监控、交通监控等一系列远程视频监控组网需求的大量出现,“平安城市"、“天网工程"等对上行带宽需求较高的业务已经成为运营商收益较高的新型业务。“天网工程”即社会治安视频监控与报警综合管理系统,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整合社会各级、各类视频监控资源,完成现有监控信号的“全联网”接入工作,从而实现对城市重点区域、敏感部位及易发生重大突发、群体性事件地段的文时监控。同时,通过建设完善的视频蛉控管理平台,承载全市新建的视频蛉摔摄像机,实现前端设备的统一管控(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