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冉  舒平 《风景园林》2020,27(4):106-113
通过绿化环境促进体力活动以提升公共健康水平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绿色空间的特征与体力活动的发生及居民健康联系密切。使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对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并用Histcite对文献进行引文分析,从体力活动的分类方式,居民个人属性和社会环境、建成环境以及绿色空间特征3方面影响因素进行梳理。结果表明:多数文献支持绿色空间与体力活动的发生关系显著;由于体力活动、绿色空间及居民健康水平三者之间存在未知因素的混淆及因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无法解释的因果关系,因此绿色空间对体力活动的促进作用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机制存在争议。此外,提出城市绿色空间对体力活动的关注度不足、居住环境邻近绿色空间指标精细化程度不够两点不足;最后认为:需要进一步关注居住邻近的绿色空间与居民体力活动的相关研究;由定性关系转向定性定量关系相结合的研究是未来的主要方向;主动式环境干预以及多学科的交叉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带来新机遇。  相似文献   

2.
谢波  伍蕾  王兰 《风景园林》2021,28(5):30-35
探讨促进体力活动的建成环境干预措施对改善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6和2019年开展的武汉东湖绿道周边小区居民的1 020份问卷跟踪调查数据,创新性地采用自然实验方法,探讨城市绿道与居民体力活动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混合效应的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城市绿道干预对居民中高强度体力活动的影响及其剂量关系。研究发现,东湖绿道在1 km范围内显著提高了居民中高强度的体力活动水平,而且绿道对居民体力活动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距离衰减效应。建议通过改善绿道可达性、完善周边邻里建成环境,促进居民体力活动和健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马艺槿  蒋雨琦  方殷 《城市建筑》2023,(15):150-154+183
作为城市规划与建设在空间上的反映,建成环境(built environment)是影响居民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和健康的重要载体,探究建成环境对居民体力活动和健康的影响机理,对建设健康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体力活动的中介效应视角,建立回归模型,探究城市多样化建成环境与居民健康水平的联系,甄别显著影响居民健康状况的建成环境因素及其影响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1)合理的交通线路及站点规划能鼓励居民的公共交通出行,增加居民的体力活动;(2)城市空间的绿化程度影响居民的体力活动时间,在绿化程度较高的区域,居民体力活动意愿更高;(3)建筑设计会对居民体力活动需求及意愿产生一定影响;(4)城市建筑密度影响居民体力活动频率,应设置合理的建筑密度。  相似文献   

4.
黄倩  金荷仙 《中国园林》2023,39(3):93-98
体力活动缺乏问题日益突出,提高体力活动对于促进公众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绿色空间已被证实与体力活动水平相关,但由于体力活动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绿色空间与体力活动之间的影响机制尚未有定论。社会生态模型重视环境因素的作用,探讨影响体力活动的多维因素,为系统分析体力活动与绿色空间的关系提供综合框架。通过分析社会生态模型在体力活动领域的发展理念及其与环境的相关性发现,绿色空间干预受到人群和社会经济特征的影响,影响体力活动的绿色空间要素主要包括外部空间特征与内部场所特征。总结社会生态模型指导下绿色空间与体力活动相关性研究的不足与挑战,提出未来理论研究和实践的3个方向,包括多学科交叉协作、模型框架优化和绿色空间高质量发展,以期进一步厘清绿色空间与体力活动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5.
北美都市区建成环境与公共健康关系的研究述评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显著改变了城市建成环境的特征,带来居民体力活动缺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肥胖、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增加。建成环境作为城市规划建设在空间上的反映,是影响居民体力活动和健康的重要载体。从建成环境规划与优化的视角来鼓励公众体力活动、提升健康水平,成为国外城市规划新的理念。北美都市区对"建成环境—公共健康"互动关系的研究已有丰富成果,并实施应对健康问题的体力活动建议导则与建成环境规划设计策略。研究重点论述土地利用、交通系统等建成环境因素对体力活动和健康的影响作用机制,进而借鉴北美都市区的公共健康问题的规划应对,为缓解我国城市健康问题和推进健康城市建成环境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民众体力活动下 降导致了一系列健康问题。提升体力活动是 规划设计干预市民健康的重要切入点,对于 两者关系和研究方法的梳理有助于从研究和 实践层面加强规划设计对公共健康的积极影 响。本文首先阐述了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研 究的背景和发展历程,从规划设计角度分别 对建成环境—体力活动—健康三者的关系、 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的测量、建成环境影响 体力活动环境因素这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 行系统讨论,提出了健康导向的建成环境与 体力活动研究路径,探讨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及其对规划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重庆建筑》2021,20(1)
正《城市规划》12/2020社区步行环境的主动式健康干预——体力活动视角在快节奏、高强度的现代生活方式下,缺乏运动引发的慢性病日益盛行,提升运动量是有效干预此类慢性病的重要途径。基于体力活动视角,阐述社区步行环境主动干预人群健康的内在逻辑:运用步行环境干预居民日常体力活动,通过增加居民日常运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免疫力以增强居民身体素质。以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街道为例,采用步行环境干预度(步行环境强度和广度)测度社区步行环境对人群健康干预的空间绩效。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8.
中国快速城市化带来一系列公共健康问题,体力活动为建立绿色开放空间与健康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一条研究路径。在公共卫生、医学等学科的相关文献基础上,对绿色开放空间影响体力活动的要素进行了系统鉴别和梳理,旨在为绿色开放空间的健康干预性研究提供依据。文章从空间、场所和感知3个层面梳理了6个影响体力活动的要素,对每个要素的内容、指标、影响体力活动的类型等进行了归类,最终建立了绿色开放空间体力活动要素的初步指标框架,并基于此总结了相应的设计启示和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乡镇留守居民是“和美乡村”的主要建设者,因此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而身体健康与体力活动密切相关。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城市的绿色公共空间体力活动方面,揭示乡镇绿色公共空间与体力活动之间关系的文献较少。【方法】以山东省泰安市东疏镇绿色公共空间为例,对乡镇留守居民体力活动需求进行定量研究,利用Kano模型进行体力活动需求满意度、重要程度评价。【结果】乡镇留守居民更关注绿色公共空间中的环境安全以及设施布置;儿童对环境品质、面积大小和设施布置需求程度更高;老年群体对于环境安全、步行基础设施、场地与居住地的距离有着较高需求。【结论】因此,在“和美乡村”绿色公共空间建造中,应把环境安全以及基础设施放在首位,形式美的程度需要谨慎推敲,以提高居民体力活动和健康水平,为进一步建设“和美乡村”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建成环境对体力活动的影响研究: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成环境是促进人群体力活动,特别是步行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城市规划主动干预人群健康的重要切入点。虽然在公共健康、交通、城乡规划等相关领域关于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以及研究者采用的方法、数据等的差异,关于建成环境能否影响居民体力活动以及如何影响体力活动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对近年来建成环境对体力活动的影响要素、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进行梳理和总结,阐明了该领域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同时为构建主动式健康干预人居环境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土建类专业评估认证与注册师制度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专业评估认证已成为教育界和关心教育人士议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土建类专业评估认证是中国开展得最早的专业评估认证,有近20年的专业评估认证的经验。文章分析了中国土建类专业评估认证的基本情况、中国建设行业注册师制度情况、对专业评估认证及注册师制度的思考,以及完善建设行业注册师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立了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构成的我国法定城乡规划体系,标志着我国城乡规划在法律制度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新的城乡规划法,打破了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分治情况,加强城乡统一规划管理,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同时它仅仅只是解决了城市和村镇的统一规划问题,对于存在于乡村地区的大量的自然,历史等资源的规划和保护,利用的问题,并没有纳入统一规划和管理,本文通过结合南京浦口的规划实践工作,提出基于城乡一体的规划编制设想,目的旨在探索地方层面的规划编制如何能进一步结合地区管理需要,实现规划与管理的无缝对接,充实和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的收缩、开裂及其评价与防治   总被引:79,自引:4,他引:75  
长期以来,混凝土的收缩性质受人关注,但除了大坝以外,通常只测定混凝土的干缩值,并以其评定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然而,随着对水泥与混凝土工程技术的不断研究发现,温度收缩和自身收缩的引起开裂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加速,弹性模量、徐变松弛等参数随之变化,造成开裂趋势明显加大。因此,更新评价和预测混凝土收缩与开裂的方法,寻求改善现今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方法已经十分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PM2.5概念、组成、来源及危害,从太原市的地形、地貌、气象特征对PM2.5的影响方面进行了论述,对钢铁企业排放PM2.5的主要工序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太钢当前PM2.5的防控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GPS与GLONASS在卫星系统、坐标框架、时间基准、卫星坐标计算和模糊度的求解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郑建庭 《山西建筑》2012,38(28):153-155
针对常规的装煤漏斗仓下方架设接触网方法的弊端,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与装煤漏斗仓匹配的柔性移动接触网系统,分别对其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安装工艺进行了论述,指出该系统与漏斗仓的良好配合,提高了煤炭装载效率,且操作简单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政策法规和工艺技术两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现状,并分析其发展趋势,阐明了我国推行建筑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回顾1982年以来30年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发展历程,初步分为历史文化名域保护兴起、历史文化街区深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面保护3个阶段.从历史文化名域名镇名村评选评价、保护体系、保护规划等方面探讨了一些概念和方法问题,并对我国今后的历史文化名域名镇名村保护提出了工作和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况烨 《山西建筑》2007,33(24):36-38
从组织类型、区域划分、道路、广场、居住区等几个方面浅要分析了中国传统村镇布局的基本形式,并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以体现独特的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20.
BIM技术可以实现各专业的协同设计,可在机电安装项目中,模拟所有管线的综合排布位置和工序,并进行施工模拟,为工程实际安装阶段的工作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该文从机电安装的角度,结合实际案例,在机电综合排布、碰撞检查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阐述,验证BIM技术在机电安装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并对BIM技术对安装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