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18年中国相继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反应堆技术分委会(ISO/TC 85/SC 6)联合秘书处职责、首批三项核能领域国际标准提案项目成功立项以来,在参与全球核能领域国际标准化治理和工作领域,我国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崭新时期。新的机遇意味着新的挑战。我国核能领域国际标准化活动起步晚,底子薄,面临的形势复杂且任务艰巨,系统地梳理国内外核能领域标准化活动的工作情况并进行趋势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世界核能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调研情况出发,客观评价了我国核能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现状与不足,通过对标国外最佳实践和先进经验,基于我国国情切实提出了四项潜在的中长期发展意见与改进建议,旨在着眼于当下,放眼未来,为我国核能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伟大事业的稳步向前、加快发展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刘春青  杨锋 《标准科学》2013,(10):10-13
党的十八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城镇化建设目标艰巨而紧迫。我国城市化建设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系统的、公认的、可检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而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可持续发展已有成熟的经验和标准,并且在国际标准化领域达成了共识。我国急需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加强标准化工作,参考国际和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成果,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助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日前,ISO/IECJTC1正式批准我国提出的《传感器网络测试框架》国际标准工作项目,项目号为ISO/IEC19637。该标准是继《物联网参考体系结构》(ISO/IEC30141)国际标准之后,由我国提出并获得立项的又一项JTCI/WG7标准,是我国国际标准化领域取得的又一个突破性进展,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物联网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性别平等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动态,重点阐述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性别平等和女性赋权方面的标准化战略及工作举措,并结合我国开展的相关工作情况,提出我国开展性别平等领域标准化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过3个月讨论与投票,2014年9月2日ISO/IEC JTC1正式批准我国提出的《物联网参考体系结构》国际标准工作项目,国际标准项目号为ISO/IEC30141。《物联网参考体系结构》国际标准的正式立项是我国国际标准化领域取得的又一个突破性进展,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开始主导物联网国际标准化工作。《物联网参考体系结构》国际标准是物联网领域重要的基础性标准,对物联网产业及应用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标准化工作,使我国以崭新的面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标准化工作者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应该以市场化方式运作,标准化要走进市场。一、我国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建设中,初步建成了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标准化体系。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加入WTO后应对国际经济竞争,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紧迫形势相比,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标准总体水平较低,制定周期长,复…  相似文献   

7.
我国已经形成了面向东南亚、南亚、中亚和东北亚的次区域合作格局,应在已有的贸易物流标准化工作基础上,通过区域合作机制或机构,在区域经济合作的框架下,由我国牵头成立区域标准化组织,利用我国贸易和货运大国的地位以及部分周边国家标准化能力建设较弱的形势,在相应的标准化工作中抢占先机,在统一周边国家的区域标准化中发挥“启动性”和“主导性”作用,一边跻身于国际标准化领域,一边致力于开展区域标准化活动,走国际标准化和区域标准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作者以开展国际区域合作和标准化工作实践中的切身体会,提出我国应在国际区域合作框架下牵头成立国际区域标准化组织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日,国家标准化院郑卫华院长在黑龙江省就国际标准化发展的状况和我国标准化的对策、标准化战略研究取得的成果、十一五期间标准化纲要、标准化工作规划等内容为质量技术监督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做了标准化工作专题辅导报告。使我们对我国的标准化现状和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系统梳理我国油气企业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上,分析提炼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经验做法,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正朝追求质量和效益竞争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制造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对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广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产业化、推动我国制造业国际化进程、争取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方向,选取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消费品业等制造业重点领域,开展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研究提出了支撑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标准体系的发展趋势,初步确定了各领域标准体系建设的架构,明确了各领域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思路和重点任务。最后,本文从标准体系、标准应用、标准管理机制、国际标准化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通过标准化工作助力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全方位提升,助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综合标准化理论创新性地应用于智慧交通领域,构建了智慧交通标准综合体框架模型,并对我国智慧交通系统基础通用标准及四大典型子系统开展系统要素分析。同时,基于国际先进的标准映射思想提出了我国智慧交通标准映射系统的架构设计和实现路径。本文研究成果对于我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规划与建设工作提供了参考,有助于发挥标准化对智慧交通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1月8日,电子信息行业标准工作会议暨电子信息领域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刁石京做了题为《积极推进信息产业标准化工作服务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报告。部科技司韩俊巡视员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标准二部刘大山副处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电子信息司胡燕巡视员主持。刁石京在报告中全面总结了2014年电子信息领域标准化工作进展情况。他指出,2014年电子信息领域标准化工作卓有成效,电子信息领域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形成,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重点标准项目占比显著提升,物联网国际标准化实现重大突破,海峡两岸合作取得新成果,标准化组织建设步伐加快。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我国标准化人员的国际标准化工作能力,按照中欧培训项目的安排,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0年8月至9月分别在奥地利和荷兰标准化协会组织举办了为期4周的国际标准化培训,我国来自质量管理、环境管理、电子电工、食品、纺织、包装、传统中医药、传输带、钟表以及冶金标准化领域的11名标准化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ANSI/IT9(美国国家标准学会/成像技术委员会)在制定成像技术国际标准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及其具体做法。结合我国标准化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建立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标准制定与产业化体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快标准制修订速度与质量、转变国家标准化行政管理机构工作重心等提升我国标准化工作国际影响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服务标准化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有效助力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国际、区域组织以及发达国家纷纷开展服务标准化工作,并取得可喜的成果。他们的实践做法为我国深入开展服务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
1993年,我国公布了林业植物检疫领域的第一项国家标准《林木引种》和第一项林业行业标准《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拉开了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序幕[1]。随后,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在标准制修订、组织机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论述了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国油气管道企业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快速增长,在油气管道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大幅提升。但是,我国油气管道标准国际化的深度和广度远不及发达国家。本文在梳理我国油气管道领域标准国际化发展现状基础上,进一步识别制约瓶颈,并针对性地提出突破路径,对我国油气管道标准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粉体输送技术中管道的堵塞问题、磨损问题、静电问题以及输送能力低、高浓度远距离输送困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中介绍了通过改进、更新关键输送管道设备等方法来解决这些难题,提出了该特型管道的设计思路、输送原理以及适用的行业领域。  相似文献   

19.
1创新独特的工作机制 ISO/TMB(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管理局)希望以ISO 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制定为契机,进行全面的开拓性探索,开展国际标准化创新试验:一方面是标准内容创新,即:国际标准化的内容将不再仅限于传统的技术领域,而是扩展到包括社会科学领域在内的所有领域,正如时任ISO/TMB副主席的ZivaPatir女士所言,"只要市场需要且符合ISO战略,没有什么是国际标准化工作不可以涉及的","我们的传统任务是促进产品、服务、过程、材料和系统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发达国家和我国冶金行业在国际标准化机构管理权、国际标准制定等领域的国际标准化竞争模式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冶金行业参与国际标准化竞争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