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传统液压泵站无法远程监控、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液压泵站远程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采用STM32F103芯片为核心的控制器对现场仪器仪表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通过4G无线通信模块与云端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远程监控客户端通过以太网或WiFi与云端服务器相连接,实时与以STM32F103芯片为核心的控制器收发指令数据实现对液压泵站的远程监控。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效果稳定,可以实时远程监控液压泵站的运行状态,系统最大相对误差为0.82%,控制精度可达-0.75%,为液压泵站的故障诊断及预测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高效、实时地对可燃气体进行本地和远程监控,设计了一种支持多通讯方式的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系统中报警平台以C8051F120为控制核心,通过RS -485通讯方式或无线射频通讯方式与底层气体检测仪表通讯,通过以太网通讯方式与上层监控中心进行数据传输,GSM网络模块负责将信息发送到用户手机,实现了信息传输方式的多样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同时使用LabVIEW作为上位机监控软件,简化了监控系统的编程设计,提供了美观,便捷的人机交互界面.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采集数据基于云端存储和本地查看的污水处理监控系统,通过测量和传感的方式,将水、电、气等运行设备的电气信息数据,利用网络设备传送到后台的监控中心,供企业管理人员和运维人员实时查看。监控系统通过设置各个设备的运行参数门限,实现对监控设备的实时保护控制,在出现运行异常情况时,将故障和报警信息发送给运维人员,使运维人员及时对事件进行处理,确保设备安全。  相似文献   

4.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能够实现带式输送机状态监测和控制、电话通信和视频信号监控等功能,采用工业以太环网通信技术,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布线复杂度,适合于带式输送机线型设备监控,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以及数据传输可靠性和通信距离。提出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中具有交换功能的监控终端设计方案,采用S5P4418设计了其硬件电路;移植了Linux操作系统,采用C语言和C++语言编写监控终端程序,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监控终端能够实现速度、温度、张力、烟雾等带式输送机状态信息的检测;对电机、自动纠偏装置、喷雾喷淋等设备的控制和故障报警;以及对状态信息与控制指令、电话通信和视频信号的以太网传输等功能,可应用于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传输速率和可靠性高,功能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林龙德 《机电工程技术》2010,39(11):106-108,142
阐述了中山市供水有限公司监测控制调度SCADA系统的运行管理与调度监控作用。系统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构建生产自动化远程(公司)监控系统、供水管线调度监控系统(无线)、调度中心站、信息化网络架构、生产信息网络系统。本系统选用SCADA系统--MOSCAD为可编程子站.以无线通讯方式与以太网为通讯网络,以光纤为传输介质,以先进控制软件WIZCON为监控组态软件,实现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强化了供水厂、输水管网、加压泵站的自动控制、远程监控与管理。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火灾传感器监控系统布线复杂、功能单一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多路无线火灾报警监控系统。传感器硬件部分主要分为多传感器的数据采集、C8051F020单片机、监控报警平台以及信息远程报警四个模块,通过温度、火焰、烟雾传感器采集到室内环境的数据信息,由C8051F020单片机将室内环境数据传输至火灾监控报警平台上;平台使用VISA串口实现数据信号的接收,转换接收信号使其以波的形式进行数据显示。系统软件主要由Xbee无线终端、以太网数据、LEWEI50云平台设置完成局域网的内部数据交互、数据的云端储存以及监控端控制命令的发送。仿真实验表明,传感器的监测误差较小,能够满足实时火灾报警监控需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智能化的发展,对香薰机控制有多样化的设计,但缺乏智能调控及远程监控。因此,设计出一种基于IOT技术的智能香薰控制系统,本系统以STM32F107VC为核心控制器,利用传感器模块对周围环境进行检测,通过无线ESP-8266 w IFI模块将数据传至云端。在数据层中采用云端存储技术进行数据管理与处理,底层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多节点。实现对环境实时数据采集,并通过APP移动端根据预先IOT技术进行智能调控;经实验,该系统具有操作简单、智能调控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市场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海水淡化布液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为研究基础,建立了Profibus-DP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Profinet)、标准以太网(TCP/IP)的混合网络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与现场设备进行连接的设备层,高速数据处理和数据交互的控制层,以及具有冗余控制功能的信息层的三层式网络控制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该网络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适用于多台海水淡化装置的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系统,对中大型海水淡化装置远程监控网络的组建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矿井监控技术存在传输信息量小、传输慢、采集区域有限、图像清晰度差等缺陷,为了提高井下视频监控质量,从理论上分别分析了工业以太网技术的视频监控系统构成、信息采集工作原理和视频信息传输技术。采用实践验证的方法,分析了工业以太网技术的视频监控质量和误差率。通过对工业以太网技术的视频监控系统研究,不仅解决了传统监控技术的缺陷,还有效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确定性、实时性不强是以太网应用于武器系统的主要问题,将交互式以太网技术应用于陆战平台火控系统内部和系统间的信息交互,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优势,建立了典型应用系统的拓扑结构,对系统兼容性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网络监控技术随着微电子技术、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发展而不断改进,采用网络技术对光伏设备进行监控有利于设备的操作和管理。本系统利用以太网的技术。构建一个以DSP为核心的嵌入式Web-Sever,加载了lwip协议栈的,能与Internet互连,实现用户对光伏设备进行自动化监控和对电能进行计量与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PLC和PROFIBUS-DP的高压电源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基于PLC与现场总线的低混杂波高压电源逻辑控制保护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Profibus-DP实现现场设备与S7-300PLC的逻辑控制和信息交换,利用工业以太网实现专业控制系统与中央逻辑控制系统和低杂波负载控制系统的信息交换,利用监控软件EINCC编制的监控界面实现对电源工作过程的实时监视,数据分析和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3.
针对工业现场中工业设备的复杂工作环境,以美国微芯公司的新型PIC24单片机和以太网控制器ENC28J60为核心,进行了工业监控系统的研究.设计了监控系统的硬件平台,摒弃了移植性较差的汇编语言,而采用嵌入式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了以太网的通信软件程序;在控制策略中采用了数字PID控制器来控制工业设备,满足了设备的多种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以固态功率控制器为执行单元,通过以太网采集电流数据的智能配电系统,可实现负载的智能配电控制及配电状态实时监控。该系统核心处理器和数据采集处理器为STM32F207,以太网控制芯片选用DP83848。详细介绍了智能配电系统配电状态数字量、负载电流模拟量数据采集硬件设计和软件I2t过流保护算法,分析了LwIP协议栈的移植。此配电管理及以太网数据采集系统可广泛用于28V直流供电体制的配电管理及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在云机器人系统中,机器人端和云端之间消息需要转换格式才能传递,对异构机器人的兼容性较差,并且对网络环境的鲁棒性有待提高的情况,提出了基于ROS并只在本地端部署主节点的云机器人系统CloudROS。首先,本地和云端的服务均采用标准的ROS节点形式进行封装,云端的服务节点可以动态加入到机器人端的ROS网络,节点之间的消息格式无进行转换,提高了系统的兼容性;然后,在云端采用了授权认证和Docker虚拟化技术,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最后,提出了服务质量(QoS)监测与调节策略,通过动态调整任务参数或切换本地与云端的服务,使QoS保持一个较优的值。实验结果表明,CloudROS可以有效地把机器人的计算任务卸载到云端,使机器人的性能得到提升,并对网络环境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工业生产中输送带监控系统功能一体化的需要,提出了一种以太网控制器的设计方案,研制了以太网控制器。以S3C2440为主控芯片设计了硬件电路;移植了Linux操作系统,在Linux系统下开发相应的驱动和应用程序;采用Lab VIEW设计了上位机软件,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实现了输送带开关检测、速度控制;探测器开关控制,数据的采集、存储和传输;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传输等功能。利用该控制器、监控设备和上位机组成的监控系统,具有功能强大、通用性好、组网方便、传输速率高等优点,在监控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船舶综合监控系统对通讯网络的要求.研究了提高综合监控平台网络可靠性的几种方法.在研究以太网几种拓扑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了具有高可靠性的船舶综合监控系统通讯网络的解决方案;讨论了在工业以太网平台上,采用虚拟局域网、IP组播技术以及服务质量控制等技术以提高网络性能及可靠性的方法,为船舶综合监控系统网络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结合油田生产的实际需要,开发了基于以太网的油田SCADA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智能以太网模块,把分散的油井、泵站等部门的串口数据采集与监控设备连接起来,并通过以太网发送到生产调度中心,进而实现对油田的生产进行监控。该系统的应用降低了油田生产成本,使采油自动化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9.
整条装配线的协调控制及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结合目前广泛采用的工业现场总线技术,设计了整套分层控制及信息系统。整套系统分为三层,在顶层设计有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以太网与下层的单台机床控制器进行信息互换。通过OPC技术将底层控制器采集到的现场信息在上位机上以友好的图文界面显示出来,供操作人员监控。同时还将每台机床的相关信息及以往报警历史按时问进行归档,形成现场装配过程信息备份,供上层的分析与决策系统使用。现场每台机床采用独立的现场控制器进行控制。因为整条装配线被设计定位为柔性装配线,所以在机床控制上采用了伺服控制技术,以实现针对不同装配产品型号对托辊的支撑及夹具进行准确定位。控制器采用集逻辑、工艺、伺服控制于一体的西门子SIMOTION控制器。该控制器完成整个机床的动作及工艺控制,同时在现场每台机床控制器都配备一个触摸屏作为现场级人机界面,供机床现场调试和人机交互之用。该项目开发的托辊装配线控制及信息系统旨在实现托辊安全、快速地自动化装配。并以单台机床单元控制器为主体通过现场总线技术为上层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信息接口,为整条线的管理功能智能化扩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基于云制造服务模式的数控系统无线移动单元,该系统可使用智能移动设备远程访问与操作现场数控系统,并能够将机床运行状态信息及故障信息发送至云端远程监控平台服务器。远程监控平台可将历史数据存储起来,供异地故障诊断专家分析,同时专家还能够通过网络摄像头以及各种传感器实时观测到机床运行状态,并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对故障机床进行联合诊断。系统内每个的制造设备都将以"社交机器"的方式在云制造服务平台上注册基本信息、技术指标、历史加工案例等,其制造能力将作为一种"资源"在平台上共享,其他企业或个人通过查找与咨询来租赁与自己加工要求相匹配的制造能力,以实现制造资源与服务的开放式协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