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嵩县山金M1构造蚀变破碎带内矿岩较破碎且稳固性差,矿体与破碎带交错分布的开采技术难题,开展了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试验研究。通过在人工假顶下自上而下分层进路式回采接顶充填,保证了构造蚀变破碎带内矿体回采的安全性。将盘区划分为2个采区、4个分段,采用下盘脉外盘区斜坡道-分段运输平巷采准方式,每一分段3条分层联络道交错布置;在分段内自上而下沿走向进路逐层回采,每一分层回采均在C料尾砂人工假顶下作业,采场采用铲运机出矿。现场应用表明: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保证了矿体安全回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了盘区生产能力180 t/d、采矿损失率4.9%、矿石贫化率4.6%的良好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2.
《中国钨业》2017,(5):37-41
云锡松矿1360中段以下30-14矿体松散破碎,开采难度较大。为满足深部安全及经济合理的开采要求,通过对房柱法和下向进路式分层胶结充填法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以及两种方法的数值模拟分析,确定采用下向进路式分层胶结充填法作为30-14矿体的采矿方法。该方法虽然成本高于房柱法,但回采的矿石资源多,创造的经济价值大,比房柱法多获得利润总额5 408万元,且开采的安全性更能得到保障。研究成果为类似矿体开采积累了经验,对矿山生产建设和深部资源开发利用都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滨 《黄金》2022,43(5):48-50+62
随着采深增加,新城金矿V#矿体开采技术条件急剧恶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因支护消耗量大,作业循环慢等原因难以满足矿山生产需求。下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在保证回采过程中顶板安全的同时,减轻了支护工作量和成本,加速了回采作业循环,提高了回采效率,详细介绍了下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的采场结构布置、回采工艺过程等,并进行了现场工业应用。应用结果表明:下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十分适用于新城金矿深部厚大破碎矿体开采,其采矿损失率降至2%,矿石贫化率降至4%。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某矿床地质构造及实际开采现状,采用上向进路(分层间隔)充填采矿法进行开采;此采矿方法适合该矿体矿床形态及围岩结构,且高效、经济、安全,提高矿石的回采率,减少矿石贫化,降低了资源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法在破碎矿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狮涝金矿是以含金褐铁矿为主的“铁帽”型金矿床.矿体围岩松软破碎,极易冒落,矿体厚度及品位变化均很大。在充填法试验中,采用沿矿体走向的长进路与垂直矿体走向的短进路相结合的回采方案,以及沿矿体上、下盘按一定间隔距离布置基坑、砼浇灌基座等技术措施,成功地开采了矿体顶、底板均不稳固的难采矿体.  相似文献   

6.
在断层中,有部分重叠矿体,对矿体开采有着很大的影响,有很大部分矿石无法回采,回采率降低,在资源枯竭的今天,造成资源浪费。在断层中,利用下向分层法切割回采断层上盘矿石,利用留矿法切割回采断层下盘矿体。在进行分层法和留矿法的综合利用,最大程度的进行了矿体的切割与回采。缩短了开采矿石单体的时间,矿石资源得到了充分的挖掘,节约了开采时间,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嵩县金矿主矿体赋存在构造蚀变带内,针对其采用浅孔留矿采矿法存在的采场安全性差、采矿损失贫化大等问题,基于采场作业安全、矿岩地压稳定、降低采矿损失贫化、保证采场生产能力等方面考虑,提出了采用上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开采,详述了该采矿方法的采准切割工程和回采工艺。现场工业应用表明:上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采矿损失贫化低,采矿损失率仅为8%,矿石贫化率为12%,作业安全性较之前采用的采矿方法有明显提高,且采场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30 t/d,技术经济指标能够达到生产要求,使矿山总收益提高,是安全可行、经济有效的采矿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镇沅金矿采用分段崩落采矿法回采厚度小于6 m矿体时存在的采场回采效率低、工艺较复杂、成本较高等问题,结合矿体开采技术条件,提出了机械化交叉进路小分段采矿法高效开采技术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厚度小于6 m矿体的开采问题,技术指标较好,采矿损失率和矿石贫化率分别为14. 9%和9. 8%,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多年以来,国内外矿山对于此类缓倾斜中厚矿体类型,一般都是广泛应用房柱法或底盘漏斗采矿法以及其它一些采矿方法。从某些矿山采用房柱法的生产实践经验来看,此法确实获得了较高的技术经济效果,并有利于实现回采作业机械化,是今后实现强化开采的重要条件。但是,此法的矿石损失率较大,甚至有的高达50%左右、造成地下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再则,随着矿体厚度的增大,上盘围岩稳固性难于严密监测和处理,有时将危及回采作业的安全性,甚至影响此法的推广应用范围.再从某些矿山推广应用底盘漏斗采矿法的情况来看,此法确实是一种技术上易行.安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厚以下倾斜或急倾斜矿体,受破碎影响,采用空场法、充填法无法开采时,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进行矿石回采的技术。实践表明,在破碎窄小矿体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可以使作业人员、采矿设备从传统的采空区作业转入窄小的巷道内作业,巷道容易维护且能更好的运用机械设备,使工人作业安全。在中小矿山推广应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分层高压速凝注浆技术在破碎矿体开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铜矿地质构造以断层为主,节理裂隙发育,井巷围岩稳固性低,局部围岩相当破碎,需大量加固支护。设计采用了分层高压速凝注浆技术,应用分段凿岩阶段矿房采矿法对4#破碎矿体进行开采。详述了高压注浆加固方案及注浆工程布置、注浆主要参数计算、注浆工艺过程。分层高压速凝注浆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岩体稳固性差、采出矿石含泥量较高等问题,成孔率提高了25%;提高了矿岩自稳性,大大增加了顶板和上盘围岩允许暴露面积,空场采矿法的采场结构进一步优化;降低了爆破后的矿石含泥量,提高了放矿效率,矿石回收率提高了23.3%;增强了采矿作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苏卫宏 《黄金》2010,31(9):30-32
针对冬瓜山铜矿大团山矿体23#矿柱开采工程背景,进行了23#矿柱安全高效回采技术可行性论证,详细介绍了矿柱回采顺序及中深孔分段空场采矿法回采工艺,可为矿山今后残矿回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最大限度地回收峪耳崖金矿盲21#脉采空区隐患资源,利用MIDAS软件对该矿21#盲采空区进行了模型建立、模拟计算以及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空区暴露面积达到600 m2时空区周边拉应力较大,并存在塑性破坏的风险。根据模拟计算结果设计确定空区暴露面积不应超过350 m2,采取设置人工矿柱的方式对隐患资源顺序回采,并配合相应的地压监测措施,保障隐患资源回收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4.
某矿分段凿岩阶段矿房嗣后联合充填采矿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华南  古德生 《黄金》2010,31(6):23-28
针对某矿倾斜—急倾斜厚矿体应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开采存在的采矿效率低、损失率高、采场顶板管理复杂等问题,在35#矿体试验应用了分段凿岩阶段矿房嗣后联合充填采矿法。试验结果表明,该采矿法各项指标良好。采用嗣后废石与尾砂胶结联合充填处理采空区,不仅有效利用了大量堆弃于地表的废石,避免了矿山分级尾砂产量不足的瓶颈,而且同时为矿柱回收提供了便利。因此,试验采矿方法在该矿倾斜—急倾斜厚矿体开采中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浅孔留矿与中深孔崩落联合采矿法在后沟金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树平  陈森 《黄金》1997,18(6):15-18
后沟金矿为一缓倾斜中厚矿体,其顶板直接或者间接与F5断裂带接触,给采矿方法的选择带来困难。后沟金矿采用平底结构浅孔留矿法先采矿房,后用中深孔崩落法回采矿柱,经两年多的生产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6.
进路分层分条回采分层崩落法在云南镇沅金矿的试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维滨 《云南冶金》2010,39(1):14-18,22,77
云南黄金有限责任公司镇沅分公司是一座露天与井下联合开采的岩金矿山,井下生产规模300 t/d,产品为浮选金精矿。矿山采用平硐-溜井开拓方式,中段高度40 m,井下主要集中在对冬瓜林矿段的SⅡ2矿体进行回采。该矿体为占冬瓜林矿段总储量的60%以上,但其开采技术条件复杂、矿岩非常破碎,属难采矿体。试验前采用常规的分层崩落法回采,造成了采矿能力低、采矿损失贫化大和生产成本高等突出问题。近年来,进行了进路分层分条回采分层崩落法的试验研究及生产应用。在此期间,采场共采出矿量11 729 t,出矿品位5.45 g/t,采矿损失率5.01%,矿石贫化率7.89%,获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7.
云南澜沧铅矿老厂矿山由地表转入井下生产后,先后试验了多种采矿方法,但由于矿体赋存条件较为复杂,围岩松软破碎,均未取得预期效果。在2002年,矿山提出了无底柱小分段崩落采矿法,经过对多个采场的试验应刚,在回采过程中不断调整矿块构成要素、采切工程、凿岩爆破参数,取得了较好的回采效果,这一方法经调整和优化后,为我公司小而分散的矿体同采提供了一种比较有效的采矿途径,对形态复杂,厚度多变的矿体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缓倾斜极薄矿脉开采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于缓倾斜极薄矿脉的开采,通常采用全面法、削壁充填法、选别回采、长壁法等采矿方法。其共同问题是贫化损失大,安全条件差。基于此类问题本文从以下3方面进行研究解决:1.不留矿石矿柱,实行连续回采,最大限度地提高矿石回收率;2.单采矿石,控制采幅,减少贫化;3.利用低矮胶结条柱支撑顶板岩层,控制地压,确保回采工作安全。经过试验研究总结出的全粒级废石胶结条柱连续分条采矿法解决了品位高、赋存条件复杂、顶板不稳固、开采难度大的缓倾斜极薄石英矿脉的开采难题,为黄金矿山薄矿体的高效开采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20.
矿山岩土工程数值分析中研究复杂空区群三维数值模型构建方法对空区治理具有现实意义。为精确分析矿山地下工程围岩移动和应力变化规律,特别是不同采矿方法形成的复杂空区的稳定性和矿柱应力变化,提出了3DMine-Surfer-Rhino-ANSYS-FLAC3D多软件联合建模方法,解决了复杂空区群三维数值模型构建和大数量小尺寸矿房矿柱网格剖分问题。以广西大新锰矿矿体开采为案例,构建了留矿法与房柱法形成的采空区的三维数值模型,模拟分析空区的稳定性和决策胶结充填治理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大新锰矿留矿法开采的空区部分顶柱有垮落风险;(2)房柱法开采的空区部分矿柱变形大,有塑性破坏;(3)对于胶结充填留矿法的空区,隔一充一充填方案治理效果更好,在治理初期地表沉降更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