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徐平  万海军  张勇  蔡明娟  李超 《微波学报》2012,28(S2):390-392
信息技术设备在高效指挥和控制现代化舰船的过程中,由于其无意电磁辐射所带来信息电磁泄露,使得军事 装备的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面临严重的威胁。本文从信息电磁泄露机理出发,详细分析了信息技术设备辐射泄露和传 导泄露两种电磁泄露途径;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信息电磁泄露监测系统。这些方面的研究对开展信息电磁泄露的监测 和防护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计算机的电磁泄漏问题,利用经典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对计算机电磁信息辐射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引入偶极子计算电磁信息辐射场的频谱与场强,在对计算机电磁信息辐射接收机接收性能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详细计算了辐射场强与接收机带宽、噪声系数、接收天线定向性及增益之间的数值关系,阐述了计算机电磁信息泄露的方式和途径,概括了基于实际的计算机应用中电磁信息安全与防护的主要手段,为军事信息的反窃取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计算机电磁泄漏信息的检测、接收与重现技术。分析了计算机辐射发射的频谱特征,探讨了计算机发射电磁波的接收原理、方法,实现了计算机电磁泄漏信息的无线接收、再现。促进实现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与电磁兼容性设计。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发展的时代,计算机信息泄露已经成为人们比较关注的一项科学性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和防止这一问题的发生,提高屏蔽技术的效能是解决电磁辐射的重要技术.本文通过我对计算机信息泄露屏蔽技术的了解,来探讨常用屏蔽材料的电磁性能在对计算机信息泄露方面的帮助论述自己的观点,抑制计算机电磁辐射,有效防止计算机信息泄露.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发展的时代,计算机信息泄露已经成为人们比较关注的一项科学性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和防止这一问题的发生,提高屏蔽技术的效能是解决电磁辐射的重要技术.本文通过我对计算机信息泄露屏蔽技术的了解,来探讨常用屏蔽材料的电磁性能在对计算机信息泄露方面的帮助论述自己的观点,抑制计算机电磁辐射,有效防止计算机信息泄露.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网络信息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项产业,且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而这其中的安全问题,也成为了影响其安全使用的最主要经济损失点,从现代网络信息的发展泄露基础来看,网路侵略会导致大量的信息泄露,而这些信息,就可能成为侵略者在受害者在信息基础上的隐患问题.而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在这个过程中,就成为了保证基础运行安全的根本所在.本文对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以及防护体系进行简要的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7.
液晶显示器电磁泄漏信息侦收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各类液晶显示器的特性以及适用场合,确定透射型TFT液晶显示器为研究对象。按照电磁泄漏的来源,分别介绍了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电路、VGA接口\DVI接口及视频预处理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各部分中传输信号的特性。通过研究显示器各部分电磁泄漏信号的特点,分析了泄露信息的截获复现难度,认定视频预处理电路存在泄密隐患,且液晶显示器有可能通过Soft Tempest方式泄露信息。  相似文献   

8.
由于数字计算机和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在军用座舱中引入了数字计算机,增加了驾驶员的信息量,这就导致采用多功能CRT显示器来代替常规的机电仪表.多功能显示器可以综合大量信息.根据心理工程学研究提出了按适当显示格式给驾驶员提供信息的规则.为了不使驾驶员的有限脑力处理方法饱和,可以采用时间  相似文献   

9.
《中国无线电》2001,(12):19
电磁波辐射源分为自然辐射源和人为辐射源,电闪雷击、太阳黑子活动、大气、宇宙等都产生电磁波辐射,这是自然现象;而人为的电磁波辐射主要来源于无线电通信设备及工业设备和医疗设备(ISM),如寻呼发射机、手持移动电话、氦弧焊机、交流高电压输电线、汽车点火器、莹光灯、微波炉、电动机、电视机、计算机等等都有电磁辐射。实际上,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存在着各种波长、强度不一、而又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电波辐射。现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接触有电磁波辐射的用具多了,或多或少地知道一些电磁波辐射…  相似文献   

10.
显示器电磁泄漏信息的接收和重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计算机电磁泄漏信息的接收和重现对信息侦收和安全传输都具有重要意义。显示器上的信息是有用信息的最直接体现 ,而且很容易通过电磁辐射产生泄漏。通过无线接收显示器的电磁辐射信息并经过数据采集卡输入到计算机 ,实现了原始信息的还原处理。该系统适用面广 ,方便灵活 ,运行结果证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连连看     
“科学”长相泄露个性?;恐龙为什么如此巨大?;如何判断运动适量?;单词计数揭示内心秘密;我们都有一个撒谎的童年;电磁波日常辐射知多少;  相似文献   

12.
<正> 引言遥感技术是利用遥远目标对电磁波的反射、散射、吸收和辐射等机理,不直接接触被研究(?)体而感测和截获来自物体的特征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输和处理,从中提取反映物体物理特性的有用信号,经判读、分类达到识别物体,了解现象及其变化的目的。通常认为,遥感技术包括遥感设备、信息传输和信息(数据、图象)处理、判读设备三  相似文献   

13.
我们通常利用各种显示方法把图象(包括字母、图形和符号)作为直观信息显示在各种显示器件中。这些显示方法使用着各种各样的装置,例如发光二极管(LED),液晶显示器(LCD),电致发光(EL)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板(PDP)和彩色显示板(CDP)等。这些都是较小尺寸的显示器,而 CRT 通常用来作为电视系统、计算机中传  相似文献   

14.
涉密文件存储在非密计算机上时,或者只允许在指定计算机上处理的企业内部重要文件存储在了其他计算机上时,存在较高信息泄露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近实时的违规文件监控方案,发现违规文件立即告警,减少信息泄露的风险。主要通过MFT记录建立全盘已有文件的目录,通过USN日志监控磁盘上实时新增的文件,将文件名和文件内容分别存储在SQLite数据库和ElasticSearch中,然后通过涉密关键词搜索,快速找出违规文件,然后根据预先设置的处理策略进行处理和告警,从而实现了近实时的违规文件的监控。  相似文献   

15.
(1)F—14 F—14是双座舰载战斗机,主要用于舰队防空,夺取空中优势,掩护攻击机突防和对地实施攻击。一、火控系统代号:AN/AWG—9雷达火力控制系统(休斯公司)。二、系统组成及性能: 1.瞄准显示器。 F—14火控系统是一种典型的雷达火力控制系统,采用组合垂直显示器。组合垂直显示器包括一台AN/AVA—12型平视显示器,二台下视显示器(一台直径为25.4厘米的阴极射管战术信息显示器;另一台为12.7厘米的多状态存储管或详细数据显示器)。 平视显示器的符号直接投影在风挡玻璃上,驾驶员可使用该显示器发射任何一种机上武器。 战术信息显示器以符号和数字显示计算机产生的信息,信息包括目标、目标的航向和高度以及射击次序等。 详细数据显示器显示雷达和红外装置所测得的目标原始数据,帮助导弹操纵员判定计算机是否正在跟踪所有目标或分辨施放电子干扰的目标。应用这台显示器,导弹操纵员可随时发射全部专门对付远距离目标的武器。 组合垂直显示器接收数字计算机处理的有关目标的数据信息和符号。 2计算机 CDC5400B火控计算机是一多用途高速数字计算机。它由一个双部件的中央处理机、一个大容量外存贮器、一个接口部件和电源组成。 本计算机主要功能如下: ①为驾驶员和导弹操纵员提供操纵和发射  相似文献   

16.
<正> 无线电通信是利用电磁波在空间传送信息的通信方式。电磁波由发射天线向外辐射出去,天线就是波源。电磁波中的电磁场随着时间而变化,从而把辐射的能量传播至远方。无线电波共有以下七种传播方式(附图为无线电波传播方式示意图)。  相似文献   

17.
这款由优派国际推出的E70F显示器,是一款17英寸通用型显示器,其最高分辨率为1280×1024。在安规方面,这一款显示器通过MPRⅡ等多个国家的安规标准,这些安规对产品本身的电磁波有一定的限制,可更好保障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利处。计算机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随之而来,网络安全受到人们的质疑。信息的泄露、丢失让人们更加注重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安全性。因此,从个人角度来讲,应强化自身的信息安全意识。同时,从网络安全的角度来看,应提高计算机信息处理的技术水平。文章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电磁泄漏信息的接收和重现对信息侦收和安全传输都具有重要意义。显示器上的信息是有用信息的最直接体现,而且很容易通过电磁辐射产生泄漏。通过无线接收显示器的电磁辐射信息并经过数据采集卡输入到计算机,实现了原始信息的还原处理,该系统适用面广,方便灵活,运行结果证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ViewSonic E70F     
张于骐 《电子测试》2001,(5):149-149
这款由优派国际推出的E70F显示器,是一款17英寸通用型显示器,其最高分辨率为1280×1024.在安规方面,这一款显示器通过MPRⅡ等多个国家的安规标准,这些安规对产品本身的电磁波有一定的限制,可更好保障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