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三分量垂直地震剖面可以在同一口井记录P波和S波全波场的速度信息,提取纵横波速度比To=Vo/Vp、泊松比σ等岩性解释参数。齐全的SH横波和SV横波信息为研究地层各向异性、横波双折射提供了条件。实际资料分析表明,横波双折射是预测裂隙方向和发育程度一种有效的物探方法。  相似文献   

2.
地震波的偏振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穿过裂隙介质的横波被分裂成以不同速度和偏振方向传播的快横波和慢横波。快、慢横波的偏振方向和延迟时间反映了裂隙的方位及发育程度。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纵,横波的相互干涉和叠加,使得地震记录的波场十分复杂,要从其中识别分裂后的快,慢横波极为困难。我们通过偏振分析,找出所研究的波的空间投影方向,使其具有最大的信噪比,从而能够较容易地分辨快、慢横波,提取有效信息。对合成地震记录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不同角度域P波资料反演纵、横波速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反射P波垂直入射假设的常规地震道反演方法不能得到可靠的速度或其他岩性信息,而利用叠前地震资料按部分角度道集叠加后,可以获得多个具有AVO特性的地震剖面,信噪比也得到显著改善,因此角度部分叠加道集可以作为弹性阻抗反演或纵、横波速度同步反演的基础道集记录。对每个角度范围的部分叠加剖面进行反演处理都会得到该角度范围内的阻抗或纵、横波速度值,但是不同角度范围内反演结果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求取零入射角的纵、横波速度值仍然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在各向异性介质中随入射角变化的理论,由各个角度范围的纵、横波速度反演结果求取地震波零入射角的纵、横波速度的方法,实现了利用叠前P波资料同步反演地震纵、横波速度,进而可以求得纵、横波速度比和泊松比剖面,为解释人员进行岩性及含油气性解释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评价了将地震试验中分析横波分裂时所用的通用的代数等价技术,双源累积技术(DCT)用于估算不同排列的微裂隙穿过的地层模型的裂隙走向精度。并用另一种分析方法,双分动源-检技术(DIT)进行了辅助分析,研究另一种公式表述的任何益处。该研究所设计的模型是在半空间之上覆盖有两组地层,而这些地层的裂隙走向与深度间的关系有三种情况:裂隙走向单一;上下层之间裂隙的走向突变;裂隙走向在这两组地层范围的连续增大。  相似文献   

5.
VSP纵、横波联合解释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刘荣  李淑宁 《石油物探》2000,39(4):95-99
利用非零偏VSP上行转换SV波,求得SV CDP深度剖面和SV CDP时间剖面,借助SV CDP深度剖面与SV CDP时间剖面特征相似的特点,对井所在地区横波勘探解释提供地质属性标定依据。由下行P波和转换SV波下行波场,坟得各地层纵、横波速度比和泊松比参数,与地层岩性进行比较,对储集层含油气特征预以评价。  相似文献   

6.
在做横波勘探时,若不考虑方位各向异性的影响,就不能取得精确的结果。为了勘查裂隙,可以直接利用各向异性测量资料推断出裂隙的存在及其方位,然而,在应用横波勘探进行成像及AVO研究时,必须考虑各向异性引起的数据失真。因此,测量出研究区目的层的横波各向异性的量级,方位及随深度的变化是非常必要的。文中用三种不同的算法研究了合成和实际数据集,这两种数据集都含有正交偏振产生的直达横波及地表纵波震源产生的转换横波  相似文献   

7.
非均匀粘弹介质中有限元地震数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粘弹介质的地震波响应。假定介质为块状,且块中纵,横波速度及密度、品质因数横向分段线性连续变化。在此条件下,给出了粘弹波动方程制作时间剖面的数学模型,导出了相应的有限元方程并给出其计算方法(包括刚度矩阵、阻尼矩阵)。模拟某实际水平叠加剖面的仿真结果,展示了该方法的效果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VSP测井具有特殊的观测方式,因而可获得井周围地下丰富的地质构造信息和地层岩性信息。然而,常规VSP测井处理主要目的是同测过井的相应的地面地震剖面进行对比,这意味着VSP测井记录中大量的有用信息基本上被忽略了。本文通过利用横波提高VSP分辨率,确定地层岩性系数、孔隙度、裂缝分布等,希望引起人们对横波的研究与应用重视。  相似文献   

9.
冯太林 《石油物探》1995,34(4):27-32
沉积岩中的定向直立裂隙系是一种方位各向异性体,它往往是油气富集区,是地球物理工作者寻找的重要目标之一。横波在这种定向直接裂隙系中传播中引起分裂,产生快横波和慢横波,因而可通过纯横波资料或三分量转换PS波资料来检测这种所谓的横波双折射。  相似文献   

10.
采用τ-q变换法进行纵、横波波场分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与传统的单一纵波地震勘探相比具有许多优势,同时采集纵、横波资料可以分别形成叠加剖面,有利于构造成像,更可贵的是,它可以用来提取更多的约束岩性,储层,裂隙分布的地球物理参数以及应力场信息,波场分离是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的重要环节之一,采用常规的τ-q变换法进行纵、横波波场分离时,由于双曲线经τ-q变换后为椭圆(其能量分布是渐变的)、实际的分离效果产不好,因此,根据江家屯地区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特点,提出了τ-q变换法,该方法将来自不同层位的反射波经τ-q变换后聚焦在不同的点上,更有利于波场分离,因此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1.
井间地震中的管波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在井筒(裸眼井或套管井)内激发地震波,所激发的一部分能量将以管波的形式沿井筒内的流体传播,由此造成井间地震原始记录上复杂的管波图像。在中国北方某探区所进行的井间地震工作中,发现有三种不同传播机制的管波:①震源井中的管波(绕射型);②体波(检波井中的管波型);③震源井中的管波 导波(检波井中的管波型)。文中用井孔耦合理论分析了管波的传播机制,并用理论模型的合成地震记录进行了验证,指出所有由震源激发的管波都与井筒内的二次震源有密切关系。管波有弊也有利,研究管波的产生机制和传播方式,解释井间地震记录上的管波,可以利用管波提取某些地层或岩性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与地震反射波相比,地震散射波具有更好的刻画地层细节特征的能力,为此开展了地震反射波和散射波波场分离方法的探索性研究。 从理论上探讨了地震反射波和散射波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并根据热传导的相关理论,提出了采用基于热传导方程的扩散滤波方法进行地震反射波和散射波波场多尺度分离的思路和方法。 以实际三维地震工区叠前偏移数据为例,开展了地震反射波和散射波的波场分离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相对地分离地震反射波和散射波能量,且能够分别反映出地层的宏观特征和微观特征,其中分离出的反射波剖面信噪比得到了明显提高,而散射波剖面信噪比较低,但却能够反映出地层的裂缝分布和非均匀地质体的边缘特征,可以更加有效地刻画掩盖在常规地震反射波能量之下的微观地层细节特征,对于实际地震资料数字处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刘永华  朱光明 《石油物探》1996,35(2):55-67,54
本文通过对新疆几口井的可控震源三分量VSP观测资料的研究表明:在很多地区,水平震源激发时,不仅可观测到S波,也可观测到能量较强的P波;垂直震源激发时,不仅可观测到P波和SV波,也可观测到能量足够强的SH波。  相似文献   

14.
刘军迎  雍学善  高建虎  杨午阳 《石油物探》2007,46(5):451-456,483
以多波多分量地表资料处理和解释为目的,利用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方法对多波多分量地震波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单界面和双界面模型正演,对反射纵波(PP波)和转换横波(P-SV波)的识别及波场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①P-SV波速度低,频率低,能量随偏移距的增加而增加,零偏移距处能量为零;②界面反射系数为正时PSV波与PP波极性相反,界面反射系数为负时P-SV波与PP波极性一致;③Z分量和X分量地震记录都是PP波与PSV波的混合信息;④X分量的PP波和PSV波都是由两个极性相反的分支组成的。通过多界面模型正演,分析了转换波勘探的多解性,即地质上的同一个岩性界面有可能对应地震剖面上的两个甚至更多的同相轴。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分析,探讨了多波多分量勘探中水平分量旋转处理存在的问题。即通过水平分量旋转处理获得的三分量记录仍然包含了全波场信息,指出通过极化分析,进行三分量同时旋转,可以实现纵波波场和横波波场的完全分离。最后讨论了PP波和PSV波的分辨率,认为P-SV波的纵、横向分辨率均低于PP波。  相似文献   

15.
含裂隙介质中地震波运动学问题的正演模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碳酸岩油气藏与裂隙分布有关。在含有定向分布的裂隙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呈现各向异性的特征。本文通过对定向分布裂隙介质中的弹性参数的研究,发现裂隙介质具有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的特性,而且裂隙内含有液体,对波速的各向异性影响更甚。文中介绍了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的射线解,并利用运动学射线追踪方程计算了裂隙介质中波的射线轨迹及走时曲线,求出似 P波、似 SH 波和似 SV 波的波速。由于介质的各向异性,似 SH 波和似 SV 波的走时曲线表现不一致,这说明各向异性介质中 S 波存在分裂现象。此种 S 波分裂现象可以用于研究介质中的裂隙分布和指示裂隙油气藏。  相似文献   

16.
球面波分解理论及其倾斜叠加方法的实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首次对球面简谐波和脉冲波的平面波分解进行了理论探讨 ,分析了现行 τ- p变换方法及其与球面波分解的关系 ,提出了精确的球面脉冲波记录分解方法 ,并给出了数值算例。理论分析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 ,单纯的 τ- p变换不能真正实现对球面波的平面波分解 ,而本文提出的方法则能较好地解决球面波分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深水半潜平台波浪载荷计算的设计波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确定性设计波法、随机性设计波法和长期预报三种不同方法对深水半潜平台波浪栽荷计算进行研究。综合考虑了波陡、海域、回复期、波浪谱形式等因素对设计波结果的影响,对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南海海域工作的深水半潜平台波浪载荷计算方法提出合理建议,分析结果可为同类半潜平台波浪裁荷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唐应吾先生根据拉格朗日运动方程建立了孔隙介质波动方程组,将具有实际意义的孔隙介质物理参数同波动方程弹性参数建立起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二维小波变换在去除面波干扰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华  潘冬明  张兴岩 《石油物探》2007,46(2):147-150
在原始地震记录中,面波干扰往往会掩盖有效信号,降低资料的信噪比。常规的一维滤波和F—K滤波方法在去除面波时,会损害有效信号,丢失一些有用的地质信息。小波变换是一种时频分析方法,具有分频和局部分析能力,可以从地震资料中将面波分离出来,而不伤害有效波。二维小波变换去除面波的基本原理是:首先依据面波和有效波视速度的范围,在时间一空间域把原始单炮记录分成没有面波和含有面波的记录;然后应用二维小波变换对含有面波的记录进行时频分析,将其变换到时间、频率、空间和波数四维域中,利用有效波与面波在频率域和波数域上的差异进行面波分离,去除面波,提取有效波,并进行信号重构;最后将重构的信号与没有面波的记录叠加,即可得到去除面波干扰的资料。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二维小波变换去除面波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有效信号得到了加强,信噪比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在软地层中声波测井的波形特点,重点介绍了一系列不同软地层中横波和弯曲波的波形和特点,说明在软地层井中应当用偶极声源激发的弯曲波估计地层的横波速度,同时也详细介绍了软地层斯通利波的波形和频散特性,强调它的速度与硬地层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