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堇青石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并结合浸渍法制备负载型催化剂VxOy/Ce/Ti O2,以邻二氯苯替代二恶英进行实验室模拟实验,考察Ce添加量、溶胶-凝胶浸渍时间、偏钒酸铵溶液浓度、偏钒酸铵溶液浸渍时间和煅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用气相色谱检测分解前后气体,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考察了低温下催化剂性能及稳定性;用超声波清洗器检测薄膜与载体的结合强度,并用XRD、SEM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工业侧流实验表明,该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优异,二恶英分解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用微乳法和异丙醇-聚乙二醇法制备了磁铅石型稀土高温燃烧催化剂LaMnAl11O19,并用XRD,BET和TPR技术及甲烷燃烧活性对其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微乳法和异丙醇-聚乙二醇法在1400℃的高温下焙烧3小时均可制备出主相结构为LaMnAl11O19的六铝酸盐催化剂,异丙醇-聚乙二醇法制备的LaMnAl11O19具有较高的比表面,微乳法制备的LaMnAl11O19具有较高甲烷催化燃烧活性.  相似文献   

3.
用共沉淀-喷雾干燥法制备了Cr部分取代Co的LaCo1-yCryO3(y=0.0~0.5)系列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采用BET比表面积、XRD,SEM等方法对催化剂粉体材料进行了形貌和结构的表征分析;测定了对甲烷催化燃烧的催化活性,探讨了掺杂对催化剂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钴酸镧掺铬后,掺铬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高温催化活性,且热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法中的金属醇盐水解技术制备LaMnAl11O19-δ六铝酸盐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差热-热重、扫描电镜和比表面积分析等实验技术及甲烷燃烧,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考察.主要考察了金属醇盐水解时加入不同含量的水对催化剂结构以及对甲烷催化燃烧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在1200C焙烧后可以形成完整的六铝酸盐晶型,同时具有较高的催化性能和高温稳定性.水含量对催化剂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水含量较大时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活性明显下降.当水和醇盐的摩尔比为1.5时,所制备的LaMnAl11O19-δ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钇掺杂TiO2介孔材料可见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三嵌段共聚物聚环氧乙烯醚-聚环氧丙烯醚-聚环氧乙烯醚P123和聚乙二醇(PEG)为复合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介孔TiO2光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Y掺杂后,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活性增加.用BET、XRD和FT-IR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冷冻干燥法制备了La1-xCaxCo0.8Ni0.2O3(x=0.1、0.2、0.3、0.4、0.5)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测定仪(BET)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探讨Ca2+掺杂对催化剂结构和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冷冻干燥法可制得单一的钙钛矿型氧化物,最佳焙烧温度为600℃.Ca2+掺杂取代La3+后,当x≤0.3时,催化剂可形成单一的钙钛矿结构,x=0.4、0.5时,催化剂以钙钛矿相和CaO相共存. x=0.2、0.3时,催化剂对CO的催化活性最高(T100%=160℃).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法,将一定量的杂多酸负载于硅基上制得HPWA/SiO2催化剂,该催化剂可用于催化乙基叔丁基醚(ETBE)的合成反应.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空速、反应压力等对乙基叔丁基醚(ETBE)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活性高、稳定性好,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12SrO·7Al2O3钙铝石材料,采取浆液浸渍法制备了12SrO·7A12O3作为涂层的堇青石蜂窝陶瓷型Cu - Mn - Ce -O整体催化剂,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催化燃烧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了该整体催化剂的性能,并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XRD)、电子扫描电镜(SEM)、能谱(EDS)表征和比表面积(BET)测试.结果表明,以12SrO·7A2O3作为涂层的整体催化剂与无涂层的Cu - Mn - Ce -O整体催化剂相比,其耐高温性能有了明显提高,SEM和EDS表明有涂层的整体催化剂活性组分较之无涂层整体催化剂更为稳定、在表面原子总数中所占比重更高.12SrO·7Al2O3涂层材料的存在不仅保持其活性组分结构,也使得其更多的保持比表面.整体催化剂高温焙烧后比表面积得以保持,成为降低催化剂高温失活程度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碳酸铵加入量对共沉淀法制备LaMnAl11O19-δ催化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甲烷催化燃烧为目标反应,采用以碳酸铵为沉淀剂的共沉淀法制备了Mn取代的镧六铝酸盐催化剂.在不同的焙烧温度下通过SEM、XRD进行物相分析,确定了最佳焙烧温度.借助于BET、FT-IR、XRD进行了物性表征,研究了不同碳酸铵加入量下所制备催化剂的化学结构及其对甲烷催化燃烧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在1200℃左右焙烧4h可以形成完整的六铝酸盐晶型.当n(碳酸铵)/n(M2 )(其中M2 为带两个正电荷的金属离子)=1.5时,所得催化剂的活性最高,起燃温度(T10%)为471℃,完全转化温度T90%为662℃.  相似文献   

10.
方勤  王仁清 《稀土》2006,27(3):61-64
首次采用聚乙二醇凝胶法制备了Co系类钙钛矿LnSrCoO4(Ln=La,Pr,Nd,Sm,Eu) 复合氧化物,研究了稀土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它们对 CO和C3H8 的氧化反应活性,并运用XRD、BET、TP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类复合氧化物具有K2NiF4结构,它们的结构和催化性能随稀土不同而变化,其中以LaSrCoO4催化活性最好,这是由LaSrCoO4的晶格氧更易移动、Co3+离子含量更高,氧空位和反应时化学吸附氧更多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