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麻扎作为新疆伊斯兰陵墓建筑一种表现形式,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南疆地区的麻扎建筑,在了解麻扎的历史背景基础上,从构成要素、结构技术、装饰艺术等方面入手研究其特征。借此引发各界对麻扎墓室的保护与重视,为地域性建筑的保护与发展能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疆的麻扎建筑作为新疆重要的伊斯兰建筑组成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特征,本文以建筑学的角度通过系统的、筛查式的专项研究,从规划布局、单体建筑特征、建筑装饰等方面对新疆境内不同地域的麻扎建筑做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新疆地域特色建筑研究、文物保护以及当代伊斯兰建筑的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阿帕克霍加麻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和影响力最大的伊斯兰教麻扎古建筑群,它集中地反映了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麻扎建筑的营建理念和艺术成就,本文对阿帕克霍加麻扎的整体布局、建筑要素和建筑特征进行了解析,指出了该建筑群在布局和单体建筑上的具体特点,并分析了建筑在空间形制、建造体系和装饰艺术上的主要特征,为该建筑的保护更新以及新疆地区的地域性建筑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阿帕克霍加麻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和影响力最大的伊斯兰教麻扎古建筑群,它集中地反映了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麻扎建筑的营建理念和艺术成就,本文对阿帕克霍加麻扎的整体布局、建筑要素和建筑特征进行了解析,指出了该建筑群在布局和单体建筑上的具体特点,并分析了建筑在空间形制、建造体系和装饰艺术上的主要特征,为该建筑的保护更新以及新疆地区的地域性建筑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阿帕克霍加麻扎建筑群作为我国维吾尔族伊斯兰建筑的经典,集中地反映了17—20世纪南疆地区伊斯兰建筑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本文通过历史文献的考证结合现场调查,探讨了阿帕克霍加麻扎建筑群始建、扩建和成形3个时期建筑的主要特征,由此分析并得出该时期南疆地区传统伊斯兰建筑在空间形制、建造体系和装饰艺术上的演变规律,为南疆地区传统伊斯兰建筑的保护更新与地域性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麻扎建筑是新疆一种陵墓建筑的表现形式,因历史和宗教等原因形成了多种建筑类型与风格;其中汉式麻扎具有与当地建筑风格迥异的建筑样式,是中原文化在新疆地域传播发展的集中体现。文章通过对汉式麻扎建筑历史源流的研究,对其建筑类型在新疆地区发展演变的探讨,为研究新疆麻扎建筑演变史和新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政治文化关系等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传入我国新疆以后,其本身的特色与新疆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地方背景,并不断影响着当地的生活习惯与建筑风格。通过介绍新疆伊斯兰建筑的发展背景,展示了伊斯兰建筑融合了新疆本土文化后的建筑特色,并通过对吸收了传统元素的现代新疆建筑的分析,展望未来新疆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申敏 《四川建筑》2010,30(5):48-50
以新疆喀什艾提尕清真寺为例,通过对新疆伊斯兰建筑的平面布局、礼拜殿形制、空间结构等建筑空间的分析,探析了新疆伊斯兰建筑的空间特点和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9.
新疆伊斯兰陵墓建筑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伊斯兰教对精神存在的理解与寄托。位于新疆哈密市西郊的"盖斯墓"是中国境内为数不多的伊斯兰教"先贤"陵墓。建筑规模不大,但在中国伊斯兰教徒中影响最大。"盖斯墓"基座为方形,圆形的拱顶,用绿色琉璃砖贴面,四周是木柱支撑的回廊。是一座融阿拉伯文化与中原汉唐文化建筑风格于一体的陵墓建筑,是研究新疆伊斯兰陵墓建筑艺术多元化的实物佐证,同时也对研究地域民族发展历史提供了形象启迪。  相似文献   

10.
回族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体现在长期形成的建筑风格上,这种独特风格的形成和回民生活方式的形成是一样的。它随伊斯兰教、阿拉伯文化的传入,在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谐相处、长期融合下实现了多元文化的完美统一,其中雕刻艺术更是对回民文化的深刻体现。文章主要通过对新疆回民雕刻艺术在宗教与民俗文化共同作用下的探索,寻找所呈现出的独特雕刻艺术图案的特征,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产物。伊斯兰寺院有她独特的传统风格,初起时原属阿拉伯建筑系统。伊斯兰国家建筑大体分为两类,非宗教性建筑和宗教性建筑。礼拜寺院、祠墓尖塔、雕刻纪念物等属于宗教性建筑。本文主要对伊斯兰建筑式样与艺术特征、规模进行分析,并且介绍了在人们的信仰下,起到了对建筑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产物。伊斯兰寺院有她独特的传统风格,初起时原属阿拉伯建筑系统。伊斯兰国家建筑大体分为两类,非宗教性建筑和宗教性建筑。礼拜寺院、祠墓尖塔、雕刻纪念物等属于宗教性建筑。本文主要对伊斯兰建筑式样与艺术特征、规模进行分析,并且介绍了在人们的信仰下,起到了对建筑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孙宗文 《古建园林技术》1984,(3):25-30转20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产物。伊斯兰寺院有她独特的传统风格,初起时原属阿拉伯建筑系统。伊斯兰国家建筑大体分为两类,非宗教性建筑和宗教性建筑。礼拜寺院、祠墓尖塔、雕刻纪念物等属于宗教性建筑。本文主要对伊斯兰建筑式样与艺术特征、规模进行分析,并且介绍了在人们的信仰下,起到了对建筑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项琳斐 《华中建筑》2007,25(2):132-135
简要回顾了印度莫卧儿时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莫卧儿建筑装饰风格特征,并论述其形成原因.作者认为,莫卧儿建筑是伊斯兰建筑与印度传统建筑以装饰为媒个巧妙融合的产物,精美华丽、别具一格的装饰艺术是莫卧儿建筑的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15.
苏公塔清真寺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伊斯兰生土建筑,对于研究传统伊斯兰建筑在新疆的发展和演变,以及当地的传统生土建筑营建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对苏公塔清真寺的整体布局和外观、空间构筑要素的分析,指出该寺具有封闭的空间形态、中心性的空间结构以及递进式的空间序列等特征;并对生土穹顶和和土木混合的平顶两种典型的营建体系进行分析,以期为该地区伊斯兰生土建筑的保护传承及地域性建筑的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对清真寺建筑的整体布局,空间设计,装饰手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剖析清真寺在不同地区,文化语境下产生和发展的内涵,表达新疆清真寺与内地清真寺分属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的两个不同体系。期望对我们的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提供一点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对清真寺建筑的整体布局,空间设计,装饰手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剖析清真寺在不同地区,文化语境下产生和发展的内涵,表达新疆清真寺与内地清真寺分属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的两个不同体系。期望对我们的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提供一点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孟福利  岳邦瑞  王军 《华中建筑》2011,29(1):166-168
该文以新疆鄯善县历史文化名村-麻扎村为例,探索了乡土材料与聚落营造的关系;分析乡土材料的特性和施工工艺.从而揭示乡土材料的低成本、低能耗、低技术等生态特性在传统聚落营造中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文化、地域环境、气候特点入手,通过对伊斯兰代表性园林作品的分析,从中探讨伊斯兰园林的理水艺术特点。同时由于水在伊斯兰文化中的神圣地位,伊斯兰园林的理水风格具有十分鲜明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其理水理念在今天缺水的世界里,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