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混凝土工程具有的一个显著特点,即混凝土容易受到材料、环境、施工、设计等因素影响,而出现裂缝。混凝土裂缝对工程质量有着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商品泵送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温度、环境、施工等多种因素有关。概括来说,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两种:首先是结构主应力或次应力裂缝,这种裂缝是由于外部荷载引起的,当荷载导致的应力大于建筑材料自身能够承受的上限时,就可能产生这种裂缝。另一种是变形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变形导致的,当出现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降等情况时,可能导致变形裂缝。本文将从组成混凝土材料、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现场施工及后期维护等方面,详细分析和阐述对商品泵送混凝土裂缝的发生规律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裂缝是在施工过程中因人为或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开裂宽度在0.01mm以上的缝隙。一、裂缝产生的原因:1、荷载引起的裂缝──施工或使用阶段中因动荷载或静荷载等因素而引起的裂缝;2、变形引起的裂缝——因温度变形、不均匀沉降等因素而引起的裂缝;3、施工引起的裂缝——因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裂缝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裂缝主要有两种情况外荷载引起的裂缝和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外荷载引起的裂缝是由应力引起的“荷载裂缝”和应力引起的“荷载次应力裂缝”。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是指因温度、湿度,收缩和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裂缝。  相似文献   

4.
阳火成 《建筑安全》2000,15(12):29-30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超长混凝土构件被大量采用,构件产生裂缝的可能性越大,由此而引起的安全隐患亦越大;而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是一个带普遍性的现象。产生裂缝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即荷载和变形引起的裂缝。荷载引起的裂缝是由荷载 (动、静荷载 )作用产生的直接应力引起;变形引起的裂缝则是结构因温度收缩和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裂缝。  粤北地区昼夜温差高达 15℃,季节性温差更大,夏天屋面温度达 50℃,而冬季屋面温度仅为 0℃,温差达 50℃;而室内季节性温差较小,为 15℃。…  相似文献   

5.
钢筋混凝土是非匀质,非弹性材料,裂缝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固有的非弹性特征,引起缝的原因很多。其中由于荷载引起混凝土结构变形产生的受力袭缝,设计规范中均有一定的经验理论公式,在设计中加以控制,一般不易产生,而其它原因引起的混凝土变形裂缝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技术质量控制的难题,是影响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引发这类变形裂缝的原因通常有(1)材料组成因素,(2)施工因素,(3)设计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张玉山 《市政技术》2006,24(1):45-47
混凝土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是导致其产生裂缝的根本原因,而地铁工程中荷载、温度变化、地基基础变形、钢筋锈蚀、收缩和冻胀、施工材料质量和施工工艺质量又是引起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因素,因此,文中对其中与地铁工程施工关系密切的荷载、温度和收缩、钢筋锈蚀、施工材料质量、施工工艺质量等引起裂缝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控制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国外混凝土裂缝的自修复技术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蒋正武 《建筑技术》2003,34(4):261-262
混凝土的裂缝,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和工程界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发表了大量的有关混凝土裂缝的成因、评估与修补的文献。混凝土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其微观裂缝是本身物理力学性质决定的。形成混凝土裂缝有许多原因。大量调查研究认为,混凝土中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变形(包括结构因温度和湿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及外荷载(动、静荷载)直接应力引起的。目前已经有多种评价、修补混凝土裂缝的方法。研究并设计混凝土裂缝自修复的技术是国外近些年提出的混凝土裂缝修补的新方法。裂缝自修复技术指混凝土在外部或…  相似文献   

8.
1 裂缝的直接原因 砼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复杂,概括为两类:一种由外荷载引起,因结构承载力不足发生变形。另一种是结构因收缩变形、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实践中,由后者引起的裂缝约占80~85%。  相似文献   

9.
裂缝的类型形态 按裂缝的成因,墙体裂缝可分为受力裂缝和非受力裂缝两大类。各种直接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裂缝为受力裂缝,因收缩、温度、湿度变化,地基沉陷不均等引起的为非受力裂缝,亦称变形裂缝。砌体房屋的裂缝中变形裂缝占80%以上,其中温度裂缝更为突出。相对于受力裂缝,变形裂缝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复杂得多,本文主要分析砌体结构的变形裂缝。  相似文献   

10.
陈爱萍 《砖瓦世界》2006,(11):55-55
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一是荷载裂缝。由外荷载(包括静、动荷载)变化引起的裂缝。二是变形裂缝。由变形引起的裂缝(温度变化、不均匀沉陷或膨胀等变形产生应力引起的裂缝)。在民用建筑的砌体结构中,砌体裂缝绝大部分是由于变形引起,温度变化是墙体开裂的主要因素。设计过程中对砌体裂缝的主动控制:(1)从计算角度控制。由于砌体裂缝主要由间接作用引起,而温度变化与材料胀缩系数不同等引起砌体附加应力的定量计算目前尚无统一规范,因此设计人员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间接作用可能引起的附加应力给予充分考虑,并对砌体强度分析计算,以减少在通…  相似文献   

11.
浅述混凝土裂缝分析及预防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雄华  江春芳 《山西建筑》2007,33(12):161-161,222
通过大量建设实践和现场实验研究,对由荷载、温度变化、收缩、地基变形、钢筋锈蚀等方面引起的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提高工程的使用寿命及耐久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砌体结构的墙体裂缝危害结构安全及房屋使用功能。简单介绍了热应力有限元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了砌体结构顶层墙体及屋面板在温度荷载作用下的整体应力分布及结构形变,分析了砌体结构在温度应力作用下裂缝形成原因。通过分析可为砌体结构温度裂缝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沈伟  高兴岩  候召松 《山西建筑》2011,37(18):16-17
裂缝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常见问题,通过对裂缝产生原因的分析,在结构设计、选材和施工方面提出了控制裂缝的若干方法,从而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和耐久性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偶应力对裂纹扩展的影响及其尺度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与经典弹性理论相比,偶应力理论中考虑了微观结构的旋转梯度(即弯曲曲率),可以展示变形的弯曲效应。把无网格方法和偶应力理论结合在一起,给出偶应力理论的无网格离散模型。采用最大周向拉应力裂纹扩展准则,研究受拉情况下I型平面裂纹问题,确定该方法的基本参数,解决算法实施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研究在不同微观尺度下受压岩体中裂纹初始破裂问题,进而对在某一给定微观尺度下受压岩体中裂纹扩展路径进行数值模拟跟踪。结果表明,偶应力对I型平面裂纹破裂没有影响,对复杂裂纹的弯折扩展有显著的影响,复杂裂纹的扩展角度、扩展步长、扩展载荷和扩展路径表现出显著的尺度效应。  相似文献   

15.
张辉 《山西建筑》2006,32(18):115-116
通过分析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机理,从不同方面总结出导致裂缝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从材料选择、设计、施工等方面提出防止裂缝的措施,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6.
轴向荷载对横向受荷桩承载性状影响的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小变形假定,建立受轴向荷载作用的横向受荷桩变形控制方程,针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参数分析,研究表明轴向荷载对横向受荷桩承载性状的影响程度与两者的相对大小有关.当轴向荷载相对较大时,应重视轴向荷载对桩身内力和挠曲变形的影响,此时轴向荷载的存在对于柔性桩上部的内力和侧向挠曲影响比较显著,对于其深部的影响相对较小;地基系数呈...  相似文献   

17.
高光 《山西建筑》2007,33(28):143-144
对温度裂缝、原材料质量引起的裂缝、收缩裂缝、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等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提出了控制措施,以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正常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8.
运用相似模拟试验和分形几何理论,研究了受采动影响的回采巷道围岩裂隙产生-扩展-贯通-破坏的演化规律。巷道两帮围岩裂隙呈弧形向巷帮深处扩展,并按幂函数规律衰减;两帮顶板裂隙呈二次曲线演化规律:巷道上方顶板裂隙主要集中在巷帮上方。用裂隙密度分形维数定量描述了巷道围岩裂隙的分布和演化。研究结果有利于了解巷道围岩内部破裂的发生与发展规律,为选择巷道锚固方案和优化锚固设计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早期变形与开裂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涛  覃维祖 《建筑技术》2005,36(4):296-300
温度变形和自生变形是硬化混凝土在初龄期两种最主要的变形。温度变形是由水泥水化热和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自生收缩变形是水泥水化导致的自干燥收缩变形,这两种变形对混凝土早期开裂敏感性的影响与混凝土的孔结构有关,而孔结构与混凝土硬化过程的温度水平及温度历程密切相关。试验表明,掺硅灰的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早期抗拉强度,而掺粉煤灰的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徐变应力松弛能力,抗裂性能较好,不同温度历程下混凝土热膨胀系数的准确测定对应力分析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海洋环境下锈胀裂缝对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受火性能的影响,设计了5个配筋相同的足尺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试件,以沿梁、柱箍筋方向裂缝宽度最大值为损伤指标,通过快速氯离子侵蚀试验模拟海洋环境下氯离子侵蚀,使4个试件产生不同宽度的锈胀裂缝,然后对4个已损伤框架节点试件以及未损伤的对比节点试件进行火灾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快速氯离子侵蚀试验产生了横向裂缝,其位置与箍筋位置大致相同,其间距与箍筋间距大致相等;初始裂缝宽度对构件高温下的梁、柱端位移变化速率影响显著,锈胀裂缝越宽,构件高温下梁、柱端位移变化速率越快;裂缝的存在加快了热量的传输,导致截面温度场发生畸变;裂缝的存在也会提高钢筋和混凝土的升温速度,加快其力学性能退化,对构件高温下的承载力退化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