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剖析传统的无功/电压监控装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可靠性的无功/电压监控装置 的容错技术,并采用并行控制和令牌链的方法以实现变电站分布控制与系统协调管理相结合 的全网无功/电压监控。运行方式可由变电站监控主机和电网调度中心主机根据需要设置。  相似文献   

2.
基于15区图的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压无功控制系统(以下简称VQC)是变电站为保证电压质量、无功平衡和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而对变电站实行的控制措施。对传统9区图控制策略作出重大改进,详细介绍了基于15区图的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系统和实现过程,该系统的运用提高了电压水平的合格性和稳定性,使整个电网的网损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的原理、策略、存在的问题和实现方式;分析了基于人工智能新技术的“九区图”法的优点及其在电压无功控制中的应用;比较了当前几种主要的电压无功控制装置/方式,提出了一种利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采集信息的 “半独立式”电压无功控制装置,这种控制装置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广州电网电压无功控制的不足,介绍了自主开发的分布式电压无功全局优化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研制过程、技术难点及应用情况。系统由主站系统、变电站电压无功实时控制子系统和通信子系统构成,各子站系统的电压和无功控制范围通过全网离散无功优化计算获得,可实现对电网电压无功全局优化和分布式实时控制。该系统已在广州鹿鸣电网挂网运行,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现有闭锁装置的不足,阐述了可编程控制器(PLC)基础上的网络化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系统采用多台西门子S7-200进行电气量信号采集和操作闭锁执行功能,完成对现场电气设备的控制;控制主机做为系统的控制和综合判断中心,利用RS-485通信线与PLC进行通信,实现现场设备的实时监控。该系统经过在实际中的应用,完全符合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要求,满足变电站运行中防误操作闭锁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监控系统作为整个电站的控制中心,负责监视和控制整个电站发供电设备的运行。励磁系统是电站电压和无功的控制设备,监控系统如何对励磁系统进行远方监视和控制,以保证电能质量,直接关系到电站和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大朝山电站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思想设计,所选用的设备从技术和功能上都比较先进和完善。励磁系统与监控系统之间,既采用传统的硬接线方式进行信号传输,又采用了更为先进的串行通信方式;控制方式上,监控系统对励磁系统只采用了一种无功控制方式,没有电压和励磁电流调节方式。而且励磁系统和监控系统相对独立,没有形成大闭环控制。文章从控制方式、串行通信等几个方面分析大朝山电站监控系统与励磁系统的通信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概述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之后,提出一种新的分布式通信控制系统。整个系统由若干通信子系统通过以太网构成,除具备常规通信管理功能外,还具有元件级自诊断、远方诊断、网络管理、电压无功控制(VQC)、双机热备用等功能。采用多主网络结构,各通信子系统相对独立,避免了硬件的重复设置。以较低造价实现多32位CPU并行高速运行,远优于单CPU,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无功电压调节手段既包括连续变量(发电机、调相机等),也包括离散变量(电容器、电抗器、有载调压分接头等),在自动电压控制过程中二者的协调体现在厂站内部和厂站之间2个层面。文中提出了“离散设备优先动作,连续设备精细调节”的原则。重点研究了变电站内部的协调电压控制问题,提出了“集中控制+电压无功控制备用”的变电站控制模式。在控制策略的求解上,首先基于专家规则得到无功调节方向,然后基于控制灵敏度在离散设备与连续设备之间进行无功分配。该成果已在国内多个网、省级电网控制中心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于有地调/中心站结构模式的无功电压优化运行自动控制,文中借助于分级递阶控制的技术,整体计算、递阶决策、分级控制、协调管理,较好地解决了地调/中心站结构中具有较多个变电站规模的无功电压优化运行自动控制的问题。实例证明,这种技术方法应用于有地调/中心站结构的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变电站无功电压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晶  黎敬霞  王莉 《云南水力发电》2002,18(2):30-31,112
文章论述了变电站无功、电压控制的特点,分类阐述了目前在变电站主要采用的无功/电压控制策略的原理及方法,分析了各种控制策略的优、缺占,从而为更好地进行变电站的无功,电压控制提供了策略参考,也提出了变电站无功,电压控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分布式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系统采用Extended Ward对控制系统以外的电网进行等值,以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对控制系统进行无功优化计算,实现了配电系统区域网电压无功优化的实时在线控制和监测功能,使区域网的电压无功控制达到最优,改善了用户电压质量,降低了线路损耗。同时,还具有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性统计及线损指标分析、谐波分析、运行监控等功能。该系统在山东省济宁电业局经1年多试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越来越多的风电并入电网后,对接入地区的电压影响也越来越大,为此,系统要求风电场能够对接入地区提供电压/无功支撑。文中提出了一种兼顾风电接入地区电压/无功需求的风电场无功控制方法。该方法以接入变电站低压侧电压作为控制电压,将风电场无功控制区分为正常控制区、异常控制区、紧急控制区和脱网控制区,并给出3种控制模式,即异常控制模式、紧急控制模式和故障控制模式。利用某一时段的控制电压平均值作为选择无功控制区的依据,并综合相邻2个时段的平均控制电压差值和接入变电站与风电场之间的通信情况选择无功控制模式。实际系统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合理调整风电场的输出无功功率,在很少的控制周期内将控制电压调整到合格范围,使一个测量周期内的平均电压合格,有效地为风电接入地区提供无功支持。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新的用于地区电网的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该系统遵循无功在高电压水平下分层分区平衡原则,通过协调控制,全面实现AVC的各种控制目标。首先提出了区域电压控制、就地电压控制和区域无功控制3种控制模式,分析了各控制模式时间解耦并协调配合的方法;然后介绍了与能量管理系统(EMS)一体化设计的AVC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新开发的AVC系统已投入多个地区电网实际运行,结果表明AVC系统对提高电网电压合格率、优化无功、降低网损有明显的效果,并大大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电力系统误操作事故的频发,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在各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变电站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通过对比传统电器防误技术,结合生产实际介绍了变电站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在使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对微机防误闭锁系统运行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在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范围的整定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装置的控制策略主要是依据九区域图法。文中根据1天24 h各负荷点的有功和无功负荷曲线进行全网离散无功优化计算,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装置控制范围的整定计算方法。既考虑了对受控变压器低压侧母线电压和高压侧无功功率的最优变化曲线的跟踪,又顾及了减少变压器分接头动作次数的要求。用广州鹿鸣电网的计算结果和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装置的模拟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电压无功控制装置(VQCⅡ+)的硬、软件设计及实际应用。VQCⅡ+采用新型结构,充分考虑到算法的可实现性及装置的向下兼容性,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不但可针对具体工况灵活配置,而且扩展方便。同时,通过外围通信接口可与调度中心连接。当系统由分散控制转为集中控制时,同样可利用装置的远传、遥控等功能,配合新系统使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无功分层分区控制和无功电压区域控制的原则,提出一种地区电网AVC系统设计方法.设计方案完成了主站系统搭建设计和控制策略分析,通过AVC系统安全策略,实现了全网电压合格和无功优化.文章概述了电力系统无功电压控制的问题现状、AVC研究现状及电网动态电压稳定的策略,桂林电网无功平衡和电压控制的研究,以及应用一年来的电网运行情况,分析了存在问题及其相关的解决措施,并提出了下一步桂林电网无功电压调控的目标等.  相似文献   

18.
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VC)是提高电网电压质量,降低网损,实现电网运行在线控制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清江梯级调度中心计算机监控系统AVC功能的设计实现,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清江梯级电站电压无功运行水平,确保了电网安全、优质和经济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用户无功负荷激烈变化时,变电站电压无功自动控制装置动作频繁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方法,并通过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变电站电压和无功控制中补偿电容器和变压器分接头的投切振荡问题,避免不必要的延时等待,提高无功补偿控制的针对性,将负荷预测引入电压无功实时控制,通过负荷预测掌握负荷变化和波动情况,在满足电压和功率因数合格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变压器的过载能力,尽量减少电容器投切次数和不必要的调整,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