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滨水建筑环境的控制与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霞  魏则菘  李跃文 《建筑科学》2007,23(9):98-101,80
以水域空间建筑组群与水体环境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控制建筑群平面布局、营建景观视廊、组织天际轮廓线和控制建设强度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一些滨水建筑环境规划与设计的具体手法和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
新建大学建筑组群空间尺度的比较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懋彦  巫萍 《建筑师》2004,(1):46-53
本文主要探讨1980年代以来大学校园建筑组群的空间尺度问题。通过对不同校园中心建筑组群尺度的比较,揭示尺度对组群形态的重要作用,探讨影响尺度的因素与控制尺度的方法,以期提升校园空间品质,满足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贵谷名人堂为例,对名人堂的建筑群空间进行视知觉分析。首先以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从封闭性和相似性的层面进行剖析,研究名人堂内部建筑的空间布局形式。并且将阿恩海姆的建筑空间观与《街道美学》的高宽比理论相结合,分析其空间视觉环境,试图探索建筑组群空间中,不同的视觉距离和空间尺度是如何影响着人们对于建筑组群空间的感知、认识。同时从视觉艺术的角度出发,对建筑的形式和立面色彩进行分析,探寻和谐的空间意蕴。  相似文献   

4.
高科技园人居环境建筑组群空间能构建出功能联系紧密、空间布局合理、交通流线清晰、环境景观优美的高科技园区人居环境,还可以达到节约用地、提高效率、结合科技发展规律利用资源的目的.从空间轴线、交通体系、空间界面、空间联系体与空间环境等方面来建构其构成方法,并且从连续性、整体性、生态性与层次性这四个角度来分析其人居环境空间造型.本文通过对高科技园人居环境建筑组群空间形态概念内涵、设计原则、设计手法的总结与分析.希望对高科技园人居环境的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刘薇 《广东建材》2010,26(6):148-150
本文笔者从建筑空间、地域特色、政治空间和环境再造等方面通过建筑语言来诠释一个全新的区治大院—充满活力的空间组群,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学科交叉的不断发展,大学校园教学建筑的组群化趋势日益显现,往往通过“连接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教学建筑组群中,“连接体”起到整合空间结构、构建交通体系、提供交流空间以及营造校园环境等多种作用。从“连接体”与组群的形态结构关系出发,可以将其分为开放连接型与整体巨构型两大类,适用于不同情况的校园空间设计。  相似文献   

7.
刘兴  姚振可 《山西建筑》2009,35(31):10-12
以郑州大学新校区学院组群中的连接体这一实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组群的空间形态作用分析,反思其设计手法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总结,从设计的角度就连接体如何更好的参与组群良好空间形态营造提出建议,以期为学院组群连接体的设计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8.
在对九华山风境区进行环境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在不破坏景观生态的前提下,建造“与景观共生的建筑”进行探讨,并结合九华山公安局建筑设计的工程实例,从风景建筑的组群方式,风景建筑的尺度与体量,风景建筑的空间处理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9.
参数化设计为地域建筑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为抽象地域意象到具体空间形态的逻辑性转化提供了可行途径。盘锦锦联经典汇商业街作为一次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实践,从组群形态建构、屋面生成、复杂节点调控等方面进行了参数化技术介入设计过程的尝试,本文以此为例,探讨地域建筑组群的参数化创作方法,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单体建筑及建筑组群的外部空间对研究闽南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热带亚热带环境下的城市外部空间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闽南传统建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埕与骑楼两种外部空间的分析,从功能形态、产生背景等方面阐述了埕与骑楼从最初的单体间的过渡空间到组合形成大埕、骑楼街区等外部公共空间的过程,以及两者对闽南传统建筑单体外部空间影响和由此产生的城市外部空间的变化,希望通过研究完善两者之间的联系以及两者在闽南近现代建筑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把握代表地域性的骑楼在再次地域化的进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因素,进而对闽南地区外部空间的研究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魏玉霞 《城市建筑》2014,(18):236-236
现代建筑建筑材料多种多样,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造成伤亡事故。所以,现代建筑室内一定要做好消防给水设计,能够在满足经济性的同时,满足建筑灭火功能。本文对现代建筑室内消防给水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做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2.
浅谈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武斌卫 《山西建筑》2006,32(24):40-41
论证了人、建筑、生态环境三者之间建立和谐统一关系的必要性,从建筑节能、建筑材料、水资源及垃圾的处理回收多方面介绍了使三者协调发展的措施,从而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  相似文献   

13.
门的建筑美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钫  陈纲伦 《新建筑》2004,(3):72-75
“门”作为建筑的构件有着其自身的基本功能。由于门的象征性修辞手法能够传达非常丰富的美学意义,使之从建筑构成中被提取出来,发展成为依附于建筑的门建筑和依附于建筑群的门建筑。经历了现代建筑运动功能主义洗礼之后,建筑师们从门在千百年进化历程中所积淀的艺术造型及其具有的社会美学意义出发创作了各种各样的门式建筑,并使之成为重要的建筑与城市美学景观。  相似文献   

14.
沈朝霞 《工业建筑》2012,(Z1):41-43
绿色建筑诞生于能源危机。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以迪拜帆船酒店、上海世博园区南市电厂改造工程为例,来探讨绿色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莹锋 《城市建筑》2014,(8):195-195
在现代建筑中,其给排水工程的核心便是水泵装置。本文分析了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水泵的选用,以及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水泵工况点的调节措施。并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工程设计中的水泵选用方案。  相似文献   

16.
针对滨海医院门诊医技楼建筑标准高、耗热量大、卫生洁具多且分散的特点,热水供应采用横支管配回水布置形式。最后分析了门诊医技楼采用的管道布置形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software environment for collaborative distributed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lanning called CIFE WORLD. Its test domain and demonstration include conceptual architectural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lanning of office buildings. CIFE WORLD provides eight design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that can be used by five project participants to collaborate on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in a geographically dispersed environment. The project forms a design group and a construction group, whose applications are organized based on a federated agent architecture. In this architecture, CIFE WORLD's applications are viewed as software agents, and their communication is mediated by a network of two facilitator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IFE WORLD environment, examines the use of federated agent architecture for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reports on the experience gained from this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贾晓浒  丁磊 《工业建筑》2014,(11):75-77
以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方案设计为例,阐述文化是如何在工业建筑设计当中得以体现的,并通过该实践项目总结文化在工业建筑中的三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9.
太阳能热水器的“普通百姓式”道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关注太阳能热水器"普通百姓式"的发展道路,着眼于广为普通居民所接受的直插式太阳能热水器,分析了其特性、优点与一般规格下的安装要求;并针对其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引入"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概念,探讨了将其与住宅屋面板、阳台栏板、窗台及外墙等建筑构件相整合的几种可能方案,同时提出了设计专用输水管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