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利用壳聚糖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制备壳聚糖季铵盐对棉针织物进行改性,分析壳聚糖季铵盐的结构特征,探讨壳聚糖季铵盐改性棉针织物预处理工艺中改性剂壳聚糖季铵盐的用量、浸渍时间和浸渍温度对染料上染百分率和K/S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季铵盐改性棉针织物的最佳工艺为:壳聚糖季铵盐浓度8 g/L、浸渍时间60 min、浸渍温度70℃、浴比1∶30;经壳聚糖季铵盐改性后棉织物能够实现活性染料的无盐染色,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洗、耐摩擦色牢度,满足服用需求。  相似文献   

2.
文中介绍了从商陆浆果中提取的天然色素,对棉针织物进行染色,分析了不同染色方法、染色工艺条件对棉织物K/S值、染色牢度的影响,探讨商陆浆果对纤维素纤维染色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商陆浆果植物染料采用预媒染色对改性后棉针织物的染色性较好,确定了最佳的染色工艺条件为:p H值2左右,染色温度55℃,染色时间60 min,媒染剂用量20 g/L,媒染剂作用时间20 min;10%浓度的商陆浆果染液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织物的上染百分率为17.5%,K/S值1.236,且具有较好的色牢度;商陆浆果染液对棉针织物的染色仅限于染浅、中色。  相似文献   

3.
羊毛织物对天然芦木染料的上染百分率较低,文章采用壳聚糖对羊毛预处理,并用芦木提取染料对处理的羊毛织物染色,研究壳聚糖处理的羊毛织物用天然芦木染料的染色工艺条件;得出壳聚糖处理羊毛织物用芦木染料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染色温度60℃,染浴p H值5,染色时间60 min,盐质量浓度10 g/L。用芦木染料对壳聚糖处理和未处理的羊毛织物染色,发现用壳聚糖处理羊毛织物可以提高羊毛织物对芦木染料的K/S值和耐洗色牢度。  相似文献   

4.
文中利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银杏叶天然染料,用于锦氨织物浸染染色。研究了预媒法染色条件如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液pH值、染料浓度对银杏叶染料上染锦氨织物K/S值的影响,测试了染色后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并与直接染色工艺、同媒后媒染色工艺对比。结果表明,银杏叶天然染料对锦氨织物采用预媒法和后媒法染色K/S值较大;预媒染色较优的工艺为FeSO_4浓度5%,媒染温度60℃,媒染时间40 min;染色较优工艺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50 min,染液pH值4,浴比1∶30。染色后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4~5级,耐皂洗沾色牢度4级。  相似文献   

5.
以红蓝草为原料,选用去离子水浸泡法提取色素,并对棉针织物进行染色,分析了不同染色方法、pH值、染色时间以及染色温度对棉针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是pH值为5、染色时间60min、染色温度35℃,用铁离子的后媒染的方法,K/S值为4.64。  相似文献   

6.
采用活性黄KE-3G对纯香蕉纤维罗纹半空气层组织漂白针织物进行染色,介绍了其染色工艺处方及条件,探讨了碳酸钠用量、氯化钠浓度、固色温度及时间对该织物染色上染率和K/S值的影响,得出最优工艺:氯化钠为25g/L,碳酸钠为20g/L,染色温度60℃,染色时间30min,固色温度85℃,固色时间30min,浴比1∶20。依据最优工艺对该织物染色,测试其上染率、K/S值、织物强力,以及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洗色牢度。结果表明,纯香蕉纤维针织物的上染率可达69.89%,耐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达到4~5级,顶破强力有所下降,但对织物性能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麻纤维上染率低、染深性差的缺点,对大麻/棉针织物进行改性处理。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氢氧化钠、改性剂、时间和温度对大麻/棉针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得到优化的改性工艺条件为:PECH-amine改性剂6 g/L,NaOH 5 g/L,改性时间40 min,改性温度90℃。结果表明,改性后染色织物的K/S值大大提高,能够得到染深性好的产品,色牢度达到3级以上。  相似文献   

8.
方芳芳  侯秀良  代雅轩  杨麦萍 《印染》2014,(24):18-21,36
针对天然染料上染棉织物过程中存在不易染深色,且染色牢度差等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法和单因素试验法,研究高粱壳色素对壳聚糖预处理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优化了预处理工艺,测试了染色织物的颜色特征值及色牢度。结果表明,壳聚糖对棉织物进行预处理,当预处理温度为70℃,时间为30 min,壳聚糖质量浓度为8 g/L,p H值为5时,高粱壳色素染色棉织物的K/S值最大为6.8。染色棉织物的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均达到4级以上,比未处理织物提高了1级。  相似文献   

9.
在丙酮/水体系中用活性染料对锦纶织物进行染色,分析了丙酮体积百分数、染色温度、染浴pH值、纯碱用量和染色时间对锦纶织物K/S值的影响,并与水浴中活性染料对锦纶织物的染色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活性染料染锦纶织物的K/S值在丙酮体积百分数为90%时达到最大值;在活性黑KNB浓度为2%(owf)时,最佳的染色条件为:染浴初始pH值为4,染色温度设为80℃,保温时间60min。在染色温度为80℃情况下,不仅染色的匀染性和染色后的色牢度均达到了常规水浴的染色要求,而且染料利用率提高,染后锦纶织物的K/S值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讨论了壳聚糖及氯化镧稀土在苎麻织物直接染料染色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使用壳聚糖预处理后,用直接染料染色后织物的K/S值得到提高,其预处理优化工艺为:壳聚糖用量3.0%(owf)、浸渍温度60℃、浸渍时间30 min、焙烘温度100℃、焙烘时间3 min;氯化镧稀土的处理对直接染料的结构有一定的选择性,预处理工艺为:氯化镧用量0.5%(owf)、浸渍温度60℃、浸渍时间30 min;采用壳聚糖和氯化镧稀土共同处理,以先用3.0%(owf)的壳聚糖预处理,然后在染色中途加入1.0%(owf)的氯化镧稀土(替代食盐),这一工艺较好。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对棉针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壳聚糖预处理后再染色、壳聚糖与染料同浴以及染色后再壳聚糖处理3种工艺方法对纯棉针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壳聚糖分子量、脱乙酰度、浓度等因素对经壳聚糖预处理后再用活性染料染色的棉针织物的染色性能的影响。在此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壳聚糖预处理后再染色的最佳工艺.并按照最佳工艺条件分析了壳聚糖对不同活性染料染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壳聚糖预处理织物再染色,可以提高织物的色深值.但摩擦牢度和耐洗牢度略有下降;将壳聚糖与染料同浴使用,会使织物的色深值、摩擦牢度和耐洗牢度均下降:染色后再用壳聚糖处理的织物色深值有所下降.但摩擦牢度和耐洗牢度可提高0.5~1级:分子量小、脱乙酰度高的壳聚糖对织物染色的增深效果明显、且织物的K/S值随着壳聚糖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先逐渐增加后减小:织物先壳聚糖预处理再染色的最佳工艺为壳聚糖浓度0.2%.盐浓度20g/L,轧余率100%。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以K/S值为评价指标,研究制备槐米提取液过程中的料液比和染色过程中pH值、时间、温度等参数对棉和棉莫针织物槐米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制备槐米提取液的优化料液比为1∶80,采用明矾作为预媒染剂进行染色时,纯棉和棉莫针织物的优化染色工艺为:pH值7.0,温度50℃,时间10 min。研究发现,槐米上染纯棉和棉莫针织物的速率很快,染色后织物颜色鲜艳均匀、上染效果好,且染色后棉莫针织物的DE*和K/S值均比纯棉针织物更高,色牢度更好。  相似文献   

13.
《印染》2020,(9)
以最为常见的黄色高可视警示服为例,采用分散荧光黄10G和涂料荧光黄对涤棉混纺针织物进行二浴法染色,讨论了分散染料质量分数、涂料质量浓度、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及染浴pH值对染色织物K/S值及荧光性能的影响。优化的染色工艺为:采用分散荧光黄10G和涂料荧光黄对涤棉混纺织物染色,分散荧光黄染料质量分数3%(omf),染色温度125℃,染色时间25 min,染浴pH值4;荧光涂料黄质量浓度5 g/L,染色温度65℃,染色时间30 min。染色后涤棉混纺织物的亮度系数β和色度x-y值均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色牢度达到4级。  相似文献   

14.
茶叶染料对柞蚕/锦纶复合丝织物的染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天然茶叶染料对柞蚕/锦纶针织物的染色性能,对染色样品的K/S值,L*、a、b等色度指标及染色牢度进行测试,确定了直接染色和媒染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直接染色最佳工艺为:温度90℃,时间50 min,pH5,染料质量浓度为提取原液质量浓度的80%(g/L),直接染色可获得较好的染色深度和牢度,皂洗和摩擦牢度均达到3级或3级以上;经媒染后,织物的K/S值提高显著,染色牢度略有提高,媒染剂种类对染色织物色相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印染》2018,(17)
采用雅格素NF系列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对阳离子改性后的菠萝纤维/棉混纺针织物进行染色,探讨了染色工艺中元明粉用量对改性和未改性织物上染率和K/S值的影响,以及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对改性织物上染率和K/S值的影响。得到雅格素NF系列活性染料最佳染色工艺:染料2%(omf),浴比1∶40,染色温度75℃,时间85 min。结果表明,阳离子改性后的菠萝纤维/棉混纺针织物采用雅格素NF系列活性染料可以实现无盐、无碱清洁化染色。  相似文献   

16.
《印染》2015,(23)
采用诺威克隆红FN-2BL活性染料对莲纤维/棉混纺针织物进行染色,探讨了染色温度、元明粉质量浓度和纯碱质量浓度对织物的K/S值和上染率的影响,优化的染色工艺为:纯碱质量浓度15 g/L,元明粉质量浓度35 g/L,染色温度60℃。结果表明,染色莲纤维/棉混纺针织物具有良好的上染率和色牢度。  相似文献   

17.
顾东雅 《针织工业》2014,(10):48-51
采用汽巴克隆FN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对菠萝纤维与棉混纺针织物进行染色,测试并分析了染色温度、元明粉用量和纯碱用量等因素对染色织物K/S值和上染率的影响,同时测试了菠萝纤维与棉混纺针织物的染色牢度。结果表明,菠萝纤维与棉混纺针织物FN型双活性基活性染料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元明粉用量为40 g/L、纯碱用量为12 g/L、染色温度60℃、染色时间50 min、固色温度80℃、固色时间为30 min;染色后菠萝纤维与棉混纺针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水洗色牢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咖啡渣提取色素对真丝织物的染色性能,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pH、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咖啡渣色素质量浓度对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分析了媒染剂种类和媒染方式对染色真丝织物K/S值和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咖啡渣色素染色真丝织物的优化工艺为:pH 3.5~4.0,温度95℃,时间50 min;在一定范围内,咖啡渣色素质量浓度越大,K/S值越高;媒染对真丝织物染色后的颜色特征值和色牢度有一定影响,其中,硫酸亚铁后媒染织物的色光变化较大,对耐皂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和耐光色牢度均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预处理对亚麻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亮  李淳 《印染》2006,32(17):1-3
以壳聚糖溶液对亚麻织物进行预处理,再以活性染料、直接染料染色。探讨了壳聚糖处理工艺中壳聚糖浓度、浸渍温度、浸渍时间和焙烘温度等对亚麻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较佳工艺条件:壳聚糖浓度0.3%、浸渍温度60℃、浸渍时间45min、焙烘温度100℃、焙烘时间2min。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预处理亚麻织物可提高织物的染色性能,预处理后亚麻织物可采用低盐或无盐染色工艺,对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20.
超声波对毛用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展义臻  王晓芳  赵雪  王炜 《印染》2008,34(11):8-11
采用毛用活性染料分别在常规条件和超声波条件下染羊毛织物,分析染色温度、染色时间、K/S值和色牢度等,得到毛用活性染料超声波染色羊毛的较佳条件:染色温度60~70℃、染色时间40~80 min、超声波频率35~45 kHz.试验证明,超声波羊毛染色可提高织物的耐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且有利于羊毛纤维膨化、打开鳞片层,以及染料的充分溶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