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的一项基础工作,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在对建设用地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煤炭城市的特殊情况,选择典型城市构建了地质地貌条件、水文条件、环境生态条件及建设现状条件的煤炭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煤炭城市的建设用地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全建英 《山西建筑》2013,(34):94-95
以长治市为例,从评价指标、评价单元划分、评价因子定权等角度对该市的建设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对今后城市建设用地的合理利用和整个城市的地质环境方面的规划和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学合理地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是城市建设用地集约性评价的重要前提.从综述现有相关研究成果入手,对城市建设用地集约性的内涵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剖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两个视角的城市建设用地集约性评价指标体系,即在规划编制层面重点引入城市总体用地、城市专项用地、城市配套用地层面的14项代表性指标;在规划管理层面重点引入居住类用地管理、产业类用地管理、公益性用地管理层面的12项代表性指标.最后提出了实现促进建设用地集约性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城市规划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调研、资料收集基础上,对场地工程地质进行综合分析。对地质环境影响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和预测;对工程地质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进行评价,得出科学的开发建设模式。并以海口市江东组团规划为例,从工程地质条件对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场地用地综合评价结果,提出合理的规划建设方案和开发模式,对于城市建设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5.
程磊  朱查松  罗震东 《规划师》2009,25(4):63-66,94
在<城乡规划法>推行规划全覆盖和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备受关注,对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规划研究得以开展.针对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中存在的非建设用地数量不断减少.功能异化、管理失控等问题,寻求用地保护与发展需求的结合,遵从生态优先理念,采用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平衡城市非建设用地的保护与发展方是解决问题之策.  相似文献   

6.
城市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评价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作。本文通过指标选取和 GIS 叠加分析,探讨了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结果表明,可以有效地分析出城市建设用地的适宜性水平。  相似文献   

7.
王文韬  郭明伟 《矿产勘查》2022,13(1):130-138
本文对黄河冲积平原区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研究,利用地质环境等要素,通过单元多因子分级加权指数和法对平原区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进行评价.以商丘市为例,通过对商丘市地貌、第四纪地质特征(地层、成因、岩性等)进行综合工程地质调查,以地貌成因类型、岩土层性质与结构组合类型、是否存在密实砂土层作为桩基持力层为依据,将商丘市规划区...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4):685-688
结合镇江城市规划区的地质环境特点,选取地形地貌、水文条件、工程地质、地质灾害、活动断裂与地震效应等五个方面10个因子作为重要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采用线性加权函数评价模型,对镇江城市规划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适宜性好和较好的面积占48%、适宜性一般、较差和差的分别占15.8%、8.2%和18%。为镇江城市规划用地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建筑》2001,(6)
日前 ,国土资源部、建设部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 ,要求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必须事先进行地质评估。《意见》要求各地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必备的组成部分。目前尚不够完备的 ,要限期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进行补充。对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城市 ,要结合地质灾害调查和评价工作 ,对城市规划的有关内容进行一次检查。对城市规划区内地质情况尚不清晰的 ,必须加强和补充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建设时 ,必须充分考虑建设用地条件 ;凡没有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或者未考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前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研究的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与城市增长管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总结中国多个城市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实践进展的同时,从概念、目标、内容、方法以及实施等角度归纳当前关于非城市建设用地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而对当前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与研究的总体进展进行分析、评价,并深入思考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方向与内容.  相似文献   

11.
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an evaluation of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and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Vajnory with relation to landuse...  相似文献   

12.
许莉俊  徐里格 《规划师》2006,22(11):61-64
为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资源的收益、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经营性土地的储备必须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在信息储备阶段编制以城市规划为导向的经营性土地近期储备规划有其必要性.《广州市经营性土地储备规划》尤其是近期土地储备规划,有效地引导了政府储备土地的空间布局,完善了规划管理,有助于规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土地批租:控制与引导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田莉 《城市规划》1999,23(8):21-23,31
几年来,由于我国土地市场的发育尚不够完善及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等原因,使得土地批租出现了总量失控、用地结构失调、批租时机把握不当、缺乏空间分布上的引导等诸多问题,引起了政府土地收益的大量流失、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下降、土地市场不健全、城市空间形象受到损害等一系列弊病。针对此,本文提出了严格控制土地批租总量、加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强对土地批租时机和空间分布的引导、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土地批租的立法工作等控制与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充分收集深圳市宝安区城市空间现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地下空间资源评估的指标体系和层次结构模型,以及各地质环境因子的特点及分布情况,并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土体条件等3大方面对该区进行地下空间资源评估,全面、科学地反映城市地质环境对该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航泊  宋亚娅  张培栋 《矿产勘查》2018,9(9):1805-1811
鉴于地质环境质量在城市建设管理与规划中的重要性,文章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3个方面,确定了田市镇及周边地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模糊加权模式评价模型,对田市镇及周边地区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与分区,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为探索合适的评价方法及推进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地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地质灾害与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是城市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加强城市地质灾害与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研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实际意义。本文在对济南市区地质灾害与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济南市区地质灾害与环境岩土工程问题风险评价优势指标和层次结构模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优势指标的权值和重要性排序,最后将研究区划分为若干单元,建立模型,计算出各单元的风险度大小,根据各单元的风险度基准值大小,对济南市区的地质灾害与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进行了分区,这对济南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容积率的确定要考虑城市的合理规模、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布局、土地的适用性以及土地市场等问题。作者在中西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容积率的概念在中国不完全适用,应对其进行反思和修正。中国应以人口密度作为土地使用密度控制的主指标,以容积率作为辅助指标。应提倡建设综合功能区。  相似文献   

18.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与资源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从地形地貌、水文、构造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活动断裂和地震效应等角度,建立了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估指标体系,运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有针对性地分析评价综合地质条件对地下空间资源分布及其开发利用适宜性的影响,并结合已开发利用的地下空间资源现状,估算中心城区可开发利用的地下空间资源量,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天津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和资源量评价结果。该成果成功指导了最新的《天津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并纳入了相关章节。  相似文献   

19.
厦门城市形态与结构布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维钧 《城市规划》1993,17(3):32-36
厦门是我国的经济特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城市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城市总体规划也经历了多次的规划调整.本文从城市形态、城镇体系、城市用地、城市结构、城市组团、城市中心等方面介绍了厦门城市总体规划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