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纪念品中的地域文化因素设计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乔今 《包装工程》2015,36(10):113-116
目的研究旅游纪念品中的地域文化因素,并根据地域文化因素进行纪念品设计。方法对旅游纪念品和地域文化相关文献书籍进行阅读和整理,结合当前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分析旅游纪念品中的地域文化因素设计。结论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源远流长、极具特色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而旅游纪念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所表现的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旅游纪念品中地域文化元素的融入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朱昕 《中国包装》2013,(4):26-28
旅游纪念品作为特定区域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的载体,是传播当地文化和体现价值的最直接的媒介。本文以当前旅游纪念品和地域文化之间的内部联系,以游客亲自体验并参与当地经济和风土人情为突破点,提出旅游纪念品设计和市场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邢亚龙 《包装工程》2022,43(4):392-400
目的 以文化符号的象征性含义为切入点,探索澳门旅游纪念品设计的有效方法,促进澳门文化传播和旅游纪念品产业发展。方法 首先,对澳门旅游产业发展进行必要介绍,并梳理分析国内外学者对旅游纪念品属性与开发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出从文化符号角度进行澳门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对符号概念的阐述,定义文化符号的主题类别,继而在文化符号借用象征方式和隐喻象征方式中构建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架构;最后,调查和分类澳门文化符号的内容,给出澳门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方法,同时通过设计实例加以说明。结论 文化符号的借用与隐喻设计方法能有效帮助设计师从象征角度完成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关键是找到文化符号与旅游纪念品之间的象征性联系。这对设计理论研究和旅游纪念品设计创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旅游文化纪念品意象传达与符码转换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段晓赛  赵锋  张倩  付怡 《包装工程》2016,37(22):153-157
目的进行意象传达与符码转换在旅游文化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通过研究文化的组成方式、旅游文化纪念品的意象信息传达方式以及目前旅游文化纪念品在设计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意象符码转换方法,提出将文化意涵搭载于纪念品中的"8 TRANS"旅游文化纪念品设计方法。以台湾兰屿乡为例,使用"8 TRANS"方法指导其旅游文化纪念品设计。结论依据基于意象传达与符码转换理论设计的旅游文化纪念品,较好地体现了地域文化特色,为旅游文化纪念品的设计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焱 《包装工程》2021,42(4):231-235
目的 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经济模式下的必然产物,是实现区域旅游行业跨越式发展的催化剂和动力.借助新实用主义的美学理念,加强旅游纪念品的艺术感与实用性的融合发展,对当下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提升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具体可通过以下途径展开策略性思考.第一,前期树立文化品牌,再进行合理地设计与开发;第二,找准产品定位,锁定旅游纪念品的不同消费群体;第三,创设艺术情境,拉动旅游纪念品的欣赏与消费;第四,注重旅游纪念品的全方位包装,努力打造独一无二的旅游纪念品.结论 基于新实用主义美学理念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必须不断吸收人类艺术史的实践成果,创造人类文化新的审美趣味,从而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支撑.  相似文献   

6.
蒋鹏  付业君  李树 《包装工程》2021,42(12):272-275
目的 探索以文化为导向的旅游纪念品设计思路与实践策略.方法 从旅游文化中的旅游纪念品的概念着手,分析当前时代背景下旅游纪念品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方向,并从产品特色、创新和附加价值等方面就旅游纪念品的现实短板进行分析,总结出几方面不足,并借此提出以文化为导向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策略,分别对当前旅游纪念品的地域化特征的凸显、创新意识的提升等展开探讨,分析旅游纪念品甚至更高层面的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策略.结论 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和创新一直是旅游领域的重要环节,也是薄弱环节,而以文化为导向的创新设计能够为旅游纪念品设计提供更多的形与质,同时丰富旅游纪念品的内涵,让其成为文化传播、艺术欣赏的综合体,从而在不断的创新开发中展示出极强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地域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地域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始终是在文化的约束与滋养下运动和发展的,文化内涵最终是通过设计作品所塑造形态得以表达。形态塑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对纪念品中文化内涵的理解。本文从基于地域特色文化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理念的意义入手,继而探讨了在设计理念中体现地域文化意蕴的基本思路,最后创新性的构思了将地域文化内涵融入现代旅游纪念品的具体表现形式,为旅游纪念品的创新设计提供了全新的独特思路。  相似文献   

8.
陈亮  唐珊 《包装工程》2016,37(10):122-125
目的对基于徐州汉文化元素的旅游纪念品进行创新设计。方法对汉文化元素的旅游纪念品市场展开调研,特别调查和分析了汉画像石的石刻内容,依据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原则,运用形态分析法理清设计思路。结果设计了折扇和印章两种基于汉画像石元素的旅游纪念品。结论地方特色文化是旅游纪念品设计的源泉,通过形态分析法的运用,能够对基于地方特色文化的旅游纪念品进行创新设计,在具备实用性的同时,兼具艺术性和纪念性,对其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产品属性的鞍山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邓碧波  李少宏  康娜 《包装工程》2012,33(22):114-117
以旅游纪念品是一种体现地域文化差异性的商品和一个表达意义的符号体系为启示,阐述了旅游纪念品设计应体现出旅游地的地域文化特征、旅游纪念品的情感价值和其作为商品的一个分支和门类的本质属性的设计价值观,提出了基于这一价值观的旅游纪念品设计思路。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鞍山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实践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0.
文化景区旅游纪念品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汤耀华 《包装工程》2017,38(24):248-251
目的研究文化景区中历史文化遗址中的元素,为旅游纪念品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整理有关旅游纪念品和历史文化遗址的文献,结合当前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分析旅游纪念品中历史文化遗址中的设计因素。结论从文化景区的建筑整体特征、建筑局部特征、传统器物造型、装饰纹样等4个方面入手设计旅游纪念品,使文化景区的纪念品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并提升品质。  相似文献   

11.
李红超  王昕宇  李维钰 《包装工程》2021,42(12):263-271
目的 研究北京地区旅游纪念品的符号开发与设计策略.方法 通过对北京地区的旅游纪念品现状进行调研,同时引入符号学的观点,提炼北京地区的特色旅游文化符号,并对北京地区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结果 北京地区旅游纪念品设计应把握市场性、文化性、系统性、创新性、艺术性、实用性和绿色设计的策略,通过创新不断提高北京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水准,为游客带来更佳消费体验的同时,不断推动北京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结论 北京旅游纪念品设计应通过对城市文化符号的提炼,将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时代文化充分展现出来.在设计研发时应制定合理有效的设计策略,建立完善、具有系统性的旅游纪念品设计体系.  相似文献   

12.
刘杰  许雅柯 《包装工程》2018,39(18):266-269
目的探究当前旅游文化纪念品包装设计方向及实践。方法通过对现今中国旅游业、旅游文化纪念品市场的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旅游文化纪念品包装设计中存在的品质参差不齐、形式过于单一、缺乏文化内涵和宣传价值等诸多问题,并基于这些问题开始了一系列的突破性尝试,先结合传承文化、彰显个性、提倡环保、与时俱进等方面探究旅游文化纪念品包装设计的发展方向,再由不同地域的旅游纪念品市场上的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包装对相关设计思路进行论证,探索更多旅游文化纪念品价值提升的可能性。结论对旅游文化纪念品进行典型性、特异性、时代性包装设计,同时强调地域性、文化性,能够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大提高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旅游知名度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彭卫丽  侍锦 《包装工程》2018,39(12):220-223
目的探究地域节庆文化视角下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现状及其发展方向。俗节庆纪念品是城市民俗风情的浓缩,是历史和文化记忆的沉淀,是传递城市形象、文明、文化的重要媒介。在旅游业盛行的今天,纪念品作为满足旅游者愉悦和情感需要的一种物质载体,越来越显现出不可低估的价值和作用。方法从旅游业的兴起谈起,结合旅游纪念品的市场现状,分析如何将地域文化有效融入到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中。其次,以青岛为例,深入探析当地的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提出其设计方向,结合具体案例,期望能开发出针对不同民俗节庆的文化纪念品,以此推动了青岛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结论正确认识旅游纪念品设计的缺陷与不足,对未来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开发路径进行总结,指出旅游纪念品应更好地展示地域文化与特有的节庆民俗,解决地域文化资源与文化产品无法有效转化和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陈倩 《包装工程》2019,40(14):279-283
目的 探究巴渝民间美术符号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丰富巴渝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内涵和造型语言,设计体现当代重庆精神气质的旅游纪念品。方法 通过对巴渝民间美术符号的解读,分析其独有的特征及其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价值;结合当前巴渝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现状,综合具体的案例设计,提出解构巴渝民间美术符号的意象造型特征,并转化为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结论 应用巴渝民间美术符号独有特征体系进行现代设计转换,有利于打造具有重庆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展现重庆的旅游文化形象,扩大重庆文化的影响力,进而提升重庆在国内和国际的知名度。同时,两者融合能丰富当代设计的文化内涵,拓展现代的设计思维,对设计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文化特色的武当山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祝燕琴  李峰  李奇 《包装工程》2015,36(22):136-140
目的设计具有武当山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方法通过研究武当山的主要文化特色,对其中最具特色的文化要素进行设计提炼,再结合旅游纪念品的特性和人们的需求特点,进行设计构思和论证,最终设计出一套具有武当山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结论在调查研究武当山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现代人的需求,研究如何设计具有武当山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不仅满足游客对武当山纪念品的需求,而且有利于传播武当山的文化,保留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出发,阐述了国内旅游纪念品的现状,对比分析了国外旅游纪念品的种类形式和设计思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入手,为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提出了深度梳理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资源的嫁接、产品类型的更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以海洋文化为核心的北部湾旅游纪念品设计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杨熊炎  叶德辉 《包装工程》2016,37(10):155-158
目的研究北部湾海洋文化在旅游纪念品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和整理北部湾地区现有的特色海洋文化,挖掘北部湾地区特色的海洋文化元素,研究其设计趋势,运用绿色设计法、趣味设计法、文化植入法等对海洋文化旅游纪念品进行创新设计。结论以地域海洋文化为核心的北部湾旅游纪念品设计能够凸显地域特色,更好地服务于旅游业。  相似文献   

18.
基于QFD与TRIZ的陕西唐文化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杨静 《包装工程》2017,38(14):203-207
目的针对当前陕西唐文化旅游纪念品在创新设计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集QFD和TRIZ于一体的唐文化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理论模型。方法通过使用QFD质量屋分析游客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唐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制造技术要求,然后应用TRIZ创新理论的相关通用工程参数,描述游客需求和旅游纪念品技术要求之间的技术冲突。结论通过矛盾矩阵和发明原理对旅游纪念品的安全性、趣味性、实用性和便携性问题,提出冲突解决方案,并将发明原理演绎与具体化,进而完成旅游纪念品的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19.
注入山西符号的旅游纪念品设计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张琳  尹欢 《包装工程》2015,36(8):76-78
目的设计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方法通过研究山西地方民俗文化,提取具有代表性的"山西符号"进行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尝试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将民俗文化与现代技术、时尚元素相融合,赋予产品特定的山西韵味。结论地方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烙印和独特性,是进行旅游纪念品设计的重要资源。通过对地方文化的挖掘、提取和延伸,可以设计出更多独具生命力与文化内涵的现代旅游纪念品,为地方旅游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祝燕琴  李卫峰  王娴 《包装工程》2017,38(24):252-256
目的设计具有彝族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方法分析彝族服饰、刺绣、漆器、乐器的特色元素,结合旅游纪念品纪念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在产品中整合,设计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结论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现代人的需求,从彝族民族文化中的服饰、刺绣、漆器、乐器中提取特色文化元素,设计出具有彝族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满足市场对彝族旅游纪念品需求的同时有助于传播彝族的特色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