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车用乙醇汽油样品作为试样,根据GB/T 5487-2015和GB/T 503-2016方法要求测试其研究法辛烷值RON和马达法辛烷值MON。考察RON与MON关系,进而给出研究法辛烷值与汽油敏感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多项式拟合,使得马达法辛烷值的预测水平较高,同时预测马达法辛烷值在标准燃料配制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详细阐述。马达法辛烷值的预测结果表明:针对某一汽油样品时,马达法辛烷值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为0.5个单位。  相似文献   

2.
采用国产高分辨毛细管气相色谱对汽油组成进行分离。按照各组分或者相关的组分组对汽油辛烷值的贡献, 将选定色谱条件下的汽油组分简化分为三组,对每组的总峰面积及与之相适应的三个相关系数进行回归及加合,以求得汽油的测定辛烷值。在不同标号的汽油测定实验中,测定辛烷值的绝对误差小于等于0. 5个辛烷值单位,分析准确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3.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汽油的各族组分,从试样的59组分中选取(10)关键组分,建立了关键组分与辛烷值之间的多元一次线性回归方程,并对方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程可以使用计算汽油的辛烷值。  相似文献   

4.
苏清泉  张金生  郭奇 《当代化工》2007,36(6):652-655
对来自抚顺石油二厂的汽油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分析,使用偏最小二乘算法建立近红外谱图与辛烷值的关联模型.检测表明,用近红外光谱检测石油二厂汽油样品辛烷值的误差在标准方法规定的再现性要求之内,证明了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石油二厂汽油辛烷值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张英  倪喜明  孟文斌 《当代化工》2014,(5):745-747,751
针对FCC汽油降烯烃后辛烷值低影响企业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的问题,室内评价了不同FCC汽油馏分对WK-602型辛烷值改进剂的感受性及与其它调和组分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WK-602可有效提高汽油辛烷值,基础汽油的辛烷值愈低作用效果愈明显,添加量每增加0.5%,RON值可提高0.7~1个单位,与其它高辛烷值组分/添加剂的互溶性好,无消极作用;工业放大应用显示WK-602与高辛烷值组分/添加剂混合分散均匀,调和生产的97#车用汽油指标满足质量标准要求。应用WK-602辛烷值改进剂调和生产93#、97#汽油产品的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6.
蒋舰  郭宝华  陈君丽 《广州化工》2013,(16):105-107
我国汽油已进入高标化、清洁化时代。汽油抗爆剂是一种重要的汽油添加剂,它对于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具有特殊作用。无灰汽油抗爆剂是一类新型的汽油辛烷值促进剂,对辛烷值的提升幅度大,且能够同时实现汽油的清洁化。本文利用独山子石化公司生产的97#汽油对四种无灰抗爆剂进行效果评价,通过气质联用分析手段对四种无灰抗爆剂的组分进行分析,并结合机理研究对试验结果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抗爆剂A效果最佳,加入0.5%抗爆剂A的97#汽油研究法辛烷值RON增加了1.6个单位,抗爆指数达为90.3,抗爆指数增加了1.75个单位。此外还进行了成本核算,无灰抗爆剂虽价格低廉,但加入量较大,与传统汽油抗爆剂成本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7.
通过中-近红外双光路光谱仪快速扫描汽油特征吸收峰获取与汽油辛烷值相关的光谱信息。本文研究通过采用Grabner全自动智能中-近红外采集一定数量的汽油油样中近红外双光路扫描光谱图,结合按ASTM D 2699标准条件下测试油样研究法辛烷值,仪器采用K矩阵相关模型,MLR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偏最小二乘法PLS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未知样品的测定光谱图,通过分析模型中确立的函数关系快速﹑准确的测定未知汽油样的辛烷值。  相似文献   

8.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检测技术建立一种汽油研究法辛烷值的快速定量分析方法。收集来自不同地区共100个汽油样品,应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近红外光谱原始数据信息与研究法辛烷值之间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对原始光谱进行归一化处理后,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数学模型,其校正集与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0和0.9322,校正集均方根误差与预测集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6700和0.6577,表明模型准确可靠,可应用于汽油辛烷值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
董淑范 《河北化工》2007,30(12):77-78
介绍了傅立叶红外光谱测定汽油中苯含量的方法.以标准分析方法为参照,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定汽油的红外光谱,采用一阶微分和偏最小二乘法对汽油中的苯含量建立校正模型.该模型测定未知样品汽油苯含量的结果与标准分析方法的偏差符合标准方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杨红  王相福 《当代化工》2003,32(2):121-123
MTBE作为调合生产高标号无铅汽油的重要的高辛烷值组分油,准确测试其辛烷值在汽油调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初步探讨了MTBE研究法辛烷值的测试方法,尝试了用甲苯标准燃料做参比燃料直接测定其净辛烷值,同时也测定了MTBE的混配辛烷值,通过MTBE辛烷值的测试,了解了MTBE的调和效应,确认了在石油二厂无铅汽油调和生产中对催化汽油的MTBE的真实辛烷值约为108/RON,指导了车用无铅汽油的调和生产。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催化裂化汽油馏分单体烃辛烷值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了理想的汽油高辛烷值组分,并系统考察了反应深度对大庆蜡油催化裂化反应所得汽油辛烷值和高辛烷值组分含量影响的差异,同时研究了汽油烯烃催化转化生成高辛烷值组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重油催化裂化反应深度下,汽油的烃组成和辛烷值的差异较大,不同烃族对辛烷值的贡献不同。适宜反应条件下,富含C_5~C_7烯烃的汽油和大分子烯烃均可转化为高辛烷值组分。  相似文献   

12.
刘初春 《当代化工》2015,(2):321-324
介绍了评价汽油品质的综合指标,对汽油池组分构成与汽油辛烷值标号、密度、发热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评述了汽车发动机特性对汽油品质的要求及对汽油燃效的影响,研究了不同辛烷值标号、不同调和组分汽油的使用经济性,提出了正确选择辛烷值标号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C9馏分组成及其提高附加值的利用途径,工业探讨了C9馏分作为汽油组分的可行性。C9馏分含有不饱和芳烃54.2%、饱和芳烃22.49%,将其与石脑油、催化汽油混合加氢后得到了一种高辛烷值汽油,掺入3.03%的C9馏分后汽油辛烷值可以提高1.8个单位,指出了C9馏分加氢是C9资源利用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汽油是当前交通行业及运输行业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其在交通及运输行业的未来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但是,从近几年我国交通行业及运输行业的发展状况来看,这些行业在实现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而这些污染与汽油中的辛烷值有着直接关联。辛烷值是一个评估汽油质量的重要标准,其能通过测定汽油中的辛烷值来衡量汽油整体的抗爆水平,以此保障汽油能源的安全性能。为改善汽油能源带来的污染问题及安全问题,本文将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有效方法作为研究话题,现将详细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辛烷值是表示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抗爆性的一个约定数值,判定辛烷值的目的是判断汽油抗爆性能的优劣。本文研究了汽油辛烷值机的原理与构造及影响辛烷值测定准确性的因素,通过调整试验机参数、提高分析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等有效措施,提高辛烷值测定的准确性,降低汽油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尚武 《广州化工》2005,33(4):44-46
汽油辛烷值发动机引法法测定法是目前唯一可靠的辛烷值测定法。本文对马达法和研究法合二为一的汽油辛烷值机的安装、调试、样品测定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探讨和改进,提高发动机引擎法测定汽油辛烷值的可靠性、准确性和精密性,为炼油工业提供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7.
周华兰  魏跃  刘博洋  王鸣 《工业催化》2017,25(11):48-51
通过SH/T 0558色谱模拟蒸馏技术和成分检测分析混合废塑料裂解得到的液相产物。详细介绍了SH/T 0558色谱模拟蒸馏技术快速测定裂解油馏程的方法,采用nC_9、nC_(10)混合物作为裂解油模拟蒸馏的内标物,使用常规峰面积归一分析方法,经过处理产生色谱模拟蒸馏的测定报告。该方法样品用量少,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结果精确,最大相对标准偏差为0.75%,能够较好的模拟裂解油馏程。混合废塑料热裂解和催化裂解得到的液相产物中汽油和柴油的含量较高,油品质量较好。对混合废塑料热裂解和催化裂解所获得的两种油样进行饱和烃、芳烃和烯烃成分检测,有催化剂参与后烯烃+芳烃的总量为85.2%,其汽油辛烷值很高,可作为高标号优质汽油组分。  相似文献   

18.
熔盐法热解液化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熔融氯化锌作为热载体,对聚丙烯(PP)的热解液化进行研究。考察了热载体用量、热解温度对各组分收率的影响,以及热解温度对反应时间的影响,确定了热载体用量与聚丙烯的质量比为4:1,最佳热解温度范围为420—440℃。分馏液相产物得到汽油、柴油和重油组分,采用红外光谱对液相产物进行表征,并对汽油组分进行色-质分析和辛烷值计算,辛烷值可达86.32。结果表明,熔盐法热解聚丙烯具有速度快、汽油组分收率高、辛烷值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基于拉曼技术的汽油辛烷值测定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书波  林锦国  程明霄  王瑾 《化工学报》2011,62(8):2188-2194
汽油辛烷值的实时检测对生产高品质的汽油及控制调和装置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辛烷值检测方法的不足,设计了基于拉曼分析技术的汽油调和过程中辛烷值的测定系统。系统由拉曼光谱检测、汽油拉曼光谱数据的预处理、汽油辛烷值预测模型组成。实践证明,该辛烷值测定系统能够准确检测调和过程中汽油辛烷值,并实时显示调和过程中汽油拉曼谱图。  相似文献   

20.
从世界范围来说,在四十年代,叠合曾经是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的主要工艺。从五十年代开始,由于叠合汽油的感铅性差和其它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工艺方法的兴起,在生产汽油的领域里,叠合的地位逐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