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欣  徐国财  曹震  甘颖 《广东化工》2012,39(5):26+25-26,25
以SBS为改性剂,无水三氯化铝为引发剂改性煤基沥青为路用沥青。经测定,改性后沥青的软化点增加,针入度减小。SEM表明,改性沥青比原料沥青结构均匀。IR表明,沥青与SBS发生了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液再掺杂法制备了DBSA二次掺杂态煤基聚苯胺(CBP-R-DBSA),得出较佳的二次掺杂条件:时间24 h,温度30℃,酸浓度1.2 mol/L,所得产物电导率为6.08×10-2 S/cm.分析探讨了煤基聚苯胺的掺杂-脱掺杂过程及不同态煤基聚苯胺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原位聚合引入的外加酸与煤大分子酸对聚苯胺具有协同掺杂效应,煤基聚苯胺的掺杂-脱掺杂不完全可逆,煤表面酸性基团的掺杂作用相应减少了聚苯胺链上的掺杂活性点,这限定了DBSA对U-CBP的有效二次掺杂,其掺杂效果逊于乳液聚合原位掺杂.  相似文献   

3.
惠友权  向柠  李鹤 《广东化工》2010,37(7):46-48
采用压力反应釜探讨了一种新型煤基沥青的炭化性能。结果发现,在试验的所有炭化条件下该原料均能够形成各向异性焦,说明融并性能良好。在炭化温度450~470℃,生焦各向异性组织的方向性随着温度的提高而改善,但生焦的形貌有所变差;在过高的炭化温度500℃下,生焦的显微结构和形貌均变差;在炭化压力0.3~0.7MPa,随着压力下降各向异性组织的方向性有所改善而单位变细,生焦的形貌改变不明显。选取适中的炭化温度450℃,更高的炭化压力1.3MPa,通过控制炭化体系的温度差和炭化后期适当减压增强气体逸出的剪切作用,制备出了显微组织和形貌得到明显改善的生焦。可见,适中的反应速率、较低的体系黏度和有效的气体逸出对于中间相的定向排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煤基沥青是煤焦油加工的产品之一,因为其在我国的每年产量比较多,因此对其加工和利用对于煤焦油加工显得非常重要及迫切。简单介绍了煤基沥青的组成及分类,由于其种类繁多,所以其应用领域相对也会多。着重介绍了煤沥青改性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煤基沥青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今后的煤沥青主要会向着环保发展,廉价的改性剂也是未来发展和研究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5.
可纺沥青是生产高性能材料碳纤维的原材料,目前在国内已有间歇法生产,但以煤为原料通过萃取的方法连续生产可纺沥青尚未见报道。该文综述了可纺沥青生产现状及溶剂萃取法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6.
采用甲苯溶解-正庚烷沉淀的方法从陕北中低温煤焦油中分离出沥青质,通过元素分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红外光谱分析、1H-NMR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分子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该沥青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652,平均分子式为C39.12H31.3N1.26O7.34S0.51,其主要结构是多环稠合芳香烃并富含杂原子,且芳环上存在链长不一的烷基取代基,平均链长约为4个碳原子,甲基侧链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7.
煤粉在四氢呋喃作用下煤中游离的直链烃、稠环芳烃及环烷烃首先溶解出来,再把与煤的碳组织结合得不牢固的更大稠环芳烃与碳组织之间的键打断,经过脱溶得到毛沥青。中间产品毛沥青通过加氢反应使毛沥青中的大稠环芳烃部分开环,适当形成侧链,以便大分子之间相互牵连形成纤维状,获得沥青纤维。  相似文献   

8.
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的科研事业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在众多领域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中,相对以往都有着长足的进步,在很多方面,我国的科研技术水平已经逐渐的赶上了国外先进水平,甚至已经提前走在了世界前列。针对时下的科研研究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对煤基活性炭化学性能的研究是一个较为热点的话题,科研人员在针对煤基活性炭的物理结构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其孔结构将会对其电化学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煤沥青中间相的三种形成机理及其缺陷,阐述了煤沥青转化过程的化学反应和中间相的形成条件,探讨了煤沥青组分中QI、B树脂,反应温度和热聚合时间,反应压力,反应气氛,改性添加剂对中间相形成和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KOH-HNO_3联合法对自制煤基电极进行改性处理,主要研究了KOH添加量对煤基电极材料结构和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N_2吸附法对煤基电极的形貌特征、表面官能团及孔径分布进行分析表征.研究表明:随着KOH添加量的增加,煤基电极材料的碘吸附值逐渐增大,而抗压强度与收率则逐渐减小,比表面积、总孔容和微孔孔容逐渐增大.当KOH添加量为15%(质量分数)时,碘吸附值达810.8mg/g,抗压强度为4.47 MPa,活化收率为59.5%,比表面积为377 m~2/g,总孔容为0.187cm~3/g,微孔孔容为0.160cm~3/g,微孔率达到85.56%.微孔和中孔数量及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增加,导致形成发达的蜂窝状孔结构,有利于电解液进入形成双电层结构.电化学测试表明,KOH添加量越大,煤基电极的扩散阻抗越小,比电容越大.以煤基电极为阴阳极,活性炭为粒子电极,采用三维电极体系处理氰化废水,当电压为4V、时间为5h时,处理后的废水中离子的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高熔体流动速率薄壁注塑专用聚丙烯1040TE的结构与性能,并与市场同类产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个批次的1040TE各项性能接近,产品质量稳定性好,满足市场应用需求。1040TE含有少量的乙烯,具有较好的抗热氧老化添加剂配方。与市场同类产品相比,1040TE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3.5~3.9 ℃,冲击强度高20%以上,雾度和熔融温度较低,抗热氧老化性能较好,熔体流动速率适宜,这些性能对于薄壁注塑加工与制品性能都是有利的。其他性能与市场同类产品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保压压力、冷却时间、注塑速率、注塑压力等注塑工艺条件对煤基均聚聚丙烯S1003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塑S1003的保压压力为9 MPa、注射压力为7 MPa、注射速度为120 mm/s,其他工艺条件按GB/T 2546.2—2003进行时,S1003的性能最佳。通过极差分析对注塑工艺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为:注射压力对S1003的拉伸屈服应力影响最大,保压压力对S1003的拉伸断裂应力影响最大,注射速度对S1003的断裂标称应变影响最大,冷却时间对S1003的拉伸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浅谈煤基可纺沥青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可纺沥青生产技术发展情况和市场行情,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以煤为原料,采用连续萃取加氢法制取可纺沥青的煤炭高效综合利用新工艺,有成本消耗低、工艺完善的优点,极具市场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5.
轮胎胶粉的多重交联网络限制了其在橡胶沥青中的胶粉掺量。用经螺杆反应挤出方法可控再生的再生胶可制备高掺量(质量分数不小于30%)橡胶沥青。通过溶胶含量、门尼黏度和基本性能测试及加工实况观察,并结合红外光谱和光学显微镜微观分析,探讨了胶粉的再生程度及用量对高掺量橡胶沥青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过程中胶粉的化学键发生断裂,部分交联网络被破坏。与传统橡胶沥青相比,高掺量橡胶沥青的分散更均匀,加工流动性和高温储存稳定性均得以改善。提高胶粉的降解再生程度可明显提高其在沥青中的掺量,进一步提高改性沥青的低温柔性和高温抗变形能力,但易出现加工黏度的临界陡增现象。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双辊开炼机制备了聚丙烯腈(PAN)纤维增强改性道路沥青混合料,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PAN纤维用量增加,改性道路沥青的针入度和延度下降、软化点升高,断裂韧性、热老化性与耐疲劳性均有明显提高。当PAN纤维质量分数为3%时,改性道路沥青由溶-凝胶结构转变为凝胶型结构,形成完整交联网络,其抗裂性、温度敏感性、热老化性能及耐疲劳性最佳。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预沥青烯的有序结构中孔炭及其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预沥青烯为碳源、SBA-15为模板,采用模板法合成了结构有序的中孔炭材料。用XRD、TEM、N2吸附和电化学工作站等对中孔炭的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预沥青烯为碳源合成的炭材料具有高度有序的二维六方孔道和一定的石墨化程度,它反转复制了模板SBA-15的结构。中孔炭的比表面积为542 m2·g-1,孔容为0.479 cm3·g-1,孔径呈单峰分布,集中在3.5 nm左右。这种预沥青烯基中孔炭作为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显示出良好的性能,在1 mA的电流强度下其单电极质量比电容高达310 F·g-1。  相似文献   

19.
对太西无烟低灰煤与K2CO3混合制备煤基活性炭进行试验,分析了不同活化温度下所制活性炭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质,在活化温度为900℃时,制得的活性炭产品比表面积与孔容分别达到2 382 m2/g和1.0964 cm3/g,最大比电容可达到126 F/g。  相似文献   

20.
利用KOH活化工艺制备活性炭,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优工艺参数:褐煤粒度为0.075 0mm~0.150 0mm(过100目~200目筛),KOH与活性炭质量比为3∶1,活化温度为600℃,活化时间为1h.最佳工艺时样品的比表面积最大,为504.7m~2/g,石墨化程度低,比电容达107.7F/g,在2倍电流下比电容保持率达96.6%,在5倍电流下比电容保持率达93.8%,衰减较小,倍率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