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甘孜地区具有丰富的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文章围绕格萨尔彩绘石刻艺术特色在文创背景下的传承创新研究,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契机,通过挖掘其艺术特色,使传统民族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活力,实现活态化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零星尚存的剪纸花种的应用,以及当代闽东凤凰装刺绣制作的单一和雷同,看到剪纸花种作为文化资源的不可或缺性,提出剪纸花种拥有的畲族女性群体审美文化特质,以及古老稳定且鲜活生动的文化表达,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对剪纸花种的活态传承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霞浦畲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以祖先崇拜为主干、以民族服饰为标识的区域特色文化。文章从霞浦畲族服饰视觉造型手段入手,通过其民族信仰、审美观念、情感表达、纹样图式、工艺承继等来探析深藏于物质形态下独特的审美文化内涵。兼具物质形态与精神形态的霞浦畲族服饰,是值得保护、传承的民族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蕴涵着贵州各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贵州各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了更好地发掘和保护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的数据挖掘,采用词云分析、聚类分析和可视化技术等,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本数据进行处理,并提取有价值的关键文本信息,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春节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国的民俗,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视觉形象,从建筑上的装饰、庆祝活动、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人的行为模式五个方面提炼出春节中传统民俗的视觉特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节日视觉化、有形化,并初探其视觉形象的应用,以便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节日的传统民俗。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智慧结晶,但目前的处境却不容乐观,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失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当前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受到地域的限制,不能被人们所了解,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与网络、文化创意产业等相结合,多元化开发,面向更多的人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下,文章以消费者、制作工艺、产品性质为导向,为开发出优秀的文化创意产品提出策略,并从博物馆文创商店、网络等方面进行推广,以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陇东皮影艺术是陇源大地上的一朵奇葩,它有浓郁的地方民间特色。陇东地区的皮影戏文化丰富多彩,尤其源于道教的环县道情皮影更是名传国内外,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保护名录。陇东庆阳的皮影制作工艺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造型特点,显示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厚的装饰风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社会各界得到广泛关注,担负着文化传承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学生构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且实践程度不高。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责任感不强、高等 学校非物质文化教育缺乏系统化等是其重要成因。因此,可通过借鉴日本经验,通过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教育、建立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体系、构建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提高大学生社团实际运作质量与作用,以及政府提供一定就业优惠与补贴等促 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9.
牡丹江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牡丹江发展史的见证,是牡丹江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牡丹江流域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牡丹江流域多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科学价值、和谐价值、审美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同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注重以人为载体的知识技能的传承,其最大特点是文化传承方式的非物质性,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将其提升到文化资源的高度,认真分析研究它的潜在价值及开发保护机制,这对于拥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牡丹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杰出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文明标志与精神支柱。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更是当今社会迫切面临的一项弘扬民族精神的重大工程。而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重要场所,本文章以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为例论述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优势以及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世界影戏源于中国,中国影戏源于陕西,陕西皮影属东路皮影最佳,而陕西东路皮影中的华州皮影更是典例。2006年华州皮影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华州皮影制作工艺、东路碗碗腔皮影戏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文化部授予华州区“中国皮影艺术之乡”,因此华州皮影受到普遍的关注。近年来,华州皮影在创新发展方面是比较成功的。文章通过田野调查法,对华州皮影文化背景、艺人生存状况、活态传承、雕刻工艺等方面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收集第一手资料,并对此次调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12.
金州龙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很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文章追溯了金州龙舞的历史渊源,阐述了它的制作工艺,分析了它的品牌价值,提出了金州龙舞晶牌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文化生态学理论,分析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生态学特征,根据分析结果对此类非遗展示设计方法进行探析。将文化生态学理论与非遗展示设计理论相结合,在展示过程中强调传统技艺产生的环境、其流变过程中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对于所处环境产生的结果,有利于阐释此类非遗的活态性,使非遗展示更加全面,加深受众对于此类非遗的印象,从而促进非遗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非遗的建档保护日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对天津市级(省级)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津派花丝镶嵌技艺"的现状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田野调查并进行了SWOT分析,发现其在传承和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并对传统技艺类非遗的建档原则、范围、保护策略进行论述,以期能为非遗建档和教学传承保护提供路线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关中方言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但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关中方言文化专题网站,因此,基于Dreamweaver CS6等软件,通过搜集、采访、拍摄、录制等方式,以多媒体元素形式记录关中方言文化,设计并开发了"关中方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专题网站。该网站具有网站首页、方言概况、方言资源、保护与传承以及留言板等模块,实现了关中方言文化的信息化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从传承传统服饰文化的角度,通过了解畲族服饰纹样的寓意及视觉表述方式,分析其寓意及表达手法,使服饰纹样的寓意及表达方式在畲族传统审美文化探讨中有一个较为理性的地位;同时阐明畲族服饰纹样构成及寓意手法的分析与学习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意义部分。  相似文献   

17.
诗路文化IP化设计是在"互联网"+与IP化思维的促进下将传统诗路文化形态通过创意设计转化为IP型文化形态,在保持传统诗路文化遗产原真性、活态性的基础上突出诗路IP的审美特色与故事内涵,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态进行传播与推广,从而提升诗路文化资源发扬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18.
黄梅挑花是湖北省黄梅县民间流传的一种刺绣工艺,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与开发对我们认识历史、传承文明、保护文化多样性、创新开发民间工艺等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文章通过调查黄梅挑花传承和开发的现状,分析了现存的问题,如保护措施比较单一乏力、手工艺人的严重缺乏、原材料短缺、缺乏文化品牌形象、开发主体还比较单一等,探讨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如政府政策支持、在当地发起活态保护园、以家族传承为基础保护和开发、在高校、研究机构进行数字化保护、文化创意设计开发、行业与企业方面进行产品开发以及市场运作等等。  相似文献   

19.
《软件》2018,(2):57-6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愈加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承问题。设计开发粤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系统,有利于采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对粤西非遗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保护传承。粤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系统基于B/S结构,采用PHP、MYSQL数据库进行设计开发。系统主要具有用户管理、资讯管理、人文地理、项目资源库、政策法规、公益活动、粤西非遗村落、粤西非遗传人、系统管理等功能。  相似文献   

20.
潮汕嵌瓷作为潮汕地区优秀的民间工艺美术拥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与艺术研究价值,2007年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章通过分析潮汕嵌瓷的制作工艺以及潮汕嵌瓷的作品题材,深入解析潮汕传统嵌瓷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