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碱性体系中煤中有机硫的电化学脱除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道成  刘俊峰 《煤化工》2005,33(3):29-31,62
以高硫煤为原料,用化学法将其无机硫脱除后,再以此作为电解煤样,在碱性条件下研究了煤中有机硫的电化学脱硫规律。讨论了电解电流、煤浆浓度、NaOH浓度等主要因素对煤中有机硫脱硫率的影响,并确定了适宜电解脱硫条件:NaOH质量浓度4.0mol/L,煤浆质量浓度0.04g/mL,反应温度70℃,电流强度1.0A,电解时间5h,获得了有机硫脱除率为32.50%的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煤中黄铁矿的电化学脱硫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降低煤的脱硫费用和提高脱硫效率,以硫酸为介质,以硫酸锰为脱硫催化剂,在以石墨为电极的无隔膜电解池中研究了煤的电化学催化脱硫。研究表明,在特定的电解电位下,煤中无机硫脱硫率随着锰离子的浓度增加,煤浆浓度的降低和电解温度的提高而提高。进而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煤中黄铁矿脱硫速率与煤中活性黄铁矿(易接近)和惰性黄铁矿(难接近)及脱硫反应有关,脱硫模型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近似,脱硫表观活化能为10.44kJ/mol。  相似文献   

3.
酸性体系H_2O-NaBr混合溶剂中煤的电化学脱硫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贵州地宗高硫煤在酸性条件下 ,H2 O- Na Br混合溶剂中电化学脱硫规律进行了研究 ,讨论了电解电流、温度、煤浆浓度、Na Br浓度、p H值及电解时间等主要因素对煤的脱硫率的影响 ,获得无机硫脱除率为 5 6 .71% ,有机硫脱除率为 38.0 3% ,硫的总脱除率为 4 5 .6 2 %的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四氯乙烯溶剂法脱除煤中有机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对多种有机溶剂萃取煤炭脱硫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实验筛选出脱硫效果最好的四氯乙烯作为萃取脱硫的溶剂.采用单因子法考察了煤的粒度、煤浆浓度、苹取反应温度、萃取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依据单因子实验结果,优选出了有机溶剂萃取脱除原煤中有机硫的最佳工艺条件:用四氯乙烯做溶剂,煤浆浓度为20 mUg,煤粒度为0.074 mm,萃取反应时间150 min,草取反应温度 120 ℃,原煤的有机硫脱除率可达 50.2%.  相似文献   

5.
以NaOH为电解质,对水煤浆(CWS)进行了恒流电解,对电解煤浆制备溶水有机物(WSOCs)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对影响总有机碳(TOC)含量的因素进行了考察,包括时间、温度、阳极材料以及NaOH浓度和煤浆浓度.结果表明,电解作用产生的TOC含量高于浸渍作用产生的TOC含量,带有电催化作用的金属电极对TOC含量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如Fe和Ni电解作用产生的TOC含量随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NaOH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85℃,1A电流下电解6h后,滤液中的TOC含量达到1 717.2mg/L.此外,相对于单位质量的煤,滤液中的TOC含量随CWS浓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水-甲醇混合溶剂中煤的电化学脱硫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贵州六枝高硫煤在水 -甲醇混合溶剂中的碱性电解脱硫规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温度、煤浆浓度、碱浓度及混合溶剂组成等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油煤浆输送过程中的沉积和阻力过大等问题,在常压低温条件下,分析了溶剂性质、煤颗粒粒度、催化剂和助催化剂、溶胀、剪切速率、煤浆浓度、配制时间和温度等条件对油煤浆黏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油煤浆黏度随溶剂黏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煤颗粒粒度的增加而减小,随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添加而增加,随煤浆浓度升高而增加。当油煤浆的浓度大于30%时,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表现出剪切稀化。煤颗粒在溶剂中溶胀后,使得煤颗粒在煤浆中的体积浓度增大,黏度变大。温度对油煤浆黏度影响较大,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常压低温条件下,黏度随温度变化呈现一定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8.
优化后的油煤浆常温常压流变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煤浆的黏度变化是煤直接液化工艺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实验配制油煤浆的溶剂为催化裂化(FCC)油浆(或回炼油)与循环溶剂的掺混体,与传统的循环溶剂差异较大.研究了常温常压条件下各因素对这类油煤浆黏度的影响规律,得到油煤浆浓度为45%和50%条件下FCC油浆(或回炼油)掺混体系满足液化输送的配制条件.分析了FCC油浆(或回炼油)的掺混比、油煤浆浓度、温度对油煤浆黏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煤浆的黏度随溶剂黏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油煤浆浓度增大而升高.温度对浆体的黏度影响较大,黏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数学回归,建立了一定温度范围内黏度随温度变化的定量关系式.  相似文献   

9.
一种高有机硫煤的化学药剂脱硫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复合脱硫剂在酸性条件下研究脱硫条件(煤浆浓度、处理时间、复合脱硫剂的浓度及溶液酸度)对高有机硫煤总硫、无机硫和有机硫脱硫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煤浆浓度越低、处理时间越长、复合脱硫剂的浓度越大、处理溶液的酸度越大,总硫、无机硫和有机硫的脱硫率越大,最后对处理液和脱硫精煤进行了组分分析,探讨了酸性条件下复合脱硫剂脱除煤中总硫的反应及脱硫机理.  相似文献   

10.
常压低温条件下油煤浆黏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在煤直接液化过程中,油煤浆的黏度变化是工艺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进行了常压低温条件下影响油煤浆黏度变化的实验研究,分析了溶剂、煤粒度、煤油比以及外力因素如剪切速率、温度和溶胀等条件对煤浆黏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煤浆的黏度随溶剂黏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煤颗粒粒度增大而减小,随煤油比增大而升高.煤浆的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逐渐降低,表现出一定的剪切稀化性,煤颗粒在溶剂中发生溶胀,煤浆体系的黏度由于溶胀而增大.温度对浆体的黏度影响较大,黏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数学回归,建立了一定温度范围内黏度随温度变化的定量关系式.  相似文献   

11.
刘欢  王志忠 《煤炭转化》2000,23(4):11-14
综述了煤电化学气化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介绍了研究中采用的电解装置、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以及煤浆浓度、煤颗粒大小、电解电位、温度等各工艺因素对煤电化学气化的影响,并探讨了煤电化学气化的反应机理,评述了工业上实施煤电化学气化工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重质油油煤浆输送过程存在沉积和阻力过大等问题,采用旋转黏度计和高温黏度仪,考察了催化裂化油浆、煤焦油重油和低阶煤共处理时的油煤浆黏温特性及变化机理。结果表明,常压低温条件下,温度对油煤浆黏度的影响很大,随温度升高,煤浆黏度起初下降较快,随后下降变缓,催化裂化油浆配制的油煤浆的活化能高于煤焦油重油配制的油煤浆。高温高压条件下,以催化裂化油浆配制的油煤浆黏度随温度升高基本呈下降趋势,在350~370℃黏度略有增加;以煤焦油重油配制的油煤浆的黏度随温度升高起初呈下降趋势,温度超过140℃时,油煤浆黏度逐渐上升,338℃时,黏度达到最大值,随温度进一步升高,黏度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硝酸预处理对正丙醇脱除煤中有机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4硝酸脱除无机硫后,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1:1正丙醇水溶液脱除涪陵高有机硫煤的最佳条件.分析了煤样的粒径、溶浆浓度、萃取时间及萃取温度对有机硫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4硝酸脱除无机硫后,1 : 1正丙醇水溶液对高硫煤中有机硫的脱除率高,反应条件温和,容易实现.最佳脱硫条件为:煤样粒径0.12 mm,煤浆浓度0.083 g/mL,萃取时间90 min,萃取温度87 ℃,煤样的有机硫脱除率最高可达52.29%.  相似文献   

14.
正丙醇脱煤中有机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重庆市涪陵高硫煤在正丙醇溶剂中的脱有机硫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子法考察了粒径、煤浆溶剂体积与煤样质量比、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脱硫的影响,优选出正丙醇脱除原煤中有机硫的最佳条件为:煤粒粒径100目~120目,煤浆溶剂体积与煤样质量比为16,反应时间为90min,反应温度为30℃,在最佳条件下,测得煤样的有机硫脱除率在42.82%~60.70%之间。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内蒙某褐煤制油煤浆在高温高压条件、不同浓度和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黏度变化规律,为0.1t/d褐煤直接液化实验提供初步的基础数据.选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研制的模拟高温高压条件下油煤浆黏度变化的高压釜,通过记录高压釜扭矩变化来换算成油煤浆黏度.结果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得出了该褐煤制油煤浆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黏温关系方程.通过黏温关系方程,可以计算在不同温度下该油煤浆的黏度.结果表明,在不同升温速率和不同浓度下,该油煤浆黏度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浓度是影响黏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以内蒙古吉林郭勒地区的褐煤为试验原料,分别采用直接液化常规的油煤浆制备工艺和分级研磨制浆工艺进行成浆性试验,并对试验得到的油煤浆的粘温特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制浆工艺相比,分级研磨制浆工艺可使油煤浆浓度提高4%,且煤浆的流变性和稳定性均有明显改善;油煤浆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分级研磨工艺制得的油煤浆发生明显溶胀作用的温度较常规工艺高20℃。  相似文献   

17.
采用BBD(Box—BehnkenDesign)响应面法设计实验,利用实验室保存的菌株ND(Acin咖6口c衙sp.ND)研究了煤浆质量分数、菌种接种量、煤样粒度等因素对高硫煤中有机硫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ND在煤浆质量分数20%、接种量50%(OD600=1.2)、煤样粒度0.125—0.097mm的条件下,经30℃,160r/min摇床培养8d后,高硫煤中有机硫脱除率达71.3l%;其中各因素对煤样有机硫脱除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煤样粒度〉煤浆质量分数〉接种量,煤样粒度和煤浆质量分数的交互作用显著,而煤样粒度与接种量及接种量与煤浆质量分数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最后通过对比脱硫前后煤样的红外光谱分析了有机硫的脱除机理,脱硫后煤的碳骨架变化小,但煤样的硫特征峰明显减弱,说明菌株ND能打断煤中S—O和-S-S-键,使之变为可溶性硫成分以实现有机硫的脱除。  相似文献   

18.
以过氧化氢为原料脱除硫酸尾气中的二氧化硫,研究过氧化氢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脱硫率的影响,且对反应过程中过氧化氢的分解率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过氧化氢不足量时脱硫率随过氧化氢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过氧化氢足量时过氧化氢浓度的改变对脱硫率影响不大;在实验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率较低;反应温度对脱硫率影响不明显;在SO_2进气质量浓度为4 050 mg/m~3、进气量为0.25 m~3/h的条件下,最佳工艺条件为w(H_2O_2)0.25%、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 h,此条件下脱硫率为98%。  相似文献   

19.
以重庆万盛高硫煤作为研究对象,选用硝酸预处理去除无机硫,并采用单因子法考察了煤浆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丙二醇与氢氧化钾的配比对煤中有机硫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粒径小于0.075 mm的煤样,丙二醇-氢氧化钾脱除煤中有机硫的适宜条件为:煤浆浓度0.05 g/mL,反应时间90 min,反应温度180℃,丙二醇与氢氧化钾的配比为1∶1.在此条件下,有机硫从0.72%降到0.35%,脱除率为51.4%.  相似文献   

20.
辛宪耀  李兴  常宏宏  魏文珑 《煤炭转化》2014,37(4):47-49,73
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采用冷冻粉碎方法制得具有一定粒度级配的煤沥青粉后,再加入适量分散剂与去离子水、自来水和焦化废水分别制备煤沥青水浆.考察了分散剂用量与煤沥青水浆流变性的关系,并对分散剂在煤沥青表面的吸附和Zeta电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三种水均能制得浆体浓度为70%的煤沥青水浆,且浆体的表观黏度均随剪切速率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由去离子水、自来水和焦化废水制得煤沥青水浆的低位发热量、挥发分和灰分均达水煤浆Ⅰ级标准,硫分达Ⅱ级标准.三种水的分散剂溶液在煤沥青表面的吸附量和Zeta电位均随分散剂浓度的增加呈增大趋势,当分散剂浓度达到一定值后继续增加分散剂的浓度,吸附量和Zeta电位稍有下降,且吸附量和Zeta电位达到最大时对应的分散剂浓度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