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RP病毒在高校局域网中日益蔓延,导致了网络出现故障,使得校园内用户不能够正常上网,同时也给网络管理员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本文将从ARP地址解析协议入手,具体分析AKP病毒的攻击原理和危害,并提出如何有效的防范AKP病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校园网环境下ARP攻击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址转换协议(ARP)如果被恶意利用,会对局域网产生严重威胁。本文介绍了ARP地址解析协议的含义和工作原理,并结合网络管理的实际工作.重点介绍了IP地址和MAC地址绑定、交换机端口和MAC地址绑定、VLAN隔离技术等几种能够有效防御ARP欺骗攻击的安全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3.
该文介绍了ARP地址解析协议的含义和工作原理,并根据ARP协议所存在的安全漏洞,给出了网段内和跨网段ARP欺骗的实现过程。最后,结合网络管理的实际工作,重点介绍了IP地址和MAC地址绑定、交换机端口和MAC地址绑定、VLAN隔离技术等几种能够有效防御ARP欺骗攻击的安全防范策略,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安全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局域网络环境下ARP欺骗攻击及安全防范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介绍了ARP地址解析协议的含义和工作原理,分析了ARP协议所存在的安全漏洞,给出了网段内和跨网段ARP欺骗的实现过程。最后,结合网络管理的实际工作,重点介绍了IP地址和MAC地址绑定、交换机端口和MAC地址绑定、VLAN隔离等技术等几种能够有效防御ARP欺骗攻击的安全防范策略,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安全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ARP病毒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用于将计算机的网络IP地址转化为物理MAC地址。ARP病毒是一种地址欺骗的病毒,ARP病毒通过伪造IP地址和MAC地址实现ARP欺骗,进行ARP重定向和嗅探攻击,用伪造源MAC地址发送ARP响应包,网内PC机的ARP缓存表混乱,网络中产生大量的ARP通信量使网络阻塞。ARP攻击在现今的网络中频频出现,有效的防范ARP形式的网络攻击已成为确保网络畅通必要条件。本文对ARP病毒的攻击原理做了详细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用于将计算机的网络IP地址转化为物理MAC地址.ARP病毒是一种地址欺骗的病毒,ARP病毒通过伪造IP地址和MAC地址实现ARP欺骗,进行ARP重定向和嗅探攻击,用伪造源MAC地址发送ARP响应包,网内PC机的ARP缓存表混乱,网络中产生大量的ARP通信量使网络阻塞.ARP攻击在现今的网络中频频出现,有效的防范ARP形式的网络攻击已成为确保网络畅通必要条件.本文对ARP病毒的攻击原理做了详细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ARP欺骗攻击及其防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邓清华  陈松乔 《微机发展》2004,14(8):126-128
网络欺骗攻击作为一种非常专业化的攻击手段,给网络安全管理者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文中探讨了ARP欺骗这一典型的欺骗攻击类型。通过分析ARP协议的工作原理,讨论了ARP协议从IP地址到物理地址解析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给出了同一网段和跨网段ARP欺骗的实现过程,并针对如何应对黑客实施此类攻击,提出了设置静态ARP表,利用ARPWATCH工具进行跟踪和传输加密的防范方法。结果证明,静态ARP表能忽略执行欺骗行为的ARP应答,ARP WATCH能有效追踪攻击者来源,传输加密能防止敏感信息泄漏,以上方法均能达到防范ARP欺骗攻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ARP欺骗是专门针对以太网的网络欺骗行为。本文通过分析ARP协议的工作原理研究了ARP欺骗这一典型的欺骗攻击类型,讨论了ARP协议从IP地址到MAC地址解析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给出了防范ARP欺骗的若干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ARP协议功能入手,阐述AKP工作机制。通过分析AKP协议工作原理,讨论ARP协议从IP地址到物理地址解析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给出同一网段和跨网段ARP欺骗过程。文章从用户端和网络设备端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包含IP地址和MAC地址绑定、交换机端口和MAC地址绑定、VLAN隔离等技术对ARP欺骗攻击的安全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10.
校园网中ARP病毒频繁发作,给普通用户上网造成诸多不便,也给网络管理员带来了许多麻烦。本文从ARP地址解析协议入手,深入分析了ARP欺骗攻击原理及过程,并给普通用户和网络管理员提出了相对应的安全防范方法。  相似文献   

11.
网络欺骗攻击作为一种非常专业化的攻击手段,给网络安全管理者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文中探讨了ARP欺骗这一典型的欺骗攻击类型.通过分析ARP协议的工作原理,讨论了ARP协议从IP地址到物理地址解析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给出了同一网段和跨网段ARP欺骗的实现过程,并针对如何应对黑客实施此类攻击,提出了设置静态ARP表,利用ARPWATCH工具进行跟踪和传输加密的防范方法.结果证明,静态ARP表能忽略执行欺骗行为的ARP应答,ARPWATCH能有效追踪攻击者来源,传输加密能防止敏感信息泄漏,以上方法均能达到防范ARP欺骗攻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校园网中ARP病毒频繁发作,给普通用户上网造成诸多不便,也给网络管理员带来了许多麻烦。本文从ARP地址解析协议入手,深入分析了ARP欺骗攻击原理及过程,并给普通用户和网络管理员提出了相对应的安全防范方法。  相似文献   

13.
ARP病毒是一种伪造IP地址和MAC地址实现ARP欺骗,从而使网络瘫痪的一种病毒。从ARP协议入手,通过实例分析了ARP安全漏洞及病毒攻击原理,并阐述了ARP病毒欺骗的过程,总结出了一套检测方法,并整理出平时在校园网维护中对其有效防范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校园网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ARP攻击原理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01)既地址解释协议的工作原理,并以编程实验方式模拟ARP的工作流程。通过对ARP工作原理的了解,发现ARP的协议安全缺陷,总结ARP欺骗利用协议缺陷实施ARP攻击的方法,并根据不同的攻击方法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及解决方案,从而便于我们能够提早防范和及时应对ARP攻击,减少ARP攻击对局域网的影响。重点通过编程实验的方式详细介绍ARP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5.
校园网内ARP欺骗攻击及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骥  文静华 《福建电脑》2007,(5):88-88,99
网络欺骗攻击作为一种非常专业化的攻击手段,给网络安全管理者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本文探讨了ARP欺骗这一典型的欺骗攻击类型.通过分析ARP协议的工作原理,研究了ARP协议从IP地址到物理地址解析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设置静态ARP表的方法抵御黑客攻击,静态ARP表能忽略执行欺骗行为的ARP应答,达到防范ARP欺骗攻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们在浏览器里面输入网址时,DNS 服务器会自动把它解析为 IP 地址,浏览器实际上查找的是 IP 地址而不是网址。那么 IP 地址是如何转换为 MAC 地址的呢?在局域网中,这是通过 ARP 协议来完成的。ARP 协议对网络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伪造 IP 地址和 MAC 地址实现 ARP 欺骗,能够在网络中产生大量的 ARP 通信量使网络阻塞。所以通过本文将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 ARP 协议的攻击原理及防御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ARP地址解析协议的定义和工作原理,分析了ARP入侵攻击的方式和原理。重点介绍了动态分配和静态指定两种情况下,防范ARP入侵的策略及交换机端的配置方式,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安全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浅谈局域网的ARP病毒攻击和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向丽   《网络与信息》2010,24(2):52-53
ARP欺骗攻击是局域网内较常见的攻击手段,如何更好地防范ARP欺骗攻击,已经成为保证局域网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本文阐述了ARP协议工作的原理,并分析了ARP病毒攻击的几种主要形式,进而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软件工程师》2019,(5):25-31
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和普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但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隐患,网络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在目前计算机网络运行与使用中,ARP攻击成为最为常见的问题。本文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一种新的ARP防御方案,在介绍IP地址和MAC地址的基础上,阐述了ARP协议的工作过程,剖析了ARP协议存在的弊端,分析了ARP攻击的原理。从网管中心端和用户端两个角度讨论防范ARP攻击的策略,并在网络环境中演示了这些策略防范ARP攻击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如很多论文中提到过的一样,ARP病毒在校园网中肆虐。该文主要根据ARP病毒的攻击原理,ARP地址解析协议实现过程,提出的一款ARP病毒的入侵检测系统。此系统工作在受保护网段的交换机上面,实现了报警、病毒定位等功能,而且还有很好的扩充性。是一款廉价的入侵检测设备,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