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外反馈式恒压变量叶片泵为对象,利用AMESim软件搭建恒压变量叶片泵的转子定子连接器元件、配流盘超级元件和控制结构元件等关键元件的模型,对其进行仿真试验,分析负载、系统压力对叶片泵运行的影响,得到变量叶片泵在外负载作用下的流量、偏心距和输出压力的仿真曲线;研究了外反馈式恒压控制变量叶片泵的稳态特性和动力学特性,为叶片泵的设计、优化及故障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泵的偏心距和流量与输入负载信号的变化趋势相同,流量的波动随输出流量增大而增大。在实际运用中,为使泵工作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必须调整好泵的负载。  相似文献   

2.
以RX系列径向柱塞泵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在定转子偏心量恒定和变量过程中瞬时理论流量的数学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建模仿真,研究了柱塞数、定子半径等结构参数对瞬时流量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该泵在典型变量形式下的瞬时流量特性,进而指出变量过程中流量死区的存在。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径向柱塞泵作主控元件的泵控系统,可以实现系统的高精度速度和位置控制。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闸变量式轴向柱塞泵的流量特性,建立闸变量式轴向柱塞泵机构模型,对其变量原理进行论述,并推导相关公式,在考虑泵柱塞数为奇数和偶数情况下,将闸变量式轴向柱塞泵的流量特性与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流量特性进行对比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闸变量式轴向柱塞泵,无论泵柱塞数为奇数还是偶数,泵的周期瞬态流量曲线形状发生变化,但瞬态流量周期没有发生改变;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流量脉动不随斜盘斜角的变化而变化,闸变量式轴向柱塞泵的流量脉动随配流盘转角增大而增大,且增大趋势逐渐增加。因此,采用闸变量式轴向柱塞泵时要考虑在满足泵实际排量变化范围要求下尽量控制配流盘最大转角范围,并且对闸变量式轴向柱塞泵采取必要的稳流措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考虑到车辆用高压叶片泵驱动转速的变化,对泵的工作腔预升压过程进行了建模,仿真出了预升压工作腔的压力、压力梯度及泵的瞬时流量随转速变化的曲线,计算了流量不均匀系数,得出了转速降低时泵性能急剧恶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汽车转向助力叶片泵的定子曲线对降低其噪声起着关键作用。文章对叶片泵产生噪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低噪声叶片泵定子曲线应具备的特性。对比分析了常用定子曲线的特点,讨论了定子曲线的优化设计方案,给出了转子叶片泵的低噪声、流量脉动小的定子曲线,可供叶片泵生产厂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压力-流量特性方程进行了推导,指出摩擦阻力的存在会使限压式变量叶片泵产生滞回现象.设计出一种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特性分析实验装置,并进行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加载与卸载实验,通过实验证实:摩擦阻力使泵的加载曲线和卸载曲线不相重合,从而产生滞回现象.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相吻合,表明该实验装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当叶片泵工作压力很高时,油液可压缩性已经不能忽略.本文在考虑流体可压缩性的情况下,对高压子母叶片泵叶片与定子之间的内法向接触反力进行建模和计算机仿真,得到了与实际情况更接近的内法向接触反力的变化曲线,并与普通低压叶片泵定子与转子之间接触反力的变化曲线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者有很大的区别,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外现有的文献仍按流体的不可压缩性的假设计算的.高压子母叶片泵叶片从大圆弧区向排油区过渡时,该力的曲线有一个变化的尖角,这样就更加真实地体现叶片与定子之间力的变化情况.最后对该曲线出现的尖角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尖角消除的方法,以期得到最佳的叶片受力状况.  相似文献   

8.
以SCY-14B型斜盘轴向柱塞泵为例,对轴向柱塞泵的瞬时流量及流量脉动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该泵的参数对七柱塞和八柱塞泵瞬时流量进行MATLAB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不考虑配流盘几何因素和其他非几何因素的情况下,奇数柱塞泵的流量脉动明显小于偶数柱塞泵,柱塞数越多,泵的流量脉动越小,斜盘倾角越大,泵的瞬时流量也越大,但对泵的流量脉动几乎没有影响;而考虑配流盘几何因素和柱塞泵泄漏流量的影响时,奇、偶数轴向柱塞泵的流量脉动系数相差并不大,但明显大于理论的流量脉动系数,几何流量脉动是影响其流量脉动特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针对实际汽车液压转向系统中转向油泵的输出流量高于实际需求的流量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含有浮动块的新型平衡式变量叶片泵,该泵具有速度补偿特性,能降低泵的无功功率消耗.同时建立了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数学模型和汽车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Matlab Simulink仿真模型,对平衡式变量叶片泵选择不同的参数进行输出功率特性仿真,对输出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泵在不同转速条件下的功率输出平稳,可显著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和噪声,节能效果明显.是一种较有应用前景的新型转向叶片泵.  相似文献   

10.
子母叶片泵流量均匀性的提高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峥嵘  李少年  张明霞 《机床与液压》2004,(10):256-257,269
子母叶片泵是广泛使用的高压泵,为了消除配流时的油击现象,在配流盘上设置了预升压闭死角及减振阻尼,这二者是影响泵的瞬时流量均匀性的主要因素。在对变过流截面和定过流截面的阻尼特性进行研究后,得出在预升压过程中采用二者结合的复合阻尼是提高子母叶片泵流量均匀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油液中气穴含量对高压叶片泵瞬时流量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压叶片泵在预升压过程中减振阻尼的引油过程和工作腔的闭死机械压缩过程改变了泵的瞬时流量的波形、增大了流量脉动,针对这一问题,探讨了油液中气穴的体积含量对预升压过程和瞬时损失流量的影响;同时对泵的瞬时流量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2.
定子是转向叶片泵的关键零件之一,其内轮廓曲线复杂,运动特性多变,设计困难。为了解决定子零件高质高效设计问题,研究了基于Pro/Engineer平台的转向叶片泵定子参数化设计方法,并利用运动仿真模块对定子的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定子的设计效率,为定子曲线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水压变量柱塞泵产品不成熟且成本高等缺点,突破传统斜盘式水压泵的设计理念,设计了一种新型水压柱塞变量泵。该泵由油压元件、简单的水压元件和机械机构集成,能实现变量泵高压大流量的应用要求。利用AMESim软件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得到水压泵的流量曲线,在泵出口设置蓄能器进行水压泵的流量脉动控制。结果表明:蓄能器有效地控制了流量脉动,实现水压泵流量低脉动输出。  相似文献   

14.
PVZR高压低噪声叶片泵是我国1984年引进日本油研工业株式会社专有技术而产生的新产品。该泵广泛应用于机床、塑料机械、锻压机械、冶金机械、工程机械等领域。泵的额定压力为16MPa,叶片为单一叶片,采用减薄厚度(叶片最小厚度为1.6mm)和提高定子强度等办法使系的工作压力提高。它由走子、转干、叶片和配流盘等组成,其结构基本上与我国YBI叶片泵类似,走子过渡曲线为高次曲线,因而泵的噪声较低。该泵用于一种专用液压机系统中,6台同样设备,连续使用3个月后,发现2台压机油泵叶片同时折断。从叶片泵工作原理悉,叶片泵工作时,叶…  相似文献   

15.
新型双作用变量叶片泵功率特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虑实际汽车转向系统中助力泵的输出流量高于实际需求的流量,增加了泵的功率损失,降低了汽车的整体效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专利技术基础上的、含有浮动块的新型双作用变量叶片泵,该泵应用在汽车转向助力泵等工况。同时建立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M atlab S imu link仿真模型,对转向泵选择不同的参数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的功率输出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泵的功率输出明显降低,是一种较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叶片泵。  相似文献   

16.
1.前言自从发生能源危机以来,在采取措施以节省资源的情况下,无论是什么机械都必须最低限度地减少功率损失,以求最经济地利用能量。对于油泵来说,在满足油压动作所需压力和所需流量的前提下,功率消耗最小的是变量泵。在变量泵中,我们就输入功率问题,拿变量叶片泵跟定量叶片泵作比较,来加以阐述。当然,这种变量叶片泵也与其它油压机械一样,迫切要求实现高压化。但是,由于存在轴承所受径向力不平衡和定子需要移动等各种原因,带来了泵本身的寿命及噪音等问题,因此,要实现高压化就变得十分困难。一般,常用压力是70公斤/厘米~2,但是,目前市场上也已出现了瞬时最高压力达到140公斤/厘米~2,带用压力为105公斤/厘米~2的变量叶片泵。  相似文献   

17.
转子式叶片泵的低噪声定子内轮廓过渡曲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现有叶片泵常见的定子内轮廓过渡曲线以及叶片与定子内轮廓的冲击特性进行分析比较,根据标准圆弧与过渡曲线接触点处的速度、加速度、加速度率为零的无冲击条件,在常见的定子内轮廓过渡曲线基础上,提出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低噪声5次方组合过渡曲线方程,可为现有叶片泵的改进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挖掘机用九柱塞双联轴向柱塞泵为模型,利用AMESim液压仿真平台对泵的液压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液压泵的压力、流量和效率等变量特性.根据双联泵系统特性,搭建双联泵液压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不同负载信号下的上述各项变量特性.通过搭建的试验台进行试验验证,分析测试结果.结合仿真结果,对液压系统作出较完善仿真分析,为该泵的进一...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恒压变量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和机能,利用AMESim的液压机械信号库建立该型恒压变量柱塞泵的仿真模型,根据恒压变量柱塞泵实际的结构与尺寸设置仿真模型的各个参数,对恒压变量柱塞泵静动态特性进行仿真研究,得出了恒压变量柱塞泵工作时泵口的压力和流量特性曲线。将其与恒压变量柱塞泵的流量压力样本特性曲线对比,具有一定吻合度,说明所建立的该型恒压变量柱塞泵仿真模型是比较准确的。同时得出了恒压变量柱塞泵的超调量及恒压调整时间。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在双作用叶片泵定子曲线的设计中应注意以下两点:(1)叶片在叶片槽中移动的速度加速度应均匀变化,以防止叶片与定子产生冲击。(2)叶片在叶片槽中移动时叶片顶部与定子内表面不应发生脱空现象,否则叶片在吸油腔时产生脱空造成泄漏,在压油区时又会发生叶片撞击定子内表面引起噪声、增加磨损。目前双作用叶片泵定子曲线是由八条曲线组成,其中有两条对称的半径为R的大圆弧和两条对称的半径为r的小圆弧,以及连接这四条圆弧线的四条过渡曲线。不论什么过渡曲线,在各曲线的交接处也难免产生冲击(等加速等减速曲线产生柔性冲击,虽然正弦曲线不产生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