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紫金山铜矿的特点,进行生物堆浸提铜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紫金山铜矿生物堆浸效果良好,不同浸矿堆累计浸出时间1000h,浸出率在40%~60%,浸出半年,浸出率达80%以上。次生硫化铜矿物的生物堆浸具有两个阶段,在浸出前一阶段,浸出速率较快,而浸出第二阶段浸出速率较慢。随着浸出的进行,浸出液pH连续下降,溶液电位逐步升高。微生物的存在加速堆中Fe^2 氧化使溶液电位上升,同时氧化中间过程的产物元素硫,从而加速硫化矿的氧化溶解。  相似文献   

2.
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硫化铜矿生物堆浸过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紫金山铜矿的特点 ,进行生物堆浸提铜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紫金山铜矿生物堆浸效果良好 ,不同浸矿堆累计浸出时间 10 0 0h ,浸出率在 40 %~ 60 % ,浸出半年 ,浸出率达 80 %以上。次生硫化铜矿物的生物堆浸具有两个阶段 ,在浸出前一阶段 ,浸出速率较快 ,而浸出第二阶段浸出速率较慢。随着浸出的进行 ,浸出液 pH连续下降 ,溶液电位逐步升高。微生物的存在加速堆中Fe2 氧化使溶液电位上升 ,同时氧化中间过程的产物元素硫 ,从而加速硫化矿的氧化溶解。  相似文献   

3.
以铜矿和铀矿的堆浸试验为基础简述了地表堆浸中影响浸出效果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罗增鑫 《现代矿业》2020,36(3):103-107
某大型低品位金铜矿山较高品位铜矿石选用浮选工艺进行富集,低品位铜矿石则利用生物堆浸工艺生产阴极铜,该矿山生物堆场随着堆高的增加,酸铁不断浸出、铜浸出率下降。针对该生物堆浸低品位铜矿石,采用预先分级、选冶联合工艺,并对原有堆浸工艺进行优化,2 mm筛上产品柱浸试验浸出率为75.22%,比原工艺流程浸出率提高了5.08个百分点,铁累积浸出率同比下降了2.75个百分点。-2 mm产品通过浮选工艺最终可获得含铜20.20%、回收率87.21%,伴生金品位3.6 g/t、金回收率58.74%,伴生银品位83.7 g/t、银回收率为68.28%的铜精矿,以及含硫47.12%,回收率33.00%的硫精矿。预先分级、选冶联合工艺铜综合回收率为79.55%,较原生物浸出工艺铜浸出率69.14%提高10.41个百分点,并伴生回收贵金属金、银及副产品硫精矿,使用该工艺可增加利润约1.16亿元。工艺改造后不仅可提高资源利用率,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还可降低酸铁的浸出,大大降低环保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5.
国外黄金氰化浸出的发展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国外黄金氰化浸出的研究及生产状况,特别是难选金矿石提取技术,主要包括:氧化一浸出,加压氧化,焙烧及细菌氧化浸出工艺;同时,对堆浸,树脂矿浆法,管道浸出过程的研究和应用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6.
对低品位硫化铜矿进行试验研究,认为该矿具有一定的细菌浸出性。-20mm粒级矿样柱浸半年时间,铜的浸出率达35.98%,为进行扩大试验及堆浸试验提供了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氧化铜矿搅拌浸出—萃取—电积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谢福标 《矿冶》2001,10(2):45-49
结合某一氧化铜矿搅拌浸出 -萃取 -电积工艺生产阴极铜的实例 ,介绍了该工艺的主要工序和设备 ,以及生产操作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同时对搅拌浸出和堆浸两种浸出工艺进行了初步的技术经济可行性比较。该厂的生产实践表明 ,搅拌浸出 -萃取 -电积工艺对处理品位高、含泥量大的氧化铜矿石经济效益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8.
紫金山铜矿微生物浸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细菌堆浸工艺处理紫金山铜矿矿石,铜浸出率可以达到80%以上,在浸矿菌种的选育、堆浸工程技术、浸出系统pH值、堆内氧浓度、堆内温度、气温对细菌活性的影响以及有害物质的控制技术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9.
细菌法浸出中甸某硫化铜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童雄  郭学君 《矿冶》1998,7(2):54-57
微生物浸出中甸某硫化铜矿模拟堆浸工艺,在不充空气和二氧化碳、不搅拌、静止浸出较粗颗粒的铜矿石条件下,细菌浸出比硫酸浸出的铜浸出率提高2280%,同时细菌法浸铜成本与常规酸法浸出成本基本相当,工艺简单,适于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10.
某复杂大型铜矿为典型斑岩型铜矿石,矿石类型有浅部氧化矿、浅部混合矿、浅部次生硫化矿、过渡矿和深部原生硫化矿,浅部氧化矿和混合矿采用成熟的成本较低的堆浸湿法工艺处理生产阴极铜,过渡矿和深部原生硫化矿将来计划采用成熟的浮选工艺生产铜精矿,而如何经济地处理浅部次生硫化矿是开发本矿的难点所在。介绍了采用氯盐浸出工艺处理浅部次生硫化矿的试验研究结果,以及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使团聚体在酸性条件下保持稳定并提高浸出效率,对高压辊磨机破碎后的低品位铜矿石进行了地质聚合反应制团后的生物浸出研究。考察了地质聚合物凝胶对浸矿微生物氧化活性的影响,以及原料、团聚体和粗颗粒矿石在柱浸中的表现,并借助核磁共振波谱(NM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技术研究了团聚体的性质。结果表明:经高压辊磨机破碎的矿石制团后浸出,66 d浸出率为61%,而粗颗粒矿石在相同时间内浸出率仅为28%;地质聚合物凝胶不会减弱微生物的氧化活性;原料经制团后渗透性显著提高且团聚体在柱浸时能长时间保持稳定;地质聚合物凝胶的形成是团聚体在酸性条件下稳定的原因,且矿石颗粒以地质聚合反应团聚后,颗粒间仍存在有大量的孔隙和裂纹而利于浸出。高压辊磨机破碎后的低品位铜矿石经地质聚合反应制团后生物浸出可使得低品位铜矿石的提取更加高效,并被期望在堆浸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该文中介绍了关于细菌的知识,阐述了细菌在硫化物矿物被氧化过程中的催化作用,以及通过这种催化作用达到以工业规模从矿石中提取金属的5种方法:在搅拌反应器中浸出、堆浸、槽浸、废弃矿石堆浸和原地浸出。在该文中重点讨论了搅拌反应器浸出中的4种方法和堆浸中的2种方法。讨论这些方法都是结合实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3.
钟文  衷水平  迟晓鹏  唐定 《金属矿山》2020,49(12):12-19
高压辊磨机由于其基于层压粉碎的原理,决定了其破碎产品细粒级含量高、解离更加充分、矿石含有大量微裂纹等特点,与传统破碎方式相比,有节能降耗、减小成本、提高技术指标等优势,并在国内外铁矿、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山得到了大量的应用。总结了高压辊磨机的工作原理及优势、高压辊磨机在常规选矿厂的应用现状,从高压辊磨机破碎产品的粒度和微裂纹两个方面阐述了高压辊磨机对铜矿生物浸出的强化作用和高压辊磨机在铜矿生物浸出中的应用前景。大量研究表明,高压辊磨破碎产品较传统破碎方式具有细粒级占比大、含有大量的微裂纹,使被脉石包裹的铜矿物暴露出来,增加了浸出液与铜矿的接触面积。高压辊磨机产生的大量微裂纹加快了铜矿生物堆浸过程中的气液传质过程,也为微生物提供了更多的吸附区域,为铜矿的高效浸出提供了必要条件,不仅提高了铜的浸出率,而且有效缩短了浸出周期。实现高压辊磨机在铜矿的生物浸出的应用,要解决辊面磨损快、细粒含量多导致堆浸渗透性差、微裂纹的形成及控制方法尚不明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某铀矿床矿石堆浸粒度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粒度是矿石堆浸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从浸出率,钼的浸出浓度等方面对该矿山四种不同粒度的矿石浸出性能进行了探讨,通过不同粒度浸出试验,得出该铀矿床矿石有堆浸的经济粒度。为该矿堆浸工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Mineral Engineering》2008年21卷第9期刊登A.Gonzalo等人的文章,介绍了对堆浸工艺优化的结果。虽然堆浸作为处理铜、金、锌矿物及其他矿物(如硝石和尾矿)的技术已得到人们认可,但是对工艺参数优化的研究却很少。通常认为,结束堆浸作业的尺度是已获得最大回收率或者金属不被进一步浸出。为了从经济上确定上述尺度是否最佳,作者以某铜矿为例,对堆浸作业中的参数(浸出时间和堆高)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堆高和作业时间是相互影响的;从经济方面考虑,最大回收率未必是最好运行效率的尺度。  相似文献   

16.
奎布拉达·布兰卡铜矿采用细菌薄层堆浸法奎布拉达·布兰卡(QuebradaBlan-ca)铜矿位于智利北部的伊基克(lquique)以南约240km,海拔高度4400m,该矿山投资3.6亿美元,采用细菌簿层堆浸(TLB)工艺处理硫化铜矿,年产阴极铜75...  相似文献   

17.
硫化铜矿生物堆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伟民  邱冠周 《金属矿山》2010,39(8):102-107,111
就当前硫化铜矿生物堆浸技术的研究热点优良浸矿微生物的选育和堆浸工艺参数的优化进行了综述;作为实例,介绍了了美国Kennecott铜矿的黄铜矿堆浸工艺和我国紫金山铜矿的辉铜矿堆浸工艺。  相似文献   

18.
锌铅混合精矿加压浸出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锌铅混合精矿加压浸出过程。结果表明,在100℃、0.6MPa氧分压下加压浸出,锌浸出率达95%,原料中的铁闪锌矿、黄铜矿、硫镉矿、磁黄铁矿和砷黄铁矿在此条件下属于易浸矿物,而黄铁矿、砷黝铜矿和银黝铜矿属于难浸矿物,方铅矿表面形成一层硫酸铅和铅铁矾阻碍其氧化。生成的元素硫在100℃时为疏松的硫膜,150℃时在添加剂作用下聚集成硫珠。  相似文献   

19.
江铜集团永平铜矿低品位原生硫化矿细菌浸出半工业试验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下一阶段进行的堆浸产业化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该矿的矿石中存在大量的低于露采工业品位的原生硫化矿,为有效利用此矿石,进一步加快堆浸产业化进程,该矿联合有关科研单位对堆浸产业化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从2004年7月开始进行5000t级低品位原生硫化矿细菌浸出半工业试验。试验场地设在西部排土场,采用细菌浸出的新方法,通过跟踪检测、及时统计、科学分析等,获得了可靠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20.
针对堆浸浸出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堆浸浸出速率的灰色预测进行了研究。根据堆浸的浸出动力学特点,结合实例,建立了堆浸浸出速率的等维灰数递补GM(1,1)模型。预测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进行预测,预测方法合理,预测精度可靠,其最大相对误差仅为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