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全球各个国家致力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将催生一大批新的低碳能源产业、低碳生活方式、低碳技术发展等等,未来新一轮的世界经济竞争必将是低碳经济的竞争。对"低碳经济"的投资必将是最值得投资的行业。  相似文献   

2.
正以"提高全民节能环保低碳意识,促进节能环保低碳小微企业创业,推动节能环保低碳产业发展"为宗旨,由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主办,北京节能环保中心承办的北京市节能环保低碳创业大赛(第二季)(简称"创业大赛第二季")以"创业成就梦想"为主题,在上季基础上隆重推出,目的是要激发节能环保领域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打造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3.
<正>当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之际,全球的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都面临着重大调整,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是不言而喻的。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而言,紧迫性是显而易见的,因  相似文献   

4.
虹桥商务区是国内首次在大型商务区建立的低碳实践区。虹桥商务区建设低碳实践区以构建"六位一体"低碳实践体系为目标,凸显"三大原则",实施"6+1+1"的低碳建设内容。虹桥商务区已经在三方面取得实效:区域标志性三星级绿色建筑已经竣工投用;虹桥商务区和上海在低碳实践领域的国际知名度已经确立;积极推动上海低碳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最近,虹口区商务委在花园坊节能环保产业园召开"中英低碳交流会"。会上中英两国低碳经济领域专家及企业代表围绕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和商业街区节能改造展开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6.
正10月31日,由绿色技术银行高峰论坛组委会主办,上海新能源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促进中心和上海市能源互联网创新联盟承办的绿色技术银行高峰论坛——能源互联网分论坛在上海成功召开。本次论坛以"绿色低碳、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为主题,围绕具有上海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海"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需求,着眼能源产业发展全局和长远发展需求,探讨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7.
城市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也带来了城市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交通拥堵、噪声污染等"城市病"问题。发达城市和城市群为应对上述问题已经摸索出了较为成功的绿色低碳发展经验,值得学习借鉴。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一极,并逐步向世界顶级城市群迈进,相应的绿色低碳发展规划需要进一步细化落实。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要注重促进城市间形成良好的绿色低碳产业分工,增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构建绿色低碳的消费生活模式,构建绿色低碳城市群。  相似文献   

8.
发展绿色金融,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源促进低碳经济,支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项目,推动绿色发展转型是"30·60"目标的重要举措。当前需要适时完善绿色金融评价体系,创新绿色金融工具,培育吸引绿色金融机构,加强绿色金融监管,确立绿色金融制度。充分发挥金融对环境治理和低碳产业发展的引导、约束和杠杆功能,拓宽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的融资渠道,助推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助力中国"30·60"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的任务尚未完成,低碳发展更多的是对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下降的要求。由于高耗能、高排放产业比重大,中国实现减排目标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实现低碳发展必须在产业政策上做出调整。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呈现经济增长趋缓、产业结构轻型化和低碳化、能源产业结构低碳化的趋势。促进低碳发展的产业政策目标是多元的,因此必须要在减排目标、经济和社会发展、能源安全等多个目标之间做出权衡。低碳发展的产业结构政策要严格限制钢铁、水泥、有色等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和控制高耗能产业规模,通过扩大其他产业规模逐步降低高耗能产业的比重;培育和创造新的产业竞争力,包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加强低碳技术研发,支持低碳应用市场发展,建立促进低碳发展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资讯·北京     
《节能与环保》2014,(1):13-13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山东六省市跨区域节能低碳环保产业联盟近日正式成立。今后,六省市将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促进节能低碳环保产业发展。节能低碳环保产业联盟的成立,为区域产业合作搭建了一个更加市场化的平台。今后,各省、区、市会对联盟的建设和发展给予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使之成为六省市节能低碳环保产业合作共赢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11.
北京     
正京津冀等六省市成立节能低碳环保产业联盟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山东六省市跨区域节能低碳环保产业联盟近日正式成立。今后,六省市将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促进节能低碳环保产业发展。节能低碳环保产业联盟的成立,为区域产业合作搭建了一个更加市场化的平台。今后,各省、区、市会对联盟的建设和发展给予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使之成为六省市节能低碳环保产业合作共赢的新平台。此外,联盟要努力破除区域行政壁垒,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节能低碳环保市场,促进人才、资本、信息、技术实现无障碍流动。  相似文献   

12.
正普陀区作出规划,"十三五"期间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节能减排降碳工作:(1)以桃浦地区转型发展为重点,抓好产业节能。从土地集约利用、混合开发、绿色市政、低碳出行、能源供应、建筑开发、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多角度出发,坚持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高质量载体—高品位配套—高能级企业—高层次人次—高端化产业,大力发展以智慧安防、节能环保、生命健康和文化休闲产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着力吸引全球先进的节能低碳服务产业、节能低碳技术和高端人才聚集。(2)扎实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综合运用先进技术深化既有建筑节能低碳改造,大力发展高星级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应用绿色施工建设管理体系,创建一批节约型工地,积极推广分布式光伏。  相似文献   

13.
<正>在低碳经济问题上,人们需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首先,低碳不等于贫困,贫困也不同于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第二,发展低碳经济不会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只要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领先,就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第三,低  相似文献   

14.
正以"共享节能环保新机遇开创绿色发展新未来"为主题,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报告精神,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新理念,推动工业、交通运输和建筑等领域绿色循环低碳发展,2018年12月20日,中国节能协会主办了"2018中国节能与低碳发展论坛"。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应对气候战略、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等热点内容,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研讨,解读了绿色发展政  相似文献   

15.
高质量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的内在要求。综合多方观点,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可以理解为提质增效、创新驱动、健全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发展和绿色低碳。在有利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和国家扶持政策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光伏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国和光伏装机国,但产业仍存在创新能力不强、补贴依赖度高、产能过剩、市场萎缩、产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非技术成本障碍增加等瓶颈问题,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高质量发展。中国光伏业界应加快产业政策转型,引导市场理性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市场契合程度;扩充资金融汇渠道,增强产业自主活力;强化创新驱动作用,降低非技术成本制约。要着力把推动产业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中国光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崇明低碳生态实践区是上海市最早提出重点建设的三大低碳实践区之一,并于2011年成为首批低碳发展实践区试点单位。崇明低碳生态实践区将低碳化、生态型和现代化三者相结合,力争实现自然的低碳生态、人居的低碳生态、产业的低碳生态,促进崇明经济社会发展和低碳生态建设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低碳产业协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机构共同主办的"2013中国国际低碳产业博览会"3月21日在北京展览馆拉开帷幕。这次以"低碳中国"为主题的展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家企业现场展示近千种最新产品、材料、设备及技术。为期3天的展会为各界参展人士提供了低碳产业、绿色经济、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等领域广泛交流与合作的窗口。展会期间,参展的江苏省昆山市密友集团转型升级产品—汽车纳米复合自修复剂系列节能环保产品高调亮相。该系列产品以进  相似文献   

18.
受全球能源短缺的影响,能源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焦点。全国两会过半,据中新网能源频道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50位代表提案触及能源产业及低碳经济,其中,新能源、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等8大关键词被谈及较多。"十一五"时期,我国在发展新能源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约900  相似文献   

19.
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方向已经明确,只有抢占低碳市场和低碳技术的先机,才能占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激发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潜力和活力不可或缺的抓手。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产业园区低碳发展思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园区不仅是国家和地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样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集中区域.2013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启动了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产业园区的低碳发展正在逐步得到国家的重视.本文将在剖析园区碳排放源的基础上,基于KAYA恒等式分解,分析影响园区低碳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总结提出园区低碳发展的总体思路,为园区创建低碳产业园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