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遗传算法的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时 ,往往使二次侧电压过于接近边界而导致系统承受负荷波动的能力大大下降 ,成为系统安全运行的隐患。该文在负荷预测的基础上把遗传算法应用于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 ,使主变中流过的无功功率及主变二次侧电压偏移最小。首先建立无功电压控制的求解模型 ,针对其计算空间过大的特点 ,引入遗传算法在全局范围内求最优解。对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所提算法较传统方法能更有效地搜索到最优控制策略 ,并使二次侧电压合格裕度有较大增加  相似文献   

2.
计及调节次数的变电站动态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实际变电站电压无功调度的要求,提出一种计及调节次数的变电站动态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的新模型.以变压器低压侧母线的电压允许偏差和主变的功率因数为控制目标;考虑变电站动态电压无功控制中控制设备的开关动作过于频繁,不但可能增加系统的故障率,而且会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约束条件增加变压器的分接头和并联电容器组的控制开关连续调节的时间间隔.对基本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遗传算子等做了改进,以提高计算效率.仿真算例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变电站的功率因数,并减少变电站动态电压无功调度中控制设备的动作次数.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目前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算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变电站电压无功的实时数据、短期负荷预测结果、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算法有效结合的新型区域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方法。该方法由采用静态无功优化数学模型的调度层控制部分和基于负荷预测的变电站层电压无功控制部分构成,调度层控制的无功优化数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变电站层电压无功控制通过在短期负荷预测中引入了Kalman滤波理论以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给出了调度层控制与变电站层电压无功控制的具体结合方案。计算实例的计算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可实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大型变电站的二次线线装设计可投切的补偿电容器组和带负荷可调分接头的主变压上配合进行联合控制的连续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无功电压双参数离散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电容器组和分接头的非连续调节,利用该模型对一实际变电站无功电压控制进行了计算,并与连续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  相似文献   

5.
提出利用动态规划法解决配电网电压无功控制问题。基于对主变每时段的负荷、馈线每部分的负荷和主变高压侧电压的预测值,利用动态规划法(DP法)确定主变分接头、并联电容器和馈线电容器的优化动作方案,从而使配电网的网络损耗最小,主变低压倒电压与其理想值的偏差最小,主变的功率因数尽可能的高,约束条件包括主变分接头、电容器一天内最大操作次数,馈线电压允许范围,主变功率因数的允许值。为了说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我们将其应用到沧州电力公司某变电站的部分系统中进行无功电压控制。  相似文献   

6.
根据实际变电站电压无功调度的要求,提出一种计及调节次数的变电站动态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的新模型。以变压器低压侧母线的电压允许偏差和主变的功率因数为控制目标;考虑变电站动态电压无功控制中控制设备的开关动作过于频繁,不但可能增加系统的故障率,而且会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约束条件增加变压器的分接头和并联电容器组的控制开关连续调节的时间间隔。对基本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遗传算子等做了改进,以提高计算效率。仿真算例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变电站的功率因数,并减少变电站动态电压无功调度中控制设备的动作次数。  相似文献   

7.
大型变电站无功电压控制的离散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型变电站的二次母线装设可投切的补偿电容器组和带负荷可调分接头的主变压器相配合进行联合控制的连续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无功电压双参数离散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一实际变电站无功电压控制进行了计算,并与连续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针对变电站电压和无功控制中补偿电容器和变压器分接头的"投切振荡"问题,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延时等待,提高无功补偿控制的针对性,提出将超短期负荷预测引入变电站电压无功实时控制,通过超短期负荷预测,掌握负荷变化和波动情况,在满足电压和功率因数合格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变压器的过载能力,尽量减少电容器投切次数和不必要的调整,从而提升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的性能,并可延长主变分接头和电容器开关的寿命.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VQC)通过在线监视负荷侧电压和高压侧注入无功来决定站内电容器电抗器的投切和主变抽头的调整,它是一种提高电压质量的重要手段。根据变电站VQC模块的九区控制图规则,建立考虑VQC动作的连续潮流计算模型,分析其对广东电网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并观察到一种由VQC策略中OLTC动作引起的电压失稳分岔情况,称为OLTC调节诱导分岔。通过对广东电网的仿真分析表明,VQC调控能够维持变电站电压质量,提高静态电压稳定负荷裕度,但在重负荷条件下可能发生由于VQC的动作而引起的系统分岔,从而导致电压失稳。  相似文献   

10.
模糊动态规划法在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主变每时段的负荷和高压侧电压预测的基础上,考虑功率因素、低压侧电压的允许偏头和分接头、电容器一天内最大操作次数等的限制,利用模糊动态规划法(FDP)对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由FDP法得出的调节方案可使流经主变的无功功率和主变低压侧电压与其理想值的偏差为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