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脱乙醇塔再沸器管束在涡流检测中发现换热管多处裂纹类缺陷,采用宏观检查、无损检测、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检验以及断口分析等分析方法,对缺陷管段进行了失效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失效不锈钢换热管表面没有发生明显腐蚀,换热管材料金相组织及硬度正常,化学成分满足标准要求,金属中存在裂纹缺陷且断口形貌符合白点断口的特征;换热管失效机理为氢致开裂,是管材制造过程中形成的原始缺陷。  相似文献   

2.
在钢材的断口检验中,各类缺陷多见于纵向断口。而横向断口所见不多,特别是异型缺陷更难识别。因此,搞清楚缺陷属性,进行正确评定是十分重要的。电炉冶炼的18Cr2Ni4WA钢、其φ26毫米圆钢的横向淬火断口上,曾出现一种类似  相似文献   

3.
采用显微组织、断口形貌观察和力学性能测定,分析了国产非调质钢36MnVS4连杆掉渣、断口不齐胀断缺陷的原因。结果表明,断口显微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无异常组织出现;晶粒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均满足标准要求。但是缺陷连杆铁素体含量超过标准的上限要求;未机加工表面存在脱碳层,脱碳层中较高的铁素体含量提高了表面的塑性;断面收缩率远超过标准的下限要求,且超过了可以保证胀断性能的上限要求,造成连杆的胀断性能差。这是连杆掉渣、断口不齐胀断缺陷的主要原因。胀断缺陷原因的分析为高品质连杆的生产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云片状断口的电子显微分析,确认这种缺陷断口的实质,为防止此种缺陷断口的产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自生复合法生成的硅相增强Zn-25Al合金,并用自制钠盐对其进行变质处理.经观察发现,Zn-25Al合金的断裂主要是韧性断裂,断裂表面存在大量的撕裂棱和韧窝;随着含Si量的增大,合金的断裂由韧性断裂变为混合型断裂,Si作为脆性相造成了合金的沿晶断裂;变质剂改变了硅相的形貌,初生硅由块状变为球团状或杆状,使合金沿晶断裂消耗能量增加,断口上的韧性断裂面增大,而脆性断裂面减少.合金的铸造缺陷进一步加大了合金的断裂.  相似文献   

6.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检测手段对于不同含量Sr微合金化后的Al-17Si过共晶铝硅合金的显微组织、断口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锶含量在0.6wt%时,合金组织最为理想,较大针状的共晶硅变为短杆状或颗粒状,使显微组织明显细化。锶对初晶硅的细化效果不明显,在Al-17Si合金显微组织中以针状相分布。从断口形貌上看,锶含量在0.3%和0.6%时,试样断口呈现准解理断裂。  相似文献   

7.
<正> 钢的呈层性强烈降低钢的横向性能,在应力作用下容易产生纵向开裂,因此,研究层状断口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失效分析及废品分析综合论述了层状断口的形貌及其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并根据试验结果探讨了层状断口的形成机构。一、层状断口的类型及宏观形貌层状断口是形变结构钢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断口缺陷,依其宏观形貌特征可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木纹状形态的层状断口和带  相似文献   

8.
通过合金成分分析、显微组织定量表征、断口形貌观察及力学性能测定,对中碳微合金非调质钢36MnVS4连杆断口掉渣和断口不齐缺陷进行分析。在VW 50030标准和TCCMI 13.1—2021标准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4支连杆组织为珠光体+铁素体,均无异常组织,晶粒度均为5.5~6.0级,不符合标准要求;缺陷连杆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符合标准,但断面收缩率为26.5%~27.4%,明显低于合格连杆的32.8%~33.5%的断面收缩率,未达到要求。断口不齐的主要原因为断口附近的Ca、Si氧化物夹杂物,在断口侧面发现激光切槽的位置较深,不仅改变胀断轨迹,还降低断面收缩率;掉渣的主要原因为断口附近出现微孔型断裂韧窝,改变了断口表面状态。最后提出采用控锻控冷技术精确控制组织性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厚度为20mm的Q235B热轧钢板,在拉伸试样上出现断口分层缺陷。通过化学成分、力学性能、低倍、金相、扫描电镜及能谱等检验手段,对断口分层缺陷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钢板中心偏析、夹杂、带状组织是造成钢板拉伸试样断口分层缺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批6082铝合金铸棒出现力学性能不合格问题,选取断后伸长率最大和最小的试样,采用宏观形貌、微观断口形貌、金相组织观察等方法,分析6082铝合金铸棒力学性能不合格的原因。结果表明,表面质量对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比较明显。试样宏观断口均为脆性断裂,断后伸长率高的试样断口呈凸凹起伏,韧窝有一定深度;而断后伸长率低的试样断口平直,韧窝浅而平。断后伸长率低的试样疏松、非金属夹杂较多,个别位置还有氧化膜缺陷;断后伸长率高的试样缺陷密度小。  相似文献   

11.
SWRH82B�����������쳣�Ͽ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SWRH82B盘条的拉伸断口进行分析,认为网状渗碳体和大颗粒脆性夹杂物等缺陷是引起断口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正> 木纹状断口不仅在铬镍钢中出现,而且在铬锰硅、铬钼铝、硼、铬钼钢等亦出现,除合金结构钢外,碳素结构钢,甚至耐热不锈钢也均存在,见图1(图版48)。由此可见木纹状断口(即层状断口之一)是较为常见的缺陷。本文对木纹状断口的本质、成因以及对机械性能的影响作了初步研究。 一、木纹状断口的分布规律及特征 为了观察木纹状断口在钢锭中的分布规律,分别在钢锭的头、中、尾三个部位取样。大量的统计表明木纹状断口多产生在尾部偏析区内,一般可发展到中部,头部很少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断口分析、低倍检验、高倍组织以及模拟热处理人工断口观察等实验对模具钢在热处理裂纹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模具钢裂纹是在淬火过程中扩展形成的,钢中的白点缺陷和超尺寸夹杂物是引发淬火扩展裂纹的主要原因。由于钢模块在缺陷和裂纹形成后又经历了不同的热处理阶段并在室外放置了较长时间,原始实物断口不可避免的发生一些破坏给断口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采用模拟热处理人工断口的方法,即在与钢模块类似的热处理制度下加热人工断口,观察加热温度对断口花样钝化的影响,并与实物断口进行比较,由此判断白点裂纹和淬火扩展裂纹的形成阶段。这种实验分析方法针对工件裂纹受到高温作用影响而使断面发生损坏的裂纹成因失效分析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球铁铸件断口灰斑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QT700铸态球铁凸轮轴断口出现灰斑,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灰斑区石墨球数量和w(C)量明显高于银色区,但金相组织观察显示,黑斑区球化情况良好,无组织缺陷。断口扫描电镜确定灰斑区断口为韧性断裂,银色区断口为解理或准解理脆性断裂。断口灰斑再现试验证明,球铁铸件断口上的灰斑说明该区域是韧性断裂区域,并非组织异常,也并非是铸造缺陷。  相似文献   

15.
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在530℃的低周疲劳断口及断裂损伤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530℃时,单晶高温合金低周疲劳裂纹一般萌生于试样表面、亚表面或内部。亚表面存在铸造缺陷时裂纹从缺陷处起源。在大应变幅(>0.85%)条件下,合金在疲劳循环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循环硬化行为,应变幅低于0.85%时循环应力响应曲线基本趋于稳定。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主要通过滑移产生变形,在530℃合金主要通过八面体滑移机制进行断裂,主滑移系为{111}<110>。分析断口特征可知,断口在源区附近未见明显塑性变形,稳定扩展区可见疲劳条带特征,快速扩展区在滑移台阶处存在大量交叉滑移带。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发现,不同滑移面交界处的断口表面存在明显塑性变形,靠近断口表面的γ基体及立方γ’相变形严重。该温度下疲劳断口表面未见明显氧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球墨铸铁试棒断口产生的黑区缺陷进行了探讨,根据扫描电镜、激光显微探针、光镜的观察和分析,发现黑区缺陷既不是石墨漂浮,也不是夹杂物;而是由于孕育工艺不合理,孕育效果不均匀引起的缺陷。在生产球墨铸铁铸件和试验研究中,不管是高韧性球铁,还是高强度球铁,均发现在试棒断口中出现黑区缺陷。机械性能试验报告的备注中,经常注有石墨漂浮缺陷或黑灰夹杂。对高韧性球铁,由于性能不受影响,未给以应有的重视,但在生产和试验高强度球铁时,一旦出现这类缺陷,强度和硬度就达不到要求,不能不引起足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7.
牵引环是我厂主产品的重要铸钢件之一,它承受40吨左右的静牵引力,壁厚平均为50mm,要求比较严格,批量较大。1965年到1982年期间,该件因气孔及杆状断口(金相断口有明显发亮的氧化铝组织,焊接时易产生裂纹)缺陷,废品率高达21.3%,每年废品损失达4万元左右(按4000件计)。经采取措施后,自1983年以来,合格率已上升到96%左右。牵引环结构,参见图 1。材质为 32MuM。铸件毛重13.7kg,每箱2件,每箱钢水重58.38kg,工艺出品率47%,浇注温度1410~1440℃,浇注速度为5-7秒。造型用纸浆面砂加背砂,2#冒口芯采用中强  相似文献   

18.
于燕  冯桐  杨海峰 《热加工工艺》2014,(17):175-178
以厚度为1.5 mm的TRIP800钢板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安排试验,通过观察点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断口形貌,测量接头的显微硬度,确定了钢板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对焊接缺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焊接电流为9.0 kA、焊接时间为15 cyc、电极压力为3.5 kN时,所获得的点焊接头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和较好的焊接质量;点焊接头断口呈现韧性断裂特征;点焊接头中发现未融合、缩孔、飞溅缺陷。  相似文献   

19.
通过OM、SEM、EDS、XRD以及室温拉伸试验等措施,对ZL210A合金铸件的流线缺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压铸造条件下,ZL210A合金铸件流线缺陷会导致缺陷部位抗拉强度、伸长率、硬度有所降低,但其力学性能仍可以满足铸件的使用要求;流线缺陷试样断口主要以细小韧窝和冰糖状形貌为主,无缺陷试样断口全部由细小韧窝组成,流线缺陷试样具有转变为脆性断裂的趋势;在ZL210A合金流线区域,Cu含量低于标准要求,最终导致ZL210A合金力学性能的降低。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所介绍的9Cr2Mo钢冷轧辊断裂事故,起因于中心孔部位的分层断口缺陷和针孔。而分层断口的形成,则与钢中碳化物沿奥氏体晶界大量析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