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采用Ф25 mm小锥角水力旋流器对煤泥进行预先脱泥,通过顺序评价试验对旋流器脱泥前后煤泥进行可浮性评定。结果表明:煤泥脱泥前,当精煤灰分定为12%时,精煤产率为13.68%,可燃体回收率为17.94%,可浮性为极难选;经过Ф25 mm水力旋流器脱泥后,底流合格精煤产率为36.47%,可燃体回收率为42.44%,可浮性为难选。顺序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各产品灰分均减小,说明旋流器预先脱泥对后续浮选有效,煤泥可浮性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临江选煤厂煤泥性质,说明煤泥中大量细粒、高灰非煤矿物进入浮选系统,是高灰煤泥难以浮选的主要原因。为降低煤泥灰分,减小浮选处理量,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应用研究了小锥角水力旋流器在煤泥预先抛尾工艺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50 mm小锥角水力旋流器在给料质量分数15%,给料压力0.25 MPa的条件下,可实现-0.038 mm煤泥的初步分级分选;煤泥经150、75、50 mm小锥角水力旋流器底流串联预处理后,可实现连续降灰。与原煤泥直接浮选相比,煤泥经150 mm小锥角水力旋流器预先抛尾后,其合格精煤泥产率、可燃体回收率和浮选完善指标分别提高6.03%、7.28%和9.99%;入浮煤泥可浮性等级也由难浮提至中等可浮。因此150 mm小锥角水力旋流器用于选煤厂预先抛尾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动力煤分选工艺中脱泥分级筛筛下2 mm煤泥分级脱水后产品掺入混煤,使部分精煤进入混煤的问题,以高家梁动力煤选煤厂为例,通过分析高家梁动力煤选煤厂煤质特性,使脱泥筛筛下2 mm煤泥进入三锥角旋流器进行再选,通过改变三锥角旋流器的结构、操作参数等,分析其分选效果及经济效益,最后提出了高效动力煤分选新工艺流程和动力煤分选展望。粗煤泥分选试验结果表明,分选后精煤灰分为8%时,产率为30. 91%,尾煤产率为17. 41%,灰分为48. 34%,细煤泥产率为51. 68%。增加三锥角旋流器后,部分粗颗粒煤泥通过分选得到精煤,每年可多出高发热量精煤15. 41万t,灰分为8%,精煤价格为298元/t,其余所有产品去末煤系统,产率为1. 05%,灰分为48. 34%,总效益达到1 664. 63万元。三锥角水介分选旋流器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粗煤泥分选设备,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入料粒度范围宽、适应性强、分选精度高和稳定可靠等优点。三锥角旋流器用于动力煤选煤厂粗煤泥分选,完善了动力煤选煤厂工艺流程,实现选煤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针对鹤壁煤电九矿选煤厂煤泥含量过高,造成分级旋流器底流夹带高灰细泥以及溢流跑粗影响精煤数质量问题,通过市场调研及结合选煤厂车间布置,决定采用三锥角水介质旋流器替换原有分级旋流器进行粗煤泥分选;生产结果表明,在提高精煤产品质量合格率情况下,综合精煤的产率增加3.15%,企业经济效益每年可提高180.31万元。  相似文献   

5.
三交河矿选煤厂由于煤泥旋流器组与粗精煤旋流器组存在底流夹细情况,导致粗精煤灰分超标,影响精煤产率;通过采取更换大直径水力旋流器、调整煤泥旋流器分级粒度等措施,实现了粗精煤降灰达标生产,提升了精煤产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针对泉店选煤厂粗煤泥回收系统中浓缩旋流器分级效果差,高灰细泥污染粗精煤等问题,采用筛网旋流器代替浓缩旋流器+高频筛组合对选煤厂进行改造,研究了筛网旋流器直径、入料口尺寸、溢流管直径、入料压力、入料浓度等因素对筛网旋流器分级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筛网旋流器的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筛网旋流器入料灰分高达19.78%,0.125 mm粗颗粒产率为70.90%,粗颗粒比例大,浓度高,浓缩旋流器无法满足粗煤泥回收要求。改造后筛网旋流器底流中0.125 mm粗颗粒产率为86.90%,灰分达到10.47%。筛网溢流和筛下水灰分分别为20.92%和21.56%,其中0.5 mm浮选难以回收的粗颗粒仅占0.30%,有利于浮选机的回收。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选煤厂精煤产率,分析了田庄选煤厂设备工艺存在的问题,通过将粗煤泥脱泥筛下水导入粗煤泥分选机,粗煤泥分选机入料桶改为角锥池,增加稳流装置、溢流槽;合理优化煤浆分配桶,及时加入调整剂,完善粗煤泥角锥池,改造粗煤泥方池入料管道;改造粗煤泥筛喷水系统,保证重介质旋流器入料均匀等分别对粗煤泥系统、浮选系统和末煤系统进行改造,并对改造后的工艺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造后粗煤泥分选机0.5~0.25 mm入料产率提高了3.27%,小于0.25 mm入料产率降低了2.94%,粗煤泥分选机入料组成明显改善,提高了精煤产率。改造后浮选精煤灰分降低了0.43%,精煤产率和数量效率分别提高了6.01%和0.21%,浮选机浮选效率得以提升。粗煤泥筛筛分效率提高,脱泥效果改善,末煤重介质旋流器的精煤产率和数量效率分别提高了6.15%和3.61%。  相似文献   

8.
针对禾草沟煤业选煤厂TBS溢流采用振动弧形筛脱水脱泥效果差、底流灰分偏低问题,从最高精煤产率原则出发,采用电磁筛改善TBS溢流精矿脱泥,采用螺旋分选机对TBS尾矿进行再选。改造实施后,改善了粗煤泥分选、脱泥效果,精煤产率提高1.196%,中煤产率提高0.225%,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针对邢台选煤厂存在的分选效果差、处理量低、介耗高、粗煤泥分选精度低等问题,采用增加选前脱泥环节、更换大直径三产品旋流器、利用CSS分选粗煤泥、将精煤磁尾作为脱泥筛后冲水等方法对邢台选煤厂进行了技术改造。选煤厂经脱泥改造后,精煤灰分降低了0.22%,精煤产率提高了4.39%,脱泥重介旋流器处理能力提高了4%左右,中煤带煤、矸石带煤量均有所降低;磁选机入料质量分数由改造前的26.72%降为17.02%,磁性物回收率较改造前提高了0.15%,精煤带介量降低了50%,吨原煤介耗由改造前的2.81 kg降至目前的1.31 kg;经过CSS粗煤泥分选机分选后,精煤产率高达44.17%,提高了9.85%,分选出的粗煤泥灰分基本保持在9%以下,降低了18.18%。最后对选煤厂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邢台选煤厂改造后每年增加经济效益3166.10万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巨龙选煤厂粉精煤灰分偏高、精煤产率低的问题,采用大直径水力旋流器替代原分级旋流器组进行改造后,旋流器底流中粗粒级含量增加,细粒级含量减少,降低了粉精煤灰分,总精煤产率提高0.5%,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陈蛮庄选煤厂粗煤泥分选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选煤厂粗煤泥的煤质特征,确定了合理的粗煤泥系统优化改造设计方案;采用大直径分级旋流器进行煤泥分级,以减少进入粗煤泥分选系统的高灰细泥量,以TCS智能粗煤泥分选机作为分选设备,采用智能振网弧形筛对TCS精矿进行脱泥;改造后,提高了粗煤泥分选效果,最大限度减少了粗精煤中的高灰细泥量,降低了粗精煤泥灰分,并提高了精煤产率。  相似文献   

12.
实验研究了某选煤厂入浮煤泥的粒度、密度组成以及浮选特性,提出只对小于0.25 mm粒级细煤泥进行浮选,将浮选精煤与大于0.25 mm粒级粗煤泥混合作为最终浮选精煤;采用改进后的工艺,浮选精煤灰分变化不大,但精煤产率可提高近4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赵家山选煤厂粗煤泥分选系统TBS精矿高灰细泥影响精煤灰分、TBS尾矿产率高且灰分低、粗煤泥设备处理能力不足进行改造。将原设计TBS分选改为TBS+螺旋二级分选;精矿由振动弧形筛改为叠层高频振动细筛脱泥降灰;改变筛下煤泥水流向。改造后中煤产率降低11.30%,精煤产率增加5.60%,矸石(煤泥)产率增加5.70%。  相似文献   

14.
煤泥重介旋流器在赵各庄选煤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煤泥重介旋流器的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通过小筛分试验、小浮沉试验和分配曲线分析煤样性质。煤泥重介旋流器分选下限已达到O.10mm,溢流精煤灰分由入料17.78%降至14.76%,底流灰分达到36.19%,起到了降灰作用;煤泥重介旋流器溢流精煤累计灰分为9.97%,小于精煤产品灰分要求;分选密度6。为1.55kg/L,可能偏差E为0.085,分选效果达到设计要求。煤泥重介工艺自2011年在赵各庄选煤厂应用以来,使用效果较好,1.00~0.25mm粗精煤灰分由原来的14%降至11%以下,避免了对精煤产品的污染,降低了浮选系统的入浮煤泥量;精煤损失较低,洗选效率达到90%以上。最后针对煤泥重介工艺存在的合格介质分流量调节空间受限、煤泥合格介质密度调节滞后、精煤产品分级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平朔一号井选煤厂细砂岩含量高造成的浓缩机压耙,滤饼变薄,加压过滤机处理能力下降等问题,通过分析分级旋流器底流和溢流的粒度组成,说明旋流器底流粒度较粗,灰分较高,导致精煤“背灰”,影响精煤质量;溢流粒度较粗,灰分较低,导致溢流跑粗量大。通过增加一期、二期工程和粗煤泥分选、回收系统对煤泥水系统进行改造。一期工程中,煤泥入浓缩机前回收细砂岩;二期工程中,将煤泥中细砂岩分离出来,煤泥和细砂岩采用两段浓缩两段回收。最后对选煤厂改造效果进行分析,改造后浓缩机入料中高灰细砂岩数量减少,减轻了浓缩机负荷,保证了加压过滤机、浓缩机的稳定生产;避免了细砂岩对精煤的污染,提高了精煤产率,优化了产品煤质量;选煤厂每年多产精煤86.49万t,年销售收入增加4.63亿元;节省了维修成本和材料成本,减轻了员工劳动量,增加了选煤厂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霄云煤矿选煤厂粗精煤泥灰分过高,难以掺入合格精煤,致使综合精煤产率较低的问题,利用大直径水力分级旋流器+粗煤泥分选机对原粗煤泥回收系统进行工艺技改,可将粗精煤泥产品灰分控制在9.5%~10%,明显降低了粗精煤泥灰分,提高了综合精煤产率和企业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
龙口选煤厂近期入选原煤煤质变化较大,浮选入料高灰细泥含量增高,导致浮选效果变差,浮选精煤灰分升高,重选为浮选"背灰"。为降低高细泥含量煤泥的精煤灰分,通过正交试验用浮选完善指标、精煤产率来评价浮选效果,找出最佳药剂用量为:捕收剂0.26 kg/t干煤泥,起泡剂为0.15 kg/t干煤泥,实现了精煤灰分小于9.50%,浮选数量效率达到90.85%的工艺指标。  相似文献   

18.
在山西临县某炼焦煤选煤厂的改造中,原设计为不脱泥无压三产品旋流器分选+煤泥浮选的选煤工艺,改造设计遵循煤泥减量化,粗煤泥分级分选、细煤泥高效分选的原则,采用原煤干法预排矸+脱泥无压三产品旋流器分选+粗煤泥三产品干扰床分选+细煤泥主再浮选的选煤工艺,改造方案最大程度地提高了精煤的产率,降低了介耗、药剂消耗,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大武口选煤厂由于原生煤泥量增大,导致煤泥水系统能力不足、介耗高、浮选机分选效果差等问题,提出采用脱泥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旋流器+TPS分选机+分级浮选工艺对原工艺进行改造,改造后浮选精煤灰分可降至11%,综合精煤产率可提高1.87%,介耗可降至1.5 kg/t,经济效益将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石后盛 《洁净煤技术》2012,(3):24-25,43
分析了新阳选煤厂二期煤泥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浮选入料跑粗,对分级浓缩旋流器组流程进行技术改造。实践证明,通过煤泥水系统的改造,浮选入料+1 mm质量分数由原来的10%以上降至1%左右;2325溢流+0.5 mm质量分数小于5%,底流-0.25 mm质量分数小于20%。2330分级浓缩旋流器底流灰分9%~11%,有效改善了原有工艺的不足,解决了浮选入料跑粗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