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地球科学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在优势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发展的载体,日益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发展地球科学文化产业对于深入发掘地球科学文化内涵,充分展示地球科学思想,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意义深远。本文从地球科学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对策3方面进行分析,力图探索中国地球科学文化产业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发展地学文化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地球科学到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 ,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地球的密切联系 ,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科学基础。地球科学内蕴的无穷自然奥秘和丰富哲学理念 ,彰显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各类科学文化中独树一帜。大力发展地学文化 ,普及地学知识 ,是在当前国情下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3.
因民族地区资源型城市长期专注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长期被闲置与边缘化,导致民族文化〖JP2〗产业发展滞后。为促进民族地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以调整与优化民族地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以民族地区资源型城市六盘水市为例,通过分析六盘水市民族文化资源的特点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探讨六盘水市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六盘水市要充分发〖JP〗挥民族文化资源的后发优势与原生态优势,依托区域旅游业发展动力,促使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突出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鲜明特色,利用产业化机制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4.
发展地学文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地球科学到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地球的密切联系,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科学基础.地球科学内蕴的无穷自然奥秘和丰富哲学理念,彰显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各类科学文化中独树一帜.大力发展地学文化,普及地学知识,是在当前国情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政策关系着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定位及发展方向,是扶持和引导文化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地学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地学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总结了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并针对当前我国地学文化产业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国家文化产业的目标及文化产业的资源建设框架、产业组织、产业布局等主要内容,分别从完善政策法规、依靠统筹规划、经费投入保障、队伍建设保障、技术支撑保障等方面提出促进地学文化产业化的政策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目标宏大、投资强度大、多学科交叉、需要昂贵且复杂的实验设备,已经从传统地球科学发展成为“大地球科学”。作为“大地球科学”的地球系统科学要以大科学思维方式,即以对传统地球科学各学科的全覆盖性、大交叉性和资源的大协作性来指导学科的发展,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提供知识准备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产业政策是影响一个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文化产业政策居于核心地位。我国地学文化产业正处于全面发展和提速阶段,更需要文化产业政策的支持。本文从财政、税收、金融、人才等方面总结了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内容,针对当前我国地学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增强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建设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促进地学文化产业融合及建设地学文化产业链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地学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文章首次从融合动力、条件、路径、模式4个方面对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国家发展战略、企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形象塑造可为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提供足够的动力;鼓励的政策、先进的技术、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二者融合提供了基础条件。此外,提出以国家为主导形式和以市场为主导形式的两条融合发展路径,以互补增值型和开发创造型两类模式促进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地球科学,尤其是其新兴学科—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的科技进步对矿产勘探、开采和加工的重要作用,介绍了俄国学者对发展地球科学各分支做出的贡献及其对俄国矿业发展的影响。本文对最近几年俄国的矿物原料与矿冶综合体系经济效益低、正处于困境的原因做了分析,并对采用地球科学的科技进步成就等措施重振俄国矿业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资源勘探技术的进步,为煤炭的开采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随着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不断发展、勘探的精确度不断提高,对煤炭资源的物理勘探将是保证煤炭科学开采的一项重要手段。主要对我国目前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行介绍,并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对煤炭开采的促进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简要回顾地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 ,分析了地学发展不同阶段中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从原始协调阶段发展到矛盾激化阶段。人地协调发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愿望 ,地学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地学可以在矿产资源供给、环境保护和减防自然灾害等方面全面服务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法国和德国的稀土工业居当今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稀土技贸考察团于2002年9月考察了法国Rhodia公司的稀土粗加工分离、深加工技术和德国的真空熔炼公司的稀土磁性材料及欧洲稀土产品的贸易动向.作者在文中对世界稀土贸易与我国稀土企业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指出,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稀土工业发展应从规模的扩张转向产品的深加工,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3.
英国地质调查局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国家地质调查局和世界一流的地球科学信息与技术中心,主要致力于为政府提供公益性科学服务,研究并理解地球及环境的作用过程,加深对固体地球体系的结构、性质和过程的了解。自成立以来,根据其不同时期的职责定位,英国地质调查局在能源、环境化学、地质、地球物理、土建监测、地下水、灾害、海洋、矿产、三维模型等专业方面形成了海量的数据产品资源,很大程度上支撑和保障了英国的经济竞争力、地质信息服务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英国地质调查局数据产品资源情况进行初步的概述,期望为我国地学数据产品的研究、开发及社会化服务提供一些借鉴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完善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和产业结构是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迫切需要。本文从8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崇拜-征服-协调的哲学理论;循环经济的地球物质循环基础:非平衡热力学理论;循环经济资源评价体系的更新:自然资源价值论对循环经济形成内在机制的影响;循环经济对于经济发展目标的诠释:从生命演化规律到人类文明的转型;循环经济的宏观、微观、中观科技支撑体系:地球系统科学、资源综合应用技术及环境影响评价;当前循环经济产业环节的缺失对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循环经济产业组织结构重建的迫切要求:建立以生产为目标的第零产业和以分解为目标的第四产业。  相似文献   

15.
陆慧娟 《资源与产业》2009,11(5):153-155
人地系统的优化调控是现代地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石。而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和支持条件。众所周知,地球科学是一个庞大的科技领域,因此更要注重实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地球科学的学科特点,针对可持续发展与地学学科建设提出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6.
稀土产业规模经济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产业是我国具有资源禀赋和竞争优势的战略产业。长期以来,由于稀土元素多样,用途迥异,稀土市场波动剧烈,为稀土企业的产品决策和生产计划带来挑战。规模经济的效果就是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本论文从规模经济的角度对稀土产业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稀土产业规模经济模型来分析稀土产业规模经济及影响要素,期望为稀土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我国稀土资源概况及利用现状,针对不同类型的稀土矿资源,介绍了我国稀土冶炼技术的变革及绿色冶炼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我国的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种类齐全并且出口量大,中国在世界稀土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随着轻、中重稀土新材料在不同领域应用情况变化,进一步加剧不同稀土元素需求不平衡的同时,推动了不同稀土矿冶炼技术绿色高效的发展,目前的冶炼技术实现了稀土资源高效利用,但仍需进一步研究绿色冶炼工艺。结合我国稀土资源日渐贫化的形势、稀土材料产业大而不强的现状及冶炼面临的环保问题,提出了未来稀土行业的发展趋势。一方面,通过稀土冶炼技术的革新,高效提取稀土资源的同时实现无氨生产及氟资源化,从源头上减少氨氮和氟的排放。另一方面通过高端稀土材料应用领域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立,提升我国稀土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稀土产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