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分析了连铸二次冷却铸坯产生的质量缺陷,从喷嘴特性、冷却制度及二冷的控制方式等方面讨论了二次冷却对铸坯质量的影响,提出了控制二次冷却是控制铸坯质量的关键.通过优化喷嘴选型及布置,选择合理的二冷制度和控制方式,可有效提高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2.
姚嘉斌  张如斌 《连铸》2004,(2):15-16,18
立弯型连铸机的直结晶器及二冷区的直立段.为钢水凝固及带液芯的铸坯凝固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对称的冷却环境,是保证结晶器及二冷段同高度铸坯的热流密度均匀的根本条件,是浇铸高质量铸坯的重要基础:立弯型连铸机使铸坯的重力最大限度地替代拉矫机的拉力,改变了铸坯的受力状态,减少铸坯承受的外力(拉坯力),对提高连铸坯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二次冷却设备对铸坯质量影响很大。通过对小方坯连铸生产中的铸坯质量缺陷问题进行分析,经过改进结晶器急冷水环,优化二冷分区和喷淋管喷嘴分布,提高了铸坯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方坯的应力计算模型,并通过采用有限元法求解,获得了铸坯在二冷段的应力和应变分布规律,为研究二冷对铸坯质量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德龙公司钛微合金钢DL350铸坯中心裂纹、三角区裂纹和产品伸长率不足的问题。通过二冷配水优化制度结合冶金限制准则建立了铸坯传热模型,进行了二冷配水优化的研究;采用ANSYS仿真模拟0.9~1.2 m/min下不同比水量铸坯的温度。结果表明,模拟和试验能够良好吻合,并且优化比水量后的铸坯质量得到了提升,依据拉速关联配水法得出了不同拉速下0.9、1.0、1.1、1.2 m/min最适宜的比水量分别为0.68、0.73、0.77、0.80 L/kg。在生产上也验证了模拟的正确性,从优化后生产铸坯的低倍形貌来看,铸坯缺陷明显消除,铸坯的表面及内部质量均满足轧制等工艺需要,最终提升了产品的伸长率,满足了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6.
《铸造技术》2016,(6):1205-1207
圆坯连铸在凝固过程中极易产生裂纹,从而影响了铸坯的质量。以300 mm圆坯连铸为研究对象,运用ProCAST软件建立了一维传热数学模型,计算铸坯的温度场,模拟分析拉速、二冷水比量对铸坯表面温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拉速和二冷水比量对铸坯表面温度具有较大影响,生产中必须保持恒定的拉速和合适的二冷水比量,才能够有效避免铸坯裂纹的产生,得到优质的铸坯。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连铸若实现自动化生产,须对钢水过热度连续精确地测量,并经计算机与二次冷却自动配水控制形成闭环系统,以利于根据过热度调节二冷水量,最大限度地适应铸坯凝固进程,提高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8.
我国首家采用西欧 (意大利 )模式的攀钢板坯连铸二冷控制系统 ,经近年来不断优化其控制制度后 ,收到了提高铸坯内部质量的明显效果。板坯连铸尤其是高效板坯连铸的二次冷却控制制度 ,是影响铸坯质量进而影响钢板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与铸坯裂纹、鼓肚、中心偏析等缺陷的形成均有紧密的联系。攀钢板坯连铸机 1 998年实现高效化生产后 ,某些钢种的连铸坯 ,曾一度因中心裂纹和中心偏析缺陷而引起比较严重的热轧板分层质量问题。为此 ,攀钢开展了持续不断的“板坯连铸二冷制度优化研究”。他们应用二冷区铸坯表面温度测定和铸坯硫印、低倍检验等…  相似文献   

9.
《铸造技术》2017,(5):1106-1109
结合铸坯的冷却规律,利用有限差分法对二维凝固传热数学模型进行了差分变换求解。结合拉速、钢种和过热度,建立了铸坯二冷配水控制模型。利用Visual Basic 6.0开发了二次冷却仿真软件,模拟了铸坯的凝固传热过程,对二冷配水进行了优化。通过验证,新模型和二次冷却仿真软件可以对二次冷却配水量进行有效优化,经过优化,铸坯表面温度误差在3.8℃,温度波动减小,提高了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板坯连铸浇注过程通用仿真分析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科  韩志伟  王勇  毛敬华 《铸造技术》2007,28(9):1247-1251
基于考虑全面的铸坯传热凝固模型和有限差分数值方法,开发了CISDI板坯连铸浇注过程通用仿真分析软件CCPS0FFLINE。该软件内嵌一维传热和二维传热两大计算模块,包含正向仿真预测、二冷水量优化、二冷回归分析、结晶器振动参数计算和切割定尺计算等重要功能模块。软件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能获得包含铸坯温度场分布状况、铸坯应变分布情况、铸坯凝固生长规律、铸坯热流散失情况、轻压下控制工艺参数、结晶器窄面锥度、铸流锥度、板坯质量缺陷判断以及钢种两相区凝固特性等与板坯连铸浇注过程密切相关的冶金信息。软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通用性,已成功应用于多台板坯连铸机的工程设计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