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对灰黄霉素提取液中色素成分的去除进行了探索试验,静态筛选实验结果表明,所选三种吸附树脂对灰黄霉素提取液中色素的吸附容量均不大,不能达到脱色要求。进一步考察影响吸附因素的实验结果表明,pH、温度对吸附均没有太大的影响。通过调节pH、温度也不能达到脱色要求。三种吸附树脂对灰黄霉素吸附率的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吸附树脂对灰黄霉素的吸附容量均不高。通过对大孔树脂吸附法去除灰黄霉素提取液中的色素成分的探索实验表明,三种吸附树脂对灰黄霉素提取液中组分的吸附没有选择性,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去除灰黄霉素提取液中的色素成分不可行。  相似文献   

2.
王可  俞娟  周安  周娟  王效山 《安徽化工》2009,35(2):39-41
目的:优选分离纯化新藤黄酸的大孔树脂。方法:通过HPLC定量分析新藤黄酸,比较了七种不同大孔树脂对新藤黄酸的吸附性能,对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新藤黄酸的工艺进行筛选。结果:AB-8树脂对分离新藤黄酸的吸附性能适中,可将其含量由浸膏中的16.3%提高至67%。结论:AB-8树脂吸附新藤黄酸的纯化方法可取,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采用静态吸附法、柱吸附法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对烟草薄片有机废水的处理能力。考查7种大孔吸附树脂处理该废水的性能,发现XDA-1B大孔吸附树脂的去除效果最好。通过考查温度和pH值的影响表明,在温度为25℃、pH=7.0时,吸附效果最好,静态吸附的最大饱和量可达到121.68mg·g-1;柱吸附实验表明,5h是其最大耐用时间,而且经过20次洗脱再生实验后,该树脂的吸附率仍可以达到85%,说明该大孔吸附树脂再生性能良好,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张红  马剑华  邓永永  陈佑剑 《辽宁化工》2011,40(10):1016-1019
对Ls-40型大孔吸附树脂和D113型离子交换树脂对二甲胺的吸附效果研究,分为小试实验和中试实验两部分。实验结果表明:Ls-40型大孔吸附树脂和D113型离子交换树脂的静态吸附量大、再生稳定性高,洗脱液流速对吸附能力影响大,再生液盐酸回流脱附比直接脱附效果好,脱附液盐酸的浓度过大将减弱脱附。  相似文献   

5.
邱亮  于华忠 《广州化工》2012,40(7):85-88
以茶条槭叶为原料碱水解提取没食子酸,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对7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筛选,采用筛选出来的XDA-8树脂进行纯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XDA-8树脂是7种树脂中最合适的纯化树脂,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液pH=3,上样流速3 mL/min,洗脱剂最适宜的浓度、pH和用量分别为80%乙醇,pH≤1和3 BV(倍柱体积)。经XDA-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所得产物没食子酸含量为25.878%较提取液中没食子酸含量12.483%有所提高,但纯化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8种大孔吸附树脂D101、AB-8、NKA-9、D4020、S-8、200702、H103、NKA-Ⅱ对菊米总黄酮的吸附性能,以大孔吸附树脂对菊米总黄酮的吸附率、洗脱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合适的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菊米总黄酮,并以静态实验、动态试验考察大孔树脂对菊米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效果及影响因素,优化吸附和解吸条件。结果表明:200702中极性树脂分离纯化菊米总黄酮效果较好,其最佳吸附工艺为:上样液pH 5~6,质量浓度0.35 mg?mL-1,上样液流速3.0 mL?min-1,最佳洗脱工艺为:70%乙醇溶液30 mL,洗脱速率2.5 mL?min-1,通过本工艺菊米总黄酮纯度达83.5%。  相似文献   

7.
刘军凯  林贝 《广东化工》2010,37(9):21-22,25
对国内几种大孔吸附树脂的丹酚酸B吸附性能进行了实验筛选。结果表明。YWD06树脂有较好的吸附和洗脱能力;适宜吸附条件:pH控制在4~5、流速为2BV/h;以70%乙醇为洗脱剂,pH=5、流速为3BV/h时,洗脱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对灰黄霉素提取液中色素成分的去除进行了探索试验,静态筛选实验结果表明,所选三种吸附树脂对灰黄霉素提取液中色素的吸附容量均不大,不能达到脱色要求。通过对大孔树脂吸附法去除灰黄霉素提取液中的色素成分的探索实验表明,三种吸附树脂对灰黄霉素提取液中组分的吸附没有选择性,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去除灰黄霉素提取液中的色素成分不可行。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PTA废水进行处理,对吸附树脂进行了初步筛选,研究吸附操作的工艺条件对吸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PD-950型大孔树脂对PTA精制废水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试验同时通过静态试验考察得出了较佳的操作条件:树脂加入量为8 g/L、振荡时间为2.5 h、吸附温度为25℃、振荡强度为200 r/min和pH为4。通过动态试验考察了工业化所关注的停留时间,运行时间和再生时间对树脂吸附效果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的操作条件为:停留时间为30 min、运行时间为50 h、再生时间为30 min。  相似文献   

10.
以广西茉莉花茎多糖为试样,从试样溶液的pH、吸附时间、试样流速、试样浓度和解吸流速等因素考察AB-8和H103两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广西茉莉花茎多糖脱色工艺的研究。选择以AB-8大孔吸附树脂用试样溶液pH为6.5、吸附时间为4h、合适的试样浓度和解吸流速为1min/mL的工艺条件,得出AB-8大孔吸附树脂脱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孙锋  潘大伟 《广东化工》2013,(23):24-25
当反渗透进水硬度过高时,容易污堵膜,需要采用预处理进行软化,文章研究了进水在经过双碱软化之后,硬度下降60%,但产水电导率和COD与没有经过软化时相比较没有大的变化,都能够达到很高的去除率.最重要的是膜的污堵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使得膜的清洗周期延长到没有软化前的三倍.  相似文献   

12.
在常规PET生产过程中,切粒机作为工艺控制产品外观品质的最后一道关卡,承载着重要使命。介绍了切粒机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工艺控制流程。分析了切粒机存在问题,如切片外观粒径不规则,切片结晶度差异对内在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改进预防措施。有效保证设备高效、长久、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3.
用于热熔胶的聚酰胺树脂合成组成与性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二聚酸、共聚酸、乙二胺与哌嗪合成出可用于热熔胶的二聚酸型聚酰胺 (PA)树脂 ,研究了上述合成组成与PA树脂基本性能 ,如软化点、拉伸强度、玻璃化温度与熔融粘度等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探讨了合成组成对PA树脂用作热熔胶时的剪切强度、剥离强度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离心泵教学在《化工原理》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离心泵教学中存在的理论知识与泵的实际运行难以衔接问题,制作了具有五点特色的离心泵教学课件:设计清新幻灯片模板,构建绿色授课环境;文字和计算式清晰规范,演示文稿简洁美观;采用动画和实物图片等形式多样的离心泵素材,授课内容直观生动;按照各种教学方法的逻辑条理,有序显示离心泵授课内容;紧扣离心泵知识要点,凝练演示文稿展示内容。  相似文献   

15.
《云南化工》2017,(8):29-30
旨在探究火药的性能变化对弹药作战效能影响,分别从含氮量、挥发份含量、药型尺寸、硝化甘油含量、安定剂含量五个方面发生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发生变化后对弹药勤务处理、安全储存、理化性能、弹道参数的影响,对于确保弹药平时储存安全,战时打得响,发挥预定的作战效能,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玻璃器皿口部积瘤的研究曾孝宇,张建国,徐洪福(天津轻工业学院300222)StudyontheKnotontheMarginofGlassware¥ZengXiaoyu;ZhangJianguo;XuHongfu(TianjinInstituteof...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丝瓜络的酒制工艺方法。方法:以丝瓜络的活性成分群提取率和抗风湿作用药理指标作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丝瓜络的酒制工艺,确定工艺参数。结果:干净丝瓜络加酒量15%,浸润40 min,微波干燥60 s。结论:该工艺操作简便,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浮选柱浮选法对锶的浮选。考察了在锶最优浮选条件下浮选柱的高度、直径、布气室、微孔发泡器型号及柱形变化对浮选柱浮选法的影响。通过实验可知,浮选柱直径、发泡器、布气室、球型浮选柱都对锶的浮选率都有很大的影响;而浮选柱高度对浮选率的影响不大,但是在相同条件下,合适浮选柱高度可以缩短浮选时间;当选择合适的尺寸和球形柱,锶的浮选率最高可以达到97%。  相似文献   

19.
邵金城  许文娟  傅伟  邢蓉 《广州化工》2011,39(10):63-67
采用软模板剂方法分别合成了二维六方(p6mm)结构的有序FDU-15介孔聚合物和硅基介孔材料SBA-15。通过XRD、SEM、氮气吸脱附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孔笼等进行了表征。考察了FDU-15和SBA-15吸附水溶液中苯酚的吸附行为,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苯酚的静态吸附,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量增大。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能够对苯酚在FDU-15上的吸附性能进行很好的拟合。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马来酸酐化聚丁二烯(MLPB)在软木填充丁腈橡胶制品和丁基橡胶配方改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MLPB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有机填料与橡胶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IIR胶料的自粘性能和撕裂强度等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