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尔贤 《电池工业》2000,5(1):14-17
根据铅酸电池、镉镍电池、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蓄电池的电性能检测标准和要求,对蓄电池检测设备的量程、精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和选择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空间飞行器用锂离子蓄电池储能电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锂离子蓄电池由于具有高的比能量、低的热效应、无记忆效应等突出优点,将成为继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之后的第三代卫星用储能电源,国外已经开始在空间飞行器上应用锂离子蓄电池作为储能电源。介绍了新型锂离子蓄电池储能电源的反应机理、电池的研究进展及锂离子蓄电池在空间电源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一维纳米材料在锂离子蓄电池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述了目前纳米管、纳米棒、纳米线、纳米带等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锂离子蓄电池正、负极材料中的应用。将一维结构的纳米材料应用于锂离子蓄电池材料,可以更好地发挥纳米材料的优异特性,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因此将成为今后锂离子蓄电池材料研究领域中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及其配套小型电源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飞  秦兴才  赵贵武 《电源技术》2000,24(3):185-188
截止至 1 998年底 ,全国手机用户已达 2 50 0万户。据预计到 2 0 0 0年 ,我国手机用户数将达 50 0 0万户。与此同时 ,为其配套的小型便携式可充电源产业也被带动起来 ,其中涉及MH Ni蓄电池、锂离子蓄电池和聚合物锂离子蓄电池等三类电池。完善MH Ni蓄电池产业化技术 ,将锂离子蓄电池生产技术产业化 ,以及进行聚合物锂离子蓄电池的产业化技术开发 ,将是我国移动通信配套小型便携可充式电源产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行业发展主题。分析了三种手机电池的市场需求情况 ,评述了该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万新华  刘厌国 《电源技术》2004,28(9):538-541
包埋镍酸锂是镍酸锂表面改性后的一种新型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用包埋镍酸锂作为正极材料,组装了AA型锂离子蓄电池,对其循环性能、高温安全性、耐过充性和钴酸锂AA电池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和钴酸锂电池相比,包埋镍酸锂电池不仅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基本相当的高温安全性,而且表现出高得多的放电比容量和优异的耐过充性。用包埋镍酸锂作为正极材料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锂离子蓄电池的性能,降低了成本,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锂离子蓄电池的市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慧  苏金然 《电源技术》2006,30(7):597-598
锂离子蓄电池以其质量轻、容量高、工作电压高、寿命长且无污染等特点得到迅速发展。锂离子蓄电池市场份额的迅速增长得益于中、日、韩三国在该领域的共存和竞争。主要介绍了世界锂离子蓄电池市场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分析了中日韩三国在该领域的共存和竞争带来锂离子蓄电池市场的演变,对锂离子蓄电池在电动工具及电动运输工具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锂离子蓄电池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简单预测。  相似文献   

7.
《电源世界》2006,(6):60-60
绿色环保电池是指近年来已投入使用或正在研制、开发的一类高性能、无污染电池。目前已经大量使用的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锂离子蓄电池和正在推广使用的无汞碱性锌锰原电池和可充  相似文献   

8.
周德鑫  任斌  王晟 《电源技术》2015,(4):846-848
综述了水中装备用锂原电池及锂离子蓄电池的应用实例,认为随着对水中装备用锂离子电池研究的不断深入,电池的比能量、可靠性和循环寿命等性能的不断提高,锂电池在水中装备领域必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电动车与航天用锂离子蓄电池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锂离子蓄电池作为一种9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先进蓄电池,具有高比能量、高电压、长寿命和无记忆效应等特点,七年来的商品应用表明,电池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均好。根据大容量电池近年来的试验结果与分析,液体电解质常温锂离子蓄电池很有可能被选为电动车、航天和储能用电源,并显示其优异的特性。本文收集并报道了国内外研究机构、电池厂商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也简单介绍了中国天津电源研究所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资助下,对电动车用大容量锂离子蓄电池研究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0.
空间锂离子蓄电池的特点及其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德全  黄才勇 《电源技术》2005,29(10):687-690
根据锂离子蓄电池的特点,从组成空间电源系统的角度,分析了采用锂离子蓄电池的空间电源系统的特点以及与现行采用氢镍蓄电池组和镉镍蓄电池组在系统设计上的不同。阐述了从电池性能和电池组在轨管理两个方面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以满足未来空间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铅酸蓄电池的技术及产业现状,分析了锂离子电池取代铅酸电池的问题;介绍了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容器这两种新型储能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工业用大容量镉镍碱性蓄电池的特点以及在航空、电力、铁路交通、通讯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并与铅酸,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和锂离子电池进行了简单比较,表明镉镍碱性蓄电池在高功率应用领域,尤其在低温条件下具有不可替代性。随着现代化进一步发展,镉镍碱性蓄电池仍将持续发展。由于镉镍电池存在镉污染,因此,无论生产过程还是用后回收,都应有严格的管理措施,确保最大限度地控制对环境污染,充分发挥该系列电池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观成 《电池工业》2007,12(6):415-418
阐述了军用电池的地位与作用;综述了我国今后要发展的几种军用通信电池,特别是高性能一次锂电池、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和锂离子蓄电池近几年来在技术上取得的进展与重大突破,并指出了这些发展中的新型电池今后改进与提高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锂离子蓄电池市场、技术动向与知识产权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锂离子蓄电池以其优良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器具、电动工具以及电动运输工具等领域。统计了世界锂离子蓄电池市场的变化,并对锂离子蓄电池的技术动向及知识产权战略进行了分析。东亚已成为锂离子蓄电池的最大生产基地;锂离子蓄电池采用安全且低成本活性材料,其发展方向为高比能化。中国必须在发展锂离子蓄电池产业的同时、大力加强知识产权建设。  相似文献   

15.
《电源技术》2011,35(12):1477-1478
能源革命与电池从化石燃料(石油,煤炭等)向可再生能源转换的能源革命中蓄电池所起的作用非常大,政府民间都在大力进行研发。虽然现在锂离子电池是蓄电池的主流,但在国际市场看来只达到约1兆日元(约130亿美元)的额度,据预测,今后用于汽车的锂离子电池的市场将急速增长,5年后将达到3兆日元(约400亿美元)的规模。锂离子电池出现在市场上的初期,日本占据着大部分的市场,但最近韩  相似文献   

16.
锂离子蓄电池电解液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锂离子蓄电池电解液及其添加剂的研究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电解液作为锂离子蓄电池重要组成部分对电池性能影响很大。综述了现阶段锂离子蓄电池电解液的溶剂、锂盐、低温性能以及热稳定性方面的研究状况。添加剂是有效改善锂离子蓄电池电解液性能的手段,概述了目前添加剂几个主要方面———SEI成膜添加剂、电导率提高添加剂、电池安全保护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电源世界》2011,(5):17-17
四川长虹近期发布公告称,将投资4亿元启动动力锂离子电池一期及搬迁扩能改造项目,新建锂离子电池、军品及工业电源系统生产线,预计本次动力锂离子电池一期及搬迁扩能改造项目投资总额不超过4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公司可实现蓄电池产能约1.1亿伏安时、电源系统产品产能5000套以上规模的生产能力,其中新增锂离子电池1500万安时及镉镍袋式蓄电池4000万安时、电源系统4000台套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8.
锂离子蓄电池有机电解液添加剂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有机电解液添加剂是近年来锂离子蓄电池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综述了锂离子蓄电池有机电解液添加剂的一般特点 ,并从主要用以改善电极SEI膜性能的添加剂、主要用以提高电解液电导率的添加剂、过充电保护添加剂、主要用以改善电池安全性的添加剂和主要用以控制电解液中酸和水含量的添加剂五个方面综述了当前锂离子蓄电池有机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现状。重点论述每一种添加剂作用机理、特点以及它们在锂离子蓄电池有机电解液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同时对它们的优缺点也进行了适当的评述  相似文献   

19.
吴敏 《电器工业》2007,(9):37-41
从2002年开始,全球二次电池市场迅速恢复,销售量增长13%,达到30.87亿只,销售额增长12%,达45.15亿美元. 由于材料廉价、工艺简单、技术成熟、自放电低、免维护等特性,在未来几十年里,已有百余年历史的铅酸蓄电池还难以被其它高能环保电池所替代,铅酸蓄电池依然会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铅酸蓄电池的销售额将占电池行业销售总额的1/3以上.  相似文献   

20.
日本锂离子蓄电池技术的开发过程和最新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吉野彰 《电源技术》2001,25(6):416-422
锂离子蓄电池已被广泛应用于蜂窝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及摄录像一体机等便携式电器的电源。这种新型电池体系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始于 1981年 ,其起源是对采用电子导电聚合物———聚乙炔作为负极材料的锂蓄电池的开发。此后 ,研究的重点从聚乙炔转移到具有同样的 pi电子的碳材料上。在含锂离子的金属氧化物LiCoO2 被采用为正极材料后 ,锂离子蓄电池终于开发成功。在锂离子蓄电池实现商品化生产后 ,许多相应的技术也被开发出来 ,而这些新技术将会提高锂离子蓄电池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