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电世界》2015,(5)
<正>电缆线路因输电走廊小、运行可靠、维护量少等优点,已成为企业能源输送必不可少的途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日常运行中,一旦电缆线路发生故障,不仅会中断企业的正常生产,而且可能引起电器设备烧毁等火灾事故。在电缆线路故障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电缆终端故障,本文介绍10 k V~35 k V电缆终端故障实例,并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以供同行参考。1 10 k V~35 k V电缆终端故障实例  相似文献   

2.
110kVXLPE电缆故障定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10 k 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故障定点测量是技术难题。电缆金属护层交叉互联电缆线路的故障定点测量则更加困难。介绍了南京供电局 110 k V珠江路 2号线电缆故障定点测量的方法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电世界》2016,(7)
正1问题的提出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涉及电网的安全运行及可靠性。对于中性点有效接地的配电系统而言,当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时,故障线路会被迅速切除。但是,对于35 k V及以下的中压供配电系统而言,由于其中性点主要采用非有效接地方式,如果线路单相接地时的间歇性弧光过电压及谐振过电压不能及时消除,就可能造成避雷器炸裂、电缆爆裂、电压互感器故障、绝缘闪络等各类事故。我公司有2座110 k V变电站,110 k V侧根据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某220 k V电缆线路终端应力锥、电缆表面贴合状态与故障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本文对某220 k V故障电缆终端开展故障解体、X射线检测以及仿真工作,分析发现接头应力锥过盈量高于安装工艺要求,且搭接面表面不平整。在应力锥、电缆表面贴合良好时,运行电压下应力锥、电缆主绝缘最大电场强度均远小于对应绝缘材料的击穿场强,而应力锥、电缆表面贴合不良交界面存在微小气隙时,运行电压下气隙内部电场强度大于空气击穿场强,表明运行电压下气隙内部存在放电现象。因此,电缆终端应力锥、电缆表面贴合不良、交界面存在微小气隙时,在运行电压下,气隙内部长期放电引起主绝缘破坏是造成电缆故障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中间接头是输电电缆重要的附件设备,其功能是将几段电缆连接成整段的电缆线路,电缆附件的绝缘性能是电缆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针对目前高压输电电缆中间接头局放故障频发的现状,以一起66 k V输电电缆中间接头局放故障为例,详细阐述了局放故障的检测、处置和分析过程,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预防管控此类故障、提高输电电缆运行可靠性的相应措施,为高压电力电缆运维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电世界》2016,(4)
正1故障情况某电力供电部门,根据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对供电线路进行改进,将12条35 k V及21条6~10 k V架空供电线路改造为高压电缆线路供电,改造后投入运行未满两年,便先后发生2次因高压电缆分支箱起火,烧毁6~35 k V电缆分支箱6台,造成大范围停电的事故,给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原因分析可能引起本次事故的原因有如下5个:电缆分  相似文献   

7.
黄勇  胡林  黄委 《电气应用》2011,(5):72-75
大唐洛阳首阳山发电厂水源地变压器高压侧35kV电缆终端头以外单芯处绝缘部位多次出现绝缘损坏故障,严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通过对故障的处理及原因分析,使电厂检修人员掌握了35kV交联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工艺,电缆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某220 k V变电站变压器电缆终端起火故障后引起的变压器本体故障跳闸事故原因,掌握了事故前站内运行工况,了解了故障设备的情况及事故发生、扩大的经过,现场的处置情况。通过对环境温度、变压器电缆油箱结构、放电点、排油注氮装置、电缆终端结构进行分析,并利用边界元法计算了电缆油箱内部电场分布,分析了事故发生、扩大的原因,得出了事故主因是电缆终端绝缘降低及无压力释放装置导致起火及事故扩大,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此类情况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对策。实践证明此对策对防止200 k V变压器电缆终端的起火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解剖一个 110 k V交联电缆的故障终端中 ,发现长时间与终端浸渍剂直接接触的交联电缆的绝缘屏蔽发生了严重变性。验证试验表明交联电缆的绝缘屏蔽材料与常用终端浸渍剂的相溶性能很差 ,长时间接触会导致绝缘屏蔽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电导率发生很大变化。在设计、制造和安装交联电缆终端时 ,应该注意电缆的绝缘屏蔽与终端浸渍剂的隔绝。  相似文献   

10.
《电世界》2017,(3)
<正>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供电线路及设备不断优化,高压架空线路逐步被电缆线路代替。在高压电缆线路不断增加的同时,电缆的故障率也在不断上升。1现场情况某电力供电公司3.2 km单芯35 kV电缆线路3个月内在电缆的不同部位先后发生5次绝缘突发故障,严重影响了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给供电网造成了严重伤害。2原因分析电缆绝缘故障一般由以下原因引起:(1)过电压;(2)外力造成的机械损伤;  相似文献   

11.
石峰 《电工技术》2018,(6):121-122
介绍可导致电缆终端绝缘击穿故障的诱因,并通过举例,针对具体原因提出对策,以降低电缆终端绝缘故障率。  相似文献   

12.
介绍可导致电缆终端绝缘击穿故障的诱因,并通过举例,针对具体原因提出对策,以降低电缆终端绝缘故障率。  相似文献   

13.
《电世界》2015,(12)
<正>跌落式熔断器是10 k V配电线路分支线和配电变压器常用的一种短路保护开关,在目前的线路运行中,10 k V熔断器故障率较高,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下面以松江供电分公司2009年1~9月发生的熔断器故障为例,对10 k V跌落式熔断器故障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一些改进意见。2009年1~9月,松江供电分公司10 k V跌落式熔断器故障共计115副,汇总统计如下。1按故障熔断器的供电方式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4.
1故障原因 (1)过热负荷导致电缆绝缘损坏变形,在主干电缆线路中比较常见,主要原因是超负荷运行或连接点不良. (2)密封不良导致电缆附件绝缘损坏,电缆终端头和接线盒密封性能差,引起受潮,甚至绝缘破坏,运行条件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电缆运行.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力建设的发展,绝缘电缆已逐渐取代传统的架空线路,但是电缆应用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较大的技术挑战。例如电缆中间头故障是电缆故障的主要原因,电缆中间头故障与电缆本体预处理工艺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以10k V绝缘电缆为例,重点研究了电缆本体异常的原因,提出了有效策略,以期提高电缆的安装质量。  相似文献   

16.
高颂九 《供用电》2000,17(4):37-38
我局从 90年代初开始应用高压电缆 ,目前在城区有1 0 k V电缆 2 5 km,占城区 1 0 k V线路总长的 35 %。我局电缆以 YJV2 2系列交联铜芯电缆为主 ,该电缆绝缘性能好 ,允许工作温度高 (可达 90℃ ) ,有较好的机械强度。电缆的大量应用 ,既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又美化了市容。但在长期运行过程中 ,发现电缆进水这一现象越来越成为影响电缆安全运行的潜在隐患。1 电缆进水的危害电缆进水后 ,在电场的作用下 ,会发生水树老化现象 ,最后导致电缆击穿。水树是直径在 0 .1 μm到几微米充满水的空隙集合。绝缘中存在的杂质、气孔及绝缘与内外半导电…  相似文献   

17.
《供用电》2016,(6)
我国中小城市的配电网多采用10k V架空馈线,且配电自动化水平较低。现阶段针对10k V架空主干线路进行了绝缘化改造,降低了主干线路的故障率,但是分支线路的故障率却仍然很高。文章重点研究快速准确的配电网分支故障定位,提出利用故障指示器和分布式智能终端两者采集到的故障信息进行故障定位的方法。基于广域多层信息下的10k V架空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实现了故障信息互补、装置相互配合以及分支的信息化改造,降低了对故障指示器测量精度和过流定值设置等方面的要求,清晰地表明线路运行状态,解决了基于故障指示器的简易配电网自动化模式向高级配电网自动化模式转化过程中的装置配合问题。经仿真和工程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8.
《电世界》2016,(1)
正随着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电缆线路的大量投运,线路对地电容电流不断增大,导致配网线路的单相接地故障电流急剧增大,接地电弧难以自熄灭,进而引发相间短路故障。目前,国内大部分10 k V和35 k V电网通过安装消弧线圈来补偿电容电流,起到了良好的运行效果。配网电容电流的准确测量是消弧线圈合理补偿的前提,消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起35 k V电缆终端发热缺陷发现、分析及处理情况,通过对发热电缆终端进行解体、红外测温等方式,查找、分析发热缺陷产生的部位,并对地网引起的环流进行计算,确定缺陷产生的原因。同时,针对发热缺陷制定了对35 k V单芯电缆加装保护接地箱的整改措施,以确保35 k V电缆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并为同类缺陷的消除及后期基建工程电缆施工及验收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日益恶劣的电力设施外部运行环境严重威胁着电网安全,外力破坏已经成为输电线路故障停运的主要原因。为了避免输电线路遭受外力破坏,降低电网运行风险,在35 k V架空绝缘电缆制造和应用技术基础上,研发了一种新型110 kV架空绝缘导线。通过计算杆塔相关部件的受力情况,根据杆塔有限元计算和强度验算结果,综合判断110 kV架空裸导线更换为绝缘导线的可行性。最后,选取某110 kV线路耐张段作为导线改造的试验对象,安装了新型架空绝缘导线挂网试运行,从6个月的在线监测和带电测试结果来看,挂网运行的绝缘导线的受力、弧垂、绝缘性能均达到产品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