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力信息化》2014,(11):81-81
2014年10月29日,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电网一体化通信技术研究及应用”科技项目验收会。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超额完成了合同规定的研究内容,技术先进、实用,一致同意通过验收,认为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电力系统通信》2012,(5):15-15
2012年5月4日,甘肃电力公司承担的"甘肃风电接入综合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电网公司验收。验收专家一致认为,项目完成了总部下达的各项研究任务,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甘肃风电接入综合信息通信技术研究"是国家电网公司下达的重点科研项目,经过甘肃电力公司近2年  相似文献   

3.
《高压电器》2012,(9):30
<正>2012年8月23日,由南瑞信息通信技术分公司承担的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主站系统及信息接入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南京通过验收。项目对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实现输变电设备  相似文献   

4.
《电气技术》2012,(8):159-159
近日,科技部高新司在贵阳组织召开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电网抵御极端天气灾害关键技术及装置开发与应用"项目验收会。会上,项目组织单位南方电网公司作了项目执行情况汇报,专家组认为项目完成了研究课题的全部内容,达到了预期目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自2008年实施以来,南方电网公司汇集国内优势力量,开展了大量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建立了适用于现代大电网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系统的一体化支撑平台,制订了输电线路覆冰预警系统相关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5.
2007年9月9日,国家电网公司在南京主持召开"互联电网第三道安全防线的优化配置技术"项目验收会。由来自清华大学、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东南大学、江苏省电力公司、河海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验收委员会,听取了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项目研制报告、项目成果应用报告及验收专家测试组测试意见。审查了技术资料,经认真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并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6.
《电力勘测设计》2009,(4):56-56
<正>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多家单位合作研制的"1000kV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扩径导线及跳线研究"和"大截面导线技术及其在超、特高压直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项目通过国家电网公司验收。专家认为,项目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电力信息化》2011,(7):32-32
2011年6月25日,浙江宁波电业局承担的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PI数据库深化研究与应用推广"顺利通过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在电网企业中的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和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电力信息化》2014,(8):76-76
正2014年8月13日,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组织召开了"配电网与互联电网运行控制前瞻技术研究"科技项目验收会。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研究内容,同意通过验收。"配电网与互联电网运行控制前瞻技术研究"项目由7个子课题组成,涉及第三代配电网形态、配电网主动防御技术框架、基于分布式智能的配电网自组织控制方法、微网中多变流器间的复杂动态行为与电能质量控制技术、运行中智能电表寿命预测的理论及关键技术、智能电能表的现场故障激发与可靠性评价技术、互联大电网  相似文献   

9.
资讯服务     
“特高压电网超长站距光传输关键技术应用的研究”科技项目顺利通过验收2007年12月18日,国家电网公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特高压电网超长站距光传输关键技术应用的研究”科技项目验收会。验收专家委员会听取了项目汇报,审查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讨论认为项目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工作内  相似文献   

10.
<正>10月9日,国网电网公司科技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新型可再生能源发输电技术前瞻性研究"科技项目验收会。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完成了合同规定的研究内容,同意通过验收。项目由中国电科院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电工所、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山东大学、国网能源研究院共5家单位合作完成。项目主要针对太阳能热发电和海洋能发电两种发电方式进行研究,提出未来技术发展空间和关键点,从电网接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的稳定性角度出发,预判存在的安全隐患予以规避,并依据资源分布特征、技术成熟度及经济性分  相似文献   

11.
《电器工业》2012,(1):76-I0007
近日,天津电力公司"智能电网与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顺利通过了专家组验收。验收专家在认真审阅项目报告,听取项目汇报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了项目研究成果,并予以高度评价。专家组认为,项目研究成果对于推动智能电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从国内外智能电网发展概况、天津经济社会及电力发展概况、天津发展坚强智能电网  相似文献   

12.
《陕西电力》2008,36(3):67
2008年3月6日,陕西电网电能量/电网实时动态监测(EMS/WAMS)一体化系统项目和陕西电网调度综合管理系统项目顺利通过技术验收。验收委员会由国家电力调度中心、西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的领导以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兄弟省电力公司的专家组成。陕西省公司何晓英总工程师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2月7日,华东公司大受端电网稳定分析和安全控制策略研究项目通过验收。验收专家组由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力调度中心、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与会的验收专家对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研究成果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特高压交直流对华东电网支撑作用的研究处于领先水平,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14.
<正>2014-10-09,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新型可再生能源发输电技术前瞻性研究"科技项目验收会。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完成了合同规定的研究内容,同意通过验收。项目主要针对太阳能热发电和海洋能发电2种发电方式进行研究,提出未来技术发展空间和关键点,从电网接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的稳定性角度出发,预判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予以规  相似文献   

15.
《电力系统通信》2010,(2):53-53
2010年1月16日,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线通信应用技术实验室"通过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组织的验收,验收专家委员会对实验室建设情况、实验能力、组织及管理体系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实验室具备为国家电网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相关技术支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电力信息化》2014,(11):13-13
2014年11月10日,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在南京组织召开了“基于下一代网络(NGN)的智能电网多业务通信与交换平台研究”科技项目验收会。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完成了合同规定的研究内容,同意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17.
《电力信息化》2014,(12):25-25
2014年11月26日,中国电科院信息通信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电网公司“千人计划”专项项目“新一代智能电力线载波通信关键技术研究”顺利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组织的验收、与会专家听取了项目组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对项目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该项目超额完成了合同规定的研究内容,同意通过验收项目面向智能电网应用所提出的基于跨频带信道认知的在线可定义电力线载波通信机制,为国际首创;项目中提出的基于前导序列的跨频带快速频率认知方法、等效复数基带和收发端双加窗数字前端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8.
11月26日,西北电网公司在西安组织召开了“西北主网与新疆电网联网后电网安全稳定问题研究”项目专家评审验收会。项目验收委员会主任由河海大学副校长鞠平教授担任,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西北电网公司、陕西电力公司等单位的9位专家参加了项目评审验收。与会专家经过讨论,一致同意“西北主网与新疆电网联网后电网安全稳定问题研究”项目通过验收。专家认为该研究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由国电南瑞电网安全稳定控制分公司承担的"电力系统与电力经济综合仿真系统的研发"项目在南京通过验收。验收专家组由国网江苏电力、国网浙江电力等单位专家组成。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总体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基于实验经济学的多参与者及多代理混合仿真方法、发输电投资动态交互仿真及风险管理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电力系统与电力经济综合仿真系统的研发"项目2011年立项启动,由中工程院薛禹胜院士担任项目负责人。项目建立了电力系统与电力经济综合仿真系统的样机、"院士实验室"环境,攻克了建立在多时间尺度动态  相似文献   

20.
<正>2014-03-09,由国电南瑞配电/农电分公司承担的"共青城智能电网集成应用平台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在南京通过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委员一致认为,项目成果技术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业扩报装快速供电方案制定、三维GIS应用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智能电网集成应用平台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在综合梳理分析智能电网各环节业务流程和数据模型的基础上,以电网业务为核心,以数据挖掘分析为基础,以综合监测、智能告警和决策支撑为功能目标,以综合可视化技术为手段研究构建了智能电网集成应用平台,为智能电网的运行管理提供了直观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