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场气田沙溪庙组A、B气藏低砂比压裂工艺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场气田沙溪庙组A层、B层气藏是典型的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采用常规的压裂技术不能满足地层对裂缝的供给能力与裂缝对井筒供给能力相匹配,造成裂缝导流能力的浪费;同时由于地层致密坚硬,施工中经常出现砂堵和泵压异常偏高的情况,导致加砂压裂施工失败。从理论上分析了在新场气田A、B气藏进行低砂比压裂改造的可行性和低砂比压裂优化设计的原则,并开展3口井的现场试验。现场试验表明,低砂比压裂工艺技术克服了常规压裂技术适应性差和施工容易砂堵等技术难题,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在新场气田A、B层气藏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气藏产能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气藏属致密低渗气藏,加砂压裂是该气藏开发投产的重要方式。测试资料统计表明,气藏经压裂后增产效果显著,90%以上的压裂井层达到或超过工业产能。气藏流体特征研究表明,气藏上部盒2-3段的天然气是经山1-盒1段相对发育的区域性有效垂直裂缝由下部太原组、山西组生烃层运移上来的,表现出盒2-3段的地层压力系数高和天然气组分中轻烃(CH4)含量高的特点,使得压裂后高产能井主要集中分布在上部盒2-3段;气藏试采曲线分析亦表明气藏上部地层能量和产量较下部高。通过气藏地质、测井、测试等资料综合分析研究,认为高含气丰度和适宜的压裂施工规模是气层压裂后获得高产能的必要条件,提出气藏压裂选层应优选上部盒2-3段河道沉积含气砂体。文章的分析方法对同类型气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场T5为典型的低渗透致密砂泥岩互层非常规气藏,储层埋藏深、沉积厚度大、含气性差、非均质
性强、自然产能低或无、经济开发难度大。针对该气藏的具体工程地质特征,从增产技术的适应性入手,开展有针
对性的工程工艺技术研究,借鉴国内外针对页岩气藏的改造理念,以充分改造为目的,以经济压裂为核心,采用净
现值分析的方法,对工作液体系配方的研发、大排量油套同注管柱结构的设计以及加砂压裂增产措施的液体规模、
施工排量等参数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针对T气藏的非常规增产措施技术体系。现场21口井的实践表明,工
程工艺技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技术方案合理可靠,为气藏的经济高效高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针对苏里格地区低压低渗气藏压裂施工后返排困难的问题,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合成了一种易降解的多元共聚物CLT-1,形成一套低残渣CO2泡沫压裂液体系,评价了该体系的携砂性能、耐温耐剪切性能等。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0.4% CLT-1按100:0.6交联后形成的冻胶泡沫具有良好的携砂性能;在100℃、170S-1条件下剪切2h后表观粘度为110 mPa·s,破胶时间小于2h,能够满足现场压裂施工要求。破胶后残渣含量为73mg·L-1,可有效减小对地层裂缝导流能力的伤害。采用变泡沫质量法进行施工,共注入二氧化碳154.5m3,加砂37.6m3,最高砂比22.2%,总施工排量4.0-4.3m3/min。施工结束后24h内返排率达到49.2%,求产后无阻流量31.1×104 m³/d,达到了快速自喷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措施改造效果。采用低残渣交联压裂液体系进行CO2泡沫压裂施工能够有效提高低压低渗气层的产气量。  相似文献   

5.
四川盆地资阳须五段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储层非均质性强,改造体积不高、压裂适应性较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加砂规模较小(20~60 m3),施工压力较高(50~82 MPa),压裂后产量不理想。基于裂缝扩展模型进行地质工程一体化分段分簇实现高密度完井,以大排量造缝携砂理念优化支撑剂铺置,配套双重暂堵转向工艺实现多簇裂缝的均匀扩展,提高裂缝对砂体的控制程度。结果表明,11.8条/100 m高密度布缝能有效提高储层平面动用程度,以2.73 m3/m高强度粒径组合铺置能构建高导流人工裂缝,运用“缝口+缝内”双重暂堵转向工艺可有效提高分簇有效性。该工艺现场应用后加砂规模提高到2 000~3 000 m3,综合砂液比提高到17.6%,横向覆盖率提高至91%,已实施井体积改造测试产量为邻井常规压裂的6~10倍,DF501HF井计算无阻流量46.5×104 m3/d, EUR 0.78×108 m3,增产效果明显,为深层须家河组气藏开发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6.
裂缝性气藏压裂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静  林永茂  李佳 《钻采工艺》2009,32(4):44-45
结合川西和国内外裂缝性油气藏在压裂施工实际,在裂缝性气藏压裂施工过程中,由于天然裂缝开启导致的压裂液过量滤失、主裂缝难以形成和延伸,施工过程中表现出高的施工压力和低砂比阶段快速砂堵等难点,通过压前裂缝诊断技术、压裂施工过程中的综合降滤、实时裂缝诊断技术是确保裂缝性气藏压裂避免沿天然裂缝延伸形成张开程度不一的多支缝,确保施工过程中形成具有一定缝宽的主裂缝的关键。为后期加砂压裂提供了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7.
大牛地气田下古生界马五5碳酸盐岩储层为低孔、低渗致密储层,储层丰度低,天然裂缝发育,常规酸压技术改造体积有限,水平井投产后产量递减快,稳产难度大。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了大牛地气田下古生界马五5碳酸盐岩储层岩石脆性指数特征,开展了复合缝网酸压技术研究,采用“大排量前置液造缝+大规模胶凝酸缝网酸压+后置支撑剂保持裂缝导流能力”的设计思路,将水力加砂压裂与胶凝酸酸压复合,并优选复合缝网酸压线性胶前置液体系、胶凝酸体系及组合支撑剂体系,优化复合缝网酸压施工排量、施工液体用量比例及支撑剂用量等施工参数。矿场实践表明,该技术对大牛地气田下古生界马五5碳酸盐岩致密储层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显著的改造效果,对大牛地气田下古生界气藏的大规模建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自生热类泡沫压裂液在川西地区J3p气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地区J3p气藏温度低,压裂液破胶困难,甚至不能完全破胶,对储层伤害大,且容易引起支撑剂回流,降低裂缝导流能力和刺伤井口排液或输气油嘴,给测试及输气生产带来安全隐患;储层渗透率低,孔隙结构差,孔隙喉道微小,黏土矿物含量高,滤失极易导致储层伤害;气藏压力低,残液返排率低,对储层伤害大。自生热类泡沫压裂液能通过化学反应在地层中产生大量的热能和气体,使地层温度升高,促成冻胶压裂液快速而彻底破胶;产生的气体能形成泡沫,并优先占据储层岩石的孔隙和喉道而降低滤失;形成的高温气体具有自动气举作用,使残液返排率显著提高。因此,自生热类泡沫压裂液能有效解决低温低压气藏压裂改造中的储层伤害问题,应用于川西J3p气藏压裂改造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TX-7井加砂压裂砂堵影响因素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砂堵是造成压裂施工失败的最直接原因,尤其是在四川地区致密碎屑岩气藏的压裂施工中,砂堵的几率较高,而影响砂堵的因素又较复杂,主要包括地层因素、压裂液因素、工程因素、设计因素等,如何有效避免砂堵的产生一直是压裂设计和施工作业中感到棘手的难题。针对大塔场构造TX-7井复杂的工程地质特征和砂堵特点,根据对测试压裂和主压裂施工数据及曲线进行分析处理的结果,分析评价了该井产生砂堵的多裂缝、井筒及井眼附近摩阻、压裂液效率等因素的不同影响程度,并针对大塔场构造沙-气藏为特低渗的薄互层、井眼附近摩阻高、滤失系数大等复杂的地质和工程特征,提出了优选射孔层段、段塞降摩阻、粉砂暂堵、高粘液体降滤等多 项重要枯术措旆的建议.其结论和建议对四川地区致密碎屑岩气藏的压裂改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镇北油田延长组长3 油层组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测井曲线和岩心资料, 分析了研究区100 余口探井的岩、电特征, 对镇北油田长3 油层组进行了精细划分与对比, 将长3 油层组自上而下划分为长311、长312、长313、长321、长322、长323、长331、长332、长333 等9 个不同级别的小层, 各小层厚度大致相等。其中长322、331 小层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 砂体发育, 是研究区长3 油层组的主力产油层。长3 油层组的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为研究沉积微相、砂体展布、储层非均质性及预测有利含油区块提供了地质基础数据, 对油田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水平井多级分段压裂是鄂尔多斯北部定北气田致密气藏开发的有效手段。由于储层较深、物性较差,在定北区块盒1气层的前期压裂施工过程中不断出现砂堵和超压的现象,施工成功率低。为了探索前期加砂困难的原因,优化压裂设计,开展了支撑剂导流能力评价实验、支撑剂在裂缝中通过性物理实验和携砂液运移规律数值模拟等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近井多裂缝及动态缝宽与支撑剂粒径不匹配等因素是导致施工加砂困难的主要原因。对定北盒1储层支撑剂体系、施工排量和砂比进行了优化,现场应用6口井45段,施工成功率达到97.8%,解决了定北区块盒1储层水平井压裂加砂困难的问题,提高了压裂效果,为相关致密气储层水平井的压裂工艺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低渗裂缝型气藏斜井压裂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原油田户部寨气田是一个低渗致密裂缝型砂岩气藏,生产井多为斜井,投产需要进行压裂改造,前期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气藏的天然裂缝和斜井压裂中产生的人工多裂缝的双重作用会造成支撑缝长、裂缝宽度和导流能力降低,易使支撑剂过早发生桥塞,产生砂堵,从而影响压裂效果。以往压裂施工中为消除多裂缝的影响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前置液加入大量的粉砂,但对裂缝导流能力有不利影响,使得压裂效果较差。为此,分析了斜井压裂多裂缝产生的原因,集成应用避射、射孔优化、支撑剂段塞、变排量、变黏度施工等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大斜度井压裂所产生的弯曲摩阻,控制了裂缝条数,同时又实现了大斜度井压裂不加粉砂和环空注入方式的突破,简化了压后作业程序,并以部1-14井大斜度定向井压裂施工为例进行了压裂效果分析,取得了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高效脉冲式加砂压裂技术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致密砂岩气藏的深入开发,压后气井稳产时间短、产量递减快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对人工裂缝有效穿透率及导流能力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脉冲式加砂压裂技术引入缝内非连续多层铺砂理念,通过可高频切换的脉冲混砂车、密集多簇射孔技术及特殊纤维材料,确保支撑剂段塞的流动稳定性并最终在裂缝内部形成非均匀铺置砂柱与沟槽,从而使得裂缝导流能力相对常规均匀铺砂提升几个数量级。室内工程模拟评价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压前储层评价、脉冲时间设计、可降解纤维及配套设备的优化是脉冲式加砂压裂工艺成功的关键;与常规压裂相比,其压后产量得以大幅提升,同时还可降低支撑剂用量和减少砂堵风险。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桃7区块首次完成了3井6层次自主化脉冲式加砂压裂技术先导性试验,其平均支撑剂用量降低了28.3%,平均加砂强度降低了21.88%,压后平均日产气量提高了26.8%。结论认为:该项技术为我国致密砂岩气藏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的储层改造工艺选择。  相似文献   

14.
洛带气田遂宁组气藏埋藏较浅,属典型的特低渗致密气藏。储层为砂泥岩互层或泥岩夹层,单层砂体很薄,微裂缝较发育和非均质性强,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非储层”。文章进行了储层敏感性评价和低伤害压裂液优选研究,提出了以“多层合压或分层压裂、中砂量、中前置液量、中排量、中砂比、强化返排措施”为特色的水力压裂改造技术,取得极为明显的增产效果,平均单井增加无阻流量4.62×104m3/d。遂宁组特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压裂改造技术的重大突破,为难动用储量的升级和增储上产做出了关键性贡献,使以前一直被认为是“非储层”的致密气藏成功转化为工业性气藏,并成为川西地区增产效果最好的气藏之一。  相似文献   

15.
新场气田J3p气藏属近致密砂岩储层,所建成的自然产能开发井多为中、低产井,且有约40%的井达不到工业产能标准,从而使气藏开发形不成高效益。针对J3p气藏地质特性、储层动态特性、储层损害状况、压裂液评井选层标准,开展了加砂压裂工艺技术研究和实施压裂工艺措施,进行加砂压裂效果分析,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并改变了四川地区砂岩油、气储层加砂压裂整体效益不佳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针对煤系烃源成藏的H凹陷凝析气藏部分储层与邻近煤层之间的隔层应力差较小、裂缝高度不易控制的改造难点,通过理论研究制定了用线性胶携带多级支撑剂段塞控制裂缝高度的工艺方法,改变以往采用下沉剂控制裂缝向下延伸的控缝高的技术思路。针对储层泥质含量较高易伤害的特点,优选了低浓度羧甲基羟丙基瓜胶压裂液体系,并在前置液阶段混5%~10%柴油进行乳化降滤,降低储层伤害。通过改变工艺措施和工作液方案,确保了加砂压裂施工成功率和压后效果。在H10井进行了先导性试验,分压3层,采用三级段塞加砂,单层最大加入20~40目陶粒支撑剂35 m3,砂浓度最高570 kg/m3(砂比35%),平均砂浓度478 kg/m3(砂比27.5%)。3层压前无产量,压后返排率48%,合层试气求产日产天然气4×104 m3,凝析油0.4 t/d。井温测试和模拟分析表明,缝高、滤失和多裂缝均得到了有效控制。该井加砂压裂改造先导性试验的成功实施,为同类储层改造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滑溜水压裂液对致密储层伤害较低,但携砂能力弱,难以实现高砂比、长距离携砂,造成支撑缝面积远低于改造缝面积。通过气悬浮支撑剂技术,对支撑剂表面进行特殊改性,使其具有吸附气泡的能力,吸附气泡后的支撑剂体积密度大幅降低,运移能力大幅增强。室内实验表明,经气悬浮剂改性的20/40目及以下粒径的支撑剂,在常温、常压、黏度为15 mPa·s的滑溜水中可100%悬浮,观察2 h无沉降。动态输砂实验表明支撑剂在裂缝中呈整体均匀铺置,高温高压条件下气泡仍能对支撑剂有效悬浮。岩心伤害实验表明,破胶液和含气悬浮剂的破胶液对岩心渗透率的伤害率接近,且均低于10%,说明气悬浮剂不会对储层带来明显的附加伤害。该气悬浮支撑剂压裂技术在长庆油田鄂尔多斯盆地东部致密砂岩气藏开展了7口井先导实验,以黏度9~15 mPa·s的滑溜水在5 m3/min排量下施工,压后产量为邻井常规压裂的1.2~1.9倍。气悬浮支撑剂将对压裂液黏度的需求从40~80 mPa·s的线性胶降至10 mPa·s左右的滑溜水,大幅降低了对压裂液黏度的依赖,从而降低了储层伤害,同时增加裂缝铺置效率,有利于提高单井产量及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