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地道风是一种低运行成本的空气调节手段。本文简介了地道风的适用范围,针对地道风服务的对象及地道风的特点,讨论并提出了地道风的设计方法,相应的运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地道风系统已被广泛应用到建筑空调通风领域中。本文首先对地道风系统换热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概括,然后对当前地道风系统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汇总,包括地道参数、地道结构、土壤特性和通风时间,再对四种与地道风系统相结合的复合式技术进行介绍,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对今后地道风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地道施工是市政施工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我国城市发展越来越迅速的今天,地道的施工质量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地道工程的关键施工技术,提高地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论文以某城市的地道工程为例,对地道施工中的地道围护施工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探讨了地道施工中的防水设计,给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地道风系统的换热性能,建立了地道风系统换热理论模型并进行了验证。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换热效率、换热量和性能系数为评价指标,研究了通风时间、空气流速、地道当量直径、地道长度、土壤类型和地道埋深对地道风系统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道当量直径对不同指标均有显著影响,是影响换热性能的最关键因素;试验条件下系统换热性能的最优水平组合为空气流速3 m/s、地道当量直径0.3 m、地道长度90 m、土壤类型砂岩,该组合下系统换热效率为70%,换热量为2 550 W,性能系数为8.94。  相似文献   

5.
郑义 《福建建筑》2007,(2):38-39
福州站旅客出站地道因工程施工需要对地道壁进行局部破除。基础施工完成后,再将地道局部修复。本文就该地道修复中最突出的防水修复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城市下穿地道的意义,分析了城市下穿地道工程设计的特点,探讨了下穿地道排水系统、盲沟系统、地道防水及排水泵站的设计方法,有利于提高空间的利用率,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7.
中环线(浦西段)从金沙江路—漕宝路设地道6座。由于地道标高低于地面排水管道标高,所以地道雨水需经收集接至雨水泵房集水池,再由泵提升排入地面市政排水管网系统。介绍了6座地道的出入口排水情况,通过对截水分析,探讨地道出入口排水设施的设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武汉某高大空间工业厂房的地道通风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热压原理建立了地道自然通风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预测模型,根据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该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基本符合要求。利用该CFD预测模型研究了地道长度和竖井高度对地道通风量、地道出口处空气温度及工作区空气平均温度的影响规律,得到地道长度和竖井高度的最优值分别为200 m和3 m。本文的研究结果为高大空间工业厂房地道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通过厦门一老市区的繁忙道路上新建一座人行地道的设计及施工,阐述地道分节段预制及吊装的施工工艺。该地道的建设是对城市地道建设中大构件预制吊装施工工艺的有益尝试,并缩短了施工工期,获得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对地道风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概括,综述内容包括地道风的研究背景和最新发展状况,以及地道风与其他暖通空调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最后本文指出,地道风适用于独立或与其他被动和传统HVAC技术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半敞开地道结构有利于减少地道封闭空间对司机产生的不利视觉影响,并可改善地道内的照明、通风及视觉效果。以深圳市某地道双箱6车道工程为例,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顶板在开洞前后及开洞处不同部位的内力变化。  相似文献   

12.
杨朋  李凯 《土工基础》2023,(3):435-437
地面沉降灾害在陕西关中地区广泛分布,其中村镇地面沉降灾害多数为历史遗留古地道废弃变形产生。通过对陕西渭南某村古地道开挖致地面沉降灾害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查明地道断面的基础上,分析了现状条件下古地道区应变及位移特征。结果显示:受雨水入渗影响,古地道周围土体强度降低,在上覆荷载作用下最终发生变形;地道区位移变化以拱顶最大为-5.62 m,地表位移量为-5.00 cm。竖向位移向顶部增加,最大位移量为1.22 cm。塑性区分布与应变变化较为相似,主要集中于地道洞顶轴左右两侧约45°夹角范围。  相似文献   

13.
借助CFD软件建立了基于地道风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冬季地道风加热升温过程的三维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对模型的精确性进行了验证。根据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了地道长度、风速、埋深、结构尺寸等因素对地道风升温系统效果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为地道风升温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结合某热源厂受煤坑返煤地道供热通风设计实例,阐述了一些地道供热通风设备的设计选型方法,并论述了返煤地道供热通风设计中的注意事项,解决了返煤地道供热通风设计中防火阀、防爆暖风机等设备设计选型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金少惷 《建筑施工》2006,28(11):922-924
上海中环线高架穿越沪宁铁路和交通路段座落在4车道的真北路地道上,为保证施工工期间真北路地道至少有2车道通行及地面铁路和道路的正常运行;避免高架桥基础施工对地道结构的损坏,通过将高架桥多桩承台修改为大孔径一桩一柱,避开了地道结构,并严格施工工艺,保证了高架施工顺利进行和地道结构的安全,同时满足了交通通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一、地道风降温应用概况地道风降温目前已在国内大部分地区推广采用,但其降温效果及经地道最大可能达到的空气冷却终点温度,则随地区气温及地温的不同而相差很大。各地采用地道风降温的大致情况概述于后(见表1、表2)。对于设备比较完善(有消声器、回风管系统)的地道风降温系统,每处理10000米~3/小时的风量,所需投资约为2000~3000元(不包括建造地道的投资)。采用地道风降温、氨制冷系统、深井水系统的经济比较见表3。  相似文献   

17.
金沙江路地道位于真北路、金沙江路交通干道上,周边环境比较复杂,车流、人流量很大,毗邻地道两侧有上水、煤气、通信、电力排管以及排水管道。重点叙述了复杂环境下地道工程施工监理的工作,包括监理准备工作、监理重点、监理对发生险情的应急处理。总结了复杂环境下地道工程施工监理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8.
孙峰  赵国利 《山西建筑》2010,36(19):149-150
结合某旅客地道工程实例,针对旅客地道特殊的施工工艺,从方案选择、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旅客地道工程施工的过程控制,从而保证了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地道风的空气源热泵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研究了一种利用地道风作为冷热源的热泵系统 ,由于地道风夏季温度低 ,冬季温度高 ,因此 ,以地道风作为冷热源的热泵系统 ,不论冬季还是夏季 ,其效率都非常高。以济南市气象条件为例 ,对应用普通空气源热泵和以地道风作为空气源的热泵进行了分析对比 ,结果表明 ,基于地道风的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节能效果显著 ,并且有效地避免了普通空气源热泵冬季制热量下降的难题 ,简化了空调系统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过街地道施工中,常常无法中断交通的实际要求,以青岛市某过街地道为例,探索了盖挖法施工的方案及其临时结构的设计。研究表明,盖挖法不失为一种经济而适用的地道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