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6 毫秒
1.
西大洋水库除险加固主坝填筑工程中褥垫排水体采用风山庄砂石料场的砂砾料,但砂砾料级配不符合设计要求,本文通过颗粒分析试验确定了掺配5-20mm砾料的生产方案,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外协砂石料场供应5-20mm砾料。砂砾料生产方案的优化使褥垫排水体填筑工程顺利完成,其工作思路和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水布垭工程页岩风化料级配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清江水布垭水利枢纽挡水建筑物为一高227m的心墙堆石坝,其心墙防渗料的主要料源为页岩风化料。土料的级配是影响和评价其工程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对该工程页岩风化料的级配特性的研究表明: 页岩风化料的级配具有宽级配、不连续、不稳定的特性.利用页岩风化料的级配不稳定性,可使材料朝着有利于发挥其应起作用的方向变化。由于页岩风化料具有级配不稳定特性,故应以击实或碾压后的级配来测定和评价其物理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特高砾石土心墙堆石坝天然防渗土料粗粒含量偏高、细粒及黏粒含量偏低的缺陷,设计了级配筛分改良工艺。现场开展了大量级配改良试验,获得大量试验数据,通过分析成品土料获得率、对比天然土料与改良后成品土料级配,证明了筛分改良工艺对该工程防渗土料的级配缺陷改良效果是显著的,经过改良后的土料可以满足300m级特高土石坝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坝料开采块度级配在线分析和反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坝料开采试验,深入研究了KUZ-RAM数模在坝料块度级配中的应用。提出了建立修正KUZ-RAM数模的步骤和方法。首次提出了坝料开采块度级配的在线分析和在线反演分析。从理论上阐明了在线分析和反演分析在坝料开采试验资料及数据的量化分析,使坝料开采块度级配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可供同类工程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超大粒径砂砾石坝料填筑标准的近似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际顺粗粒料现有试验设备基础上,通过最大、最小密度试验,由实测粗闰料(dmax≤80mm模型级配)的ρ'dmax、ρ'dmin和超大粒径粗粒料(dmax≤400mm原型级配)的ρdmin,来确定超大径粗粒料的ρdmax,为鲺鲁瓦提面板坝工程提出了超大粒径砂砾石料填筑标准。  相似文献   

6.
以老挝万象市2号路工程沥青路面基层级配碎石料的配合比设计为例,介绍了按照美国AASHTO规范要求结合国内实践经验,通过优化材料级配设计,选择砂性土填充料代替水泥、石粉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节省了工程投资,为类似的级配碎石基层料级配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察汗乌苏水电站工程所需砂石料主要有混凝土骨料、大坝特殊填筑料(垫层料、反滤料、排水)等,具有需量较大、品种较多的特点。根据现场有十分丰富的砂砾料的有利条件,针对天然砂砾的级配及物理特性,统一建设一套生产系统;经粗筛分,大于80mm的粗料经破碎并细筛分生产成混凝土骨料;一部分小于80mm的细料经筛分各种规格半成品料并经人工掺配生产反滤料和排水料;一部分小于80mm的细料掺入适量的小石和特制粗砂生产垫层料。此生产方案充分利用了天然砂砾料,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获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可为类似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砂石料开采方式的优化选择研究对节省工程造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分析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料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左右岸砂石料各自开采(方案一)及以左右岸各自开采为基础,左岸部分砾料运往右岸(方案二)两个大方案。以级配平衡表及开采工艺、工序单价为基础,得出两方案砂砾料的综合单价。通过比较两开采方案的优缺点及经济性,确定方案二为该工程开采方案。以表格的方式详细叙述了该工程砂石料单价的计算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堆石坝垫层料有关工程性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湖北水布垭230m级高面板堆石坝工程,研究了宽级配垫层料的级配范围及其防渗,抗渗稳定性,反滤性,压实性及压实标准。提出了合理的垫层料级配范围和压实控制干密度,论证了建议级配范围内的垫层料有较高的抗渗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堆石坝、石渣坝坝料的块度级配控制是坝体稳定和质量的重要保证,沉抗水库心墙石渣坝工程的采料皮是采用中心掏槽对称式微差挤压爆破。通过合理的选取爆破参数以及采用多孔粒状铵油炸药,使坝料块度和级配得到了良好控制,提高了坝体工程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可供类同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杨剑  彭勃 《人民长江》2017,48(14):27-32
运用GIS技术中的地图叠加法和因子等权求和法对2015年唐家山堰塞湖区域的土地质量、坡度、坡向、海拔、植被覆盖和水体等因子进行分析,进行生态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坡度大于30°地区水土流失量较多,植被覆盖较少,干扰较重,生态质量较差;坡度在10°~30°地区水土流失量逐渐增多,植被覆盖逐渐减少,干扰适中,生态质量一般;坡度小于10°地区水土流失量较少,植被覆盖较多,干扰较轻,生态质量较好。东向、北向、东北及西北方向水土流失量较少,植被分布量较多,干扰较轻,生态质量较好;南向、西向、东南及西南水土流失量较多,植被分布量较少,干扰较重,生态质量较差。海拔低于800 m地区水土流失量最大,斑块分布量最大,干扰较重,生态质量较差;海拔800~1 600 m地区水土流失量逐渐增多,斑块分布量适中,干扰适中,生态质量一般;海拔高于1 600 m地区水土流失量较少,斑块分布量较少,干扰较轻,生态质量较好。距离水体越远的地区,干扰越轻,生态质量越好,越近的地区干扰越重,特别在距水体小于100 m范围内的区域干扰最重,生态质量越差。  相似文献   

12.
论水资源在西北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建忠 《人民黄河》2001,23(5):16-18
水资源是生态环境建设、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现状是地均、人均占有量少,地区间分布不均,年际、年内变化大,且存在着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等突出问题,西北地区是中国西部开发的主战场,水在西北大开发中至关重要,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集水、节水是目前较为有效的对区内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方法,但由于区内水资源本身的有限性,难于治本,西北地区水资源的根本改善应主要依赖于引水工程,特别是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以会仙岩溶湿地的核心区域为研究对象, 基于研究区的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概化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运用 Visual MODFLOW 软件对会仙湿地地下水的分布特征进行数值模拟, 经模型识别与验证, 其模拟水位与观测水位取得较好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 研究区地下水总体呈自北向南递减趋势流动, 北部补给区地下水位最高, 西南部排泄区地下水位最低, 南北地下水位平均差值为 7.34 m; 水位动态变化受降雨强度影响较大, 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南部分水塘、睦洞湖等排泄带水源补给充足, 地下水位变幅不超过 1 m, 北部补给区的水位变幅在 3 m 以上; 经水均衡计算, 模拟期的地下水总补给量为 44 272. 92 万 m3 / a, 其中降雨入渗补给量占 76.85% , 地下水的总排泄量为 42 723. 06 万 m3 / a, 地下水开采量与蒸发量分别占 33. 86% 、36. 63% ; 研究区在模拟期内总体处于正均衡状态, 但处于负均衡的枯水月份占到 2/ 3, 湿地的退化直接影响其防洪调蓄和保水、蓄水能力, 使“ 旱期过旱、涝期过涝” 现象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海河流域典型河流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海河流域典型河流沉积物粒度参数空间分布规律,对海河典型河流的表层沉积物进行采集并利用Mstersize2000激光粒度仪进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海河典型河流沉积物平均粒径差异显著,分选状况总体较差;山区水系与平原水系相比,沉积物平均粒径减小,呈集中分布,水动力减弱;山区自北向南变化明显,水系沉积物平均粒径减小,分布集中化,分选状况变差,由极正偏-正偏,向对称方向变化,峰度向平坦方向趋近,水动力减弱,符合粒径自然变化规律;平原区水系沉积物粒径参数表明南北变化不明显,因受较多支流、河流-湖泊-洼淀湿地等复杂系统和人为干扰强烈的影响,南北无显著变化规律。总的来说,海河流域河流受人为干扰强度较大,河流沉积物源较为复杂,栖息地物理完整性差。  相似文献   

15.
清源河是渭河的上游,属西北内陆典型小流域范畴,位于半干旱气候区,为了流域内水资源能够合理分配,对流域内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掌握了其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垂直平分法对流域内的年平均降水量做了计算,采用不均匀系数法、集中期、极差法对降水量的年内分配进行了分析;采用线性回归法、斯波曼秩次相关法、Mann-Kendall秩次相关法对年降水量变化显著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主要集中在5—8月;年际变化趋于稳定,整体呈现不显著减小趋势;枯水期出现周期在2~8年,丰水期出现周期在4~10年,平水期持续时间短;降水量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递增趋势。经验证,本次研究成果精度相对较高,可以作为今后区域内水资源量计算等工作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网络监控系统的一种新型网络通信方式。这种方式采用Winsock的UDP通信方式,根据需要增加返校重传功能,构建的网络通信无需建立连接,通信双方可任意退出或关闭,只要进入系统创建了通信端口,就可进行正确可靠的通信;每台计算机的网络负担相同,没有网络流量过大的网络中心,不会造成网络阻塞;网络中任意计算机或网络故障均不影响其他计算机的通信。  相似文献   

17.
汪朝辉  谭勇  李喆  肖潇 《人民长江》2012,43(8):61-64
为客观评价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在库区选择了习家店和神定河2个实验区,对水体进行采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总体看来,丹江口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状况较轻,绝大部分为中营养化状况;典型支流和库湾在特定的时段内为富营养化状况,习家店富营养化状况居中,神定河富营养化状况较严重;从年内时间分布来看,夏季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均较秋季严重;从年际时间分布来看,2011年水体富营养化状况轻于2010年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   

18.
【摘要】波波娜水电站项目地处自然条件恶劣、运输距离长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对其进行开发建设时,其勘测设计、招标评标、建设管理、生产运行等方面的安全性管理十分重要。水电站在建设期实现了全过程安全无事故,投入运行后状态良好。本文详细介绍了水电站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为今后其他水电站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气泡混合轻质土置换高速公路路堤工后沉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练杭段)堆载预压处理段路基沉降速率较大断面采用气泡混合轻质土置换高速公路路堤为例,采用土体弹塑性本构模型及Sjerrum等时e—lgp曲线理论,对置换后地基土体的应力路径变化进行理论分析,地基土处于超固结状态;通过现场实测沉降资料,置换前处理段沉降观测点月沉降量在14mm~18mm,置换后沉降观测点月沉降量在2nm~4mm,沉降速率收敛较快,处理后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减少工后沉降。结果表明,采用气泡混合轻质土置换高速公路路堤不仅施工方便,质量容易控制,而且处理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的减少软土地基工后沉降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沥青混凝土面板防渗最近几年在国内广泛应用,尤其是抽水蓄能电站采用全库盆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的最大问题是如何防止开裂,用应变的指标对沥青混凝土面板进行设计控制。国内已建的宝泉、张河湾、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借鉴国外方法进行的圆盘试验方法不一致,采用挠度评价方法却未建立应变评价方法。本文给出了圆盘试验的初裂应变计算方法,同时与拉伸、小梁弯曲、压缩试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