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DANIELLI六辊可逆轧机自动厚度控制系统,分析了其闭环液压厚度控制原理,讨论了测厚仪补偿、反费控制、前馈控制方式,研究了秒流量控制、速度张力控制在厚度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孟祥军  刘宏文  武志华 《轧钢》2018,35(3):70-72
针对冷轧带钢拉矫线延伸率控制精度低的问题,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拉矫线延伸率的控制采用调节拉矫机前后张力辊速度的方法,调速响应慢、滞后严重、超调频繁。为此,在首钢某拉矫线张力辊采用了转矩控制方式,改变了控制思路,提高了延伸率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长期观察在带钢热连轧现场所遇到的液压活套张力闭环在建张初期带钢张力时常发生幅度大、频率高的振荡现象,提出了一种检测带钢张力振荡频率的方法,并通过检测到的振荡频率从而有效衰减张力闭环的增益。通过检测手段及抑制方法可以有效防止机架间建张初期带钢张力的剧烈波动,为厚度、宽度以及板型达到考核指标提供了比较好的前提条件。该算法在某带钢热轧现场投入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同步控制器的涂附磨具揉曲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涂附磨具揉曲机的工艺要求,采用全数字控制技术和交流变频等技术设计了涂附磨具揉曲机自动控制系统.以同步控制器SCD08C21A为核心,协调各驱动辊的速度,数字变频器和交流异步电动机控制传动速度,力矩控制器和力矩电动机控制收卷速度,气电结合的张力检测装置构成闭环控制系统,速度调节范围可达1:12.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具有数显方式直观、速度稳定、张力恒定、可靠性高、操作简便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涂附磨具制造行业.  相似文献   

5.
白云峰 《轻金属》1998,(11):40-42
在分析1600分卷剪切机张力控制系统的基础上介绍最大转矩法张力控制的原理实现,包括控制原理,转矩补偿,卷径检测等。实践证明该系统的构成简单,性能稳定可靠,满足了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6.
景新文  刘向 《重型机械》2013,(5):42-44,49
针对电容器卷制机中张力难以控制的特点,本文采用了西门子公司的SIMOTION运动控制器及伺服系统,实现了带速度设定点和PID修正的dancer位置闭环张力控制,达到了张力响应速度快、波动小和稳定性高等要求。  相似文献   

7.
真空镀膜机卷绕系统中张力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真空镀膜机卷绕系统进行了分析,找到了影响张力控制的机械环节,设计采用了放膜和收膜的全自动闭环式张力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8.
王高升  邓奕  谢骐  关耀奇 《机床与液压》2014,42(10):187-189
设计了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的电闭环数控机床多伺服控制系统。利用西门子公司S120变频驱动模块,采用共直流母线的电闭环能量反馈系统,通过Profibus总线使S7-300 PLC与S120进行数据交流,同时PLC采集速度/转矩信号,进行PID闭环控制,用输出量控制S120逆变模块,达到精确控制转速/转矩的目的。同时S7-300高速串口模块与上位机LabVIEW软件系统通信进行数据交换。试验系统的成功运行,证明了此系统的控制可行性,通过电闭环控制方式可大幅提高电能的利用,对数控多伺服传动控制系统试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锐  吴伟  刘剑威  冯硕 《焊接》2005,(3):34-36
针对在线焊接无缝药芯焊丝生产设备中需要多台电机协调转速控制,而且焊丝直径较粗,传统的张力传感器无法使用的特点,应用PROFIBUS DP现场总线实现了PLC与多台变频器高速通讯,通讯方式可以获得变频器的转矩值,利用转矩值作为输入,建立PID调节器,这样系统可以精确控制变频器频率,保证了无缝药芯焊丝生产过程速度协调准确,实现了控制系统的全数字化。  相似文献   

10.
王志辉  祝磊 《机床与液压》2017,45(17):132-135
简述了大张力控制的总体方案,提出了一种以磁粉制动器为执行元件,用张力传感器作为对纤维丝束进行张力实时检测的反馈元件,运用张力分配方案对张力进行调整的闭环控制系统,建立了张力控制的数学模型,搭建了软件实验平台。基于该平台,分别进行了恒张力、大张力阶跃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张力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张力波动小,满足纤维缠绕大张力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罗里荣  徐成华 《轧钢》2012,29(2):31-34
介绍了带钢连退机组张力辊辊系的几何尺寸及辊子数目的确定方法;比较了张力辊表面热喷涂碳化钨和电镀硬铬的优缺点;推导了两张力辊偏移距计算公式和典型四辊张力辊组的力矩计算公式和电机超频模式下的力矩校核方法,并据此提出应根据产品大纲要求,综合考虑电机"恒扭矩调速"和"恒功率调速"的不同模式来选择张力辊电机功率。  相似文献   

12.
赵阳  洪啸 《机床与液压》2014,42(19):123-126
简单介绍了TBM刀盘脱困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阐述了脱困装置的重要设备---液体黏性离合器的关键参数对TBM刀盘脱困过程的影响,并通过仿真对脱困过程中脱困扭矩与转速的关系、扭矩与液体黏性离合器的油膜厚度、油膜厚度与控制压力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选择的TBM刀盘脱困驱动装置能大幅提高刀盘的输出扭矩,通过控制油缸活塞的位移实现对液体黏性离合器油膜厚度的控制,从而控制刀盘输出扭矩的范围,并能有效防止摩擦片直接接触造成摩擦片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
黄海生 《轧钢》2016,33(5):84-87
针对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连退线存在的炉内张力控制难度大、薄规格带钢的高速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分析了连退线在生产薄规格带钢时炉内张力波动,适应性差和相邻道次张力差增大的原因,提出并运用了减小炉内张力波动、优化张力调节器限幅控制、优化炉辊负荷平衡控制、优化张力检测等张力控制优化方案,尤其是与速度成比例的张力调节器限幅控制方案。通过优化方案的实施,提高了不同炉况炉内张力与带钢速度和温度的适应性,减小了对张力设定值适应性的要求,同时炉辊与带钢的打滑及带钢跑偏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薄规格带钢在炉内可以300 m/min以上的速度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穆学仁  张敬民 《轧钢》1999,(2):24-26
微张力控制是基于在轧制过程中利用软件自动检测、分析轧机转矩变化及计算轧机间张力,适时修正以实现轧机间张力控制最佳化.介绍了微张力控制的意义、原理、程序流程、特点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姚康  张会来 《轧钢》2016,33(4):53-57
卡罗塞尔卷取机是连轧机组出口的关键设备,在其回转期间,消除转盘转动给卷取张力带来的扰动是一个控制难点。本文根据卡罗塞尔卷取机的机械结构,推导出转盘旋转和芯轴卷取速度之间的关系式,通过数值分析软件离线计算生成转盘在不同回转位置对应的卷取加速度变化的插值函数,通过查表方式,在线实时进行卷取机动态力矩补偿。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为提高大转盘转动过程中卷取张力动态控制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张瑞成  商颖 《机床与液压》2022,50(11):104-109
冷连轧过程中的厚度与张力系统具有多变量、强耦合和不确定的特点。为降低两者的耦合影响,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逆系统解耦原理的PID控制策略。考虑轧制力相对于张应力的变化系数,建立厚度与张力系统的动态耦合模型,并应用Interactor算法证明此模型的可逆性。应用BP神经网络逆系统解耦原理实现对厚度与张力系统的解耦,减弱厚度与张力的耦合影响。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极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粒子群优化算法与细菌觅食算法相结合的优化算法对PID进行参数整定。结果表明:与准对角递归神经网络多变量PID解耦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解耦程度、模型抗干扰能力以及系统响应速度都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针对执行器控制系统的高速、高精度要求且便于工程应用,提出基于HNC100的电液位置速度复合控制方法,保证执行器高速运动下定位精度高且超调小、运动过程速度可控,进而提高系统性能或产品质量。将HNC内置的两种控制模式即高速制动模式和位置闭环控制模式,分别应用于不同的速度与负载工况。高速制动控制模式适用于负载变化较小的高速精确定位工况,实现先开环、后闭环的制动控制,且具有速度修正功能,可有效调整过程速度;位置闭环控制模式适用于负载变化较大的场合,可预先对运行过程的位置与速度曲线进行预设,实现全程位置闭环控制,即可同时保证位置与速度精度。结合HNC控制器和现有实验设备,进行类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速度与负载工况下,采用合适的HNC内置控制策略,可获得良好的控制性能,且调试简便,工程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8.
针对感应电机在参数扰动条件下的高性能鲁棒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和扰动观测器的感应电机无偏速度控制方法。基于串级控制结构设计内环模型预测转矩控制器和外环鲁棒速度控制器。在考虑电机电流和电压约束的最小损耗及参数随转速变化的前提下,提出一种改进的连续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器(CCS-MPC)作为内环转矩控制器;将稳定化MPC方法与离散时域扰动观测器(DOB)相结合,在同时考虑参数不确定性和负载转矩的影响以及电机的转矩限制的前提下,设计外环鲁棒速度控制器,该速度控制器为内环转矩控制器提供参考转矩;通过给出相应的定理和推论验证所提出的转速控制器的鲁棒性;设计物理实验对所提控制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考虑电机转矩限制的条件下,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瞬态及稳态响应,且在负载转矩扰动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研发的基于伺服泵阀协控技术的智能预应力张拉设备,把梁场预应力梁的张拉、数据传输、监控、管理等一系列功能紧密结合起来。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液伺服控制技术对系统进行压力和流量的伺服控制,能实现恒速加压、恒速卸压、分级保压等功能。采用伺服电机作为动力源实现了伺服电机对油泵的稳定控制,解决了原先变频电机控制时由于低速扭矩小无法实现高压时低速控制的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