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吴岚  李连众 《节能》2020,39(7):57-60
通过创建集中供热系统动态数学模型,对供热系统常规控制策略和改进控制策略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换热站升级控制策略,可获得16%的节热量和49%的节电量;同时确定在保证室内温度的情况下室外温度、回水温度及二次网供回水温度之间的模拟关系,为热力公司优化运行提供借鉴。通过实际现场检测,应用二次网温差控制,可显著降低换热站能耗指标。  相似文献   

2.
《节能》2018,(12)
为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降低供热运营成本,供热企业正全面开展各方面节能优化改造工程。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的供热换热站节能优化改造工程,提出了一种工程后评价方法,为用能单位和节能服务公司进行效益分享结算提供了充分依据,并运用该方法对某工程实例进行了后评价。  相似文献   

3.
由于供热系统中用户换热站没有有效的调节装置和根据热负荷的变化进行实时调节的自控系统,影响了乌鲁木齐市的集中供热系统整体效果.根据控制策略分级执行的原则将换热站系统分为:就地监控系统、通信系统以及中心控制系统.对换热站整体结构以及监控系统方案进行了设计,并应用于实际,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4.
汪宏伟 《节能》2010,29(5):28-32
重点阐述换热站内部的调节及热力管网调节措施,并从实际案例分析供热系统的节能。通过在供热系统换热站安装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热力管网安装流量控制阀门,并采用正确的技术控制方法,提高了换热站内部调节的性能和换热站的监控手段,减小了外部管网的运行流量和水力平衡度,从而减少水、电、热等能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5.
杨亚龙 《节能》2019,(4):62-64
针对当前推行的用热终端控制供热系统,进行换热站和热源侧供热运行调节技术研究。提出了基于管网末差压信号自动控制循环泵动力输出,以及基于供热系统特性的室外温度和二次侧流量控制热量供给的控制策略,并进行试验研究。研究发现,这种新型调节控制技术在实施分户热计量和具有终端用热控制功能的供热系统中实现按需供热和节热节电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王宏石  曹兴起 《节能》2018,(1):68-72
针对目前冬季供暖二网侧普遍存在的水力失调及主要依靠经验进行二网供水温度调节的问题,首先通过加装动态压差平衡阀的方式进行水力平衡调节,然后基于换热站原PLC系统进行扩展,构建换热站"一站一优化"自动控制模块,实现换热站二网供水温度的智能调节。以某采暖面积8.34万m~2的小区为例,实施智能热网技术后,在保证热用户采暖舒适度的情况下,因水力失调引起的供热不均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换热站电耗减少16.7%,热耗减少15.9%,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简要叙述了换热站设备的基本构成和工作过程。根据换热站供暖技术要求,采用PID调节器、PLC和变频器,设计了换热站节能控制系统,并给出具体的电路设计图。通过采用电动阀门、PID调节器、PLC和变频器对换热站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供热能力,维修方便,使换热设备更加安全可靠运行,并节省了大量的能源。  相似文献   

8.
供热系统的换热站是热源与热用户的中转站,也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节点。本文针对此节点浅析可挖掘的节能潜力,主要从设计及运行管理方面提出一些节约初投资,节约运行成本,节约设备的经验,供工程设计人员及供热管理单位参考,以期达到全社会共同节能,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张佳琳  万舜绪 《节能》2019,(7):60-61
通过实际案例,以实际数据分析换热站循环泵运行频率,找到合适的循环泵运行工况与管路特性匹配点。在不影响供热效果的前提下,使换热站内二次网循环泵节能运行,降低耗电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张世钰 《节能》2023,(7):57-59
为了控制建筑不同时段内室内温度差,提高供热系统服务质量,开展换热站供暖系统分阶段等温差控制方法的设计研究。根据前端用户的实际需求,确定系统的供水温度与室内温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在影响周期范围内,供热系统运行的失热量与供热量,累加计算两者的差值。此数值超出某一时段的数值时,启动供暖系统的补偿程序,驱动换热站供暖系统供热补偿行为;设计换热站热网的主动调节,提出基于热力调控的分阶段等温差控制方法,实现对温度的有效调控。以某地区居民建筑为例,设计实例应用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方法可以将建筑室内温度控制在供暖系统温度标准界限以上,有效控制建筑不同时段内室内温度差,以此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11.
文中以某热力公司智能热网改造项目为基础,通过对换热站运行状况分析、表计校对和楼宇加装平衡阀等方式,进行水力平衡调试,同时针对换热站实施"一站一优化"曲线改造,实现了对换热站二次侧供水温度的自动调整功能。实例对节能降耗和提高供热经济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优化水泵在供热系统中的设计,探讨其调节方案及节能效果。通过在供热系统中采取优化设置水泵参数和调节运行手段,达到降低系统总电耗的目的,使供热系统耗电输热比(HER)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开发供热系统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生物质墙体存在集热蓄热差的热工问题,提出一种以太阳能为热源的集成管道生物质蓄热墙体,通过建立对比实验模型,分别测试墙体系统及室内物理环境参数,研究2种模型存在的热效率差异,并对实验组墙体系统进行供热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集成管道生物质墙体系统具有良好的集热、蓄热性能;管道流系统循环控制策略应适应当地气象条件以优化系统供热效率;集成管道生物质蓄热墙节能率可达79.3%,经济效益明显,在生物质能与太阳能富集地区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地热供热系统优化设计与应用软件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地热共热系统优化设计应用软件实现了对地热暖基本参数,供热系统设备选型的优化计算,针对地热水质的特殊情况,对供热设备的选材和防腐结垢趋势做分析和判断;根据一级利用的优化结果,分析了开发地热综合利用项目对节能及提高利用率的影响程度,进一步对整个系统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做出综合评价,并给出了优化的总体供热方案。  相似文献   

15.
能源审计是一种专业性审计活动。是指审计单位依据国家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和其他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用能企业通过能源审计可以掌握本企业能源管理状况及用能水平,排查节能障碍和浪费环节,寻找节能机会与潜力,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北京市供热节能工作方案》(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制定)中,能源审计被列为供热节能的重要保障措施,并明确规定:2005~2006年开展能源审计试点工作,对50个节能试点锅炉房供热系统进行能源审计,并提出审计报告;2007~2008年,对全市供热锅炉房供热系统进行正式能源审计,并依据审计结果对供热企业进行节能监督,提出整改要求,推进节能改造,初步形成供热节能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6.
李铁明 《节能》2019,(8):57-58
我国现阶段城镇的供热方式主要以热电联产,大型锅炉房集中换热为主。设计方对各个换热站水泵的流量,扬程选型都预留系数在1.2~1.5左右,造成电机功率较大,属于高耗能运行,供暖成本居高不下。对集中供热系统中长期存在大流量,高扬程水泵的原因及弊端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通过改造实例及运行状态,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介绍了有效能的基本概念和物 理意义,结合示例分析了工厂供热系统载热工质有效能的损失,从而论证了节能的本质和节能之关键所在;继之,阐述了载热工质的质量、质量级、质量级数和质量级差及其与节能的内在联系;给出了工厂供热系统常用之若干状态参数的水与水蒸汽的质量级数,最后归纳提出了工厂供热系统节能优化的热力学实施准则。  相似文献   

18.
针对集中供热系统管网设计中存在的技术、节能、经济等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供热系统管网优化设计新模式,即以水力计算为依据,选择优化管径布置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全寿命周期内管网成本最低原则,确定最佳的集中供热系统优化方案。实例演算表明,此种集中供热系统管网优化设计模式,既可以保证供热系统管网技术性能最优,也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供热管网的初投资以及运行总费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集中供热系统管网设计中的技术、节能、经济等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供热系统管网优化设计新模式,即以水力计算为依据,选择优化管径布置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全寿命周期内管网成本最低原则,确定最佳的集中供热系统优化方案。实例演算表明:此种集中供热系统管网优化设计模式,既可以保证供热系统管网技术性能最优,也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供热管网的初投资以及运行总费用。  相似文献   

20.
对热网进行负荷预测是保障供热系统按需供热和精准调控的前提和依据.针对供热系统中由于高延迟、大惯性特点造成的调控不灵和能源浪费问题,构建了基于EEMD-LSMD方法的区域热网负荷预测模型,先通过EEMD(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对某热网换热站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分解,并对分解的分量进行选择和辨别,再结合LSTM(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