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柑类品种制汁加工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了湖南省八个具有代表性的杂柑品种,对果实的解剖性状、营养成分及加工制汁适应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出汁率、口感、色泽、风味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象山红和金瓜适宜作加工制汁专用型品种.  相似文献   

2.
杂柑类品种制罐加工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湖南省现有的杂柑资源现状,选取9个杂柑品种,对果实的解剖性状、营养成分及制罐加工适应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囊瓣的色泽、风味、含籽量,酸碱处理对囊瓣的影响以及经过杀菌贮存后的变化等方面的比较和综合分析,可知:胡柚的罐藏加工适应性较好;天香适宜加工粒粒橙;诺瓦、玫瑰香柑两品种还需在加工工艺方面进行研究,以减少罐头中橙皮苷的析出。  相似文献   

3.
5种杂柑果实品质及制汁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个杂柑品种果实品质及制汁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范围为12.8%~14.2%,平均为13.7%;可滴定酸含量变化范围为0.51%~0.84%,平均为0.69%;出汁率变化范围为46.3%~57.8%,平均为52.5%,出汁率顺序为天草>南香>宫内伊予柑>诺瓦>甜桔柚。综合评价,天草和南香的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还原糖指标均比较高,果汁风味浓郁,且果汁滋味和香气品评分数较高,是制汁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4.
谢姣  王华  马亚琴 《食品科学》2010,31(17):153-157
利用感官及理化指标的综合评价研究北碚447# 锦橙、中育七号# 甜橙、雪柑# 锦橙、江津长叶橙、溆浦哈姆林甜橙、洪江大红甜橙、无核大红甜橙和溆浦长型无核甜橙的制汁适应性,其中,感官评价使用百分法进行评定,理化指标的评定包括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黄酮、精油、柠檬苦素等12 项。通过实验得出北碚447# 锦橙、中育七号# 甜橙、江津长叶橙、雪柑# 锦橙、溆浦哈姆林甜橙、无核大红甜橙综合评分均高于80 分,为适宜制汁品种;而洪江大红甜橙和溆浦长型无核甜橙固酸比均低于10,综合评分均高于75 分,为可以制汁品种。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制汁的品质特性,选取了全国5个地区,3个种系,12个品种猕猴桃,对其理化品质、营养成分、加工性能等22项指标进行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描述性评价和相关性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品种猕猴桃汁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猕猴桃制汁品质评价模型,得出12个品种综合评分值排列顺序,筛选出适宜加工制汁的品种;并用电子鼻对猕猴桃汁香气进行测定和分析,得出不同品种果实香气成分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中绿迷、益玉,中华猕猴桃中脐红、华优制汁品质较好,经主成分综合得分模型计算,综合得分 F均大于0,适合做为果汁类产品的加工原料。东红、海沃德不适宜作为制汁品种,F均小于-1。12种猕猴桃果汁主要的挥发性物质为甲基类、无机硫化物、氮氧化物和芳香醇类,响应值G/G0分别为20.43、19.90、17.95、8.06。研究结果为猕猴桃果汁等加工企业选择适宜的制汁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葡萄生产事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南方葡萄汁饮料市场逐渐升温。但生产上所用制汁葡萄品种比较单一,有的甚至用部分鲜食葡萄代替,影响了葡萄汁的质量。为了选择综合性状好、经济效益高、适宜本地区气候条件栽培的优良制汁品种,我所从1991年开始陆续引进了一批...  相似文献   

7.
以南香、诺瓦、宫内伊予柑、天草、甜橘柚5种杂柑品种果实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HS—SPME的最佳条件:NaCl浓度为25%,萃取温度为40℃,萃取时间为40min,解吸时间3min。再通过GC/MS检测,共鉴定出芳香组分69种,其中共有香气组分18种。摘要:以南香、诺瓦、宫内伊予柑、天草、甜橘柚5种杂柑品种果实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HS—SPME的最佳条件:NaCl浓度为25%,萃取温度为40qC,萃取时间为40min,解吸时间3min。再通过GC/MS检测,共鉴定出芳香组分69种,其中共有香气组分18种。  相似文献   

8.
橄榄制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橄榄不同品种的加工制特和不同采收期檀香橄榄果实各营养成分的变化;果胶酶处理可提高制汁得率25-30%,且提高过滤速度;以及橄榄汗饮料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9.
赤汁露,又名郑果25号,裕佳1号。欧美杂种。原产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要在山东、河南、河北栽培。该品种的主要特性分述如下。1 果实经济性状果穗园柱形,有副穗。果穗中等偏小,穗长161cm,宽85cm,平均穗重107g,最大穗重131g。果粒着生中等紧密,果穗大小整齐。果粒小,纵径119cm,横径115cm。平均粒重093g,最大粒重125g。近圆形,紫黑色,着色一致,成熟一致。果粉厚,果皮中厚,无涩味,较脆。果肉肉质,无肉囊,果汁暗红色,汁多,酸甜,有清香味,可容性固形物含量为…  相似文献   

10.
不同胡萝卜品种制汁加工特性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杰 《食品科学》2007,28(7):54-56
以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主要胡萝卜品种为实验材料,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与胡萝卜加工制汁有关的品种特性--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出汁率、亩产量四个主要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品系H4与参考品种关联度最大,综合性状最好,具有较好的市场开发前景;在市场上销售的商业品种中,适宜加工制汁的胡萝卜品种排序依次为橘红一号、超级五寸、改良黑田五寸、橘红二号、红心大根和Chanteney,橘红一号具有较好的加工特性,最适宜用作制汁品种。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椪柑果奶生产工艺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峁砻?椪柑果奶的原料优化配比为椪柑汁20%、脱脂乳粉2.5%、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2∶1)0.3%、白砂糖7%。采用β-环糊精包埋椪柑汁中的苦味成分;加入0.15%CMC-Na、0.1%阿拉伯胶、0.1%黄原胶、0.15%柠檬酸三钠复合稳定剂,在25MPa压力下均质,并在80℃杀菌15min,可获得较理想的稳定效果。  相似文献   

12.
柑橘类果汁的脱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爽  田呈瑞 《食品科技》2006,(10):199-201
介绍了柑橘类果汁的几种主要脱苦方法,并对今后柑橘类果汁的脱苦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柑橘全果制汁的品质特性,对全国7 个地区30 个不同品种柑橘(包括蜜橘、椪柑、冰糖橙、脐橙等)的理化、营养、加工等18 项指标进行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适宜全果制汁的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柑橘全果中籽数和总黄酮、柠檬苦素、诺米林含量差异较大,而出汁率、色度等指标差异较小。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出6 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前6 个主成分分别对应柑橘全果苦味因子、加工因子、颜色因子、营养因子、酸度因子和甜度因子,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2.566%。从6 个因子综合考虑,发现‘纽荷尔脐橙-II’、‘福本脐橙-I’、‘福本脐橙-II’、‘冰糖甜橙’、‘道州脐橙’、‘崀丰7904脐橙’为较适宜全果制汁的品种。本研究结果为选择适用于全果制汁的柑橘品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柑橘加工业发展方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世界柑橘年产量已超过1亿t,其中40%用于加工,以橙汁为主。尽管我国柑橘年产量已接近1500万t,居世界第2,但是95%用于鲜销,鲜销市场趋于饱和;我国橘瓣罐头年产量35万t左右,出口约25万t,橘瓣罐头市场已趋于饱和;我国目前橙汁年产量2万t左右,96%的橙汁消费量依靠进口,长江三峡库区正在建设亚洲最大的橙汁加工基地,橙汁生产将是我国柑橘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浓缩橙汁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主要产品,NFC(鲜冷汁)橙汁可能是10年后有发展潜力的产品,柑橘全果罐头将是罐头类的潜在新产品。由于巴西和美国的柑橘产业遭受严重病害和自然灾害等肆虐,今后10年将是我国橙汁加工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5.
苏东林  单杨  李高阳 《酿酒科技》2007,40(4):97-100,103
以两系杂交糯高粱酒作基酒,单独或混合浸泡红橘、红温州蜜柑、脐橙、黄温州蜜柑的全果浆汁,酿制成酒度为20%Vol~40%Vol,糖度为210 g/L~360 g/L的成品酒;通过对关键工艺操作和风味调整进行正交实验,确定最适工艺条件为:1 L 60%的基酒中加入260 g果浆在40℃条件下浸泡40 h;最佳调配参数为:糖度270,pH值4.5,酒度20%Vol.成品酒色泽金黄、清亮透明,酒体协调、有独特的柑橘果香,口感纯正、酸甜适度.  相似文献   

16.
柑橘类果汁脱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柑橘类果汁中苦味物质主要由柠檬苦素,柚皮苷等组成。对柑橘类果汁脱苦的代谢法、吸附法等9种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柑橘类果汁混浊稳定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彦祥  方政 《饮料工业》2004,7(5):11-16
柑橘类果汁的混浊稳定状态是其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也是柑橘类果汁加工技术中的关键。综述了柑橘类果汁中混浊体系的组分构成及功能,柑橘类果汁的混浊稳定状态的各类影响因素以及加工生产中维持混浊稳定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柑橘类果汁的混浊稳定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Ever since limonin was first discovered in grapefruit (Citrus paradisi Macf) juice in 1965 and found responsible for significantly contributing to bitterness in the juice, a great deal of research has been directed towards understanding its role therein. Information is presented relative to limonin's chemical determination, taste threshold and content in grapefruit juice, and to relevant legislation. Also considered are (1) sever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limonin content of grapefruit juice (2) the effect of limonin content on sensory flavour in grapefruit juice (3)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rix: acid ratio and limonin content in affecting grapefruit juice flavour and (4) methods for reducing limonin in citrus juices generally. Finally,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on limonin in grapefruit juice are review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